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知心·明心
 
{返回 依昱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42

知心·明心
  依昱
  生命中有太多的失意与懊恼,有太多的忧伤与愁思;如果我们能洞浊先机,事先知道这些不愉快情绪即将生起,我们是否能减少一些生命中不如意的事呢?
  尝言:“星星知我心!无语问苍天!”从小到大,从早到晚,我们一睁开眼睛,脑筋里不断地想事情,念头一个接一个,闭上眼睛。也不肯好好休息,心事一椿又一椿,好像一幕一幕的电影,永远也演不完,又好像奔流不息的瀑布,没有一分一秒停止。这个杂念不断、 心事不止的“心”,就是“妄心”,也是“分别心”。分别人我是非,分别贫富贵贱,分别美丑好坏,分别甜酸苦辣,分别……,生命中就因为有太多太多的分别与计较,所以心有千千结、三千烦恼丝纠缠不清。
  当我们知道这些烦恼的本质与来源时,若能欣然接受,与烦恼谈心,接纳它为知已,了解烦恼的真相,为它解决难题,再多的“烦恼”也骚扰不到你。
  “登泰山而小天下”,从太空看地球,只是浩瀚无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我们在思想行为上,若能时时向远处看,向高处行;事事为大局著想,不计较个人得失,“上窥青天,下潜黄泉”,使身心达到至清、至净、至悟之境,能如此,对于周遭多变的人事,现实功利的世间,自然能纵放自如,自在无碍。不管处在什么境界,从事什么工作都能百分之百的专心一致。要明心见性,要进入念佛三昧,印证无生法忍,都是“法尔自然”之事!
  有一个美好的故事说:
  有位年轻人搬到一个新城市,他担心与左邻右舍不合,他烦恼那个在社区的生活水准是否太低,于是他走进一家在当地居住了四十年的文具店的老板家中。老先生已经七十多岁了,满头的银发却掩盖不住他健朗的神情与豪放的个性。他问:“年轻人,有什么我能帮助你的吗?”
  年轻人皱著眉头说:“我刚来此地,我担心自己会与众不合,我不知道此地的风俗人情如何,可否请你告诉我这里的人好不好?”老先生反问年轻人:“那你以前住过的城镇又如何呢?那里的人好不好?”
  “他们坏透了,都是说我的坏话,批评我这也不对,那也不是,因为他们处处与我为难,排斥我,所以我也住不下去,想换个地方,换个环境,重获新生。”年轻人很愤怒,充满了不平与怨恨的口气说着。
  老先生意味深长地注视着年轻人,缓缓地说道:“那你要失望了,我们这里的人经你们那边的人更坏!”
  年轻人很意外会得到这样的回答,一脸愁容地推开门走了。过了不久,又有人推门进来,老先生上前招呼,是个满身风尘仆仆的中年人。只见他小心翼翼地清理完沾在鞋跟上的尘土后,才踏进店中擦得很干净的地板。他买了几样文具,也不还价,付完钱,转身就要走。老先生叫住他:“这位先生,我从未看过你,请问你是新搬来的住户吗?”“是的,我是今天才搬进这个社区,因为公司在这附近成立了一家分公司,由我负责,所所以才全家搬了过来。哦!对了,可否请问老先生,这里的风俗人情如何?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要跟邻居如何配合,我好回去告诉我的家人。”老先生问:“那你以前住过的城镇如何?他们对你怎么样,生活上给你很多限制吗?”“我们生活得快乐极了,他们对我很好,彼此互相帮助,互相关照,好像一家人,我真怀念他们,要不是调职的关系,我还真舍不得离开那些热心助人的旧邻居。”中年人流露出诚挚与关注的神情。老先生笑了!很慈祥地说:“那你不用担心这里会有太多的规矩限制,你大可放心地住下去,因为我们这里的人和你以前的旧邻居一样好,一样的热心助人。”
  一样的城镇,一样的人事,在老先生的口中有了二种不同的答案。为什么给年轻人的回答和给中年人的答案不同呢?因为两者生命视野的不同,生活领域的差距,导致他们的人生观也全然不同。一个是生龙活虎,处处以自己的为中心,自负、自大、自我意识很强的人,所以看什么都不顺眼, 不合意,以为别人在排斥他、嫉妒他,所以到处不受欢迎。
  另外一位是经历了生命中很多磨练的中年人,他谦虚有礼、自尊自重,懂得与人相处之道,敬老尊贤,珍惜短暂的人生,心存善念,内心自然涌现对众生的无限关怀,所以所到之处受人欢迎,到处广结善缘。
  所以先别问人爱对我们好不好,应先问自己对人家好不好;心中有佛,有信仰,有广阔的心胸,处处行方便,人人相处和睦,就诸事顺利,吉祥如意!
