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观心·开心 第8章 感受、思想和意念
 
{返回 依昱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83

第8章 感受、思想和意念
·情绪、概念和意念
·忧苦喜舍和三思九想
·受教、慎思是进步妙方
·总释五遍行
  一、情绪、概念和意念
  我们日常的情绪常会受外界的影响而产生心情好、或心情坏或是工作有压力时所产生的感受等,这些都是属于何种心所呢?又为何“茶不思、饭不想”是哪个念头在作怪呢?请看本文!
  (情绪)——受——由感觉器官接触外界再透过认识辨别之后所产生的感受。有痛痒、苦乐、忧喜、好恶等感受。
  (概念)——想——于境取像,事过境迁之后,留在心中的印象常浮现于心,谓之“想”。
  (意念)——思——令心造作,支配各种心理作用和行为的原动力,谓之“思”。
  二、忧苦喜舍和三思九想
  《大乘百法明门论》云:
  一、遍行五者:1作意、2触、3受、4想、5思。(《大正藏》第三十一卷·八五五页中)
  名相释义如下:
  《受》——梵语vedana
  心所名之,为五蕴之一。
  俱舍宗以“受”为一切心遍起的心所之一。
  唯识宗则认为是五遍行之一。
  “受”是由根(感官)、境(对象)、识(辨别的意识)三才和合之触(接触感觉)而产生的感受。“受”有领纳违(不受欢迎的境界)、顺(受欢迎的境等的境界。以此而感受到苦、乐等感觉的精神作用。因此“受”是感受到外界影响自身的生理、情绪、思想等,进而产生痛痒、苦乐、忧喜、好恶等的感受。由此而有利(顺境、乐受)、不利(违境、苦、忧等感受)、无利害关系(俱非)不痛不痒之感受等境界,产生与之相应的苦、乐等主观感受,而引起远离违境,追求顺境等一连串爱欲活动。
  《大毗婆沙论》第七十四卷云:“受能发起爱诤之根本”。就是在说明“受”能引发“爱”而爱为无明烦恼之根源。因为一般众生所追求的日常享受就是五欲(色、声、香、味、触、或是财欲、色欲、名欲、饮欲、睡眠欲),六种(眼、耳、鼻、舌、身、意)等感官物欲的享乐。
  受的种类:关于“受”的分类,有各种说法,《杂阿含经》卷十七所载,“受”有一受、二受、三受、四受、五受、六受、十八受、三十六受、一零八受、无量受等。
  (1)一受:受之自相虽有苦、乐、舍等三种
  (2)二受:A、心受——第六意识之感受
        B、身受——眼、耳、鼻、舌、身识等前五识之感受属身体之受。
  《大毗婆沙论》卷一一五,列有诸家对心受、身受之解释:
  身受:1、无分别2、缘自相之境3、缘现在之境4、缘实有之境5、于境一往取6、于境暂缘即了7、依色而缘色
  心受:1、有分别2、缘自相,共相之境3、缘三世之境,无为之境4、缘实有与假有之境5、于境数数取6、于境推寻乃了7、依非色而缘色、非色
  8、世友论师谓一切之受皆为心受,而无身受
  (3)三受:依受之自相而有所分别。即领纳爱、非爱、及非上记二种触而生起的乐、苦、舍等三种感觉。
  (4)四受:依界系不同而有所分别:
  ①欲界系受——又称有味著受,属于自体爱相应之受。 
  ②色界系受————|
  ③无色界系受———|—又称无味著受,属于不相应之受。
  ④不系受—————|
  ⑤五受:又称五受根,依身受、心受之自相而有别:
  A乐受:又称乐根,指五识相应之身悦,及第三静虑的意识相应之心悦。
  B喜受:又称喜根,指初二静虑及欲界的意识相应之心悦。
  C苦受:又称苦根,指五识相应之身不悦。
  D忧受:又称忧根,指意识相应之心不悦。
  E舍受:又称舍根,指身心之非悦,非不悦。
  (6)六受:又称六身受、六受法。
  指经由六根,六识得以觉知六境,复由根、境、识等和合之六触,产生眼触所生之受乃至意触所生之受。
  (7)十八受:又称十八意近行受
  计有:①六喜意近行
     ②六忧意近行
     ③六舍意近行
