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源流
 
{返回 冯达庵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567

佛教源流(在广东佛教会讲)
冯达庵演讲 伍普聪笔录

 第一讲(三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佛学精微广大,为一切学术冠。世人少加研究者,义理太奥纲领难寻耳。
  欲佛学昌明于世,不可不循科学方式而条理之。今自佛教源流说起。
  佛者何?大觉之人也。何谓大觉?非入金刚心不能彻。为应机故,亦可与众生对比说明其定义,给学者得一基本概念。其义如左:
  佛与众生皆觉性总体中分位作用之表现。经验未充,事事须注意认识,不免流于住着,运用迟滞,不能自在,是名众生。经验具足,事事不待注意,心辄了了,无所住着,运用神速,是名为佛。
  佛之定义既明,可知一切众生将来皆可成佛,不过须历无央数劫方能经验具足。然既成佛者洞悉入佛大道不外“无住生心”,因设教法令利根众生修习之,即生得契佛之初步境界,不待历劫经验而后明,是名一乘教。而钝根众生执着积习太深,难悟无住生心之旨,则须教令先除积垢,务期执着日轻,轻到不碍开悟时,乃更接以一乘之道,此种权宜教法,是名三乘教。三乘一乘,虽权实不同,要皆佛之遗教。故统称佛教。
  三乘者,对钝根三派而分别施设也。以小乘示厌世派。以中乘示思想派。以大乘示救世派。一乘者,直接成佛之究竟大乘也。其中仍分浅深二级。
  佛既运用自在,故自性恒能遍舒十方无所妨碍。更以慈悲大愿普入一切众生心,总期皆速成佛。(此如播音台激扬声浪。)众生有机感能力者,辄见佛现其前(比如装设收音机者得开播音。)若仅一人感得,则倏现倏隐,以维持之力有限也。若多人共感,则交相维持,历时较久,乃至与人同寿。二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世尊之现身于印度,是其例也。
  释尊生年纷纷其说。通常以为距今二千九百七十三年。此仅根据周昭王时太史之占卜,非确证也。近人 定统治全印之阿育王,即位于公历纪元前二百七十年。据善见律,王之出生在佛灭后二百一十八年。假定王即位之年为二十岁。则释尊涅 之日,约当纪元前五百零八年。佛之寿数七十九,加入计算,可知佛之生年约在纪元前五百八十七年。现年丙戌乃纪元一千九百四十六年。两数和合为二千五百三十三年,虽非确数,大致无差矣。(或说二千五百一十年。)
  现代佛教,乃当日释尊历次口说,经后人追记者。论其常住无碍之身,本乃毗卢遮那如来之分身,毗卢遮那者遍照之义也,恒为菩萨说一乘教。而此应机示迹之身,则名释迦牟尼如来,循俗之名也。以一乘未遽契机,且说三乘教引人入门。此犹大学之附设中小学或预科也。其中又以小乘为先。俯顺当地婆罗门教故。
  婆罗门教为当日风靡全印之教。派别甚多,而皆尊重梵行。梵者,清净也。得此境界,现生可避免人世种种烦恼,来世更有生天之望。惟修此行,非持独身主义,烦恼无由避免。而一切俗务若不完全舍弃,亦未易成功。于是出家尚焉。然不知拔除我执,修习任何艰苦,终不得真实清净。虽遮遣烦恼暂令不行,只如大石压草,石去草生,无法芟除其根也。
  按婆罗门教法,五十岁以前仍未舍弃世事,五十岁以后乃入山专修。见俱舍论光记。
  释尊知婆罗门教弱点所在,而以其能专心苦修,大有可度之机,故不惜以太子资格俯同出家模样以便接引。及在菩提树下示迹成佛(其实已演过八千次。)之后。得众信仰,乃遍示真实解脱之方,以无常无我涅 三法印为主。如法修行者皆证阿罗汉果,瑞应昭彰。是故外道纷纷屈伏,俗人纷纷皈依;佛教价值,遂为世间最尊贵者。
  婆罗门教虽多属厌世派,只堪示以小乘,然未尝无救世思想之人。故复随机示以大乘或中乘。然皆以断烦恼为先务,只从脑部磨练,未及心部工夫,总属权宜施设。经相当时日始有究竟大乘可说也。
  三乘教行者,或已证阿罗汉果,或已证辟支佛果,或已证无生法忍,皆应令其转入一乘。如能顿与般若波罗密多融会,显出全体大用者,则为之援记焉。妙法莲华经正发挥此旨也。会上凡夫,虽未得上项三种修证之一,而能一念与此旨相应者,亦得授记,但成佛之期尚遥远耳。
  法华会上得授记者,虽皆提起一乘种性,尚未得随时体用齐彰。其后佛于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摩诃迦叶独契深旨而破颜微笑,(出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当时盖能照见大用流行之妙,遂受佛之咐嘱,为禅宗初祖。
  一乘大教宗旨已传,佛之本怀已遂,可以入灭。故不久即般涅 ,而融归毗卢遮那如来常住身中。

第二讲(三十六年一月五日)

