[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经典颂古 第二章 公案颂古与不二法门 四、消解自他
 
{返回 吴言生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72

公案颂古与不二法门

四、消解自他


吴言生

[台湾]东大图书公司,《经典颂古》,2002年11月初版

第96—101页


    “本来面目”的失落是由于二元意识的生起。在所有的二元对立中,自他对立是最严重的一组,因此禅宗不二法门非常注意对自他对立的消解,使自他不存,能所俱泯,以回归于本心。表达消解自他对立的有“巴陵吹毛剑”公案及颂古。《碧岩录》第100则:

    僧问巴陵:“如何是吹毛剑?”陵云:“珊瑚枝枝撑着月。”

    “吹毛剑”象征般若智剑,它寒锋凛凛,光射牛斗,照破万象,截断乾坤,一切无明妄念都不可栖泊。心光炳射,即是珊瑚玉枝撑映天际明月,月色、海水、珊瑚,都是纯然的洁莹一体。光境双亡,透体澄明。头头物物,皆是吹毛。巴陵答语,意在启发学人回光返照,看取人人具足、个个圆成的般若自性。雪窦颂云:

    要平不平,大巧若拙。
    或指或掌,倚天照雪。
    大冶兮磨砻不下,良工兮拂拭未歇。
    别,别,珊瑚枝枝撑着月。

    “要平不平,大巧若拙。”雪窦赞赏巴陵答语风格的圆浑无迹。学人借什么是吹毛剑询问师家:怎样才能句中藏锋以剿灭相对观念。巴陵之答,出以一幅玲珑澄澈的美丽境象,暗示学人只要专注于这个境象,就会自然而然于不知不觉中消泯一切相对的见解。答语已臻于炉火纯青妙造毫巅的化境,毫无尖新巧异的迹象。

    “或指或掌,倚天照雪。大冶兮磨砻不下,良工兮拂拭未歇。”两句吟颂自性的妙用。般若智剑或现于指上,或现在掌中,有吹毛立断的奇效,有倚天照雪的神采。这样的吹毛剑,纵是大冶洪炉也打磨不出,纵是干将良工也磨砺不好。

    “别别”,在诗的最后,雪窦翻转一层,说此剑别有妙处,与寻常宝剑不同,宛如“珊瑚枝枝撑着月”,寒锋映雪,光前绝后,独据寰中,更无等匹。对这神妙之境,只有般若直观才能观照,“须是绝情尘,意想净尽,方见他道‘珊瑚枝枝撑着月’。若更作道理,转见摸索不着”(圆悟语)。“珊瑚枝枝撑着月”本为五代诗僧贯休《还举人歌行卷》中的一句, 巴陵在回答什么是吹毛剑时,径截借用了它。雪窦颂此公案,又径截用了巴陵的原句,这是禅宗问在答处的禅机,犹如僧问“如何是曹源一滴水”,法眼答以“曹源一滴水”(《禅林僧宝传》卷7《德韶》)。 佛法一切现成,问题的答案就是问题的本身。用问题的本身来回答问题,简捷而圆满。颂古借用成句,将人的思路引向巴陵答语的本身,引向般若智光辉赫显露的神妙之境。

    此诗形象地写出了吹毛剑的神妙功用。“要平不平”指出吹毛剑的目的在于断除妄念,“大巧若拙”指出巴陵答语拨落奇崛归于平常的风格特征,“或指或掌”显示吹毛剑的妙用无方,“倚天照雪”写出吹毛剑的光明显赫。再用烘云托月的艺术手法,以“大冶兮磨砻不下,良工兮拂拭未歇”写自性之剑迥异世俗之剑,它天生锋利,不受磨砺。在充分渲染的基础上,以“别别”二字绾联,将思路牵转到巴陵答语本身上来,以“珊瑚枝枝撑着月”的澄明境界结束全诗,高华澄澈,空灵明净,含不尽之意于言外。本诗的诗眼在于末句。贯休的诗,通过巴陵的引用,和雪窦的吟唱,在禅林广泛流传,遂成为千古不刊的禅林名句。

    表达消解自他禅机的,有“仰山不曾游山”公案及颂古。《碧岩录》第34则:

    仰山问僧:“近离甚处?”僧云:“庐山。”(仰)山云:“曾游五老峰么?”僧云:“不曾到。”(仰)山云:“阇黎不曾游山。”云门云:“此语皆为慈悲之故,有落草之谈。”

