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思想的实践(下)
1991年7月4日讲于高雄佛教堂“中观思想研习营”
主讲:释传道 纪录:谢芳珠
参、中道的内容与意义
一、中道的内容佛法是宗教,宗教的特质,除了理论哲学的分析论证以外,最重要的,还是在于理想的实践。佛法,即是对于人生向上、向光明、向解脱发展以至完成的实践。一般人由于观念错误──自性执的我我所见作祟,导致言行的不如实、不如法,甚至因此障碍他、损害他,而引发生生不已的生死轮回。佛法开示人生生灭进此人生,净化此人生,超越一般的人生,达到更圆满、更完成的理想境地。流转与还灭解脱的真相,使我们从人生实相──缘起性空的正见中,知道如何增“这一佛法的核心──人生进步、净化以及完成的实践,佛典里称之为道。释尊在波罗奈的鹿野苑中,初为五比丘转*轮,即提示以“中”为道的特质。如《转*轮经》(巴利文本)说:“在此诸欲中耽于欲乐者,乃下劣凡夫,非为圣无意义之事。虽然,以自身所求之苦为苦,亦非圣无意义之事也。离此二边之中道,方依于如来而证悟,此即开眼、开知,至于寂静、悟证、涅槃之道。比丘!于何名为依于如来所悟之中道?即此八支之圣道也。”(《中含.拘楼瘦无诤经》义同)佛在开宗明义的最初说法,标揭此不苦不乐的中道。中道即八支圣道,这是中道的根本义。”1
不过,不苦不乐的中道,千万勿误以为“是不流于极端的纵欲,也不流于过甚的苦行,在此苦乐之间求取折中的态度”。须知,纵欲的乐行和克己的苦行,二者都建立于情意的,即情本的人生观。“人生的行为,都不过在这两极端以及移转的过程中。不晓得纵我的乐行,如火上加油;私我的无限扩张,必然是社会没法改善,自己没法得到解脱。或者见到此路不通,于是转向苦行,不知苦行是以石压草的办法;苦行的折服情欲,是不会成功的”。2
因为,纵我的乐行和克己的苦行,二者都根源于情识妄执。释尊否定了纵欲与苦行两端,开示究竟彻底的中道行,这就是以智为本的新人生观。自我以及世间,唯有以智为前导,才可以改造人生,完成人生的理想。3此随顺于法而现觉于法的中道德行,即八正道。八正道,是实践中道德行的内容。八正道的主导者,即是正见,一切身心的行为,都是以正见为眼目;《阿含经》以正见为诸行的先导,《般若经》以般若(智慧)为万行的先导。所以觉苦觉乐的中道行,不是折中,而是从正见为本的实践中,不落于情本的苦乐二边。4因此,“佛法的中道行,即为了扭转迷情的生活为正觉的生活,扭转困迫的生活为自在的生活。这所以以实证此法为目的,以随顺此法的思想行为为方法,以厌离迷情而趋向正觉为动机”。5由此,佛法是以“以智化情”、“以智导行”为原则的,以智为本的中道行,包括了最初发心,乃至达到究竟圆满的一切过程。6所以,正见缘起的中道,不特是释尊本教的宗要;而且缘起与空相应,必然洗尽断常、有无等二边的戏论执见,发为人生的实践,自然是不落苦乐二边的中道。7
二、中道的意义
中道,既是释尊本教的宗要,也是佛弟子遵循实践的唯一原则。一切知见,一切行为,最正确而又最恰当的,就是中道。“这一原则,应用于知见,就是‘处中说法’的缘起,缘起法不落二边──一与异,断与常,有与无的。正确而恰当的中道,不是折中,不是模棱两可,更不是两极端的调和,而是出离种种执见,息灭一切戏论的。从这一原则去观察,《般若经》的但名无实,自性皆空,只是缘起中道说的充分阐明。”8这一原则,应用于行为,就是“离苦乐二边”的中道行──即八圣道的实践,戒、定、慧的恰当调适,而离执无寄。
“但不落二边──中道所含的意义,还应该解说。中的本义,可约为(中实与中正)二种:一、中实:中即如实,在正见的体悟实践中,一切法的本相如何,应该如何,即还他如何。这是彻底的,究竟的,所以僧睿说:‘以中为名者,照其实也’(中论序)。二、中正:中即圆正,不偏这边,也不偏于那边,恰得其中。如佛说中道,依缘起法而显示。这缘起法,是事事物物内在的根本法则。在无量无边极其复杂的现象中,把握这普遍而必然的法则,才能正确、恰当开示人生的真理,及人生的正行。”9
