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返回 佛陀之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67

诸比丘,有身时,人们便会生起身思产生(kàya-sa¤cetanà-hetu)的乐与苦 。有语时,人们便会生起语思产生的乐与苦。有意时,人们便会生起意思产生的乐与苦。(这一切都是)以无明 为因缘(avijjà-paccayà'va)。

诸比丘,人们因为自己的冲动造作身业行 而导致乐与苦生起,或因为别人的诱引造作身业行而导致乐与苦生起。人们明知地 造作身业行而导致乐与苦生起,或不知情地造作身业行而导致乐与苦生起。

诸比丘,人们因为自己的冲动造作语业行而导致乐与苦生起,或因为别人的诱引造作语业行而导致乐与苦生起。人们明知地造作语业行而导致乐与苦生起,或不知情地造作语业行而导致乐与苦生起。

诸比丘,人们因为自己的冲动造作意业行而导致乐与苦生起,或因为别人的诱引造作意业行而导致乐与苦生起。人们明知地造作意业行而导致乐与苦生起,或不知情地造作意业行而导致乐与苦生起。

诸比丘,在这(一切)状况里都涉及无明 。

可是,当无明完全灭尽后,身、语、意不再成为乐与苦在他心中生起的因缘。再也没有导致乐与苦在他心中生起的肥沃土地、基地、基础、原因 。

 


{返回 佛陀之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善业
下一篇:老、病、死
 那拘罗父
 法的定律
 无去处的楼梯
 一列盲人
 四妙法
 第一章:佛陀及其教法 三种骄傲
 祈求未来
 安眠
 善业
 快乐的日子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两类超度存与亡 一、引言[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生活实用]
 念佛四十八法 22) 解释持名 Recite the Buddha’s Name to Overco..[栏目:念佛四十八法 A Guide to Pure Land Practice]
 佛法既不属于唯物主义,又不属于唯心主义...请问如何用这些理论和观点去解释佛法?[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打折扣[栏目:福报哪里来·迷悟之间 ]
 参禅要旨 一、参禅的先决条件[栏目:参禅要旨·虚云禅师]
 专门教育自己[栏目:超然法师]
 如果有意成立地区的分会,就是生命教育协会、或佛陀教育中心,需要什么资格或条件?[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入中论》第六次课程 第十二讲之:穷其一生难明白,三言两语需道尽[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历代高僧指血、舌血手书《华严经》[栏目:华严文集]
 清定上师[栏目:格鲁派大德传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