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安乐集》讲记 第十二集
慈法法师
{返回 安乐集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34

《安乐集》讲记

第十二集

慧炬根据录音整理文字

我们继续顺着道绰禅师《安乐集》的文字来学习净土教言。

每一个法门的祖师们,弘传、守护、实践该法门的善知识,他们都有自己的思想或者实践法则的经验、体验,那么道绰禅师自然有他的一套体系,这个体系一直发展到现在,逐步趋向于一种被大家广泛接受的完善的净土宗教言。他最初提出来的很多讲法都有他很重的自身修持、学习的痕迹。我们近代的印光法师,他把净土教言展现在世间教导世人的过程中,已经十方清晰、圆融、纯熟。在道绰禅师这个时代,净土法门还只是处于萌芽状态,一直到善导大师,净土法门才真正的在教义、实践、结果上有一个相对完善的体系。道绰禅师的文字比较简练、直白,我们现在也比较容易接受。

昨天把菩提心的功用、名体、发心各异,这三个料简作了一个提示。

第四问答解释者:

问曰:若备修万行,能感菩提,得成佛者,何故《诸法无行经》(卷上)云:「若人求菩提,即无有菩提,是人远菩提,犹如天与地?」

答曰:菩提正体,理求无相。今作相求,不当理实,故名人远也。是故《经》(维摩经卷上)言:「菩提者,不可以心得,不可以身得也。」今谓行者,虽知修行往求,了了识知理体无求,仍不坏假名。是故备修万行,故能感也,是故《大智度论》(卷一八意)云:「若人见般若,是则为被缚;若不见般若,是亦为被缚。若人见般若,是则为解脱;若不见般若,是亦为解脱。」龙树菩萨《释》曰:「是中不离四句者为缚,离四句者为解。」今祈菩提,但能如此修行,即是不行而行。不行而行者,不违二谛大道理也。

这一段文字把所谓的“万行感菩提,乃至得成佛”作了一个设问。因为前一段文字就发菩提心及其功用作了一个交待,在这一段文字中“备修万行,能感菩提,得成佛果”。佛在经典上讲:若说我是修证而来,此人为谤佛。为什么这样说呢?诸佛亲证无所得法益,诸佛亲证本净圆明之功德,所以非修证而得。后来别人就说,佛法是不假修持的,那就不能修持,就产生断灭之见,废修法。世尊又说:若说诸佛非修而得,是为谤佛。何以故呢?诸佛如来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八万细行乃至说种种善巧,十八不共皆因修而来。为什么要这样讲呢?下面的文字基本上是对此作解释。

这是真俗二谛,性德修德二说,我们从这两个角度就比较好评判。

第一个说诸佛非修证而得,是从圣义谛本质说。因为一切修为法皆生灭相,一切造作必然无常。诸佛如来亲证法性之周遍圆满、无增减之本质,这是佛果安立,所以是圣义谛说。

从俗谛说,修德说,若是依世间,顺应世间取相,或者说若无标相则众生无所依从,以此因缘,佛行六度万行,乃至说建立种种大愿乃至清净国土,令众生身心咸有所归,进趣菩提,这样是修德安立。不管是三藏十二部,或以妙色身相,或以名号,种种有为法中,莫不是令众生导归于究竟圆满之心。这是顺应俗谛说,显现修德,多以报身安立世间,愿满酬因,显现诸佛的圆满报德。

何故《诸法无行经》云:

《诸法无行经》经题一开先告诉我们诸法无有自性,先告诉我们诸法无常。诸法无有自性,所以诸法无行,一切事相本无生灭,众生染着生灭,染着差别,幻现世间。

若人求菩提,即无有菩提,是人远菩提,犹如天与地

此处是设问,相对前面“备修万行乃至感菩提果”,这两段文字相对应。道绰禅师是这样解答的。

菩提正体,理求无相。

一切法无有自性,是在佛法中最浅显的一个定见,此定见非执著之知见,是一个参照的知见。“理求无相”,这个“理求”从无自性上安立所谓的诸法无有自性,无有自相。

今作相求

就是取相以求菩提。取什么相呢?成佛的相,发菩提心的相。

不当理实

与道理相违背,与发菩提心相违背,所谓的名字菩提。实际菩提本身亦无实物可得,所以标立它的体相。我们学到菩提心有相、有名体、功用,以及三个菩提心的发心有异,为什么又说菩提心是个名字,又说菩提心有运用等,这还是从真俗二谛讲。

