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勿存妒忌与怨恨之心
 
{返回 白云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80

  勿存妒忌与怨恨之心

  白云禅师著述

  妒忌之心旺盛,表示内在潜伏恶念。

  怨恨之心旺盛,表示内在充满自卑。

  学佛行者,应该化妒忌为进取的力源;在满心欢喜的心情之下,潜伏的恶念,必然会被祥和之气化于无形。

  同样,怨恨之心,不仅会伤害道行;而且,有意无意中,总爱转化自卑而成优越,既伤害他人,也伤害自己;甚至,将会失去许多善知识的建言。

  因此,佛陀教人净化身、口、意,为的就是恐随业转,随业造业,永无见道之机;毕竟学佛行者,举凡起心动念,悉皆与道相应,与生死相关,随时照见业我,展现道我。何况,行者基于身、口、意于“有所”之时,必须调整“有为”,方能谓之修行的行者!

  大德们!行于“菩提道”上的最善表现,在于法喜丰硕,虔诚有余,道心不断地增上;有所谓勿以自我勉强他人,但具道德修养而影响他人;必然,接近你的人,都会敬你如佛如菩萨!

  您说是吗?!

  南无沙界天人师。

 


{返回 白云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阴身的认识
下一篇:应无所住心
 禅的智慧
 运用思想发挥智慧
 成就的喜悦
 开发自我
 待己待人
 僧伽的落实
 随缘、随顺、随境
 无畏不是鲁莽
 尊重与珍惜
 慈悲喜舍的要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学佛次第入门 第二章 佛教缘起及历史 第六节 完备的体系与组织 —— 构成佛教的三要素简表[栏目:宽见法师]
 工作禅 第9节 怒火攻心,愤愤难平之时 3[栏目:工作禅·为什么辛苦付出却不开心]
 相应2经 色经[栏目:相应部 25.入相应]
 佛教对心识的看法[栏目:星云法师]
 阿弥陀佛来到娑婆是否也要受果报[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八]
 大慈大悲[栏目:佛教词汇小百科]
 烦恼即菩提(尚国衡)[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修持显密正法的要义[栏目:噶陀仲巴仁波切]
 两套袈裟[栏目:人间佛教的人情味]
 请问读经是否必须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才能往生,打了妄想行吗?[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