  亦即喜、忧、舍等三受以意识为近缘,各活动于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乃有十八受。
  (8)三十六受:又称三十六师句。
  谓前十八意近行受,各有染品、善品之别,如六喜意近行之中,有顺染受耽嗜依及顺喜受之出离依。
  (9)百八受:谓前三十六受各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别。
  (10)无量受:由上述各家所说之此受、彼受等,可知“受”的相状尚有无量之别。
  (二)何谓“想”
  “想”梵语samjna音译为僧若,是心所之名,五蕴之一,是指对境之像,于心中浮现之精神作用而言。是一种(概念),《俱舍论》卷一(《大正藏》第二十九卷·四上)云:“想蕴、谓能取像为体,即能执取青黄、长短、男女、怨亲、苦乐等相。”
  《成唯识论》卷三;(《大正藏》第三十一卷·二下):“于境取像为性。”可知“想”的特性是“取像”,就是分别客观境界的差别相。其所依之根为眼、耳、鼻、舌、身、意六种,而由眼触所生之想,乃至由意触所生之想有六想:(1)眼想,谓眼根对色时,与识相应而起之想念。(2)耳想,谓耳根闻声时,与识相应之想念。(3)鼻想:谓鼻根闻香时,与识相应而起之想念。(4)舌想:谓舌根尝味时,与识相应而起之想念。(5)身想:谓身根触觉时,与识相应而起之想念。(6)意想:谓意根分别诸法时,与识相应而起之想念。依所缘境之大、小、无量之别,而有大想、小想、无量想等三想。
  关于“想”的种类如下:一、三恶想。(一)欲想,起贪欲之想。(二)嗔恚想,起嗔恚之想。(三)杀害想,又作恼想,起害人之想。二、三善想:出离想,不害想,不恚想。三、九想:①青瘀想、②脓烂想、③虫啄、④膨胀、⑤血涂、⑥坏烂、⑦败坏、⑧烧想、⑨骨想,四、《思念如来经》十一想云:①
戒意清净②威仪具足③诸根不错④信念不乱⑤常有勇健意⑥苦乐不以为忧⑦意不忘失⑧止观现在前⑨三味意无休息⑩智慧意无量⑾观佛无厌足。(《大正藏》卷二·八六一上)。五、《大品般若经》有①无常想②苦想③无我想④食不净想⑤一切世间皆不可乐想⑥死想⑦不净想⑧离欲想⑨尽想等。
  (三)何谓“思”
  “思”梵语Cetana为造作之意,即对境审虑而引起心、心所造作之精神作用。相当于现代语中所谓的“意志”或“思想”,凡意志之活动称为思业;已发生为行为者,称为思已业。当心起时,心有“思”的作用,因为“思”是念心、心所造作之法歧处,所以是形成造作身、口、意三业的本源。
  关于“思”的种类依《俱舍论》卷十三所载:(1)预先思惟所应作之事,称为思惟思;(2)欲作其事之思,称为作事思,又据《成唯识论》卷一所载:思有三种:(1)审虑思,面临决策时,先在内心思考筹画,审察考虑,为与不为。(2)决定思:审察考虑之后,决定此事应做。(3)动发胜思;心意决定之后,遂发动身体、语言去进行,而造作身业与口业。
  这三种思,前二种属于“意业”,后一种属于“身、口”二业。由此可知“思”心所的威力,不但能驱使“意志”去思虑、考察、抉择;又能发动身体、语言去造善恶业。可以说“思”是身、口、意三业的总司令。
  蕅益大师的《百法直解》云:“思者,令心造作以为体性;于善恶无记之事役心,以为业用。”
  意谓“思”心所能命令“心”去作筹画、谋略、思考、衡量等行为,为其“体性”。考量之后对著善事造作善业,对著恶事造作恶业,对著无记性的事(非善非恶)造作无记业。是为“思”的作用。
  三、受教、慎思是进步的妙方
  星云大师在“如何才能使自己进步”中提出“四字妙法”“改”、“受”、“敢”、“思”。他说:
  “受”——要受教,受命,受利用,受责备,受规劝,受苦,受冤枉,受气……,这些都要去“接受”。现在的人就是因为不能接受,才不容易进步。譬如,一颗盆栽,要有美好姿势,一定要用铁丝捆绑,才能完美。因此,人也是要受约束,受苦、受艰难,这才能帮助你成长得更美好。所以一个人能“接受”多少,未来的“成就”就有多少。
  “思”——思就是慎思,思考,思想,要进步就要用“心”思;要耐心,用心、细心,经过一番的思考,心中自有方寸,凡事就能有把握了!