从俗谛上讲,菩提心有其大悲大愿大智所摄,成就真实的功用,以令众生出离生死执着轮回苦海。在俗谛的教言中,令众生心心缘菩提心归入圣道,得以解脱。从真谛讲,实无菩提心可发,实无佛道可证,实无法可得。从圣义谛说,菩提心是名字。何以故?一切有情的本质心中无造无作,无始以来从未受增减侵害、凡圣侵害、得失侵害,从未变异,虽有诸相显现于世间,实无本质,这个无本质是其名字安立,所以“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吾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在性空缘起中有真俗二谛。这需要不断地去观察思维,观察思维,直至从言诠中走出来。开始我们要假以言说,令众生心开意解。

故名人远也。是故《经》(维摩经卷上)言:「菩提者,不可以心得,不可以身得也。

我们一般的心就是所谓的留住心、染着心、分别心、对待心,或者说贪嗔痴慢疑邪见心,这些心皆是不可得之心,你要是用哪一个取舍的心,要是以心得,就不名为菩提心。菩提心可以消融一切得失,令心智清明,无挂无碍。在无挂碍的心智中,必然不可以心得,不可以身得。所以佛说:“以音声求我,色相见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金刚经》中又讲:“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个如来,就是菩提心体。我们昨天讲到法身的菩提心、报身的菩提心,乃至应化身的菩提心。

现在人修法中出现很多问题,尤其在社会上出现很多对佛教的误解。

我们行般舟学《般舟三昧经》,其中讲:菩萨行法不坏于色,亦不取着于色。在我们经行过程中,出现世尊,此世尊以愿力故,应众生需求,因心智清净故而现。你说我念佛要见佛见本尊,一般发了这个愿后,要平平淡淡的去念佛,你不能用这个愿逼自己,你逼自己就会令心热恼,遮蔽自心,不可得见佛。一发这个愿,佛即知。何以故?你心知故。其心周遍,佛亦周遍,佛性周遍,我们心智周遍,我们发心佛即知。那么你就念佛,平平静静、无得无失的去念佛,愿意见佛的种子必然成熟。什么时候成熟呢?心越来越无所希求,越来越把一切平时繁杂的心念、多有得失、多有希求的心念慢慢地归到一个欲见本尊的种子上来,就会纯熟阿弥陀佛的示现。《般舟三昧经》中讲,这个示现非外来,非内生,其中举了几个例子,像水精、镜子等,它是心净而照见。我们真正的见到阿弥陀佛本尊,一个讲法,一个问法。“世尊,你来证实念佛功不唐捐,必然往生阿弥陀佛国土,必成菩提。你来给我作证,你来授记,我此生如何作?如何行?”那佛就讲,佛第一义谛,那就是佛;魔第一义谛,那就是你心中的幻现,不可取。我们知道阿弥陀佛有这样的愿望,若人念我名字,摄受此人。阿弥陀佛摄取十方念佛众生,慈悲不舍。有这样一念,一旦相应,佛的周遍性,广大周遍佛所亲证,你举心动念,你只要有这样的愿望,一定会契合相应。那我们达到了,得见可见的色身佛,那你必然亦会失去。何以故?你在当时的境界力的感召下,佛的愿力的加持下,心智纯净的引发下,或者说三力的加持下,一切都相应。一闻过了,就结束了,结束了就见不到这个色身佛了。你说这个色身佛是来了还是去了呢?你自然就有观察,这时就真正能了晓佛所说的“不可以色身见我”的真正内涵。

像我们现在说都是理说,是道理,这些道理实际是不可说而强说。像有人没有去过大理,我们说大理什么样,这都是强说,不如我们直接去大理。真想了解,必须行法,不去行法,就不能真正的了解。好比说,我们在这里介绍三年大理,不如我们翻过山或者坐车到大理去看一看,很直接简单。佛教之教言无外乎引导我们去实践,若不实践,教言则堕于空说,没有意义。

今天我接到一位居士发的短信,说:“以前我十分仇恨佛教徒,想把天下的佛教徒杀尽。”为什么呢?他说:“佛教徒说的话都是给别人讲的道理,全无有实。”这道出了问题的严重性。教理若不去实践就会堕入空谈,有信有解无行,则落入邪见,就是欺人之说。何以故?若是珍宝,何不自己受用呢?若是不可思议的功德,何不去建立呢?现在说法者多,行法者少,令众生贻误于言说之中,误解佛教。这是一个很周遍的事情。我举这个例子,的确是我们面临着很多很尖锐的问题,因为大家平时面对不到这样的事情,很尖锐。这位菩萨一直认为佛教徒是在欺骗。为什么呢?说到做不到。这是很麻烦的事情。