  佛学内容虽含有宗教意义,而与普通宗教家立场不同。虽含有哲学意义,亦与普通哲学家立场有别。宗教家以宗教二字作浑略名词。大凡立有一种信仰依以止恶修善者皆属之。在佛学只作小学观,列入人天乘。哲学家以意识经验推究人生宇宙真理。而不求如何实证之道,在佛学只作中学观,列入三乘教中之论藏。
  宗教两字,在佛学原来分门对立。何谓之教,将究研所得种种正理加以实习也。何谓之宗,能与真理契合,得微妙受用也。以喻明之,教如装设电灯,宗如驳通电流。有教无宗,如徒装电灯不得照明效用。有宗无教,如电流虽通,光力无从表现。
  以真理言之,宗也者,与十方如来法流相接,通过已心而运用于全身,进向一切众生灌输焉。已开法眼者,能默契其妙,已开慧眼者,能照见其光。寻常人不能感觉者,无相当设备也。譬如世界播音。家中若无收音机装置无从与闻耳。
  通宗之人,本慈悲大愿运行强大法流。习三乘教者,声闻得之,乃能实证阿罗汉果。否则假名阿罗汉而已。(见法华经)菩萨得之,所修五波罗蜜乃称真实。否则相似波罗蜜而已。(见大般若经)乃至习人天乘者,得此法流,能立侪菩萨之列。否则世间慈善家或伦理家而已。于是有一重要定义。
  佛教之行,必有一法流枢纽住世。乃有实际。
  佛在世时,以佛为法流枢纽,自不待言。佛已入灭,若不预托大善知识担任此等枢纽,则法流不通,学者只得皮相,无证果可言。释迦如来将般涅,在灵山会上对百万人天宣布继承枢纽之人为摩诃迦叶,给大众知所皈向也。
  于此有一问题焉。法华会上蒙授记之大阿罗汉颇多。且以智能第一之舍利子居首,今传法统乃以迦叶当选。何故?则以其头陀第一,堪作当时机类领导故。
  于此又有一问题焉。三乘教法已须如此刻苦避世而后成功。一乘教在家菩萨,何以亦能成就,且更迅速。则以工具不同,一凭脑部用功,一凭心部致力故。
  迦叶尊者既传一乘法印,称为正法眼藏,理宜广播法流,以继如来大愿。惟密受佛旨,须藉小乘作预科,不可不加以调整;因小乘教法口口相传,难免讹误,或竟违背释尊本意故。尊者于是发起在摩竭陀国王舍城外七叶窟中,结集佛之遗教,以资信守。与结集者,阿罗汉千人。(智度论说)经律论三藏皆审订精确,是为第一次结集。后世名此为原始佛教。
  结集之法,由会众选一人登高座述佛所说,会众若无异议,则作定论。经藏结集,阿难主之。律藏结集,优波离主之。论部结集,其说不一,或云迦叶,或云阿难,或云富楼那,而六波罗蜜经则云迦多衍那(旧释迦旃延)最为允当。因其议论第一也。
  窟内结集者皆上座大德,故称上座部结集。其不及参予之列者,凡圣数百千人,各各纠合同志,在窟外互举所闻,别行结集;三藏之外,加杂集藏及禁咒藏,共为五藏。此不只一个团体所为也。统名大众部结集。(见西域记九)
  右名第一次结集。百年后有七百贤圣在毗舍离城行第二次结集,在修改戒律也。二百余年后,(佛灭后二百三十五年,即阿育王治世十七年)又有一千智者在华氏城行第三次结集,在淘汰邪侩也。(外道混入佛教谋生。扰乱正法。)四百年复后有五百比丘行第四次结集,在统一经教异词也,是由 尊者召集,而以世友菩萨为上首。时已渐行大乘矣。
  大乘中方等法门,原属三乘教,佛所常说。此外亦随缘开示般若法门,为一乘教之导线.化缘将尽,乃直揭一乘本旨之时。佛入灭后,文殊弥勒等诸大菩萨偕阿难入铁围山结集大乘三藏谓之菩萨藏(见智度论)
  第一次大众部结集之杂集藏,只摄方等教法。般若以上非所及也。得此结集,大乘显教乃称完备。
  学者深契体用齐彰之妙,可谓的的见性,得一乘显教真旨矣。然尚限于自力,未窥诸葛亮佛大用之秘奥也。探究此中密义者名一乘密教。此本毗卢遮那如来直说,亦有藉释尊金口亲宣者。结集此等大教,则由金刚手菩萨主持。(见六波罗密经)或谓金刚手偕阿难共成之,而未详其处所。
  第一次大众部结集之禁咒藏,乃补助三乘教之杂密。今所集者,则一乘究竟法门,不同类也。
  释尊在世时,虽三乘一乘都有宣说。然一乘根机极少;间有领会者,亦非他人所能知。三乘中复以小乘根机特众。大乘教法,尚非常人所乐闻。故佛遗教,不得不以小乘为正宗。大乘三藏只许少数师资私相传承,未尝见重于世。以故摩诃迦叶结集三藏,独详小乘。而一乘法印,除咐嘱继承人外,未尝多传也。继其后者,自阿难以下以阿罗汉资格接受衣钵,先后凡五百年,是名正法时期。
  正法时期,比丘勤习经教,严守戒律,终得证果;戒律一弛,证果无从。五百年后,则名像法;虽有教有行。少证果者。
  第一次结集后,小乘既分上座大众两部,百年后,宗旨更不一致;上座主保守,大众主进取。其后进取理论日益发达,见地互异,大众部又分多派。(连本部共九派)上座部受其影响,知一味保守,恐难立足;于是亦向教理探讨,以期适应时代;后亦自分多派。(连本部共十一派)此佛灭后三百年内之事也。因教理日进之故,小乘立义渐与大乘相合。而由大众部挺身而出,竟树大乘法幢者,则大天比丘也。得阿育王护法,大乘渐着于世;然远不及小乘之盛。
  上座部重行,大众部重解;日久途径渐分,乃必然之势。然解多行少,未易证果,已为正法衰落之因。上座追部随于后,证果益稀矣。教理与大乘渐合者,能体法入空,知尘相如幻,不妨入世历练,非若原始小乘,必须避世修习也。
  佛灭后五百年,大乘教法日盛,虽仍不及小乘之众,已影响小乘转入像法时期。继承一乘法印者不须由阿罗汉 心,得于大乘法门中一超直入。马呜菩萨以下诸祖大都如是。


