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初学菩萨不能忽略律仪戒
 
{返回 律宗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26

初学菩萨不能忽略律仪戒

菩萨的三聚净戒,从教法上是比声闻戒更广泛,有摄善法戒、饶益有情,它有更积极的一面,不像声闻戒只是消极的远离过失;但是第二段就说明,你一个初学菩萨,不能忽略了律仪戒的重要性,因为这是你修善、度众生的根本。

不过菩萨律仪戒跟声闻戒也有所不同,我们说明一下。这个律仪戒,菩萨如果犯了,严重的话是会失戒体的。所以你刚开始修行菩萨道,最好把菩萨的律仪戒弄清楚,否则你连菩萨戒的戒体失掉了都不知道。菩萨戒的律仪戒有二种:第一个是共声闻学,叫根本戒,就是不杀、不盗、不淫、不妄,成就身口意的清净解脱,这一部分我们就不谈,这是共声闻学的。但是菩萨律仪戒有不共声闻的,叫增上戒,《梵网经》有六条、《瑜伽菩萨戒》有四条,这二个合起来,扣掉重复的部分,事实上只有六条。你一个初心菩萨,在律仪戒有六条的增上戒要注意,我们先作一个简单的说明。第一个跟贪爱烦恼有关的「悭惜财法戒」:它的意思就是说,一个有能力的菩萨,遇到要付出的因缘,你对财物跟佛法的悭贪,这样子是犯了菩萨的波罗夷罪。

我刚开始学菩萨戒的时候,觉得很奇怪:菩萨贪着名利结轻罪,悭惜财法判重罪?可能很多人也会质疑:贪求名利这明明是贪,我只是悭惜财法不想付出而已,判重罪?不过这个地方,诸位慢慢深入地去想,就知道佛陀大智慧的境界。现在很多历史学家对历史的判定,有一些新的看法。不管是人类的历史、或者是佛教史来看,佛法会衰败、人类会再来浩劫,我们总是觉得这是因为小人当道,恶人太多的缘故,恶人邪恶的行为,让整个众生痛苦、佛法衰败。其实这样讲,只对一半。现在历史学家发现:众生的灾难,恶人邪恶的行为负一半的责任,好人也要负另一半的责任。为什么呢?好人逃避责任,漠不关心。恶人为什么会当道?好人、有能力的人,本来应该采取行动,他不采取行动,他爱惜他的名节、爱惜他的财物、或者他的法等等,悭吝。所以我们不能把过去的痛苦历史,全部归咎到恶人。恶人的福报也不是很大;如果好人、有能力的人,他出来讲几句话、出来承当一下,我们讲「有为诸法仗缘而生」,一个因缘的变化,整个历史都会变化。好人的漠不关心,跟恶人的邪恶行为,是一样的可恶(哈──),事实上是这样子。因为你有能力,你该承当的时候你逃避,结果因为你的逃避,恶人当道,然后我们把所有的过错都归咎于「因为恶人当道」。那你为什么不作努力呢?所以悭惜财法戒,看似轻微,但是你深入地去看,会影响正法久住。如果诸位研究菩萨戒透彻,你就会知道这个「悭惜财法戒」,你说一个菩萨贪着名利,这个不好,但是不至于影响正法久住,这是他个人的过失;一个有能力的菩萨,该承当的时候不承当,使令小人当道:我看二个人各负一半责任,僧团的毁灭、正法的消失,好人、坏人各负一半责任。所以这个悭惜财法戒,诸位好好去看,这条戒是很重要的,那这跟贪有关系。第二个跟瞋有关系。跟瞋有关系的戒有三条:「自赞毁他、说四众过、瞋心不受悔」。就是说你用瞋心,散发一种破坏性的身业跟语业,来破坏众生的信心,这个也是重罪。初学菩萨,你不一定要马上采取行动去教化众生,但是你不应该释放破坏性的言词,来伤害众生的善根。「说四众过、瞋心不受悔、自赞毁他」,跟瞋有关系。第三个跟痴有关系。「酤酒戒」:你没有教化众生已经是很严重了,你还把酒拿给众生喝!酒是无明药。第二个是「谤乱正法、说相似法」,令众生产生邪知、邪见的颠倒,这是破坏众生智慧的善根,前面是破坏信心。所以初心菩萨,起码要把这几条戒弄清楚,不要因为你的逃避责任,让正法消失;不要因为你破坏性的言词,伤害众生的信心;不要因为你的邪知、邪见,让众生产生错误的知见。这六条戒,严重的话,都会失掉戒体的,这些都是菩萨的根本律仪戒。这个地方我们要知道:「此中律仪戒,应知二戒建立义故」,它是整个摄善法戒跟饶益有情戒的根本。


{返回 律宗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僧伽的资格考量(济群法师)
下一篇:受五戒(心观法师)
 弘一大师律学要略(海涛法师)
 《百丈清规》初探(智海)
 律制生活(圣严法师著)
 论《净心诫观法》的现代意义(觉灯法师)
 弘扬律学传统 教化参悟人生(荆三隆)
 佛教戒律与社会的和谐互动(温金玉)
 三聚净戒(林子青)
 律宗祖庭隆昌寺(黄常伦)
 浅谈菩萨戒(衍兰)
 律宗之祖鉴真传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七章:处界根谛缘起─慧地之二 第二节:界[栏目:清净道论导读]
 内在美的最高境界[栏目:济群法师]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43集[栏目: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净空法师]
 天台小止观 习禅的人如何调心?[栏目:永本法师]
 梦中人[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禅法南流[栏目:六祖坛经说什么]
 改过要从哪里下手?[栏目:蔡礼旭老师]
 相应10经 重病经[栏目:相应部 52.阿那律相应]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六四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佛法内涵与人的和谐发展(李海峰)[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