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学密须知 十、阿阇黎
 
{返回 冯达庵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413

学密须知
达庵居士冯宝瑛著

  十、阿阇黎

  阿阇黎。梵语也。义译轨范师。显密诸宗凡对于所提倡之法门。深达其教义。彻悟其宗旨。堪为后学导师。皆得为其宗之阿阇黎。顾此名特盛于密宗。
  密宗阿阇黎。以导后学即身成佛为主旨。忏悔也。授戒也。灌顶也。层层启迪。无非扶植佛种之道。然欲学人实受法益。阿阇黎不可不具两种道行。
  (甲)通宗
  观行功力。能与上节三种法界一一相应。方称深达本宗。不能与真如法界相应。尚缺宗师之基。不能与莲花法界相应。未足为人作胎藏界灌顶。不能与金刚法界相应。未足为人作金刚界灌顶。但依教法行事者。亦可为夙根素具之人作增上缘。使既植之佛种复活耳。
  (乙)通教
  阿阇黎居于接引众生之位。对于后学。非善巧指示不为功。故密教妙义固须通达。即显教诸义亦须切实研究。盖使不精显教。无以衬出密教之特点。浅境或误作深境。而对来机种种非难。亦未能如理慑伏之也。
  此外尚有诸种德相。为阿阇黎所应备者。详见大日经具缘品。及苏悉地经分别阿阇黎相品等。可供参考。
  一乘大教。直显佛性。修持之人固不论缁素。而为导师者。亦无在家出家之分。默契深旨者。自能洞解。然三乘教法中。颇有困于[不了义]。疑在家人不合作密宗阿阇黎者。苏悉地经及大日疏。虽有释疑之文。而文理稍繁。浅学或未能猝晓。惟微妙大曼荼罗经。立言直捷。且再三提示。今撮其大意如下。
  (一)持金刚之阿阇黎。不论比丘优婆塞。皆当远离五罪。 信行三密。以三摩地起智慧方便。教化有情。令生信解。
  (二)若有比丘或俗人。奉行密教为阿阇黎。能令一切有情生正等正觉种子者。四众对之皆应尊重恭敬供养。与对佛无异。
  (三)阿阇黎及诸行人。或独持菩萨戒。或兼持比丘戒。皆须远离身邪行过。独持菩萨戒者。虽不废夫妇之伦。而不溺于情欲。故亦得三摩地智。转利有情。
  上文所谓优婆塞俗人。以及独持菩萨戒者。皆指在家之人。当举一条既足显明阿阇黎之不拘缁素。况至再至三也耶。
  大曼荼罗经。对于阿阇黎之不得饮酒食肉。更有严重诰诫。下文即金刚手菩萨与佛问答之言。
  金刚手白言。若阿阇黎受行世法。恒取快乐。恒食酒肉荤辛之味。彼阿阇黎云何度弟子入坛。云何度弟子免轮回之难。云何得真言悉地。
  我今疑惑。其事云何。佛言。金刚手。无有阿阇黎受行世法恒取快乐。乐食酒肉荤辛之味者。
  观此文。可知贪著世乐酒肉之徒。虽号称阿阇黎。引人入坛。自他均不能得真言悉地之益。并不能脱离轮回之苦。或问垂迹大士。间有从游戏三昧出。故意饮酒食肉者。此如何辨。答曰。真垂迹者。必吞针及食种种极秽物无不自如乃可。否则祗为凡习驱使耳。勿混视之。
 


{返回 冯达庵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学密须知 十一、持诵
下一篇:学密须知 九、即身成佛
 法华特论 第十四 提婆达多授记品---见宝塔品(中)
 心经广义 第一章 破五蕴 第一节 观音特性
 学密须知 一、显教与密教
 禅海塔灯题句
 法华特论 第二十 差别功德品---分别功德品及随喜功德品
 心经广义 第二章 破诸相
 心经广义 第三章 般若妙用 第一节 菩萨境界
 法华特论 第二十二 常不轻菩萨品---同
 学密须知 六、灌顶
 佛教真面目 绪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见道方修道 不见云何修——看茶马古道纪录片开示[栏目:传喜法师]
 相应86经 少女经[栏目:相应部 56.谛相应]
 大悲咒句偈 78.婆嚧吉帝 PWO LU JYE DI[栏目:大悲咒句偈·宣化上人Great Compassion Mantra Verses]
 相应13经 一桶煮好的经[栏目:相应部 3.憍萨罗相应]
 《印光大师文钞》选读(净界法师)[栏目:净土宗文集]
 禅宗戒律思想初探--以“无相戒法”和《百丈清规》为中心(王月清)[栏目:戒律学研究]
 不动摇自己的决心,也不扰乱他人的心[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随机施教除心垢[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玄奘唯识学佛性思想探析(王宏涛)[栏目:玄奘研究]
 With samadhi power, we need not fear demons[栏目:The Chan Hand book]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