第三讲(三十六年一月十二日)

  正法五百年,小乘教隆盛时期也,大乘渐露头角耳。转入像法,小乘寝衰,大乘乃依次发达。马呜龙树无着三大学系相继出兴于印度,亘千年而后式微。殆与像法相终始矣。开首当谈文殊菩萨。以是释尊咐嘱住持大乘之人也。
  佛学乃特殊科学,不能以哲学眼光律之。若必须哲学家意识所及处方敢信为真理,则佛学只是哲学耳,有何特殊价值可言。惟能于哲学范围外另辟大路,故无穷妙理无穷妙相源源出现。知此乃可与论大乘菩萨之妙迹。
  菩萨能受用一乘宗旨者,即是法身大士。行位极高者,应化世间与佛无异,或现权贵身,或现学者身,或现比丘身,乃至种种随类之身,无非对机弘法;留寿久暂,绝对自在,不得以常人寿量限制之也。
  此等大权菩萨,多由释尊弟子迦叶、阿难等交互示现(见大悲经),亦有他方佛随缘应迹者(见金刚正智经等)。
  大乘之学,在佛灭后二百余年方萌芽。盖自大天比丘始。第四次结集时,始渐滋长,距佛灭已四百余年矣。尔时世友菩萨得为众阿罗汉之领袖,即小乘能尊大乘之见端也。此学原由文殊师利菩萨负责住持,前此无人堪继大乘法统,不得不留寿以俟。至是已有担任之人。文殊遂亦入灭矣。
  文殊早已成佛,其受用身名普见如来。国土名如愿圆满积集离尘清净世界,庄严殊胜,过于极乐世界。(见文殊师利菩萨佛刹功德庄严经)其应化身或各龙种上如来(见首楞严三昧经下),或名大身如来(见菩萨璎珞经),或名摩尼宝积如来(见央崛摩罗经)。释尊住世时则又示迹菩萨,助弘大乘;肉身生于舍卫国多罗聚落 德婆罗门家,出家学道。佛灭后四百五十岁,乃于本生处入灭(见文殊师利般涅 经)。我国五台山则其法身道场,随机应迹。
  文殊入灭时,马呜菩萨现身于中印度矣。是否得见文殊,亲承大乘法统,不得而详。而了义大乘,确从此昭著于世。其教义详大乘起信论。摄引凡外权小诸机胥入实教也。
  第四次结集之大毗婆沙论,据说请马呜菩萨执笔缀文,十二年方成(见婆薮 豆法师傅)。此时尚未出家,文殊当仍在世。付法传谓其得法于富那奢,为禅宗十二祖,从离识悟入,则传承一乘法印之次第也。至其大弘起信论,当在小乘像法初期,亦以离识为纲宗。
  众生所感见之世界,何所从来,此哲学家所亟欲解决者也。此世界原是幻影,殊非实有。构成此幻影者,意识也。哲学家之讨论工具,亦意识也。能论所论俱属意识,而求上探世界本源,无异跌坐椅上,而欲自举其椅,无有是处。欲椅之举,必下坐而为之。欲世界问题之解决,必离意识而会之。果有解决决心乎,不可不求诸佛学。
  小乘教法分有、空两部。有部自上座部出。空部自大众部出。偏有偏空、皆不能解决世界之由来,故须求诸大乘。大乘教法,分了义不了义两级。不了义未脱小乘有空两部见地,故亦不能解决世界之由来。能之者,了义大乘也。一方研究实相论,一方研究缘起论,皆能深应真理。故对世界之本体与现象,了若指掌。
  马呜菩萨之谈了义大乘、直从众生心中指示之,略如左表:
       /(1)如实空 (遣妄)
  (一) 体大
       \(2)如实不空 (显真)

           /智净相
       /(1)明
       |   \不思议业相
  (二)相大|
       |    /三细相
       \(2)无明
            \六粗相