“中”是正确真实,离颠倒戏论而不落空有的二边。观体是智慧,观用是观察、体悟。以智慧去观察一切诸法的真实,不观有无颠倒的“知诸法实相慧”,名为中观。(《阿含经》)八正道中的正见(正观),就是这里的中观。正就是中,见就是观,正见即中观,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观慧有三:听闻读诵圣典文义而得的闻所成慧,思惟抉择法义而生的思所成慧,与定心相应观察修习而得的修所成慧。还有现证空性的实相慧。观是通于先后的,那么不与定相应的闻思抉择诸法无自性,也叫做中观。尤须知道的,定心相应的有漏修慧,同样的是寻求抉择、观察(诸法无自性),不但是了知而已。10
龙树发扬缘起、空、中道的深义,以“中”为宗而造论。他严格地把握那修道中心的立场,对于中道的解说,也不出于中实与中正。中实,本以正观缘起性而远离(自性执)戏论为主。这中实的寂灭,从实践的意义去说,即不著于名相,不落于对待。一、不取著名相:这如《大智度论》卷六说:“非有亦非无,亦无非有无,此语亦不受(取),如是名中道。”中道,不但是非有非无,更进一步的说,连此“非有非无”的名言概念,也不再取著。这在法四依中,属于“依义不依语”。二、不落于对待:我们所认识的,所言说的,都是相对的。凡是相对的,即不契于如实绝待的中道。如常无常、见无见等,都是对待的二边。进而能行能证的人──菩萨、佛是一边,所行、所证的法──六度、大菩提是一边;甚至般若是一边,非般若是一边,“离是二边行中道,是名般若”。这能所双泯,不落对待而顺于胜义的中道,是依观心的体悟而施设的11,在法四依中,属于“依智不依识”。所以,《金刚般若经》说:“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这才是缘起与空寂不偏的中道义。
肆、中观学的精义
一、大小共贯
释尊所觉证、宣说的真理,经过时间、空间,所谓的世谛流布,有些是增益了,也有些是减损了;有些被发扬光大,也有些被扭曲了。发展到后来,有些人因为不满印度当时繁琐的论证、自了的风尚,所以将其贬为小乘,而以大乘自居。
“乘”,是车的意思,小乘是指它的运载量小,大乘则指运载量大而言。事实上,大小乘的差别并不在表相,而是在于悲愿大小与智证偏圆。如果只是照见自己的五蕴(身心)皆空(无自性),悟证无我,此时串习虽未净尽,但对自己生死的缠缚已经解脱;对于众生,或随缘度化,或不说法度生,这因悲愿不足,才被称作小乘。大乘菩萨就不仅如此了,他可以随愿到天堂、到畜生道,甚至到地狱去度化众生。因为他的悲心切、愿力深、智慧高、度众时间长,所度的众生也就多而广。比如佛的弟子富楼那尊者,即曾远至西北印度去度化外道;《楞严经》中,阿难尊者亦作偈言:“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涅槃之意)。”这样广大的悲心愿力,怎能抑之为小乘呢?由此我们知道,从教史的发展来画分那个时期是小乘佛教、那个时期是大乘佛教,其实是有待商榷的。
印顺导师在《中观今论》〈自序〉说得精当:“中观学值得称述的精义,莫过于‘大小共贯’,‘真俗无碍’。龙树论以为:有情的生死,以无明为根源,自性见为戏论的根本。解脱生死的三乘圣者,体悟同一的法性空寂,同观无我无所而得悟。”从时间上看缘起相,是诸行无常──常性不可得,亦即不变性不可得。从空间上看缘起相,并不是单独存在的,所以我性──独存性不可得。如果由当下直观缘起性,也就是由缘起寂灭性来看,则是生性不可得。常性不可得,即是空性;我性不可得,亦是空性;生性不可得,还是空性,所以三法印即是一实相法印(法性空寂)。透过观诸行无常的无愿(无作),或观诸法无我的空,或观涅槃寂静的无相三解脱门,而悟入同一的法性空寂,所以三解脱门亦同缘实相。“这样的三乘共空,对于从来的大小(乘)相诤,可得一合理的论断。”12
