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如何觉悟自我
 
{返回 白云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71

  如何觉悟自我

  白云禅师著述

  不要尽在乎别人说些什么?

  最要紧是自己正在做些什么!

  人、往往在声色中分别苦乐;但凭自己所谓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完全是以最直接的方式而认为,或接受,或拒绝,或喜乐,或痛苦,或爱,或恨……

  云何是声!是色?

  声、以耳而肯定感受。

  色、以眼而肯定感受。

  禅法中的障道警语是:

  声色之所显,耳目之所到,无非是相、是住、是业识之所分别;所以,金刚经中强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也就是从“有”的“觉知”,务期做到“无所住心”,方始入于湛然清净之心!

  别人说些什么?不是问题!

  自己做些什么?才是问题?

  修行办道的人,莫为“声色”而茫然,当从“修养”而觉知;不然,难得的人身,将会全部耗费于“业识”之中,结果,不仅苦了自己,更苦了多少关怀你的人!

  因此、个人的修养,源自行为表现于“身、语、意”之时,必须修正行为,才能培育德养;也就是说,于身之造作,于语之言说,于意之想法,不可但凭自我意识,停滞于声色所直接感受的反应之中!

  何以故?

  意念之所起,显魔显佛,全在自己,仅以显魔显佛的差别之相,即可以发现颇具“修养”的机会;既然是全在自己,自己已经拥有了选择的权利,为什么要远佛而就魔呢?

  因此,学佛在学智慧,唯独有了智慧,才有觉悟的机会;禅法中的要旨,即在

  运用思想,发挥智慧,方能进入觉悟之境!

 


{返回 白云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安身立命
下一篇:如何才是修行
 观行法要
 要珍惜、不要计较
 老僧常谭
 随缘、随顺、随境
 安身立命
 大般若经要解——不垢不净义
 如何才是修行
 禅表现特殊方式
 行者与常住
 四马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重罪转轻报[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一]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八十六节课[栏目:大圆满前行广释]
 转心四思惟·第一项修行的警醒:珍贵人身 摘要[栏目:创古仁波切]
 忍辱 Practicing Forbearance[栏目:旅途脚印 Footprints on the Journey]
 百喻经 25 水火喻[栏目:百喻经·白话文]
 退道[栏目:达观法师·佛法随笔]
 圣者言教 第三课(十八)精进修行佛法乃大孝行径[栏目:圣者言教]
 石梁古道闻蛙鸣偶得[栏目:超然法师诗偈·旧体诗小集 ]
 精进之乐[栏目:坦尼沙罗法师]
 第二篇 十字街头好参禅 - 提得起 放得下[栏目:人行道]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