今谓行者,虽知修行往求,了了识知理体无求

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实是无来去。那你又说西方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我们要求生阿弥陀佛国土,为何又实无求呢?要了了识知理体无求呢?为什么事上有求,理上无求呢?为什么修上有求,理上无求呢?这在教理上有明确的评判,彼国即是无生土——我们思维意识中,一说无生,要么是顽空,要么是断灭。诸佛的报德为什么要显现庄严稀有,无衰无变,建立常然,令众生身心有归向呢?就是这个无生,这个归向就是无生,就是无量寿无量光。何以故?非造作建立,非虚妄心智对待建立,是顺性建立的法度。此处无法用凡情理解,但还是要强说,尽量给大家一个解释,令有情除去疑情,得以往生。

过去大德悟后说:佛陀顺应俗谛作委屈说。什么叫委屈?本来凡夫的妄想是颠倒的,还要去说服他。颠倒需要去说服吗?本来就是妄想,还要去说服掉,就是委屈说,顺应众生的妄想心,于妄想予满足分,令众生得以安心。实际佛东说西说、三藏十二部说、显说密说、所有说、了义说、不了义说,就是为了除我们的疑害心,就是疑毒心,令我们生起信根、信力、信德——信的成就。众生被疑毒所侵害,贪嗔痴慢疑中,疑毒最深,杀人慧命。这些教言我们需要实践。

行者虽知修行往求,了了识知理体无求。”彰显本性,非假修持而得,无有修持,则无有感知得见因缘,无有觉察因缘,无有止观机遇。所以修法的过程,就是消除执着,消除渴求的心的执着之过程。这个心的消除的过程成就了无求的本体清净。假以法欲,令众生出离生死;假以法欲,令众生出离染着痛苦。我们染着世间的贪嗔痴,造诸恶业,不如我们染着一个法则去回归于菩提道业。这是一般的修修法中的前行安慰。好比说,我们修诸善法得诸快乐,实际这个快乐非是真实快乐,只是一个安慰。持五戒、行十善、放生、在世间修六度万行、相互帮助安慰,这都是现前的安慰喜悦,但非是究竟。

了了识知理体无求,仍不坏假名。

求生是假名,但令众生入佛智。此国往生彼国,是顺应俗谛说。若无俗谛取向用,众生迷失自心,这是个特别大的问题。你若真正能破相了,诸相无相,在心智中生起决定,诸法无有自性生起决定,自然就知道往生阿弥陀佛国土的真正的意义与价值。要是不明白这个,取相往生,亦使你得到解脱,只是现前利益不得,舍报利益才能现前,未有舍报之前,有一个趋向了,这亦是利益,趋向利益,非是现前利益。

是故备修万行,故能感也

在修持过程中,逐渐脱落了凡夫的执着与分别,趋向于无所得失的菩提、无所得的智慧。这是一种引导的法则。

是故《大智度论》云:「若人见般若,是则为被缚;若不见般若,是亦为被缚。

这还是从真俗二谛讲。见般若者,见见——堕入缠缚,见无见见——是为解脱。后面的不见般若,是为被缚,是无明所缚。第一个,若人见般若,是则为被缚,是为见见所缚。有观有照,从佛的知见上说,还是被缚;若人见般若,执着于般若,被智慧所缚,被见见所缚。第二个,不见般若,是为被,被无明所缚,被愚痴所缚,没有智慧故,被无明所缚,被烦恼所缚。是故龙树在《大智度论》中这样告诉我们,不要被般若缚,也不要被无明缚,直趣般若。


{返回 安乐集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安乐集》讲记 第十三集
下一篇:《安乐集》讲记 第十一集
 《安乐集》讲记 第四十八集
 《安乐集》讲记 第十四集
 《安乐集》讲记 第四十六集(空缺)
 《安乐集》讲记 第二十九集
 《安乐集》讲记 第三十二集
 《安乐集》讲记 第四十一集
 《安乐集》讲记 第五十集
 《安乐集》讲记 第六十六集
 《安乐集》讲记 第一集
 《安乐集》讲记 第二十六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让心自在不染着[栏目:慧光法师]
 禅修什么第几禅天,可断除男女欲望,如遇色难,也可因修禅定之功夫化解色难否?[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净空法师法语精华录-修福篇[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