  《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四云:
  “受”能发起爱诤根本。
  “想”能发起见诤根本。
  此句是在说明世间人放纵自己的五欲享受,贪爱世间快乐,则祸患灾难就会源源不绝地到来。“想”得太多,“想”得太极端,或“想”得太美,而欠缺“思虑”就会执著己见或惹祸生事。在《民间文学》里记载着这么一个故事:
  在无边无涯的海洋中间,有一个小小的岛屿。岛上长着茂密的树林,中央还有一个湖,名叫“东海”。这里没有人住,只有一只大鹏鸟。有一次,它飞到东湖那边,一口气把湖水喝完了一半。大鹏鸟便骄傲起来了,常常向别的鸟夸耀说:“天下再没有像我这样大的动物了!”并且说它要到各地去游逛,来显显自己的威风。
  在茫茫的大海上,大鹏鸟飞啊,飞啊,飞得有些累了,忽见前面有两条粗大的黑柱,露在海面上。于是,它飞到那里,轻轻地停下来休息。忽然,黑柱底下发出了叫声:“你是什么东西?敢在我鬓上停歇!”大鹏鸟吓了一跳,忙向下一望!原来是一只大龙蝦,自己正好停在它的须上。慌得大鹏鸟连忙飞起,惊讶地说:“天啊!我总以为天下最大的是我,谁知龙蝦的一条须就比我大得多呢!”接着,就无精打彩地飞回原处去了。
  可是龙蝦却从此骄傲起来,认为连最大的大鹏鸟都比不过自己,还有什么比自己更大的呢!于是,它在大海里到处遨游,想显显龙蝦的威风。游啊,游啊,游得有些累了,忽见前面有个黑森森的洞,龙蝦想马上钻进去休息一会。——谁知知道这里是一条鲸鱼,龙蝦钻进去的却是鲸鱼的鼻孔。龙蝦在里面,伸拳缩脚地闹腾开了。这一来,就把鲸鱼触痒了。只听得——职嚏一声,直把龙蝦喷到太山顶上,把脊椎骨也摔断了。——从此,龙蝦就没有脊椎骨了!
  龙蝦自以为自己是世上最大的,“想”得过美是“乐受”欠缺“思虑”且大意地钻进鲸鱼的鼻孔,结果弄得脊椎骨也摔断了是“苦受”。
  林语堂天妇欢庆结婚五十周年的时候,有人请教他们的婚姻秘诀,这对夫妇欢愉地说:“我们是‘金玉良缘’。秘诀只有二个字:“给”与“受”——夫妻之间,应尽量‘给’,不应该斤斤计较‘受’。”这对幸福的夫妇早年还把结婚证明书烧掉。那一年,林语堂对妻子说:“把我们的婚书烧了吧!因为婚书只有离婚时才用得著。”林夫人廖翠凤听了,即刻将结婚证书找了出来,让丈夫付之一炬。
  有二小鬼要去投胎,阎王问:“欲投胎何处?”
  甲小鬼说:“欲往随时随地皆可接受财物之处!”
  乙小鬼说:“欲往随时随地皆可给予财物之处!”
  阎王宣判:“甲小鬼欲接受人家的财物,判投胎做乞丐,到处去接受;乙小鬼欲给予,判投胎去做富翁之子,才有财物布施给予众生,给予的人生才是有福的。”
  俗谓:“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或谓:“一夫当关,万夫莫敌。”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见解才是对的,自己的看法才是正确的,谁也不肯舍自己见而从他见。所以才会产生“专家,权威”;这个思想自成一派,那个思想自成一流,谁也不会承认对方的比自己的高明。平时相安无事,一旦起了冲突,就会彼此斗争,彼此思想批判……等,印度的九十六种外道,即经常做思想上的争辩,甚至发生械斗。这种邪知邪见,皆源自于“想”心所,众生由于有“妄想”分别,执著己见“思量自己才是权威”才会趋向无明烦恼生死苦海。
  总而言之,“受、想”皆非究竟之法,因此在六种无为法中的第五种称为“想受灭无为”,“想、受”灭了之后就进入“灭受想定”的境界。因此《大乘起信论》云:
  一切诸法,唯依妄念(妄想)而有差别;
  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
  若能抛弃一切的苦受、乐受、忧受、喜受和痴心妄想等思虑,则生死即可了脱,涅槃易于证得。
  关于“思”心所,是依前面的顺序而来的,从“作意”到“触觉”进而产生“感受”,而有了主观的“想法”再更深一层地去“思考衡量”而下决策。所以“思”依心理学而言是“意志”或“思虑”。是一种支配我们从事有目的之行为的动源力。藉著“意志力”,可以使我们的想法愿望,付诸实现!
