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从慧思到智顗(陈远明)
 
{返回 天台宗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31

从慧思到智顗

陈远明

慧思提倡的观心、定慧双修和“一心三观”为智顗直接承传,但智顗于此,发展大于继承。分述如次。

一、观心
来自北方的禅师慧思特别重视坐禅,把坐禅置于大乘“六度”中的持戒、忍辱、施舍、精进、般若之上,说一切智慧和佛法功能“皆从禅生”。认为以一切种智指导禅观,可以同时普见上至佛、菩萨,下至六道的一切众生。“一令心中一时行,无前无后,亦无中间”。此为智顗“一念三千”理论所直接继承。如何坐禅,慧思认为应先观“身本”。即先观作为人生本体的“如来藏”或“自性清净心”,然后再观作为自身肉体的“身身”和作为自身精神的“身心”。认为“身本”是无生灭来去的,而“身身”与“身心”则是“从妄身生,随业受报”。慧思在《诸法无诤三昧法门?法念处品》中说:“一切烦恼,无明为主。因眼见色,生贪爱心,爱者即是无明,为爱造业,名之为爱,贪著心者,即名为爱。四方求爱,名之为取。如是法生,名之为有。次第不断,名之为生,次第断故,名之为死。众苦所逼,名之为恼。乃至识法因缘生贪,亦复如是。如是十二因缘,一人一念中心,悉皆具足,名为烦恼,生老病死,十二因缘非是解脱。”
  可见慧思提倡的观心,是“因眼见色,生念爱心,爱者即是无明”,如何破解,是要求先观“身本”即观“如来藏”、“自性清净心”,然后再观自己的“身心”,两者是截然分开的。而到了智顗则强调直接观六识中的“意识”,即作为“惑本”之心,当下的无明烦恼之心。从佛教心性论和修行论的发展史看,智顗的观心论,更具有容易被人接受的现实主义特性。

二、定慧双修
“定慧双开”是慧思佛学思想的一大特色,慧思的这一思想,又为智顗直接继承,成为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基本宗风。
  虽然如此,但是慧思提倡的“定慧双开”实际上是还将两者分开,有前有后,这和整个北方学派重视禅定修习和造像等佛教功能的积累,而相对轻忽对佛教义理的探讨有关。
  慧思征引多种佛教经论,力陈“般若诸慧皆从禅定生”义。如在《诸法无诤三昧法门?禅定论)中说:“三乘—切智慧皆从禅生。傲若论)中亦有此语:般若从禅生,汝无所知,而生疑惑。……复次,(般若波罗蜜光明释论)中说广…?如来—切智慧及大光明,大神通力;皆在禅定中得。……复次,如(胜定经)中说:若复有人,不须禅定,身不证法,散心读诵十二部经,卷卷满,十方世界皆诵通利,复大精进,恒河沙劫讲说是经,不如一念思惟入定。何以故?促使发心欲坐禅者,虽未得禅定,已胜十方—切论师,何况得禅定!
  可见慧思虽强调定与慧须双修,但二者的地位不是等同的。他强调“三乘一切智慧皆从禅生”,只有在禅定中亲身体证的智慧才是真正的智慧。因此,必须走“由定而慧”或者说“由定发慧”的路子,禅定乃智慧之本。
  与慧思相比较,智顗的思想则不同,不拘于“由定而慧”的路子,而是把“南义北禅”的不同学风圆融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起初,智顗的思想受慧思影响较大。认为止是停止,指停止于谛理而不动。又作止息解,即止息妄念。观是观达,即观智通达,契会真如。在(摩诃止观》中说:“息义者,诸恶觉观、妄念思想寂然休息……此就所破得名,是止息义。停义者,缘心谛理,系念现前,停位不动”,“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观”。智顗认为,若从所修之方便来说,则止偏于空门、真如门,依靠无为主真如,远离诸相。观属于有门、生灭门,依靠有为之事相,发达智解。若从所修之次第来看,则止在前,先伏烦恼,观在后,断烦恼,正证真如。因为止伏妄念、譬如擦拭镜子,使镜体没有尘垢,能照出万像,这即是观。
  但在后来,在《小止观》中,当论及止与观,定与慧的关系时,智顗已转向了“止观并重”,“定慧双修”。在小止观中,智顗指出:“当知此之二法,如车之二轮,鸟之两翼,若偏修习,即堕邪倒。故经云:若偏修禅定福德,不学智慧,名之日愚;偏学智慧,不修禅定福德,名之日狂。狂、愚之生,虽小不同,邪见轮转,盖无差别。若不均等,此则行归圆备,何能疾登极果”。后来的思想则更是强调两者的“不二”。在《观音玄义》中指出:“非禅不慧,非慧不禅。禅、慧不二。分门别说,作定慧二解”。
  智顗不愧为一代高僧,具有开宗立派的恢宏气度和广阔的胸襟,将一直以来的“南义北禅”加以圆融,这是慧思所未曾达到的境界。中国佛教天台宗所赖以自豪的“定慧双修”、“止观并重”的宗风,实出自智顗,而非慧思。