    本则公案中,仰山以游山一事寓禅悟大事。到庐山而不游庐山之名胜五老峰,就不能说是真正游过庐山,故知其僧实为一无眼之行脚僧,宗师家每遇此类无眼汉,或静默无语,或行棒施喝,仰山则以“黎不曾游山”耐心指引,故云门批评仰山有落草之谈,说仰山以老婆心接化学人,成了堕于第二义的不究竟之说。若遇临济、德山,则定施棒喝。雪窦颂云:

    出草入草,谁解寻讨。
    白云重重,红日杲杲。
    左顾无暇,右盼已老。
    君不见寒山子,行太早,
    十年归不得,忘却来时道。

    “出草入草,谁解寻讨。”雪窦知道这则公案的意趣,所以一抑一扬地颂出。学人若是真正的禅僧,待仰山问曾到五老峰没有,只须说“祸事”即可,偏偏说个“不曾到”。学人如此拖泥带水,仰山却没有施以本分钳锤,而是打葛藤说不曾游山,这是慈悲接引的缘故。如果是出草之谈,则非如此。

    “白云重重,红日杲杲。”两句撇开是否游山,别出新意,描摹游山时所见的现境。臻此情境,无一丝一毫的凡情圣解,脱体现成,是无心之境,寒不觉得寒,热不觉得热,完全是彻底开悟的境象。

    “左顾无暇,右盼已老。”诗意谓游山者臻此洒脱悟境,对世俗之事,不须左顾右盼,如同以牛粪煨芋,懒为俗人拭涕的懒残和尚一样。在清清白白的悟的世界里,不受别人支配,自作主宰,如同生铁铸就的汉子。

    “君不见,寒山子,行太早,十年归不得,忘却来时道。”雪窦在这里化用了寒山子诗句:“欲得安身处,寒山可长保。微风吹幽松,近听声愈好。下有斑白人,喃喃读黄老。十年归不得,忘却来时道。”寒山此诗表现了超越主客的禅悟体验,这也是本则公案的精华所在。永嘉大师《证道歌》亦谓:“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痕垢尽时光始现,心法双亡性即真。”只有能所俱泯,自他不二,如痴似兀,才能透过本则公案。如果达不到这个地步,只是在文句上摸索,则永无了悟之期。

    此诗用笔活脱空灵,先以“出草入草,谁解寻讨”吟颂云门对公案的评语,指出公案的难以透越;再以“白云重重,红日杲杲”的现量境,来描摹游山时的景色;复以“左顾无暇,右盼已老”形容游山者的神情气度;最后以寒山子游山忘归作为烘托,多层面多视角地体现了作者对仰山游山的领悟。诗的重点在于人境一如,物我浑忘。游山之人忘却一切,“自失”于山中,与所游之山浑成一体,流连忘返,生动地表达了自他不二的禅悟体验。

 


{返回 吴言生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经典颂古 第二章 公案颂古与不二法门 五、融汇生死
下一篇:经典颂古 第二章 公案颂古与不二法门 三、悬搁语言
 经典禅诗 第六章 法眼宗禅诗 二、一切现成
 禅宗审美感悟论——“见山只是山”的禅悟生发机制蠡测
 经典禅诗 第六章 法眼宗禅诗 一、般若无知
 曹洞宗禅诗研究
 经典颂古 第四章 公案颂古与禅悟境界 二、能所俱泯
 经典颂古 第二章 公案颂古与不二法门 一、泯除拣择
 经典禅诗 第六章 法眼宗禅诗 三、法眼宗禅诗与大乘佛典
 经典禅诗 第四章 曹洞宗禅诗 四、曹山“君臣五位”偈
 经典禅诗 第二章 临济宗禅诗 二、四料简
 经典禅诗 第八章 黄龙宗禅诗 七、黄龙宗禅诗与古典诗词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十二课 三法无差[栏目:天台宗简明教程]
 修行人为什么要报三宝恩?[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第二篇 十字街头好参禅 - 七分努力三分福报[栏目:人行道]
 佛法初识(七)[栏目:明证法师]
 禅观入门 六、禅的关隘与透脱 有佛与无佛[栏目:宋智明居士]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显正觉功德 第四愿、无有好丑愿[栏目:信愿法师]
 假吃三官素[栏目:戒杀放生护生小故事]
 物质财富 PK 精神财富[栏目:人生智慧·济群法师]
 因果七支[栏目:慈成加参仁波切]
 救命饮食 第九章 自身免疫病[栏目:中国健康调查报告·救命饮食]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