       /(1)净用—出世法
  (二) 用大
       \(2)染用—世间法
  梵语摩诃,译名曰大,其含二义:(一)广大义,(二)殊胜义。体、相、用均以大称;二义皆备故。今准起信论原意而演说之。
  (一)体者,现象之本。譬如制饼,款式万千,总以粉为体质。众生心差别无量,亦必有体质为所依也。此体之特性如何。则如实中具空,不空二义。如也者,无量种性融成一片也。实也者,实有质素,非幻影比也。如混和众米之粉,不辨何点属于何谷,而却实有其物。然不能尽同。以心体虽有质素,而眼不可见,耳不可闻,鼻不可嗅,舌不可尝,身不可触,直与虚空相若;故曰如实空。虽能发生无边现象,只如镜花水月,绝无其物。然与虚空又不尽同,盖心体虽不可感触,以具无量种性,各能随缘表现假相,因缘成熟者,能将性种扩为气息,与同类众生心众息相和,凝成假像,不能视同毫无作用之顽空;故又曰如实不空。重申其旨如下。
  (1) 如实空者,真实如如本体,虽能外现假像,而实一法不立。
  (2) 如实不空者,真实如如本体,虽一法不立,而有发生假像之真实性。
  前义遣妄,后义显真。真实如如之义,简称真如。
  (二)体本无相。只许觉性默契其略。若欲详其状态。须注念认识。逐步加以符号、藉资辨别,于是假相出焉。知此相者,有明无明二类。前者觉性未迷,不妨借识为用。后者觉性已迷,全受假识支配。明中所见之相,又有形无形之分。无形者,法身妙境也。有形者,色身妙境也。无明中所见之相,复有粗细之别。细者,虽有所见,或萌动于心,或开发于根,或和合为浮尘本,要只一片现量,无形式颜色可观。有可观者,则意识展成之,而幻作空间时间假相。于是虚妄世界出现。此属六粗相中这初二相也。后四相则分别意识推演所致矣。
  (三)心体若无灵活作用,始终凝然不动,无从开出现象也。相之层出不穷,正以用大为依。然起此用者,原属觉性本能,与真如本体相函。真如受其影响,从而应以相当种性,宛若真如自有活用焉。明其理者,自觉性性开显,不被识缚,能于清净中流露妙法,或有形,或无形,是为净用引起之出世法。不明者,或只见六粗相,或兼见三细相。幻成垢染世界而因果轨则,却倏然不紊。是为染用引起之世间法。
  众生心体,既依用大逐次演进,而幻成空间时间因果具备之世界。是世界问题,能由起信论解决之。然世界之幻成,溯源于众生同类根性互融。起信论尚行而未发。至此众生又从何来,其理趣更深,则只曰众生无始而已。其详须俟一乘极谈也(论云当知世间一切境界,皆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住持。即众生根性互融之略语)。
  起信论最精要处。乃在众生心中建立二义。(一)无明熏真如,致众生造罪。(二)真如熏无明,致众生悟道。前义为三乘教所公认,施设遮情法门。后义为一乘教所独知,施设表德法门。遮情以对治过失为主,律宗尚焉。表德以开显本性为主,性宗尚焉。
  众生烦恼以千万计,一一对治,事甚艰苦。若能加强真如本性,烦恼自然降伏,不待枝枝节节而磨之。加强本性之道,虽不离自力为因,然甚薄弱,难以收效。三乘教家或不信仰,端系于此。故必得他力为缘,隐相加护,成功乃速。论云“自有熏习之力。又为诸佛菩萨慈悲愿护。”凯切言之矣。(所谓愿护,或译护念,或译加护,或译加被,或译加持。)
  起信论以少文摄多义,性宗要藉也;是空宗根本,亦相宗椎轮,是禅宗依据,亦密宗权兴。厥后龙树无着两学系,乃即其道而扩充之也。相传马呜大士为大光明佛应迹,信已。
  金刚正智经云:马名菩萨过去为大光明如来。大庄严三昧经则名日月星明佛(见三宝感应录)。

 


  第四讲(三十六年二月二日)

