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戒律学 第五章 佛教规范的法源 第六节 大乘戒律与禅门清规
 
{返回 佛教戒律学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00

第六节  大乘戒律与禅门清规


  一、三聚净戒——大乘菩萨戒的总纲
  何谓“大乘戒律”?若从“法源论”的观点,去探究此问题,很可能有两个极端的结果,令人迷乱。
  印顺法师认为,大乘没有“律部”,即使附带在经论(法)中有一点,也是不成比例的。他说:“原始佛教传下来的经与律的数量,约为四与一之比。而大乘佛法中,部类庞大,可说没有律部。即使附带的有一部分,与大乘的契经不成比例,百分不及一,千分也不及。大乘佛法是重法的,是不容怀疑的事实”(40)。
  但据一些日本学者的说法,“大乘戒经”竟有数十部之多(41)
  何以致此?关键在“大乘戒”的总纲,即“三聚净戒”可以涵摄无边广大的范围,因而可称为“戒”的也有无边的广大了。
  “三聚净戒”只有三句话:“摄律仪戒”、“摄善法戒”及“饶益有情戒”。提到这三句话的经典有许多部,但以《瑜伽师地论》卷四十(菩萨法、戒品)说得最详细清楚:
  “云何菩萨一切戒?谓菩萨戒略有二种:一在家分戒,二出家分戒。是名一切戒。
  又即依此在家、出家二分净戒,略说三种:一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
  “律仪戒者,谓诸菩萨所受七众别解脱律仪。即是:苾刍(比丘)戒、苾刍尼(比丘尼)戒、正学(式叉摩尼)戒、勤策男(沙弥)戒、勤策女(沙弥尼)戒、近事男(优婆塞)戒、近事女(优婆夷)。如是七种,依止在家、出家二分,如应当知。是名菩萨律仪戒。”
  “摄善法戒者,谓诸菩萨受律仪戒后,所有一切为大菩提,由身、语、意积集诸善,总说名为摄善法戒。”
  “云何菩萨饶益有情戒?当知此戒略有十一相。”
  按此“十一相”大略是指:利于他人的事业或疾病时作伴、为他人说出世法、对有恩的人主尖图报、对陷于危险苦难的人应援助、对不幸丧失亲人财物的人予以开解使之脱离愁苦、对贫穷者施以生活所需、照正理与带动别人、对世人喜庆之事应随顺助兴、巧妙地显示自己的功德引导他的向正道走、温和好意地规劝有过错的人、适当运用神通力让他人改过迁善进入佛道(42)。
  由是可知,“三聚净戒”所涵摄的范围,可以说是无所不包的,性质料为大乘菩萨戒的最高纲领(43)。

  二、主要的菩萨戒经
  自古以来,公认的汉文“菩萨戒经”,主要有下列六种:
  1.《菩萨璎珞本业经》
  2.《梵网经》菩萨戒本
  3.《瑜伽师地论》菩萨地戒品
  4.《菩萨地持经》戒本
  5.《菩萨善戒经》戒本
  6.《优婆塞戒经》戒本
  这六种其实只有三类戒典,因为《地持经》与《善戒经》这两部均源自《瑜伽师地论》菩萨地戒品,是同本的异译。而《璎珞》是《梵网》的姊妹篇,性质相近。故上列1、2为一类,3、4、5为一类,6为另一类。
  《璎珞经》卷下“大众受学品第七”说:“始行菩萨,若信男、若信女中,诸根不具、黄门、淫男、淫女、奴婢、变化人,受得戒。”这是说,非人类也可受戒了。“梵网”卷下的范围更广大了:“若受佛戒者,国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庶民、黄门、淫男、淫女、奴婢、八部鬼神、金刚神、畜生,乃至变化人,但解法师语,尽受得戒,皆名清净者”(44),由是可见,这两部经的适用对象是极广泛的。
  《瑜伽》系统的菩萨戒,应是针对出家众的。但也有学者认为《瑜伽菩萨戒》兼容出家与在家二众,而与其同一系统(同本异充)的《地持经》与《善戒经》才是针对出家的(45)。这种说法有待深入研究。论者亦有比较过《梵网》、《璎珞》与《瑜伽》,认为后者不如前二者甚多,谓:“梵网与璎珞为纯粹的大乘戒法,其中流露着大乘佛教最高的理念,即:僧俗浑一的精神。至于瑜伽虽然亦是大乘戒法,但因以小乘的七聚为准故,无法广摄一切众生”(46)。
  这也就难怪,《梵网经》自古以来就属“疑经”,许多专家大德聚论纷纭。但这部以却是在“大乘菩萨戒”中,历来最流行,也就是最重要的经典。何以致此?其涵摄广大应该是主要的原因。
  至于《优婆塞戒经》,原是纯粹针对在家人的戒经,但论者认为,这部戒经严格地说,不是“菩萨”戒经,虽属“大乘”戒经。而且这是在所有大乘戒经中,最难受得的一种“渐次”戒。因为它的规定太严格;例如在受戒之前,先要次第供养父母、师长、妻子、善知识、奴婢、出家道人。又有“九种问遮难”(消极条件之不存在)的规定,即:家属不听、欠他人债、身心有病、污净梵行、作五逆罪、盗法贼喊捉贼住、性别难辨、杀道心人、众前妄语等,若犯中其之一项,使不能受戒了。这戒经之所以规定如此之严格,原是以此“在家戒”作为进一步出家(受沙弥、比丘)戒之基础的缘故(47)。
 