三、一心三观
传统的说法,认为慧文创“一心三观”之法,慧文把这种独创观法传给慧思,慧思再传给智顗,经过智顗的进一步阐发,“一心三观”就成为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基本观法。
  在谈及三观时,智顗并没有指出源于慧文、慧思,而是说:“一心三观”者,此出《释论》。(论》云:“三智实在一心中得。只一观而三观、观于一谛而三谛,故名‘一心三观”’。但灌顶在(摩诃止观》中说“止观明静,前代未闻”,“此之止观,天台智者说心中所行法门”。也就是说灌顶认为“一心三观”为核心的“圆顿止观”实为智者所创,智顗以《法华》为宗旨,以《大品》为辅翼,即通过对(法华经》“十如是”经文的三转读法来揭示“三谛圆融”的实相义理,再以“三谛圆融”的思想来解释《大智度论}的“三智实在一心中得”和中论的“三是偈”,并由此创立了一心三观的圆融观法。正如他在《摩诃止观》中说:“一空一切空,无假中而不空,总空观也,一假一切假,无空中而不假,总假观也。一中一切中,无空假而不中,总中观也。”慧思则以(大品》空观为主旨来理解《法华》,重视的是“如”,亦即“空”的一面,理趣上达不到一心同时观悟圆融的空假中三谛的水平。

从以上天台宗教义上去分析,是智顗以独到的见解奠定和确立了天台宗的基本理论和整套观法。


智顗大师(读音:yǐ ,隋炀帝尊称他“智者大师”)

 


{返回 天台宗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已经没有了
下一篇:天台先驱者的止观实践(潘桂明)
 《妙法莲华经》与天台宗
 大觉国师义天的天台思想收容和展开(李起云)
 宋代台、禅二宗法统说之争(宋道发)
 天台忏法修持(朱封鳌)
 天台佛学入世精神(张风雷)
 “一念三千”与“性具善恶”(能行法师)
 天台《六妙法门》研究(朱封鳌)
 天台“三谛”
 天台观心诵经法(心皓)
 六妙门坐禅法(洪丕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僧伽求学之要[栏目:太虚法师]
 莲花生大士全传 第三篇 桑耶大师 第十一章 秘密伏藏深妙法[栏目:莲花生大士全传]
 戒律的传承与弘扬(净慧法师)[栏目:戒律学研究]
 Unshakeable Peace[栏目:Ajahn Chah]
 佛子行三十七颂 讲记4[栏目: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
 都是瞎跑惹的祸[栏目:传喜法师]
 六十四世 无闻明聪禅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甘露法洋》菩提道次第广论释义开示 十二因缘[栏目:祈竹仁波切]
 信仰与觉醒[栏目:坦尼沙罗法师]
 家里人见蛇就打死,屡劝不听,怎么办?[栏目:开愿法师答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