  马呜菩萨既提倡性宗,从此实教大乘宜普传五印矣。然事实上却不如是,因阳春白雪,知音甚稀;下里巴人,和者乃众。当时钝劣根机,固仍乐着小乘;而大乘学人识执自封,大者浮沉权教之内;(佛说法华时尚有五千人退席。)至外道混乱其间,则尤与日俱进;宜乎大乘起信论不能遍行也。
  佛学阶段,亦如俗学,三乘教不过中小学规模。起信论乃大学教法(前者能破烦恼障。后者进破所知障。)心真如门,因非寻常学人所易领会,心生灭门,亦非水准低者所能企及。因生灭门以阿赖耶识为枢纽,苟不洞悉赖耶如何构成,则于生灭真理仍未能心领神会也。
  佛灭后六百年,西印度有龙树菩萨(或译龙胜新译龙猛)出,(楞伽经谓当佛灭后八百年乃指将入灭时)聪颖绝伦,初习外道经书,一闻即通,世间技艺无不精谙,后得隐身术,与恶友三人潜入王宫,纵五欲之乐,友皆被杀,已独幸免,始悟欲为苦本,于是出家学道,九十日间,读佛典都尽,而于一乘大教无所见闻,以为佛教未臻圆满,乃拟自创新教以济之。时大龙菩萨惜其知识有限,接入龙宫,令广读大乘诸经,以华严为最。于是深达大乘法理,后更传承一乘法印,为禅宗十四祖(继承迦毗摩罗尊者)。遂于南印专弘大乘。
  学佛要先泯去凡情。无义理的神话,固所当辟;契正道的异迹,须勿多疑。如龙宫读经之事,所谓轶出常情之外者也。小乘经有四不可思议事:(一)佛土境界不可思议。(二)众生不可思议。(三)世界不可思议。(四)龙不可思议。(见增一阿含经十八)皆禁弟子计度思维。以不能破所知障,思之无益,徒增戏论也。以今日科学家眼光观之,海底安有所谓龙宫也者,此乃机缘不相及耳。且以五台山言之,中有石洞焉,常人未能入,入亦无所见。而功德成就者,觉其中别有洞天,宫殿相联数百座,庄严殊胜,远出人间之上。此固另一法界。与人间顽石之山两不相妨。又如鬼趣,有与人同居者,互不相知,互不相碍(譬如同床各梦)。龙王境界,若是而已矣。常人断定海底无龙宫,实则其中另有世界,出乎吾人感觉之外也。所谓大龙菩萨,乃现龙王身之大权菩萨,按法华经文殊菩萨尝在龙宫弘扬一乘大教,龙女即生成佛,诸龙得菩萨位者数当不少;龙王乃其中之一也。此等一乘菩萨,宜于大乘真实经教收藏甚富矣。
  龙树既为禅宗大祖师,兼博极群经,演化之道,较以前诸祖当有一番新气象。尝以一乘宗旨太奥,言说难宣,应以现量显之,遂入月轮三昧,即于座上化其身为月轮;众闻法音自月轮出,不现人形,皆大惊异。独有长者子迦那提婆(义为缺眼天,常略称提婆。),默契其旨,遂传承此宗为十五祖。其后龙树入灭,亦现月轮相,大显神变,乃般涅 ;世寿三百岁云。
  月轮三昧,亦名法界三昧。入此境界清凉光洁,为万法本。初无形相,众生以六识习气接之,恍若月轮然;即相离相,许见一乘宗旨。尔时除提婆外,见此境界者,以为当前实有月轮,与天空明月相类,故皆不能契会中道。当时座下业障较重者,只见龙树,不见月轮。较轻者,则见龙树被罩圆光之内。
  月轮妙旨,众生既不能悟入,则不可施设教法以开示之。马呜性宗,虽已揭出真如缘起之理,于众生中发明体、相、用三大,而于入观之道,尚未详示。龙树于是建立中观法门。其根本大教,有无畏论十万偈。然译传中国者,只得其中四百余偈,所谓中论是也。开首八不两偈,是中论总纲,藉此以观中道实相。所谓中道,即不偏不倚之真如实性。性本无相,就观法言之,不妨目为实相也。此中道实相,乃举体、相、用三大融归一心,灵活而非静止者也。是为中观法门之正宗。观法乃将八不分作四句。
  (1)不一不异 如随方摄影——体的观法
  (2)不生不灭 如镜中照像\
               ——相的观法
  (3)不来不去 如影戏行人/
  (4)不断不常 如大河长流——用的观法
  第一句观法 假定心中有一真如总体,觉性与之相函而遍照之,本如如无别。而觉性对于无量部分,各加详明时,则各为据点,各呈互异之特性,同时若不兼顾全体,则由一法界化为多法界。若随分随合,则诸异性皆消归全体,即由多法界回复一法界;如一人立在一处,面面摄其影,异相虽多,只是一人。其能不滞于多,复能不拘于一,则契合不一不异之中道。此从横面观察心之体大。
  第二句观法 自心所具特性,理致极端微细,一觉不足以明其详,于是加强其境而认识之,逐步致以符号。吾人所感之尘相,乃符号之至粗者也。本无其质,假标为相。其现也,无物出生;其隐也,无物被灭,只如镜中之像,现隐无常,绝无实质出入其间。学者确能领会诸相如虚影,则契合不生不灭之中道,此藉空间格式观察心之相大。
  第三句观法 一相之中,原有种种态势,一时不能顿详诸态。则须挨次认识之。如观人之身相,逐次所观。各有一部递变之状;随其变异轨迹而执着之,恍若其人有动作来去之事,罕有能知其绝对虚妄者。试取影戏一段画片观之,百数十幅之片,同绘一人之影,其足部姿势递异,本来各不相涉;而流现银幕之上,若见其人来往其间。于此能悟其非,则契合不来不去之中道。此藉时间格式观察心之相大。
  第四句观法 觉性内照,不论总分皆一时顿了,转为识性而细详之,乃落次第所觉诸法,本互浑融,因机境不同,表现于尘相,或先或后,各随其缘之牵引力如何。牵引未常或止,故表现永无中断,刻刻缘变不同,故表现绝非恒常;大河长流,堪以作喻。人见物相有静止者,非真静止,乃变换之率较缓耳。洞达此理,则契合不断不常之中道。此从纵面观察心之用大。
  中观法门,既包举体相用三大而观之,故不偏于有,亦不偏于空;(体相兼收)。不偏于动,亦不偏于静。(体用兼收)。得旨深者,定能的的见性,与起信论貌异神同。
  八不中道极其深造,则与月轮三昧同功,获得二空真如缘起妙用。未达极则者,所谓任运而行,不脱赖耶缘起,或生空真如缘起而已。
  后世目中观法门为空宗,只就遮情一边言之,未足概其内容。浅学者以此为究竟,遂落偏空,或恶取空。


  第五讲(三十六年二月九日)

