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金刚经说什么 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
 
{返回 南怀瑾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909

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
---金刚经说什么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龋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得什么说什么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讲到这里,佛又问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你认为我,一个成佛的人,得了无上正等正觉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用中文来讲是大彻大悟,你认为成佛得道,真正得到一个东西吗?这是第一个问题。‘如来有所说法耶’?你认为我平常在讲经说法吗?反问须菩提两个问题。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须菩提回答说:佛啊,很抱歉,假使根据我学佛所了解的道理,没有一个定法叫做佛法。你们注意啊!‘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认为念佛才是佛法,你错了;认为参禅才是佛法,你又错了;认为念咒子才是佛法,你更错了;认为拜佛才是佛法,你更加错了。

什么叫做定法?佛说法等于一个大教育家的教育方法,不是呆板的方法,所谓因材施教,有时候骂人是教育,有时候奖励人也是教育,恭维你是教育,给你难堪也是教育。反正教育法的道理,是刺激你一下,使你自己的智慧之门打开就对了,所以说无有定法。他说:据我所想,开悟,大彻大悟,没有一个定法叫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果说有一个一定的方法成佛,有个‘悟’字的话,那佛法就是在骗人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那里有定法呢?

第二个问题须菩提的回答:‘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佛的三藏十二部,金刚经这样讲法,圆觉经那样讲法,法华经又是一套说法,楞严经又是它的一套。等于有人说,你们学佛的嘴巴好厉害啊!下雨出门,说是慈云法雨,运气好;太阳出来说慧日当空,也是好;不睛不雨呢?说慈云普覆,反正都对。

这叫什么?这叫‘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佛法在那里?不一定在佛经上啊!世间法皆是佛法,金刚经下面会告诉你。所以大家不要把学佛的精神和生活与现实人生分开。本来无所谓出世,也无所谓入世。记得当年有老前辈问我:依你这个程度,为什么不出家呢?我说,你要搞清楚,我从来也没有入过家。世界上那有个出?那有个入啊?不出也不入嘛!那些都是外形,都是相。

【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龋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大家特别注意,如来所说法,你也不可抓住!你听了他老人家的话,认为这样就对,那你就上了你自己的当了。不可取,不可说,说的都是第二,都是投影,真正那个东西说不出来的。譬如你去吃了一样好菜,回来告诉我怎么怎么好,好了半天,我也觉得那真好吃,我还是没有吃到。他说的那么好,百分之百的形容出来,还是第二个月亮,不是当时的好吃味道,对不对?佛法也是这样,说得出来的,表达得出来的,已经不是它了。所以如来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没有一个固定的说法。‘非非法’,也不是没有固定说法。


程度的差别

【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所以者何’,什么理由呢?‘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佛法是这样的伟大!这是佛法的精神,它不像其他的宗教,否定自己以外的宗教,佛法是承认一切的宗教,一切的大师,乃至到了华严境界,连一切的魔王邪王都对了一点。只要你教人做好事,这一点终归是对的。所以一切贤圣,罗汉也好,菩萨也好,你也好,他也好,对于道的了解,只是程度上的差别而已。

耶稣的道,佛的道,穆罕默德的道,孔子的道,老子的道,哪个才是道?哪个道大一点,哪个道小一点呀?真理只有一个,不过呢,佛经有个比方,如众盲摸象,各执一端。瞎子来摸象,摸到了那个象耳朵,认为象就是圆圆的;摸到尾巴的时候,象就是长长的。所以一般讲众盲摸象,各执一端,都是个人主观的认识,以为这个是道,那个不是道。

学佛的人不应该犯这个错误,因为是无有定法可说,所以真正的佛法能包涵一切,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真理只有一个,没有两个,不过他认识真理的一点,认为这一点才是对的,其他错的,其实是他错了。真正到达了佛境界是包容万象,也否定了万象,也建立了万象,这是佛境界。


入世出世平等

上一次我们讲到第七品,我们现在再讨论其中的重点。佛提出来,成了佛悟了道,也无所谓悟。假使有一个无上大道的境界,有一个无上大道的观念,悟了道,存在心中,这已经不算道了,这是首先要了解的。再其次,说到佛的说法,‘无有定法,如来可说’,没有一个固定的方法。后世佛教里有显教,有密宗,及其他各宗各派的说法,执着了任何一种认为是真正的佛法,都是不对的。因为‘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法华经上也说:‘一切世间法,皆是佛法。’世间的一切皆是佛法。法华经上又讲‘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并不一定说脱离人世间,脱离家庭,跑到深山冷庙里专修,才是佛法。治生产业就是大家谋生!或做生意等,各种生活的方式,皆与实相不相违背,同那个基本的形而上道,并没有违背,并没有两样。这是法华经上的要点,名言。所以法华经成为佛法的一乘法门,入世法、出世法,平等平等,它所成就的是一样的。至于说成就的过程当中,修持方面有难易的不同而已。这也就是‘无有定法,如来可说’的重点。

佛引伸这个观念再说:‘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等于佛自己把平生四十九年说法,作了一个否定。实际上,他不是否定,而是一个肯定。他所讲的各种法,各种道理,不能执着,执着了他任何一句话,就不对了;所以说不可取,不可说。这样说:我们现在来解释金刚经,已经犯了佛这个基本大戒,就是不可取不可说。此事自己会之于心就对了,佛所说法,如果认为有个法可得,有法可取,那就错了;如果认为佛说法都是空的,无法可取,更错了,所以说非法,也非非法。

