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争吵是灭亡之源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88

争吵是灭亡之源
 
◎悲智

  昔日,于波罗奈都城,有梵与王治国。那时,释迦菩萨投生为鹌鹑,与几千只鹌鹑朋友,同住在大森林里。
  当时,有一位能学鹌鹑叫声的捕鹑者,每次模仿鹌鹑们的叫声,等那些鹌鹑闻声而来,却纷纷陷入了,这猎人在林中早已布好的罗网。
  于是,这捕鹑猎人每天都能满载而归,因为他学鹌鹑的叫声太像了,几可乱真。这导致大森林里的鹌鹑不断减少,此处的鹌鹑群族面临灭亡。
  一天,菩萨对鹑友们说:“这个捕鸟者能使我们亲族灭亡,通过不断思考,我想到一个挽救命运的方法。”众鹑友回答:“请贤者细说!”
  菩萨鹑解释:“当我们落网后,各自将头钻进网孔,然后一起展翅飞翔!飞到隐蔽处后,再将罗网舍弃。如果能够齐心协力,共同合作,我们便能从网中逃出生命!”众鹑听罢,齐声赞同:“谨遵如命。”
  过了几天,大群鹌鹑被捕鸟者网住。这时,它们依照菩萨鹑所教的方法,合力齐飞,将网带飞到一隐蔽处,各自从网下逃出。
  不一会,捕鸟者去收网,却发现自己的鸟网不见了!这一回,他不仅仅没有捕捉到鹌鹑,连吃饭的工具都丢了。郁闷归郁闷,他还是抓紧时间,又重新做了一张鸟网。
  然而,同样的故事再次发生,一个月之内,鹌鹑没捕到一只,鸟网却损失了三张。通过仔细观察,捕鸟者发现了问题所在:这鸟群中有聪明的鹌鹑,能令鸟群齐心协力,带网腾飞。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捕鸟者绞尽脑汁,觉得只能从破坏鸟群团结下手。于是,他在布网处撒下许多美味食物,目的是让那些鹌鹑们,在争夺食物的过程中产生矛盾。如此,有可能会破坏鸟群的团结。捕鸟者略展愁眉,说偈一首:“彼等相和合,鸟可持网去,一旦起争端,将归我掌中。”
  果然,过了几天,在捕鸟者撒下的美食处,鸟群们找食时,一只鹌鹑的双脚,无意中踏到另一只鹌鹑的头上。于是,被踏的鹌鹑生气:“喂!谁踏我头?”
  被责难的鹌鹑,见对方语气粗鲁,也开始生气:“我未注意,何必动怒!”于是,两只鹌鹑互不相让,发生争论。一只鹌鹑说:“今后,你可以单独持网飞升!”
  另一只鹌鹑则说:“你持网时,发毛将落!请君持网飞腾!”前之鹌鹑反驳:“你持网时,羽毛脱落!请君持网飞腾!”
  互相争论之间,两只鹌鹑各自的鹑友,也开始加入争论之列。如是争吵范围扩大,鹌鹑们已经无法团结,更不用说齐心协力,带网腾飞了。
  结果可想而知,当同样的鸟网,同样的罩在它们的头上,鹌鹑们的心里,却充满着互相排斥的嗔恚,连合力齐飞的念头都没有!
  于是,捕鸟者轻轻松松地收网,轻轻松松地将鹌鹑们塞入鸟笼。然后,这些鹌鹑悲惨的死去,成为人类桌上的美味佳肴。

摘自《佛教故事》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善良是生命的黄金(君合)
下一篇:善待缘分(紫荆)
 《心经》是诸经之心(王惕)
 说“都摄六根 净念相继”(大慧)
 论三世因果的特胜(印顺法师)
 森林之中(瑛棣)
 死(印顺法师)
 血经
 佛儒自力的人生观(竺摩)
 养儿防老(西门柳)
 惜福,十分福气三分享受(弘一)
 释迦悲愍的诞生(常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上师不是弟子的“打工仔”[栏目:雪漠]
 修行不可无众生[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中阿含经》卷11[栏目:中阿含经讲义·福严佛学院]
 安住心性[栏目:找回内心的平静]
 答某校长问[栏目:太虚法师]
 第十八则:执政者勿乱杀人[栏目: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窍决宝藏海 01、智慧宝剑[栏目:晋美彭措法王]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晨语 斥妄显真第二[栏目:宋智明居士]
 维摩诘所说经注疏全集[栏目:月溪法师]
 学习了那么多经论,又做了那么多《大圆满前行》的座上观修之后,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应用佛法?[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