  中观法门本具体相用三大而观之。通达深旨,便契真如缘起之理,与马呜性宗无异。后世多从遮情方面致力,转为空宗,一法不立,诚得体大根本。然依体起用,不无法相附见焉。粗细虽殊,要皆识所幻化。知其虚假,任其起灭,原于本体无碍。若极端排遣,则大用不行,只余凝静之体,不足以显佛性之妙。甚或一切已空,不妨恣意妄动,陷于无因无果之邪见,流弊甚大。佛灭后九百年,无著菩萨出现于北印。观察空宗流弊之由,在学人浅尝辄止,坠于笼统浮之。于是建立瑜伽法门,与真理相应之观法也。以净染具含之阿赖耶识为基本。世亲菩萨继承之,无着学系遂为显教之后劲。
  距今一千六百年前,北印度丈夫国,有婆罗门姓乔尸迦者,身为国师,生三子。皆从小乘有部出家。伯子后作大乘空观有契,特名无着。季子早证阿罗汉果,仲子喜究小乘论,特名世亲(或译天亲)。无着具大根性,初修离欲定有得,而思维生空之义不能入,欲自杀身。时宾头卢尊者在东胜神洲演化,以天眼观见而悯之。即从东洲来,为说小乘空观之旨,遂见道,然意犹未足,理应有更深者。以禅定力,乘神通上升兜率天,咨闻弥勒菩萨,得闻大乘空观之道。还阎浮提如说思维,大悟。地六种动,从此能无住生心。故有无着之名,嗣后数上兜率,广闻弥勒教义。随以所得还为人说(有说无着尝恳请弥勒降阎浮提亲说其道)。先后叙成瑜伽师地论,分别瑜伽论,大乘庄严经论,辩中边论,金刚般若论,五大部。又遵教修日光三摩地。既成,昔所未解,悉能通达。有所见闻,永忆不忘。于佛所说华严等大乘诸经,尽明其义。后乃造大乘诸论,以摄大教要理。摄大乘论者,即摄取五大论中之精要而发挥者也。其它尚有显扬论集论等等。世亲出家后,博学多闻,神思俊朗,戒行清高,迥超群众。尝造俱舍论六百偈。击鼓宣令,无能破者,遂为阿输遮国国师。但执小乘为是,不信大乘。时无着住丈夫国,恐其造论破大乘,诈称疾笃,促世亲即来决别。既相见,遽以大乘之道晓之,世亲始悟小乘确非究竟,遂欲断舌忏悔。无着云:纵断千舌亦不能灭汝谤法之罪,何不仍借此舌弘扬大乘耶?世亲然之。无着既灭。即继造大乘论,解释华严、涅 、法华、般若、维摩、胜 等经,复取摄大乘论释之。又着唯识诸论,十地经论等。印度及余边地学大小乘者,皆以世亲所造为课本,异部及外道论师莫不畏伏,八十而终。(详世亲传)
  无着学系,以摄大乘论为根本。溯源于解深密、入楞伽等经。属第三时教法。以识性为能观,法相为所观。后有唯识宗及法相宗之名,则注重识相二事也。
  依深密经意:第一时教,以法破我。(只有蕴等而无我身。)第二时教,以空破法。(蕴等从缘假现,当体即空。)第三时教,决择真妄。(圆成是真,遍计是妄,依他非真非妄。)
  摄论开端标举纲要外,即详论阿赖耶种种义理,能详起信论之所略。此识为性相关键,若不建立,诸法无从发现,一切境界均不能成。小乘所以不说此识者,以彼辈一味求涅 乐,一切境界皆非所顾,无须研究及此。权教大乘(不了义空宗在内)以不知此,无从建立受用身土。乃至众生轮回之道,亦不能切实说明。盖无此识,善恶等业,现生虽得暂寄脑部。身死之后,脑随朽坏,无以引出来势果报。轮回之理,势难自圆其说。唯有此识,前生所习之事,来生犹能记之,且举二事为证。
  (1) 宋欧阳修知颖州时,官妓卢媚,出口莲花香,得未曾有,以问蜀僧之知宿命者。则曰:妓前身为比丘尼,诵妙法莲花经三十年。一念之差,今世得妓女报。修问妓会念经否,妓云不识字,使人课以法华经,一二遍即成诵,课以他经则多遍不能诵一段。修始信夙之说,妓之法华旧习实乃赖耶藏之。
  (2) 宋张方平者,东坡之座师也。知滁州时,偶至琅琊僧舍。见楞伽经,顿忆前身手书,其时盖当书经僧云。方平见经首四偈。即晓全经大旨,苟无赖耶识保藏所习,焉能至此。(清袁子才谓若干种书过目成诵,余则未能,同此理也。)
  一切法皆依阿赖耶识出现。固有出现之条理。所现之相,又有真妄之分。亦有正理存乎其间。摄论于是广谈三自性。
  (1)圆成实性 体——(净)——真
           /净\
  (2)依他起性 用   非真非妄
          \染/
  (3)遍计执性 相——(染)——妄
  圆成实性者,诸法本体也。即性宗之真如,亦即中观法门之八不中道。与觉性相函,原具随缘不变二义,交互圆成本体之实性。
  随缘者,依觉性分位缘起真如总体中局部法性使昭著也。不变者,总体虽随觉者别感而显现局部法性,但仍然一法不立。起信论兼取二义。摄论原意本不相违。而传承诸师,见地不同。或偏后义,或兼前义,未尝一致。故摄论译本,亦分两派。以真谛所译比较他译,可知其概。
  世亲门下分安慧护法二派。安慧兼取二义。护法独取后义。
  世亲原达性宗之旨,观十地等论可知。护法专弘其唯识论,故略前义。
  依他起性者,有为法依他缘起之衬托法也。真如本体,原来一法不立。大用所行,能使诸法不立而立。立则藉识开为法相,或现于内心,或现于外境。将开之先,似有他法为之前驱,而却有一定条理。此等条理,即缘起法之假性。
  用有染净两种,起信论曾发明之。净用者,诸佛清净法流通过身心,能缘起真实境界。如出世间之庄严妙相。及世间之绝对善法,皆以净用为所依。此种依他起性,属真如缘起摄。染用者,众生杂染气流通过身心,能缘起虚妄境界,如外迹之种种不净相,内心之种种烦恼相,皆以染用为所依。此种依他起性,属赖耶缘起摄,摄论详染用而略净用。(入无住涅 后染用乃转净用。)
  遍计执性者,对所观法相加以种种计度而固执之之妄法也。其相本由依他起性而来。由执着故,在无明笼罩中,只向联络线较鲜明之理路计度,辗转引起无限妄执而遍计之。所现染相,总属妄境。
  起信论之辩相。原分明无明二类。明所摄者,属圆成实性。其为相也净。无明所摄者,属遍计执性。其为相也染。摄论只详遍计执性中之妄相。故唯染无净。
  三性恍若各有其相,要皆识之所感。倘泯识净尽。则三性皆无自性。三无自性与八不中道殊途同归。固各与般若波罗密多相应。能衔接一乘大教者。摄论于增上慧学中,更详说无分别智为般若波罗密多写照。大足救笼统空疏之禅病。
  论云。无分别智离五种相以为自性。一离无作意。二离过有寻有伺地。三离想受灭寂静。四离色自性。五离于真义异计度。
  无分别智既详。则六度十地皆真实境界及其得果,则入无住涅 ,而具足佛之三身。是故摄论为真实菩萨藏。与权教异。