  三、禅门清规
  现收辑在《卍续藏经》一一O、一一一册的禅宗规范多种,如宋代徽宗崇宁二(公元1103)年释宗赜集辑的《禅苑清规》(即崇宁清规)十卷,元代《敕修百丈清规》八卷,清代道光三(公元1823)年仪润撰的《百丈清规义证记》十卷,已是禅门清规的主干。其他各门的局部性规范,如宁代的《入众日用》一卷、《入众须知》一卷、法眼宗的《宗门十规论》、载于《法苑珠林》卷第八十七的“受戒篇”,乃至清代见月(读体)集辑的《毗尼日用世要》、书玉的解释性著作《毗尼日用切要香乳记》等等,其内容虽有繁简重点之异,但仍不出上述“清规”范围。
  如第三章第三节三项所述的,自明末高僧莲池、智旭以来,许多人对禅门清规大加贬伐,认为律学之不彰、戒行之凌夷,禅门清规应负最大的责任。近代的弘一大师也说:“按律宗诸书,浩如烟海。吾人尽形学之,尚苦力未及。即百丈原本今仍存在,亦可不须阅览;况伪本乎?”(48)圣严法师也说:“今后佛教的重整与复兴,不用再提清规二字,但能恢复戒律的精神,佛教自然就会复兴了。”(49)
  职是之故,这里牵涉了三个问题:
  第一、“清规”在过去中国佛教是不是重要的规范?
  第二、“清规”在宋代以后的是非功过如何?
  第三、“清规”在今天及未来是否仍的效用?
  对于第一个问题,相信是没有人会持否定见解的。自南宋以来,中国各宗佛教都归于沉寂,唯有禅宗独秀作为禅门主要规范的“清规”,当然起着重要的作用。圣严法师也说:“一般人不知佛站有戒律,却无有不知佛门有清规者,百丈清规之对中国佛教的影响,可谓钜而且深了。”(50)洵足为征。
  对于第二个问题,应属足致论诤的事。律宗自宋以后即归于消寂,明未至近代虽有数高僧力图复兴,但收效似乎不大。如尽归咎于“清规”,而不自行检讨佛教传统戒律与制度是否窒碍难行,于理显有未洽。不过此问题非属本节范畴,姑且不论。
  对于第三个问题,牵涉一个前提性的认识,即:“清规”的性质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确定之后,才谈得到能否以原始佛教的戒律(或唐代律宗的主张)取代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是复杂的,在性质上也应留待后文去研究。但在此不妨先提出一些概念。吾人以为,综观禅门各类“清规”的内容,其性质直接属于个人行为的规范者极少,绝大多数却是禅门(丛林)内部的组织、纪律,即要当于各部“广律”中的犍度,实为“内规”性质。此种“内规”性质的规范,比个人行为上的道德性要求(如各种性戒)所产生的规范,有着更高的个性(指因时因地不同而有其必然的殊相)与难以取代性(例如不能照搬原始佛制中的行乞方式到中国来,否则必行不通。而中国社会自古是以农业为主,农事受敬事,有着重农的文化,故“禅农合一”的制度就能适应中国传统的社会)。由此观之,若以为取消一切“清规”便能“复兴戒律”,恐怕是未经明切分析的一些情绪性想像而已。
  总之,禅门的清规,在过去千多年曾是中国佛教重要的规范,吾人固不应忽视;至于现在及将来应该怎样对待或改进,也是值得探讨的。
  