这并不是说非法就是对的,不执着就是对的,如果你说你这个人什么都不执着,你已经执着了,执着了一个不执着,所以‘非法非非法’。


圣贤之别

上次我们最后一分钟讲的:‘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我们中文的习惯,经常把贤圣两个字倒过来,贤圣是讲什么呢?中国文化无形中有个差别,修养、学识、道德到了最高处,称为圣人。差一点的,还在修行的路上则称贤。佛法分的更清楚。所谓三贤十圣,修大乘菩萨道有十地,十个层次,叫做十圣,十地菩萨上面是佛。初地之前的修养,还有三十个层次,所谓十注十行、十回向。修养到那个程度,没有到达十地的果位,属于三贤。

十圣呢?譬如说,观音、文殊、普贤、地藏等等,这些大菩萨们,才在圣果位。这些都是分类法,是后世对修行的解释。广义的来举例说明‘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譬如我们现在讲一句话,教书及当学生久了的人,都有这个经验,在课堂上讲一句话,下面一百个听的人感受的程度都不同,理解的也不同。甚至有许多话,笔记记下来,观念都是灰色的,变样很多。这就是说,人的智慧和理解,各有不同。也因此才有各种宗教,各种层次智慧的差别不同。

现在讲第七品我的偈子:


第七品偈颂

巢空鸟迹水波纹偶尔成文似锦云

得失往来都不是有无俱遣息纷纷

这也是以中国禅宗的方式,来解释金刚经这一品,并作了一个结论。

‘巢空鸟迹水波纹’,佛经上有这么一个譬喻,说有一种鸟叫做巢空鸟,它不栖在树上,它的窝在虚空中,在虚空中生蛋,在虚空中孵小鸟,归宿也在虚空中。这个鸟永远捉不住,来去无踪,所以叫巢空鸟。本来鸟在虚空中飞,飞来飞去不留痕迹的,就是上一次我们引用苏东坡的诗:应似飞鸿踏雪泥。所以巢空的鸟,在空中永远不留爪迹的。水上的波纹画过了,也没有了。水波纹是你看到的,不能说没有东西,但是它过后就没有了。所以这些都是:

‘偶尔成章似锦云’,都是偶尔构成了文章,或一幅美丽的图画。

禅宗祖师还有一句话:‘如虫御木,偶尔成文’。有一只蛀虫咬树的皮,忽然咬的形状构成了花纹,使人觉得好像是鬼神在这棵树上画了一个符咒。其实那都是偶然撞到的,偶尔成文似锦云,有时候也蛮好看的。这就说明一切圣贤说法,以及佛的说法都是对机说法,这些都是偶尔成文,过后一切不留。

了解了这个道理,再从龙树菩萨,般若观念,金刚经的道理,就晓得:‘得失往来都不是’,今天有一个境界,看到光啦!看到菩萨啦!或者做个什么好梦啦!梦中菩萨的指示还说了好几天,说得高兴的不得了。有时候又被梦吓死了,要晓得一切都是偶然,缘起性空,因缘所生,本来都是没有的。

‘有无俱遣息纷纷’,所以一切都放下,能够放下,则同佛法有点相近了。但是一切放下,不是空啊!不是没有啊!只说一切放下而已。

金刚经由第一品到第七品,差不多是一个问题连下来,就是须菩提问,学佛的人,怎么样使自己的心宁静下来,心中许多的感情、思想、烦恼,怎么样降伏得下去?佛就答覆他,就是这样住,就是这样降伏他的心。后来,佛看须菩提不懂,佛又说了一句话:应无所住叫我们善护念。

到这里为止,佛并没有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只是说应无所住,一切无所住因此佛法也无所住,也无定法可说。如果说佛法就是般若,就是金刚经,或阿弥陀经,就错了,因为你就住在那里了,都有所祝佛只讲到应无所住,不可住,不可说。所以对各种差别的法门,也不必有所住,只要你心有所住,有所挂碍,都不是佛法。一个大问题到这里为止。

 


{返回 南怀瑾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金刚经说什么 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
下一篇:金刚经说什么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宗镜录略讲上册 (第十五章)
 宗镜录略讲上册 (第二十一章)
 圆觉经略说 第三章 普眼菩萨
 楞严大义今释 第四章 物理与精神世界同为自性功能的显现
 宗镜录略讲上册 (第十九章)
 宗镜录略讲下册 (第三十八章)
 金刚经说什么 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
 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七日
 宗镜录略讲上册 (第三十三章)
 禅宗与道家(上)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起点也是涅槃彼岸的终点?[栏目: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心存悲悯,饶益有情[栏目:洛桑陀美仁波切]
 相应70经 优波哇那直接可见的经[栏目:相应部 35.六处相应]
 二十二、癔病[栏目:现代因果实录]
 擦亮双眼,远离恶友[栏目:雪漠]
 密勒日巴尊者传 第三章[栏目:密勒日巴]
 往生论注讲解 第八集[栏目:慈法法师]
 净土生无生论会集辑要1[栏目:张秉全居士]
 首届中日五台山佛教学术会议[栏目:黄夏年教授]
 《坛经》浅说(黄志辉)[栏目:六祖坛经思想研究]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