  第六讲(三十六年二月十六日)

  大乘中任何教派。能真实契合般若波罗密多时,便得入一乘显教之门。终与禅宗正法眼藏同符。中观家之提婆罗 罗皆承禅宗祖位且勿论。而瑜伽家之无着世亲皆于般若波罗密多切实相应。一作顺中论。一作百论释。是兼融会中观之道者。大乘隆盛之时,此际为最。其后两家学者,或趋重遮情。致偏于观空。或趋重析义。致偏于辩相。渐失互融之旨。始而家外起诤(如清辩非难护法月称对抗月宫)继而家内交谪。(如清辩见抑于月称护法被义于律天)教派已日纷岐。学者自少功效。发展千年之大乘,遂与小乘像法同其命运。于佛灭后一千五百年,护一乘密教独自盛行。显教不论权实,只作参考之资而已。
  大乘隆盛时代,以中印度摩竭陀国那烂陀寺为最高学府,风靡全印。然月称(空宗大师)法称(相宗大师)住世之时。外道势力大张,那烂陀寺购学,未敢公开以避之。而各地学者,有被外道屈伏。道场遭焚比丘改教者,后得瞿波罗王维持(七世纪末)暂得保障。终以密教较有实效。遂以替代显教云。
  密教即陀罗尼法门。向由金刚手菩萨主持。第三讲结集中已略及之。原理异常深密。故有密教之称。宗此密教方法而行。则谓之密宗。行者若深达一乘宗旨。对此教法,心自明了。不待解说而后知。未达者说亦无用。然其大意未尝不可比喻明之,要在把握诸佛法流之经过而加强之。
诸佛法流与众生气流交加吾人身心,未尝或断。法流细,净用也。气流粗,染用也。法流恒为气流所掩。众生不能发觉。而气流之中,近者厚,远者薄,厚能夺薄。故众生躬亲接触者,皆距身较近之事物也。以声音论,离身渐远,所闻渐昏。更远则无所闻。然有法加强远者之声浪,其音未尝不可辩。或比近者尤响亮。如收音机即其中补助之一法也。以形色论。电气传真之类亦有其法。此皆加强远处气流,使不被近处气流之压伏也。依此原理。则诸佛法流亦可以法加强,使超出气流之上矣。
  加强声浪之法。有播音器具为之。加强诸佛法流,其道如何。则有三种妙用。
  (1)以身密提其因 即种种手印
  (2)以口密润其根 即种种真言
  (3)以意密详其境 即种种净观
  三密齐施。行之有恒。则诸佛法流日盛于心。渐脱众生气流笼罩。终则压伏气流。诸佛妙境自在现前。是谓成就。(梵名悉地)
  就收音机言之。符号须与播音之地相配合,乃能收之,如收纽约之音,须配合纽约符号。收伦敦之音,须配合伦敦符号是也。把握诸佛法流亦然。三密符号,须与所修本尊配合方有感应。如修无量寿本尊,须用无量寿三密。修药师本尊,须用药师佛三密,是也。诸佛三密,凡夫何从知之。必由金口亲宣,辗转传承无误。学之庶有实效。而传法之师,当时若不能加强法流,使学人得一真实法种。功效亦微。密教最重择师以此。
  学者若夙生习过密法。今生受隔阴之迷,未能忆起。但得增上缘辅助其间。可使法种复现。虽非名师传授,修之亦有成效。
  释尊说教,凡有需奉持之处。而学人自力所不能及者。间以三密施之。奉持者随其见地高下,成就境界分三品。只破粗执。(分别二执)者属下品。能破细执。(俱生我执)者属中品。更破极细执。(俱生法执)者属上品。至金刚后心时,住地无明彻底消灭,三身具足。则称上上品。
  行者得三密真传,修证成就者。可以转授后人。唯择人而施。苟非其器,易滋流弊也。传承之人固不常见。见亦不肯泄露。故密教之表彰,视大乘尤后。直至龙猛菩萨得上品成就,瑞应特昭。密教始着于世。(龙猛即旧译之龙树密教唯从新译)
  龙猛菩萨既传禅。且开中观法门以辅之。尽显教之能事矣。唯禅宗极则,以证月轮三昧而止。虽依方便波罗密以度生。只就众生境界而受用。若诸佛庄严胜境,欲即生亲见其盛,非进修密教不可。故常持诵毗卢遮那如来真言,及得上品成就,感见如来现身空中,说大悲胎藏法门。龙猛即志诸贝叶,今所传毗卢遮那念诵法要是也。时南印度有铁塔,高十六丈,无能入者。金刚手菩萨所结集之密教,相传贮藏其中。龙猛乃依法要绕塔念诵七日,以白芥子七粒打开塔门,身入其中,觐见三世诸佛及诸大菩萨。更蒙金刚手菩萨为作传法灌顶,使绍阿阇黎职位,为密宗第三祖。并授两部大经,即金刚顶经及大日经也。
  龙猛初持之毗卢遮那真言。或由释尊口说,辗转传来,唯传自何人不得而详。向不公开故。两部大经乃释尊受用身毗卢遮那如来授与金刚手菩萨永远住持者,非同应化身口传之禁咒藏,须经世法结集者也。两部大经之宗旨,称为纯密,应化身所说则名杂密。通常所谓真言宗乃指纯密而言。此宗以毗卢遮那如来为初祖。金刚手菩萨为二祖。龙猛菩萨为三祖。灌顶者,以诸佛法流入受者之身。重在顶入,故名。阿阇黎义为轨范导师,洞悉三密之旨,能为人作灌顶法者也。
  两部大经本来各摄无量偈颂。然称此土机宜,各节为十万颂。龙猛既传此道。铁塔寻隐。其后转传龙智菩萨为密宗四祖。龙智为维系法统故,留寿七百余岁。及得继承之人,而后入灭。
  唐玄奘三藏游学印度。至大林东境。遇龙智菩萨。年将七百,貌若三十。只向之学中观法门,而不愿闻密教;且以梵志目之。(见西域记)盖非现比丘身也。又百年,有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三大尊者出,先后传承两部大经。然金刚智实为五祖,以法统继承不绝也。不空实为六祖,先后从金刚智受法也,善无畏虽位同五祖,则属别出。因传中国一行禅师胎藏大法后,无人继续故。
龙智住世数百年。传承一印一明之人,当不在少。以非时人所注意,皆寂寂无闻。其后以显教大师立场,传承密法者,有月称(空宗)之弟子护足,及胜天(空相和合)之弟子毗流沙。七世纪之事也。有说莲花生亦传龙智之密法,则八世纪事。
  密宗有传普门诸尊者。有传一门本尊者。普门以毗卢遮那为中尊,兼曼荼罗全部诸尊。一门则择一尊之印明而专修之。(印即手印,明即真言。)然修遮那而不兼全部者,亦属一门之尊。
瞿波罗王朝既渐趋向密宗,逾百年,达摩波罗王治世,建立超岩寺,规模在那烂陀寺之上,专弘密教。当阿阇黎之位者,为师子贤智足二大师。贤本学空宗于寂护。足则贤之弟子也。(九世纪初)密教于是大着于世,且取显教而代之。继承法统,代有其人。最著者为阿提沙。时在十一世纪初。及回教徒以实力侵占印度,佛寺不保,学人四散,超岩寺终被焚毁。残余佛教喘息异邦。时当十二世纪末。小乘末法时期方阅二百载耳。
  回教徒侵印度,先后十七次。亘五百年。每次必焚寺害僧。他种外道又复相逼。佛教始尚苟延于摩竭陀以东。及回教徒最后更侵东印。佛教遂无立足地矣。
  印度佛教既绝迹本土。赖以延续者,先后流入东南各地之教法耳。小乘现尚栖息于南方锡兰缅甸暹罗及尼泊尔诸邦。大乘显密两教,则流行中国西藏以及日本高丽云。
  八世纪时,西藏曾由寂护及莲花生二师分传显密两乘。然不久即衰落。其后阿提沙入藏。重张旗鼓。梵僧又因印度不能立足。相率逃入其间。西藏遂得广传晚期显密二教。(完)