  附  法
  (1)参楼桐孙《法学通论》47而以下。台北正中书局“正中文库第一辑”。1953年初版。
  (2)如释圣严所著《戒律学纲要》,其所谓“戒律”大抵仅指“摄律仪戒”部分而言。
  (3)参第一间第一节本文第二项。
  (4)其他《大藏经》,如朝鲜、日本、西藏的藏经及郭煌出土文献中无有戒律,但大体与汉译及南传者大同小异就是重复的,故可略去不论。
  (5)据传,道宣是梁朝的僧祐和尚转世。见《宋高僧传》卷十四,大正藏五十册,790页。
  (6)《弘一大师全集》一册,197页。
  (7)引自弘一《学根本说一切有部律入门次第》文,前揭“全集”201页。
  (8)事实上,在佛陀住世的时代,就有比丘不愿受戒律拘束的。佛灭时,就有一个痴比丘高兴地说:“那老头去世了,甚好!他在世时拿戒律约束我们,这样不许做,那样不许说,从今以后我们可以自由了!”大迦叶就因为听到这些话,才召集第一次“结集”大会的。参第二章第二节一项。
  (9)“律条”,也有称为“戒条”或“戒相”的。依日本学者平川彰的研究,“戒”与“律”是大有分别的。前者自律的意味,后者专指僧团成员必须遵守的客观规范。故愚见以为称“律条”也有从俗之精准性。平彰川此论见傅伟勋《从传说到现代——佛教伦理与现代社会》236页。
  (10)律部“五论”向指:《毗尼母经》、《萨婆多部摩得勒伽》、《善见论》、《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及《律二十二明了论》。见参话《律宗讲要》文,载于《律宗根述及其成立与发展》书13页以下。并参前文第三章第一节五项。
  (11)印顺《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68页以下。
  (12)前揭71页。
  (13)前揭73——74页。
  (14)关于佛教的部派,可参第二章第三节二项。
  (15)印顺《巴利律藏导读》文,载于《汉译南传大藏经》第一册,3磁以下。
  (16)见大正藏二十三册,470页。
  (17)印顺前揭。80页。
  (18)大正藏二十二册,194页。
  (19)大正藏二十四册,500页。
  (20)同(17)。
  (21)大正藏二十二册,1015页。并参印顺前揭,79页。
  (22)大正藏二十二册,1023页。并参印顺,同上注。
  (23)大正藏二十二册,549页。
  (24)大正藏二十四册,659页。
  (25)《汉译南传大藏经》第五册。又参第一册2页译者通妙之说明。
  (26)大正藏二十三册,479页。又参印顺前揭,82页。
  (27)引自印顺,同前注。
  (28)大正藏二十四册,508页。
  (29)大正藏二十二册,1030页。又参印顺前揭,81页。
  (30)印顺,同前注。
  (31)大正藏二十二册,206页。
  (32)同注(25)。
  (33)印顺前揭,252页“摩得勒伽”(梵语:Matika),亦有音译为:摩夷、摩怛履迦、……等,意译为“母”。
  (34)印顺前揭,273、280、287、291、296——298页。
  (35)此部分研究资料,主要采自Erich Frauwallner《原始律典(犍度篇)之研究》之“附录”,201页以下。郭忠生译,台北正观出版社1992年初版。
  (36)参印顺前提312页。
  (37)印顺前揭,315——320页。
  (38)印顺前揭,280页。
  (39)同注(35)书,233页以下。
  (40)印顺前揭,877页。
  (41)日本学者须野法道《大乘戒经之研究》,条列出与大乘戒经相关的经典,有八十六部之多。又西本龙山举出二十五部“大乘律典”。又中村元举出二十六部涉及大乘戒律的经典。参释圣严《菩萨戒指要》。24页。屈大成《大乘大般涅槃经研究》第五章注二十所列二十多部“大乘律典”。台北文津公司1994年初版。
  (42)此之解释,可参考宗喀巴造、汤芗铭译《菩提正道菩萨戒论》,32页以下。
  (43)圣严亦认为“三聚净戒”是三大纲领。见《菩萨戒指要》37页。
  (44)见大正藏二十四册、1020、1004页。
  (45)见圣严揭前,271页。
  (46)龙慧《梵网与瑜伽》文,载于《律宗思想论集》,50页。
  (47)见圣严前揭,269页。按太虚大师在世时为推行“人间佛教”,着力推行《优婆塞戒经》,参大师所讲《优婆塞戒经讲录》22页以下。香港芝哆佛学社印1990年。
  (48)《弘一大师全集》一册,252页。 
  (49)圣严《律制生活》102页,台北东初出版社1995年修订版。
  (50)同前注。


{返回 佛教戒律学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戒律学 第六章 戒律的罪与罚 第一节 戒律的罪与罚之特色
下一篇:佛教戒律学 第五章 佛教规范的法源 第五节 僧团内规——犍度
 佛教戒律学 第十二章 规范会通论 第四节 从西方伦理学看佛教规范..
 佛教戒律学 第十一章 戒体论 第二节 戒体的种类
 佛教戒律学 主要参考书目
 佛教戒律学 第六章 戒律的罪与罚 第二节 犯戒论
 佛教戒律学 第五章 佛教规范的法源 第五节 僧团内规——犍度
 佛教戒律学 第十一章 戒体论 第三节 戒体的性质
 佛教戒律学 第四章 历代政府对佛教的规范 第三节 隋、唐、五代..
 佛教戒律学 第二章 佛教戒律在印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制戒的根由..
 佛教戒律学 第十章 佛教戒律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 “制教”有关理论..
 佛教戒律学 第十三章 戒行论 第一节 个人戒行问题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录[栏目:会性法师]
 是不是必须皈依某位上师,才可以接他的传承?[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文殊菩萨禅法(崔正森)[栏目:文殊菩萨专题文集]
 台禅二宗的分与合[栏目:韩焕忠博士]
 禅修备考六则[栏目:冯学成居士]
 禅与绘画艺术(怀力)[栏目:禅宗文集]
 佛教是宗教吗?[栏目:达真堪布]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古文原译 卷七[栏目: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白话文 ]
 在密教方面,请示师父时轮金刚法门应该具备哪些佛法基础及四加行、前行功课?[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六、佛国净土匡庐山[栏目:佛教与山]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