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身份、立场、观念
 
{返回 白云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88

  身份、立场、观念

  白云禅师著述

  修学行者,在荷担如来家业的前提之下,不可忽视了自己的身份,是出家?是在家?各具不同的立场,表现不同的身份;尤其是出家身份,有着人天师范的至高地位,必须拥有可以为人为天师范的修养。

  以身份确定立场。

  以立场表现身份。

  以观念肯定修养。

  正道的行为,依于理法的正知、正见、正行建立起观念,然后解行并进,是为行者修养的肯定。

  明朗的立场,依于观念的本起、法行、目的维护其修养,然后事理通达,是为行者内涵的价值。

  严肃的身份,依于效用的表现、功德、值率完成于饶益,然后三轮体空,是为行者奉献的精神。

  因此,必须有如下的认识:

  身份,以戒为基础,才能圆具行者的奉献精神。

  立场,以定为基础,才能圆具行者的内涵价值。

  观念,以慧为基础,才能圆具行者的修养肯定。

  戒、定、慧是教界的三无漏学,亦是学佛行者肯定修养,展现内涵,庄严精神的不二法门;如果,真能行修圆具的话,那末:

  戒,于犯而能不犯,岂不是行者的奉献!

  定,于乱而能不乱,岂不是行者的内涵!

  慧,于痴而能不痴,岂不是行者的修养!

  同道们!这不是教条,也不是口号,而是真实的语言;既可以不负自己的身份,又可以发挥自己的价值,展示其至高无上的立场,更可以饶益众生,无亏天职!试想看:

  我,是甚么样的身份,具有甚么样的立场,应该展示甚么样的观念呢?!

  平心静气的多想一想,不要但凭受想,相应于色蕴,而发动止于自我意识的行识!!!

 


{返回 白云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没有自我
下一篇:自我的价值观
 大般若经要解——不合不散义
 一味的固执
 大般若经要解——六波罗蜜
 莫染着是非
 学佛之道
 大般若经要解——离相义
 处世之道
 焚荆棘
 环境的适应性
 切勿欺师灭祖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清静心灵的天籁梵音(冯小兰)[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不让古人是谓有志[栏目:蔡礼旭老师]
 佛教青年成功立业之道(三)[栏目:星云法师]
 五戒戒相[栏目:明法尊者]
 爱与史努比[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2008加行开示 佛法是种活法[栏目:达真堪布]
 吴 康僧会尊者[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法师到内地来都用聊天的方法讲经,请问你在台湾也是这样聊天吗?[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坑洞 Hole[栏目:森林里的一棵树 A Tree in a Forest]
 佛法既不属于唯物主义,又不属于唯心主义...请问如何用这些理论和观点去解释佛法?[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