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三论玄义记 二、三论教义的先河
 
{返回 刘常净·三论宗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36

二、三论教义的先河  

  三论的教义来源于《般若》,先有《般若经》而后有中观《三论》。中观三论,不仅在印度是大乘最早的教派,就是在中国也是大乘最早的一个学派。佛教经典,传入中国,大批的翻译,早在汉代就已经开始,汉代桓灵之世(148-186)先后有安世高和支娄迦谶二人来华翻译。安世高所译,多属小乘禅数之类,支娄迦谶所译,多属大乘性空教义。支谶翻译的方等诸经有十余种,其中《道行般若》十卷极为重要。此经第一品名“道行品”,故称《道行般若》。西晋时无罗叉翻译《放光般若》三十卷,也因初品佛放光明,故名“放光”。其实这两部经,原本的名题,都称为《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只是经文详略不同,因而人称《放光》为《大品般若》,称《道行》为《小品般若》。这两部经翻译后,相辅弘传,影响很大,讲说者甚多,在晋代大乘经中流行最广的是《般若经》,般若之学不久发展成为六家七宗。东晋末年,鸠摩罗什来长安(401-414),重新翻译《大品》、《小品》两部般若,同时又翻译了《大智度论》、《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形势为之一变,罗什所译,词意婉雅,法义明确,翻译之美,古今流誉,般若教义犹如日丽中天,六家七宗之说,不批破而自息,此后,谈般若性空义者,无不以中观四论为准则。罗什高足,僧睿有言:“自慧风东扇,法言流咏已来,虽曰讲肆,格义迂而乖本,六家偏而不即,性空之宗,以今验之,最得其实,然炉冶之功,微恨不尽,当是无法可寻。《中》、《百》二论,文未及此,又无通鉴,谁与正之!先哲所以辍章遐叹,思决言于弥勒者良在此也,于今始闻宏宗高唱。”僧睿此言说明了当时的历史事实,代表了性空学者的心声。般若四论之学,罗什僧睿僧肇之后,齐梁有摄山僧朗僧诠,陈时有兴皇法朗,隋代有嘉祥吉藏,历六代的专门强学,遂发展成为中国的三论宗。《三论玄义》是三论宗的重要著作之一,为研究三论宗入门要典,概括地叙述了般若四论的宗旨要义,牢固地奠定了立宗的思想基础。

 


{返回 刘常净·三论宗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三论玄义记 三、释名题
下一篇:三论玄义记 一 绪言和科判
 十二门论释义 甲二、正明论体 乙九 观因果门
 十二门论释义 甲二、正明论体 乙十 观作者门
 十二门论释义 甲二、正明论体 乙十二 观生门
 百论释义 破异品第四
 百论释义 三 百论的宗旨大意
 百论释义 舍罪福品第一(1)
 十二门论释义 绪论
 三论玄义记 五、释本文 甲一、通序大归 乙二、别释破邪显正 丙一、破邪..
 十二门论释义 甲一 总叙造论的意义
 三论玄义记 五、释本文 甲二别释众品 乙一 经论相资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法海集二 第二:安忍品 1 前言[栏目:法海集]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栏目:法界法师]
 福报从哪里来?[栏目:海涛法师·菩提心语]
 62.谁受苦乐[栏目:阿含经故事选·原始佛教圣典故事选编]
 入座前行中排九节风,还能在禅定的其他环节行持吗?[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放洋寰游启事[栏目:太虚法师]
 一贯道的道亲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吗?[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防火重于救火[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9.久离恐怖的佛陀[栏目:阿含经故事选·原始佛教圣典故事选编]
 拿掉「钱牢笼」[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