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彻悟人生 第六个故事
 
{返回 觉真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24

(第六个故事)

  南海里突然涨起大潮,越过了海的边界,将附近的陆地都淹没了。有三条大鱼,被海潮冲上了陆地,处在浅水之中。它们互相商量说:“我们现在处在最危险的境地,只有趁着潮水未退,应该逆潮而上,还可以回到大海的故乡。”但凑巧的是,有一条小渔船,横在他们的前面,成了阻碍。它们怎么办呢?第一条鱼,拼尽全身的气力,一跃而过,飞越渔船,回到大海。第二条鱼,虽不敢跳,但它利用水草中的缝隙,东钻西钻,也终于钻了过去。第三条鱼,既不敢跳,也不会钻,最终放弃了努力,给渔人捕捉去了。三条鱼都能考虑未来,早为之计,但是第一条鱼,奋不顾身,尽力拼搏,回到了大海。第二条鱼,借草的掩护,也逃脱伤害。二鱼得免,而第三条鱼,不肯努力,满足于小小浅水,最后受困受难。

                                   ——《出曜经》

  这里,我一连介绍了佛经中的三个故事。母亲的故事,让我们深受感动。世上只有妈妈好。母亲爱儿,是多么慈悲。佛陀关怀众生,如母爱子,也是慈悲。慈悲可以判断母亲的真伪,信佛人是否慈悲,也可以判断是否真正信佛、真正学佛。庵罗果的故事,让我们懂得因缘,种子是因,良田、水、阳光、肥料,是缘,因缘具备,才能结出鲜美的果子来。三条鱼的故事就更让我们惊心动魄了。第一条鱼,发备精进,自救得度。第二条鱼,肯动脑子,巧借他力,也能得度。第三条鱼,放弃努力,结局就很可悲了。

  佛教以智慧立教,佛陀的智慧无量无边。尽管浩瀚汪洋的三藏十二部佛教经论中,智慧无处不在,但万变不离其宗,归根到底,佛陀的智慧观,即是般若与菩提。成佛,即是证得菩提,所以,菩提是果位的智慧,成佛的智慧。成佛皆由众生而成。众生听闻佛法,佛法是为了救度众生。救度的方法是般若,所以,般若是因位的智慧,得度的智慧。

  释迦牟尼说法四十九年,大小三百余会,说来说去,说的中心就是般若。无因不成果,无般若不能证得菩提,所以,佛一切时皆说般若,般若是一切佛法的基础。般若贯通显密,般若连接佛门各派各宗。佛法因般若而生,般若揭示了宇宙、生命与精神世界的本源本相,所以我说般若是智慧的真理,真理的智慧。

 


{返回 觉真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彻悟人生 第七个故事
下一篇:彻悟人生 第五个故事
 彻悟人生 第二十一个故事
 北京智化寺《不知名元官藏》简述
 师父,我想对你说
 佛教寺院建设和维护佛教合法权益
 庄严隆重世纪风采——香港庆祝佛诞盛况与联想
 彻悟人生 第三十四个故事
 彻悟人生 第二十九个故事
 彻悟人生 第十七个故事
 家有万金不富
 彻悟人生 第十五故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五百罗汉 485、摄众心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清凉菩提[栏目:海涛法师·菩提心语]
 患得患失[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一四四、讨债子[栏目:现代因果实录]
 既然佛教是“无神论”,为何还有众多神佛呢?[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佛教戒律学 第二章 佛教戒律在印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制戒的根由[栏目:佛教戒律学]
 让我们主宰自己的心[栏目:海涛法师·菩提心语]
 打造人间佛教的文教空间(释传道)[栏目:人间佛教]
 有人以自己内心中“佛”的标准评判导师,这样对吗?[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佛教三字经》新注 五蕴[栏目:唐思鹏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