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如何觉悟自我
 
{返回 白云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09

  如何觉悟自我

  白云禅师著述

  不要尽在乎别人说些什么?

  最要紧是自己正在做些什么!

  人、往往在声色中分别苦乐;但凭自己所谓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完全是以最直接的方式而认为,或接受,或拒绝,或喜乐,或痛苦,或爱,或恨……

  云何是声!是色?

  声、以耳而肯定感受。

  色、以眼而肯定感受。

  禅法中的障道警语是:

  声色之所显,耳目之所到,无非是相、是住、是业识之所分别;所以,金刚经中强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也就是从“有”的“觉知”,务期做到“无所住心”,方始入于湛然清净之心!

  别人说些什么?不是问题!

  自己做些什么?才是问题?

  修行办道的人,莫为“声色”而茫然,当从“修养”而觉知;不然,难得的人身,将会全部耗费于“业识”之中,结果,不仅苦了自己,更苦了多少关怀你的人!

  因此、个人的修养,源自行为表现于“身、语、意”之时,必须修正行为,才能培育德养;也就是说,于身之造作,于语之言说,于意之想法,不可但凭自我意识,停滞于声色所直接感受的反应之中!

  何以故?

  意念之所起,显魔显佛,全在自己,仅以显魔显佛的差别之相,即可以发现颇具“修养”的机会;既然是全在自己,自己已经拥有了选择的权利,为什么要远佛而就魔呢?

  因此,学佛在学智慧,唯独有了智慧,才有觉悟的机会;禅法中的要旨,即在

  运用思想,发挥智慧,方能进入觉悟之境!

 


{返回 白云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安身立命
下一篇:如何才是修行
 思路
 菩萨心性
 大般若经要解——波罗蜜行
 太多的自我意识
 要珍惜、不要计较
 寂寞
 金刚经集义
 大般若经要解——五蕴密义
 非常的教化
 大慈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华雨集第四册 三 中国佛教琐谈 四 婴灵[栏目:印顺法师]
 笑对生活中的困境[栏目:邹相美文]
 禅悟密法 疑情与道心[栏目:果煜法师]
 荼毗助念有感[栏目:普寿寺僧众园地·修学体会]
 调伏人生二十难·第十八难:随化度人[栏目:证严法师]
 闻思是实修的前行[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138.戒源和尚妙老示寂 Venerating Venerable Miao, source of ..[栏目:虚云老和尚传]
 一段别样的光景[栏目:超然法师·我的清晨诗稿]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记 参 解经玄义 五、明教相[栏目:净空法师]
 天堂:终极的假期?[栏目:正见·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