  例如有一个贫穷的人想行布施,却遍寻不着有价值的东西,看到果园中有颗葡萄树;就起了一个念头,要好好地照顾这颗果树,待它结成甘美的果实时,就可用来布施了。
  从此他很小心地照顾它,浇水,除草,施肥,一天一天地过去了,半年后,一颗颗硕大的葡萄又香又甜;穷人很想尝味道,马上又停止贪口欲的念头,诚心正念地把所有的葡萄拿到寺院去供养布施。才到寺院门口,却见到住持师父,穷者很不好意思地奉上葡萄,谦逊地说:“这一点点水果,请师父代为供佛……”,说完转身要走时,住持师父叫住他说:“虽是一点点水果,但却积了半年的布施功德,从小开始想要行布施的那一刻起,每天灌溉水果树也都在想这件事,所以累积起来有很大的功德,现在我要为你诵经祈福。”
  我们学佛重在心地用功夫,心存善念,此相续之善念,即是“意志的坚持”是培植菩提种子的基因。又若你想出人头地,就会把全副心神放在“充实自我”即使内心渴望去郊游、去看电影,你也会将这些懈怠的念头克服,全神贯注在潜能的激发与知识经验的充实。这是“思”亦即“意志”的力量。善用这股力量,社会会多一个有用有前途的人。反之,是行恶的“意志”那就多一个暴徒了。所以孔子在《论语》季氏篇中说:
  君子有九思:
  视思明:看就需思惟是否看明白。
  听思聪:听闻就需思惟是否听清楚。
  色思温:脸上的表怀要思惟是否温和。
  貌思恭:身体要去思惟对人是否恭敬。
  言思忠:对人讲话要思惟是否忠诚。
  事思敬:作事要思惟是否敬慎。
  疑思问:有疑惑时要思惟去求问寻解。
  忿思难:忿恨时要思惟患难将随之而来。
  见得思义:见到利益时要思惟是否合乎正义。
  古德又云:不时展读则眼熟,
  不时思索则心熟,
  书不精思,无以得义理之益!
  世路风霜,“思”吾人练心之境也!
  世情冷暖,“思”吾人忍性之地也!
  世事颠倒,“思”吾人修行之资也!
  佛言: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谓之闻思修三慧。意为,听闻正法之后,一定要深入思惟,细心参究,然后才依教奉行,去修持实践。而“闻思修”三者之中,仍以“思”为中心,闻而不思,虽见闻广博亦枉然!行而不思,虽修持亦是盲修瞎练!古人也说:“凡事三思而后行”可见“思”心所的重要,明辨,慎思、笃行,思的力量相当强大,影响的范围也广。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思成佛可成佛也!