佛世所教化的是声闻弟子,而佛自己却是修菩萨行而成佛的。有佛与声闻两类,这是大小乘各派所共认的。本(中观)论的思想,佛与声闻所解脱的生死是同一的,系缚生死的根本也是同一的。流转生死是什么?无明缘行,行缘识等的十二缘起。现在说缘起性空,就是突破缘起的钩锁而获得解脱。这不但声闻如此,佛也还是从这缘起中解脱过来。所以说:生死与解脱,三乘(声闻、缘觉、菩萨)是共的;生死根本,三乘也是共的,谁不击破生死根本的自性见,谁就不能得到解脱。破自性见,需要般若空(无我慧),所以《般若经》说:“欲得声闻乘者,应学般若波罗密;欲得缘觉乘者,应学般若波罗密;欲得菩萨乘者,应学般若波罗密。”这可见不特生死根本与所解脱的生死是共的,就是所修的观慧,也同是般若实相慧。这三乘共的思想,与根本佛教的思想契合;如说“三乘共坐解脱床”即是一例。不过其中也有小小的差别,就是声闻法多明人空,大乘法多明法空。虽然所明的二空有偏重不同,但性空义毕竟是一。13
大小乘同源而异流,由于一分学者重视事相,偏执生灭无常与无我;一分学者特别重视理性,发挥不生不灭的性空,这才互不相谅而尖锐的对立起来。本来,初期的大乘经,如《十地经》、《般若经》、《金刚经》等,都确认三乘圣者成立于同一理证──法性空寂,那里如执小执大者所说?所以《中论》的抉择《阿含经》义;《智论》的引佛为长爪梵志说法,《众义经》偈等来明第一义谛,不是呵斥声闻,不是偏赞大乘,是引导学者复归于释尊本义的运动。惟有从这样的思想中,能看出大小乘的分化由来,能指斥那些畸形发展而遗失释尊本义的乱说!14
谈到大小乘的论诤,就想到佛经里有个寓言故事讲到:有一位老师因为双腿不良于行,所以甲、乙这两个学生就争相要来侍奉,老师想了一想,不如这样吧!一人照顾一条腿比较不会引起纷争,于是命甲照料他的右腿,乙负责他的左腿。这两人为了讨得老师欢心,真是费尽各种心思,虽然老师对两人都称赞有加,但是他们各自都想胜过对方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小鬼灵精的乙就想了一个办法,趁著甲不在时,拿著铁槌将老师的右腿给打断了,心想这下甲可没得表现了吧!甲回来一看,知道除了乙,绝不会有人这么做的,所以他一气之下,也将老师的左腿给砸坏了!两人这一争,到头来最倒楣的,还是他们的老师。
由这个故事,我们就可以知道,如果只是一味地在称谓上论大、小,你贬对方是小乘,对方也不甘示弱地说“大乘非佛说”,到最后遭殃的,还是整个佛教与一切众生。为免除无谓的纷争,我们应摒除“小乘佛教”等具有贬抑意味的称谓,而将斯里兰卡、泰国等佛教国家,正名为南传(巴利语系)佛教。事实上此一称法,近十几年来已渐普及。
二、真俗无碍
佛法的缘起中道,既不偏于理性、出世,也不偏于事相、世俗,而是真俗无碍的。真俗无碍,是生死即涅槃,世间即出世的。然而,耽于独善的、隐遁的,甚至不乐功德、不想说法的学者,只沉醉于自净其心的涅槃,忽略自他和乐、依正庄严的一切。在他们看来,世间与出世间,是那样的隔别!释尊的正觉内容,受到当时苦行厌世风尚所歪曲,一分学者起来贬斥他,揭示佛法真俗无碍的正义。15
理论与实践的落差不止佛世如此,看看我们的周遭,有些人对道理也懂得不少,却不大会处理事情;有些人很认真任事,却缺乏理论的基础,致使错误百出!有人将佛法分成什么“解门”与“行门”,譬如听经是“解门”,拜佛、诵经是“行门”,叫人听来觉得很邪门!要知道:在理解道理的同时,其实就是实践的预备,怎么能够将“解”与“行”打成两橛呢?
