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36 请学习如何从情绪中复原过来
 
{返回 在生活中禅修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47
“ Problems and suffering will arise, but learn to know what to do when they arise and how to recover from them. ” - Godwin Samararatne
“ 问题与苦恼会生起,但学习当它们生起时知道怎么办和如何可以复原过来。”- 葛荣居士
﹙三十六﹚请学习如何从情绪中复原过来     路
  上期文章分亨了一些如何透过观察、了解与面对惊怕(或任何其他情绪)来明白惊怕原来是无实体的、并不可怕的、无他的。但在初学禅修的时候,面对惊怕(或其他情绪)是不是容易的。 那么,当被惊怕(或其他情绪)所操控时,又应如何辨呢?
 
接受、原谅、反思
 
  葛荣居士曾提示,禅修并不是训练心不会再有情绪、不会再有苦恼,而是训练心有情绪或苦恼生起时,知道怎么辨,知道怎么可以复原过来(recover)。
 
  葛荣居士亦曾提出几个很简单的建议。其一便是不去预期自己不会受情绪的困扰,接受自己就是这样的,就是会被情绪所困扰的。其二便是学习友善地原谅自己,无需责怪自己不应该发脾气,无需给予自己一个减号,也无需对自己苛刻(“don’t be hard on yourself”),学习对自己仁慈。若自己责怪自己的话,内心便充满责怪,自然便会责怪别人。若知道如何对自己仁慈,内心便有仁慈,然后才可以把心内的仁慈分给别人,对别人仁慈。学习与情绪(内境)、自己或事物(外境)交好朋友,陪伴自己这位最好的朋友去经历这情绪,经历从情绪复原的过程。最后便是在情绪过后,反思(reflect)刚经历的究竟是什么,了解情绪,了解自己。
 
没有新一轮的情绪
 
  在禅修前,当惊怕(fear)生起时,不知怎样辨,只想不受它操控,却又被它控制。多年的禅修后,有惊怕生起时,就算心乱如麻,记不起怎样可以运用这个境来训练自己的心,起码亦会如实地知道自己是会被情绪所困扰的,被它所困扰有什么稀奇,不去挣扎,不与它搏斗。只知道它的存在,无他的。起初是需要当时或之后提醒自己不与惊怕搏斗。渐渐便习以为常,这个深深的明白已成了一个习惯。换句说话,禅修前的惯性是当惊怕生起时,立刻认定这不是好东西,这里有一个难题(problem)。多年的禅修后,惯性是当它生起时,没有一个概念说这是坏东西或难题,也没有一个概念说这是好东西或没有问题,只是明白它的生起没有什么稀奇,无他的。
 
  未禅修之前,当第一轮的惊怕还未过去,新一轮的情绪又来,便是责怪自己刚才受了慌张的操控,处事不当。如是者,情绪便加倍,继而再向周边的人发泄,令自己与周边的人受苦。多年的禅修后,就算受了惊怕的操控,处事不当,亦会当第一轮的惊怕渐渐减弱时,心渐渐呈现少许空间时,马上友善地原谅自己。这原谅并不是概念上说自己没错,也不是概念上说自己应该原谅自己,而是透过一次又一次的观察与了解,明白到刚才自己在慌乱时,正是一个在受苦的人。有了这明白,对自己的慈心便会自然而生起。当慈心地原谅自己,自然会没有了新一轮因责怪自己而起的情绪。自然地过去了情绪已经过去,没有加倍。当从情绪中提早复原过来时,便学习运用这心的空间去思考有什么可以做,把刚才的破坏减低。有的话,便去做。没有的话,便止静。这么样,不刻意地,苦便没有继续散播四周,周边的人也会自然地得益。
 
  最后便是反思刚才经历的是什么。禅修前,只会懊悔,很少反思。多年的禅修后,反思已成为一个习惯,无需催促。每天晚上都会很自然地回顾当天经历的事情。有情绪的时刻便如实知道自己在这境况下会有情绪。没有情绪的时刻便如实知道自己在这境况下没有情绪。如实了解自己所处的禅修阶段,并不是虚构的这么好,也不是受情绪操控时的这么坏。
 
  受惊怕所充斥的心是不容易反思,也不容易去认识情绪的虚空或什么是它的本来真面目。从惊怕复原过来后,心渐渐有空间,便可用作反思。在心的层面而言,可反思刚才惊怕的力量从何而来,从何而去,存在时是怎么样继续的,它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在生活的层面而言,可反思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况时除了以惊怕或慌乱去反应它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处理或回应的方法呢?然后记着这处理或回应的方法,但不预期自己下次必定做得到,也不预期这样做下次便可以完美地处理事情。就像做一个实验(experiment)一样,尽管试试看,以兴趣来看看这实验的结果如何,而不是预期实验的结果必定如愿。
 
  祝愿各位耐性地学习如何可以从情绪中复原过来,以取代预期不要生情绪的习性。
 

{返回 在生活中禅修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37 请勿活在概念中﹙一﹚
下一篇:35 请认识烦恼的本来真面目
 58 请让被压抑的情绪释放
 15 请以你自己为培育悲悯心的开始
 53 请认识心的无惧
 25 请观察与认识真相
 35 请认识烦恼的本来真面目
 37 请勿活在概念中﹙一﹚
 4 请善用往事所带来的教训
 28 请认识四圣谛
 21 请聆听外境与内境
 10 请如实观察自己的身和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阿底峡尊者修忍辱[栏目:上师讲故事]
 什么是法师?[栏目:佛教基础知识问答]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二七0集[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三集]
 Problems and Responsibilities[栏目:Dr. K. Sri Dhammananda]
 当老师去世,弟子就各自四散[栏目:关于这颗心·阿姜查]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多闻与所知障[栏目:人行道]
 如何才能出家?[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五百罗汉 096、神通亿具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本迹二门[栏目:佛学名相杂集]
 六祖坛经的祖本及其演变略探[栏目:林崇安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