  我们若能时时自省,反观自照这一颗胡思乱想的妄心,很多让我们感到遗憾或后悔的事,就不会发生了。因此,
  《六祖坛经》云:
  “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
  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
  常听人们概叹:“世态炎凉,人心不古”;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怀呢?只因为现代人一心一意追求物质生活享受,以五欲(财欲、色欲、名利欲、美食欲、贪睡欲)、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等六种境界)为生存意义,视功名宝贵、光耀门楣为一生的成就;不行善布施而妄求长寿;不脚踏实地而一昧攀缘逢迎,游走豪门富户而沾沾自喜。像这些世俗的知见、行为,只有让我们活得不快乐,活得很辛苦!因为一山比一山高,你就是耗尽山生命中的每一分精力,也不见和肾满足这一颗贪得无厌的凡夫心、世俗心。
  “知心”就是让我们深刻地去了知这一颗一直向外寻求利禄的功名的心。它所带给我们的果实,可能是——
  一、享受短暂的幸福美满人生,却禁不起时空的考验、或天人永隔、或离异分歧、或家庭革命、或子孙不肖等。
  二、千万百计求得长寿,却不健康或、长年与药为伴、或贫贱度日、或事事不如意、不顺心、或妻儿不贤等。
  三、虽有功名宝贵却无福消受、或遭横祸、或遭宵小暗算、或被朋友出卖、或妻离子散……等。
  这种种痛苦、烦恼的人生际遇,多得不胜枚举,只要有一刻“不识本心”(不知心),它随时就会发生在你身上。
  当我们知道这一颗“凡心”是有烦恼、有分别、有贪嗔、在残缺、有……等现象时,要尽快远离、赶紧舍弃。接着马上要去发掘那颗能让我们“无牵无挂”、“悠闲自在”、“清净安详”、“和乐欢愉”的“真心”,到底在哪里?
  “明心”,就是让我们清清楚楚、确确实实地明白一颗带有众多烦恼、能造各种恶业的“妄心”,同时也是一颗“清净坦然”,“憬悟虚妄”、“无念”、“无相”、“行慈悲喜舍”的“真心”。
  因此“瑜伽师地论”言:“一切种子的体性,虽是无始本有,而要由染,净二种现行缘法的薰习,才能引发为有漏、无漏的种子。”由此可知,“妄心”的有漏种子和“真心”的无漏种子都含藏在我们的八识田中,“本性住种,习所成性”,会产生什么样的业果报应,端赖心境的薰习和各种助缘的影响来增益种子的成长。
  所以“知心,明心”之后,就可以“转化心境”、“转少成优”、“转凡成圣”、因此星昙大师说:“心境如何转呢?一、明古训以省心,二、寡酒色以清心,三、祛私欲以养心,四、悟至理以明心。”
  有对夫妇,辛辛苦苦地栽培儿子上大学,好不容易挨到儿子毕业可以开始赚钱贴补家用时,儿子却对母亲说,很想出国深造。这个难题让母亲伤透脑筋;他左思右想,一会儿担心儿子到了外国就不回来了,一会儿又烦恼若娶个洋媳妇语言不通,又想到儿子身子单薄,万一生病没人照顾,又怕他到了国外交到坏朋友,吸大麻误入歧途……等,足足想了三个多月,还没理出个头绪。只好找老伴商量,做父亲的一听儿子想出国留学,马上应声:“如!下午马上去办出国手续。”
  做妈妈的看到老伴答应得这么干脆俐落,百思不解地说:“你难道不担心这以后的留学费用怎么应付,你不怕他将来住在外国不回来,不奉养你……我苦恼了一百多个日子,茶饭不思,夜不成眠,怎么你连想一下都不用,一秒钟就决定了。”“老伴!儿女自有儿女的命,一切随缘,你又何必自寻烦恼呢?何况你担心的事都是将来尚未发生的事,又何必杞人忧天呢?可别想得太多,会心想事成哦!像这种追求学问,积极充实生命内涵的事,应该当机立断。至于学费更不用担心,国外打工的机会很多,现在的年轻人,自费自学的例子不少,你就不用多操心了。看你烦恼那么多天,自头发都多了起来,心眼太多,会减短寿命哦!”
  我们忧虑太多尚未到来的事,我们牢记着别人对我们的评语,忘不掉一名刺激的话,所以我们老是不开心,到那里都是心事重重。
  生命是一种建设,不容丝毫无谓的浪费,不要在人我是非上耗掉太多的时间,精力、时常惦记着:“谁说我不对,谁看不起我,谁对我有成见……”虚掷珍贵光阴在无谓的争执计较上,而忘了经营心灵的空间,让它更宽广无涯。珍惜生命,不要珍惜泪水;检讨过错,不要回味悲痛。每一个大人物都曾经是个小角色,每一次的成功都是历经无数次的失败,绝非侥幸!学佛、修行,就是要让“心”处在一个宁静觉醒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中,智慧、光明才得以发启、显地。
  如何将妄念纷飞的心转化成宁静觉醒的心呢?
