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个性与修养
 
{返回 白云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89

  个性与修养

  白云禅师著述

  个性,是无始以来所造作的业而形成的一些习惯之性。

  修养,是现世中于感性和理性经过调适的一些成果。

  人人少不了有个性,却不一定有修养。

  人人有机会修养,可以改变坏的个性。

  不过,个性的展现,如影随形,无须刻意的造作;但毫不疑拟的,伤害多于利益。而修养的呈现,往往像乌云掩日,很不容易露出痕迹来;但可以肯定的是,既显则利乐无穷!

  因此,老衲常说:

  不要以个性待人,必须以修养影响人。

  何以故?只因:

  学佛行者,旨在离苦得乐,追求解脱之道,必须从心性上着手!

  仁者大德!愿大家:

  恶者止息,转向于善,善者能够更好!

 


{返回 白云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二众修学的差异
下一篇:师的排行榜
 四马喻
 修心养性
 实相无相 涅槃妙心
 信仰的选择
 应无所住心
 四大种性
 推销烦恼
 佛陀
 劳力之辨
 知识与修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明代的净土宗[栏目:蔡惠明居士]
 因明学理法(白云老禅师著)[栏目:因明学参考资料]
 华雨集第二册 上编「佛法」第三章 方便道之发展趋向[栏目:印顺法师]
 请简述修行的目的为何?如何达到修行目的?[栏目:上师瑜伽精要之每日一问]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104集[栏目: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净空法师]
 古农佛学答问卷五 (利他功德门)[栏目:范古农居士]
 功德与慈善不能混同为一件事情[栏目:李向平教授]
 任杰先生的生平、译著事业与佛教思想掠影——任杰先生访谈录[栏目:佛教人物访谈]
 成唯识论疏翼 第四冊 卷八 八、十门广解缘起[栏目:韩镜清教授]
 追寻真理可有像个坏事[栏目:正见·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