好比我们讲利他,通常分为直接的利他与间接的利他。若以一位医学院或师范学院的学生来说,他在读书时虽然还未直接的利益他人,但他是为了预备将来能够医治别人、或教育别人而学的,所以在学习的这个阶段就称作间接的利他,等到以后真正从事医疗或教育工作,才叫做直接的利他。学问不好或医术不精,当然会影响他日后的服务品质,也就是说现在的理解,会影响到将来的实行。但如果强分什么解门与行门的话,就好比一位医师平日不去了解盲肠是在左边或右边,等到临开刀时,才去问老师或者查书,那恐怕就来不及了!度众生也是一样的道理,所以这种分法是不恰当的。
真俗无碍,可从解与行两方面来说,印顺导师在《中观今论》〈自序〉里,有鞭辟入里的恳切开示:
“解即俗事与真理,是怎样的即俗而恒真,又真而不碍俗。行即事行与理证,怎样的依世间福智事行的进修而能悟入真性,契入真性而能不废世间的福智事行。无论是理论、实践,都要贯彻真俗而不相碍。依中观者说:缘起法是相依相成而无自性的,极无自性而又因果宛然。所以,依即空的缘起(相)有,安立世间事相,也依即有的缘起(性)空,显示出世(理性)。得这真俗相依的无碍解,即能起真俗相成的无碍行。所以菩萨入世利生,门门都是解脱门。缘起法是‘处中之说’,不偏于事,不偏于理;事相差别而不碍理性平等,理性一如而不碍事相差别。在同一的缘起法中,成立事相与理性,而能不将差别去说理,不将平等去说事,这才能恰合事理的样子而如实知。
一般自以为真俗无碍的学者,不知‘处中之说’,谈心说性,每不免偏于‘相即’,偏于‘理同’。或者忽略事行;或者执理废事;或者破坏事相的差别性、时空的局限性,落入破坏缘起事相──是非、善恶、因果等的大混沌!自以为无碍,而不知早是一边。不知缘起法,不能从缘起中去统贯真俗,这也难怪不偏于事,即偏于理了!”16
伍、中观思想的实践
一、顿渐偏圆
中观思想的实践,在修学的过程中,论根机,有钝根与利根;论到悟证,有顿悟与渐悟、偏真与圆中之分。顿渐与偏圆,是有关联性的,今且综合说明。
向来中国佛教界所称颂的证悟有二:(一)道生的顿悟;(二)禅宗的顿悟。这两种顿悟论,相差极远,且略为分析如下:
(一)道生的顿悟论,与禅宗的顿悟是不同的:主张“渐修顿悟”、“顿悟成佛”,这是约究竟佛位的圆满顿悟上说的。道生以为所悟到的真理是无差别的,不悟则已,一悟即圆满究竟。重视修行的累积功夫,在平时修集种种福智资粮,到达究竟时,一悟百了,圆满成佛。
(二)禅宗的顿悟论,不是渐修顿悟,而是“直下顿悟”:主张初学者先求自悟本心──本来清净的佛性,这是约众生初学的直悟本来说的。一旦廓然大悟,即参学事毕,也有以为从此应圆修万行。
印顺导师在《中观今论》精确而慈悲地说:
“依大乘佛法的共义,应该是从渐修到顿悟,再从顿悟到圆修。众生初发心,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修积功德,以及以大悲心作利他事。菩萨证悟以前,要有长时的渐修。唯识宗说:要于资粮位积集福德智慧无边资粮。龙树说:‘若信戒无基,忆想取一空,是为邪空’。若没有福智资粮的积集,即梦想悟入空性,这是不可能的。资粮不足,悲心不足,常会落于小乘的但空偏真。这还算是好的,堕于无想外道、空见外道的也有呢!”17
从凡夫发菩提愿,动大悲心,观蕴、处、界缘起性空、性空缘起而行中道,广集福智资粮到顿悟一切法空性,离我我所执而解脱。“此顿悟空性,重在离一切相的平等法性之体验,而巨细无碍的缘起事,功德无边的悲智事,此时都没有圆满。更依顿悟的般若慧,摄导万行,修习上进。这与悟前的事修不同,悟前修可称为缘修,悟后修可称为性修,即与般若──称法性慧相应而修。如达到性修不二,事理无碍,福智具足,方是究竟成佛。这是大乘佛法修行取悟的通规:因事修而起顿悟,依真悟而起广行,顿悟在实践过程的中心。至于道生的直修到成佛而顿悟,是末后的;禅宗的不重事修而先求悟,是最前的,都不是大乘佛法的正规”。18
