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唐密经典
 
{返回 唐密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8610
唐密经典       
 
    印度佛教历史,凡一千八百年,大约可分为三个六百年。前六百年为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即小乘佛教。中六百年为大乘佛教,主要是龙树——提婆的中观学系与无著——世亲的瑜伽学系。后六百年为密乘佛教,又分早、中、晚三期。早期密教为杂密,有中印度阿地瞿多与南印度菩提留支两系。中晚期密教为纯密。中期密教有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开元三大士之印密,一行、惠果之唐密,日本空海之东密、最澄之台密。晚期密教为莲华生大士直传西藏之藏密。现在学密者,不是日本的东、台密,便是中国之藏密。
    密乘一品一论,系指密教两部根本经论:一品是《大日经住心品》;一论是《金刚顶宗发菩提心论》。东密两部大法,胎藏界依的根本经典是《大日经》,金刚界依的根本经典是《金刚顶经》。而此一品一论,乃阐明两部根本大经教理的泉源,是密藏教相之精要,两部大法之肝心。
    《大日经》中“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的“三句义”是全部《大日经》的纲领,而首句“菩提心为因”正是《住心品》一品的宗要。但“云何菩提心”、“何以发菩提心”?则《金刚顶宗发菩提心论》详说菩提心之行相:“一者行愿,二者胜义,三者三摩地”,指明“惟真言法中,即身成佛故,是说三摩地法,于诸教中,阙而不书”。显教诸宗,莫不谈“无住”,莫不谈“唯心”,但皆非密乘真言不共之谈。真言之住心者,无住而住,有方有所,不生之心,如月如花,乃大日如来内证秘密之境界,果分之庄严也。盖入真言门“阿字本不生”的因、根、究竟,就是三句义;三句的修行,就是发菩提心——如实知自心;如实知自心的心字,乃以菩提即心,就是行愿、胜义、三摩地的阿字本不生。可见一品一论,互为表里,相成体系,诚真言事修之基本,密乘教相之宝钥也。
    凡金刚乘行人,欲启正信而端行本,欲得正安心,修好脉气明点,即身成就悉地者,当从此一品一论入门,方不致误入歧途。学东密者因当奉持,修藏密者尤应尊重。东密是藏密的基础,藏密是东密的升华。东密如塔基,藏密如塔尖,根底不固,高尖焉附?顶极不峻,基轫何用?同一教海,九乘圆融,既不能以基尖强分全体大用之优劣,亦不能以圆具而混淆下学上达之次第也。故无论学东密学藏密者,此一品一论,均为入门必读之宝典也。
    因是将二学园掌法金刚上师顾净缘大阿闍黎一九三○年在上海瑜伽学会为畏因同学会亲写亲讲,曾刊于《威音》月刊的《大日经住心品讲》及《金刚顶宗发菩提心论讲略》汇辑为此《密乘一品一论讲略》一书,亦名《密教的住心与发心》,以为入密者供一指南。 
 

{返回 唐密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已经没有了
下一篇:灌顶
 《唐密述要》目录
 密咒演变之四阶段(太虚法师)
 略说唐密(卢燊贤)
 《唐密述要》第三部分:唐密特点
 《唐密述要》第二部分:唐密传承
 什么是“三密”?
 《唐密述要》第一部分:唐密流传
 灌顶
 唐密修行——护身法
 弘一法师:密宗之教法最为高深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懂得舍得的真义,人才会知足[栏目:心似莲花开]
 无门直指 第六十四节 太平时节[栏目:程叔彪居士]
 禅者的初心 第二部 在修行的道路上 3 远离兴奋[栏目:铃木俊隆]
 闻法精进离凡入圣[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珍惜佛缘 恢复三乘[栏目:传喜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十六(四二三)[栏目:杂阿含经]
 远处的花盆[栏目:小和尚的白粥馆·释戒嗔]
 观止[栏目:继程法师]
 念佛首先要有正确的定位[栏目:仁焕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