  四、总释五遍行
  遍一切性、一切地、一切时、一切心的五个心所(一)作意——使我们的心念专注到所缘的境界,时时警觉,不敢大意。(二)触——由于心的奔驰去接触种种不同的环境,而产生的心理反应。(三)受:从前面所提到的从心对境的专注、警觉到由接触所产生的心理反应,而生情感,于接受顺境时心生欢喜,接受逆境时,心生苦恼等的情绪作用。(四)想——于某种境界心生苦受或乐受之后,心理已有概念,再进一步对它要立一种名称言说,来代表心中的意象。(五)思——令心造作;前面的“想”是属静态,“思”心上有相,是属动态。人类所有的善业,恶业,无记业,都是经由这个“思”心所去推动。我们的举心动念,也都彼此“思”心所所主使所支配。
  以上五个心所,其活动力的强弱视其相应的心识而定。若与第六意识相应时,活动力量强;若与第七识或前五识相应时,作用就不十分有利;若与无覆无记性的阿赖耶褒相应时,最弱,因为第八识本身的行相尚不可知,何况这五个与之相应的心所呢?(参照《叭识史观及其哲学》)
  “作意、触、受、想、思”五个心所,合称为“五遍行”意谓著无论保时何处,都有这些“心所”的存在。
  又何谓“遍行”,“遍”是周遍,“行”是巡行。《百法明门论直解》云:
  谓遍于善、恶、无记三性——(遍一切性)。遍于三界九地——(遍一切地)。遍于有漏、无漏、世、出世时——(遍一切时)。遍与八识心王相应也——(遍一切心)。
  三界九地:1、欲界(五趣杂居地)
       2、色界(离生死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
       3、无色界(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
  《增一阿含经》云:
  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法。
  欧洲有一位心理学家冯德,他把人的心理情感以及对外境的“感受”分成十一类,如下所述:
  (一)愉快、快活、欢乐、高兴、得意、狂喜。
  (二)不愉快、不满意、愁闷、悲伤、悲哀、丧气。
  (三)嬉戏、娱乐、狂嬉。
  (四)鼓舞、兴奋。
  (五)宁静、满意、迷蒙、无情、厌烦、无聊。
  (六)渴望、悬慕、希望、笃信、勇敢。
  (七)怀疑、困恼、焦急、忧虑、畏缩、骇怕、恐怖。
  (八)惊讶、惊奇、诧异、慰藉、失望。
  (九)欲望、嗜欲、悬念、仰慕、恋爱。
  (十)厌恶、嫌恶、嫉恶、恨恶。
  (十一)忿怒、愤恨、愠怒、盛怒、狂怒。
  人的情绪变化常因“受、想、思”而瞬息牵动。例如迎面走过来一个人,本来是跟自己毫无关连,但当他对你露出善意的微笑,或打个招呼时,你的心情一定是愉快舒坦。若对方面带愁容,甚至不小心撞到你也不道歉时,你的感受一定很不愉快,会想到,真倒霉!心情不好或会觉诸事皆不顺。事实上,这些愉快或不愉快的心理感受,有佛法的人是能克服的,例如:
  《佛遗教经》言:
  “世皆无常,会必有离,勿怀忧恼,世相如此。”
  《维摩经》也说:“攀缘是一切苦的根本。”一切的人我是非,如同幻象,若真心执著就是愚痴。就是对境,产生“苦受、忧受”也要有勇气去察觉无明恶习,要“深思熟虑”远离“颠倒梦想”。如佛陀所言:种种妄想,就像一块打火石,会引起愚痴的黑烟,燃起贪欲与嗔恚之猛火,使一切众生受苦受害,于生生死死中不能解脱。所以《般若经》云: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古德云:
  世俗烦恼处,要思——耐得下,
  世事纷扰处,要思——闲得下,
  胸怀牵缠处,要思——割得下,
  意气忿怒处,要思——降得下,
  境地浓艳处,要思——淡得下,
  果能如此,自然成就——
  诸缘自脱却,但觉本性空;
  所在成安乐,消遥无事人。

 


{返回 依昱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观心·开心 第9章 希望、念力与慧解
下一篇:观心·开心 第7章 警觉与触觉
 观心·开心 第9章 希望、念力与慧解
 观心·开心 第5章 何谓百法的“次第”
 观心·开心 第2章 发大心的玄奘法师
 观心·开心 第13章 惭愧心、息诸恶行
 谈心说识 第七章 心包太虚——人类与自然的融和
 谈心说识
 观心·开心 第10章 禅定与智慧
 谈心说识 第五章 自由自在的心境——本我、超我、无我
 谈心说识 第八章 计较与执著——遍计所执与诸法性空
 观心·开心 第7章 警觉与触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应真屡现—罗汉显应[栏目:文殊菩萨·感应录]
 七、爱情让我如此刻骨铭心(12)[栏目:盛噶仁波切自传]
 在未证无我之前,禅定中自我是否被石头压草,不注意就容易以禅相着魔?[栏目: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既要数息,又要守住风门,岂非一心二用?[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三皈五戒和短期出家的意义(明影法师)[栏目:其它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六六一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七集]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五 (7)[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152集[栏目: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净空法师]
 《坛经》师资略述(释明真)[栏目:六祖坛经思想研究]
 四臂观音[栏目:手绘唐卡精品图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