从凡入圣,即从事修而后入真悟,依据圣龙树《大智度论》,可安立为悟偏真与圆中两类:如说:“般若将入毕竟空,绝诸戏论”;“方便将出毕竟空,严土熟生”。由般若泯绝一切而不取相,故说:“慧眼于一切法都无所见”,这是约悟偏真──悟证空寂性而言。然论中也曾说:“慧眼无所见而无所不见”,因勘破实我执见而体证法性空寂,激发同体大悲心,方便智从空出有,才能行庄严佛土、成熟众生的广大行。这即泯绝一切而显了一切,显了一切而泯绝一切,即悟圆中的根据。19
“总之,行者的悟证,首先要得空有无碍的正见。这是三论、天台以及藏传中观者所公认的。此时,若功德不足,方便慧不足,即证毕竟空性,极无戏论(的偏真);若功德深广,方便慧善巧,即能顿悟圆中。二者同依空有无碍正见,同得性空寂灭的法性,在修行的路径与目标,可说是同一的,不过因众生根性利钝不同,有但证偏真与圆中的差别。……但此所说的利钝二根,是以未证悟前有无积集福智资粮而分别。未广集福智资粮的,或悲心不充,即须长时修习始得无生法忍。有因过去广修众行,福智圆具,悲心充沛,故一见闻佛法,即悟无生法忍,甚至有证得圆极的佛果”。20印顺导师更一针见血地说:“玄学家每轻视直证毕竟空寂,大谈理事无碍,体用不二,何曾知道实践的事实如何,不过徒凭幻想或增上慢的错觉,和人争胜而已!”21
二、缘起空有
体悟中道,要先有缘起空有无碍的中观正见,已如上述。但于缘起正观的修习,佛教界向来有两大类:(一)《阿含经》等,要先于缘起因果,生死还灭的道理,有了深刻的信解,然后从缘起相有而观察性空。如经说:“先得法住智,后得涅槃智”。(二)大乘佛法,以本性空为门,所以发心即观八不,如禅宗有先悟本来(不生)的主张。
依中观者说,性空要于生死轮回──缘起因果中去了解,要从即空的缘起中,去观察即缘起的空,决非离缘起而谈不生。若于缘起因果,生死还灭的道理,没有深刻的信解,即以观空、不生,以为清净解脱,每每忽略缘起,于因果事相,视为无所谓,陷于“不落因果”的邪见空,流弊极大。佛法的正常道,应先于缘起的因果善恶得善巧,再依缘起而观空;或先观性空不碍缘起,即缘起而观性空。“总之,修行取证性空解脱,必需依世俗而入于胜义,也即龙树菩萨所说:‘若不依世俗,不得第一义。’因此《中论》的抉择道谛──二十六品、二十七品,详谈正观缘起,远离邪见。如离缘起而说修说证,必流于外道的窠臼,失去佛教的正宗。”22
(一)缘起相有
缘起外在事相有的差别,极其复杂,但缘起内在的必然法则,即“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相依相待的因果性。在广泛的缘起论中,佛法所主要的,即十二支缘起,依此说明生死流转的因果律与还灭的空寂律。生死的根本是无明,即于缘起的道理──因果、性相等,不如实了达而起错误的认识。此十二支中初支的无明,以无明为根本而有生死流转的十二支。如《七十空性论》说:“因缘所生法,若分别真实,佛说为无明,彼生十二支。见真知法空,无明即不生,此是无明灭,故灭十二支。”此说:执因缘法为实有性,即是无明,故有生死流转。反转来说,不执诸法有自性,悟解我法性空,即无明不生,无明不生即一切烦恼不起。如是,“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生老死灭”。众生生死由于无明,破无明即解脱生死。《中论》的〈观缘起品〉,也如此说。所以十二缘起支中的无明,属烦恼摄,为三乘所共断的烦恼,即执我执法为实有自性的无明,不是习气,也不是所知障,佛与声闻都得破除他,方得解脱。23
(二)缘起性空
依缘起法而观空,中观宗说,于一切法中寻求自性不可得为空。空性是一,但因观空的所依不同,而有人空与法空之分。于有情身中我性不可得为我空,于其他一切法上自性不可得为法空。24我与法,即等于我与我所。经中分别以蕴、处、界,来说明我是和合相续而无独存、自在、不变的自体。即便是蕴、处、界等法,亦由众多的条件因缘所组成,所以是虚幻、无常、待他的。“若但观法空,易起理在我外的意念,故必须从法空而反观到我空”。由观一切法的自性不可得而离法执,进观由无自性的诸法所构成的身心自我,独存性、主宰性、不变性亦不可得而离我执,必审观无自性而离执,始有解脱分。25
陆、结语