 

  公案数则

  僧间圆通和尚,一尘才起,大地全收,还见禅状?否圆通曰,唤什么作尘?又问法灯,灯曰,唤什么作禅状?
  老宿有偈云:“五蕴山头一段空,同门出入不相逢,无量劫来赁屋住,到头不识主人公”,有老宿云,既不识他,当初问什么人赁?
  楼子和尚,不知何许人,一日偶于酒楼下整袜带次,闻楼上人唱曲云:“你既无心我也休”,忽然大悟,因号楼子。
  神照本如法师,请益四明尊者,尊者震声曰,“汝名本如”,师即领悟说偈曰:“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
  僧问老宿,狮子捉兔用全力,捉象亦用全力,未审用个什么力?老宿曰:不欺之力。
  昔有婆子,供养一 生,经二十年,常令二八女子送食绐侍,忽令女子抱定曰:正恁么时如何?主曰:枯木倚寒严,三冬无暖气,女举似婆,婆曰:我二十年只养得个俗汉,遂遣出参学,烧却 。
  昔有跨驴人问众僧何往,僧曰:道场去,其人曰:何处不是道场,僧殴之曰:这汉没道理,向道场跨驴不下。

 


{返回 冯达庵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禅海塔灯题句
下一篇:佛学起源
 法华特论 第十七 安住品---安乐行品
 佛教真面目 第二章 传译 第四节 复兴时代
 学密须知 九、即身成佛
 学密须知 十二、辨境
 学密须知 二、唐密
 佛法要论 三界篇
 佛法要论序(释印光撰)
 佛教真面目 第四章 修证 第二节 真言宗
 学密须知 五、菩提心戒
 佛教真面目 第三章 研究 第四节 华严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受了五戒后破戒能忏悔得掉吗?[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平日少梦,禅修后多梦,且做梦时也知在做梦,是何因?[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八[栏目:净界法师]
 随缘不变是本体,不变随缘是妙用[栏目:放下就是快乐]
 把握眼前的心念[栏目:生活的智慧]
 平等的真实含义[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一]
 三十五佛简介[栏目:佛网文摘]
 印度佛教史中的法难[栏目:恒强法师]
 岩洞老人颤抖歌讲记(一)[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打坐时念佛配合呼吸、带动内部转动可以吗?[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