  《大乘义章》和《摩诃止观》上提到下列几种方法:
  一、对治的方法:用“不净观”来对治贪欲,用“慈悲观”来对治憎恨,观想众生受苦的现象,可以平息我们的怨恨心。一种病,单用一种法门来对治。
  二、转治的方法:用单一法门对治不了时,可转用不同法门。例如,贪欲太重,光修“不净观”不够时,就再修“慈悲观”双重下药,就是所谓“病不转而药转”。
  三、不转治:同样药方可治不同的病。例如“不净观”可平息贪欲,对于愚痴、憎恨等病也有效。即“病转而药不转”。
  四、兼治:同时用二种法门对治二种病。例如有的人,不但贪欲重,而且嗔恨心也很强,就要同时兼用“不净观”和“慈悲观”。
  五、具治:灵沾运用上述四衢方法,有时“对治”,有的“兼治”,对症下药即可,不拘药方。
  六、第一义治:非“对治”,亦非“不转治”,运用缘起性空的“观心”法门,可对治一切无明烦恼。
  关于“观心法门”在拙著《观心.开心》中有说明。《知心.明心》告诉你,当面对不喜欢的人时,如何却了解他、关怀他。面对你不喜欢的工作时,你如何去适应它,从中学习经验与发掘工作乐趣;面对你所讨厌的环境时,如何去克服它、改变它、影响它,为你所用。不要对自己说:“试试看!”或说:“我认为换个环境,换个工作,对我比较好。”这是你不了解自己的心,所以无法掌控环境。要常对自己说:“我可以完成它,我努力学习,全力以赴,我相信一定可以克服。”你就会事事如意了。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就像是两个齿轮一样,当他们彼此相契合的地方愈多,就滚动的愈密合,就愈能快速前旱。去掉太多烦恼的棱角之后,齿轮会更圆滑,滚动在人生的轨道上就愈顺利;互助、互勉、互相契合是“知心、明心“的润滑剂。浇树要浇在树根,修行就是要把杂念妄想的心修成“无念真心。”
  “知心”就能断除妄念与分别心,发勇猛心,不随妄想习气而转,二六时中,动静一如。
  “明心”是指“无执、无相、无我、无念”的“真心”。绝诸对待,没有大小、方圆、长短、是非、垢净、生灭、断常、来去等相。
  “知”道凡夫“心”,放不下“功名利禄”,看不开“儿女情长”,勘不破“人生苦短”,忘不了“权势宝贵”。
  “明”白这一颗藏污纳垢的黑暗“心”,才好修心养性,把一团漆黑的心,修成光明清净的心。
  《知心.明心》是一本修心秘笈,这一股活水清流可以冲洗掉太多不愉快的心事与心结。所以古德说:
  “若能识得心,大地无寸土。
  妄念一旦除,清净佛国土。”
  最后虔诚祈求三宝慈光加被,祝福读者诸君法喜充满,吉祥如意! 

  一九九六年元月一日于佛光山寺


{返回 依昱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已经没有了
下一篇:谈心说识 第十章 万法融和——圆成的世界与人空法空
 谈心说识 第十章 万法融和——圆成的世界与人空法空
 谈心说识
 谈心说识 第四章 生命的根源为何
 观心·开心 第15章 轻安与不放逸
 谈心说识 第二章 创造奇迹的意识——第六意识的潜能
 观心·开心 第12章 精进心、勤改恶习
 谈心说识 第三章 人类自私的根源为何——转染成净、平等性智
 谈心说识 第八章 计较与执著——遍计所执与诸法性空
 谈心说识 第七章 心包太虚——人类与自然的融和
 谈心说识 第六章 真心与妄心——阿摩罗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无量寿经讲记 超世希有 第十八[栏目:净空法师]
 面对是非[栏目:索达吉堪布·微教言]
 净土在人间[栏目:圣严法师]
 感悟人生 第四讲 欲乐与法乐的省思 四、觉照无常智慧生[栏目:学诚法师]
 格应大师[栏目:明海法师]
 《楞严经》绝对是真经 The Shurangama Sutra Is Definitely Auth..[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13 去爱欲心[栏目:本性法师]
 第一篇:初修导引 贰、摄引权便 一、世法方便[栏目:智敏慧华上师开示录·圆觉心法指归]
 水陆法会之意义与功德[栏目:宽运法师]
 少林寺戒期上堂法语[栏目:永信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