中观思想的实践,不论是顿渐与偏圆,缘起性空的体验,都必先具备缘起正见,对于善恶因果等有深刻的信解,进而积集福智资粮,由观一切诸法无自性空,反观到我空;也即是依戒、定、慧三学相资观行,实践八正道而后始能解脱。菩萨行者,“尤应以菩提愿为依,大悲心为本,真空慧为方便,广行无边大行,积集无量福德智慧资粮,才能圆修止观加行而顿入空性”。26
释尊一生的游化,就是实践中道的最佳典范。从出家修菩萨行,觉证中道而成佛;从证出教,仍然是“处中说法”以利群生。在行住坐卧中,不特是共处或独处,无不是悲天愍人,真俗无碍。
以释尊吃的方面来说,别人供养山珍海味他接受,因为可藉此形成教化的因缘(谓之化缘)──他不贪取,也不排斥。及至荒年,别人以马麦供养,他也照样接受──既不讨厌,也不会说他特别喜欢。穿的方面,不论是穿著金缕袈裟,或者补补贴贴的百衲衣,释尊都不改其自在无碍,并且不会特意为此标榜自己。住的方面,无论是宫殿或山林树下,甚至坟场旁边,世尊都一样打坐止息,平等持心。
由释尊在起居生活上所表现的就可知道:真正的中观就是如实观,如实观缘起无自性、如理思惟、如分抉择。换句话说,也就是清楚明白自己的角色功能──自己是什么身分,在什么地点,什么事情应该说、应该做──而且当仁不让。但我们往往是回忆过去,展望未来,却没有把握现在。以三世因果来说,过去的行业会影响现在,现在的行业又会影响未来。然未来是现在的延续,改变现在即改变未来。以前做错了后悔无益,只要好好反省,以后不再犯就行了,最重要的是如实观缘起,如理思惟,如分抉择地把握当下。
最后引用印顺导师在《中观今论》〈自序〉中的一段精彩开示,来与各位分享。印老说:“智慧与慈悲,为佛法的宗本,而同基于缘起的正觉。从智慧(真)说:一切是缘起的存在,辗转相依,刹那流变,即是无我的缘起。……从德行(善)说:缘起是无我的。人生为身心依存的相续流,也是自他依存的和合众。……否定这样的自我中心的主宰欲,才能体贴得有情的同体平等,于一切行为中,消极的不害他,积极的救护他。自私本质的神我论者,没有为他的德行,什么都不过为了自己。唯有无我,才有慈悲,从身心相依、自他共存、物我互资的缘起正觉中,涌出无我的真情。真智慧与真慈悲,即缘起正觉的内容。”27
中道思想的真正展现是在无我的菩萨精神,而菩萨是以服务众生为天职,以众生能够离苦得乐,转迷成悟为终极目标。所以在此呼吁大家:不要轻易放弃为别人服务的“报恩”机会,并且珍惜每一个顺逆境的学习如实正观。期勉大家在上了这几天的课程之后,能够展现和以前不同的新人生观,谢谢!(为让初学学员研习中观,故本文多数引介印顺导师著作原文,惟恐断章取义,故少作诠释。欲研中观,请迳读原著为盼。)
注释:
1.印顺导师,《中观今论》(台北:正闻,民81年),页 5 ~ 6 。
2.同注 1 ,页 6 。
3.同注 1 。
4.同注 1 ,页 7 。
5.印顺导师,《佛法概论》(台北:正闻,民81年),页 174 。
6.同注 1 。
7.同注 1 ,页 8 ~ 9 。
8.印顺导师,《空之探究》(台北:正闻,民81年),页 256 ~ 257 。
9.同注 1 ,页 9 ~ 10 。
10.印顺导师,《中观论颂讲记》(台北:正闻,民81年),页 6 。
11.同注 1 ,页 11 。
12.同注 1 ,〈自序〉,页 3 。
13.同注 10 ,页 27 ~28 。
14.同注 1 ,页 4 ~ 5 。
15.同注 1 ,〈自序〉,页 5 。
16.同注 1 ,〈自序〉,页 5 ~ 6 。
17.同注 1 ,页 232 。
18.同注 1 ,页 232 ~ 233 。
19.同注 1 ,页 233 ~ 234 。
20.同注 1 ,页 235 ~ 236 。
21.同注 1 ,页 237 。
22.同注 1 ,页 237 ~ 239。
23.同注 1 ,页 239 ~ 240 。
24.同注 1 ,页 242 。
25.同注 1 ,页 252 。
26.同注 1 ,页 252 。
27.同注 1 ,〈自序〉,页 7 ~ 8 。
摘自《妙心法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