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转识成智
 
{返回 海云继梦法师文集·心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86

转识成智

转识成智的法门是从住中的第二念中修,

其核心标的即是泯住的第二念,以成生的第一念。………

转八识成四智也是大乘中的唯识修法,此法门即是从「住」中的第二念中修,其核心标的即是泯「住」的第二念,以成「生」的第一念。而于第二念中分为八识,第一念中分为四智或五智(分为五智时,第二念则分为九识)。

因此,总结唯识的行法,简单的说是要转妄成真,从有为的第二念,修成无为的第一念。换言之,即是欲借有为修无为,向来即是教内所反驳,但是其他大乘的行法亦无有力证据,只是不予赞同而已!然而,唯识的空壳子理论却一直很盛行;可是,唯识却也无具体的实修理论,这是大乘佛法千余年来的无头公案。

透过九识转成五智,这在密法的实修中,《大教王经》的理论,虽与唯识宗有些不同,但毕竟较具体;虽然《大教王经》的理论仍嫌太略,毕竟仍是修者之言!而唯识理论纯属学者之见,缺乏修行的实践经验。结论是──转识成智可透过密法完成之。难怪空海《十住心论》中言:大乘始自法相弥勒,经法性文殊、观音到华严之普贤而入毗卢性海与十大愿王合。 然若不依于实修,徒有理论,欲以「有为行」成就「无为境」,纵经尘劫、无有是处!

是故,泯「住」的第二念,以成「生」的第一念,由识转智非不可能,必须依于实修!此中,必先将心体之体相用再细分成:体的法界体性智,相的大圆镜智、用的平等性、妙观察及成所作智,方可将九识转入!

 


{返回 海云继梦法师文集·心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再窥心性
下一篇:置心一处
 经典法本与行法
 置心一处
 心地法门之最要(耳根圆通章~4)
 心性训练
 活心入法界
 对治妄想心
 如是用心
 缘心自在无作妙力(耳根圆通章~7)
 我们要怎样「置心一处」呢?
 置心一处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三乘究竟」与「一乘究竟」(释昭慧)[栏目: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学术会议论文集]
 佛学基础知识 五蕴[栏目:广超法师]
 泰国、新加坡、香港佛教参访记[栏目:惟贤法师]
 12 煮黑石蜜浆喻[栏目:百喻经译]
 华严禅行法--《禅观》第一集[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天冷尾椎也好冷,将意守住该处,渐渐改善了再回来守住风门可以吗?[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大阿罗汉难提密多罗所说法住记略注[栏目:周叔迦居士]
 《菩提道次第摄颂》(中本)[栏目:菩提道次第专题·根本论述]
 佛教丛林观 第一章 丛林清规 第三节 丛林组织 三、八大执事[栏目:佛教丛林观]
 佛法的基本知识 第五章 观察生死谈寂灭 第四节 入道的方便——持息念[栏目:日慧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