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十一章 佛陀其人
 
{返回 亲近释迦牟尼佛·从巴利藏经看佛陀的一生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436

∣第十一章∣佛陀其人

引言
 
  这章跳出了前面按时间顺序叙事的格局,而把三藏经典中关于佛陀为人的内容集中起来。其范围颇为广泛,从佛陀的身世、身高、三十二相到威神力、观点都有涉及。
 本章中「如来只是指路者」的一段对话不失为佛陀善用浅明的比喻,说明深奥道理的一个例子。除了严肃的课题讨论,本章也收录数篇佛陀与外道、居士、婆罗门与佛教长老往来问答的故事。
 叙述者:既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事件发生的顺序无稽可查,那么我们不妨暂停一下,考查在经藏中所说关于佛陀的个人特质。从最古老而流传至今的文献中,看一下佛陀讲了些什么关于自己的事,以及生活在他的年代里有幸碰到他的人们又是如何论及他。
佛陀的思惟与观察
 阿难达: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沙瓦提国揭达林给孤独园。他坐着思惟自己所舍断的恶不善法。以及所修习圆满的诸善法。了知其中的意义,世尊不禁发出如下的感叹:
 
 在前已有,于后为无,
 在前无者,于后为有,
 在前已无,于后将无,
 于今亦无。(Ud.6:3)
 
 又一次,世尊坐着观察妄念之灭尽。了知其中的意义,世尊不禁发出如下的感叹:
 
 彼之妄念根尽除,
 系缚障碍亦皆离,
 觉者住世离渴爱,
 人天两界莫能轻。(Ud.7:7)
 
 诸比库!此是四圣谛: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灭苦之道圣谛。因如实地发见此四圣谛,而称为如来、阿拉汉、正自觉者。(S.56:23)
佛陀说过去六佛
 注释者:佛陀讲在他之前的六尊佛。
 
 阿难达:诸比库!在九十一劫前,有毗婆尸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出现于世。在三十一劫前有尸弃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出现于世。同在三十一劫前,有毗舍浮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出现于世。在现在贤劫,有拘留孙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出现于世。在现在贤劫,有拘那含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出现于世。在现在贤劫,有咖沙巴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出现于世。在现在贤劫,我应供、等正觉者出现于世。(D.14浓缩)
佛陀对自己的描述
 注释者:在描述了他人之后,下面是他对自己的描述。
 
 阿难达:我出身刹帝利族,是刹帝利种,乃王侯武士的血统,我的姓是苟答马。我的寿命短促,很快就要结束;而现在的长寿者可活到百岁或百岁以上。我在一棵钵多树下成正觉,以此树为我的菩提树。我的两位上首弟子是沙利子与马哈摩嘎喇那。我有一次僧众之集会,有一千二百五十位比库阿拉汉个皆是阿拉汉。我的侍者、第一侍者是阿难达比库。净饭王是我父,王后摩耶夫人是我生母。此王的国都设在咖毕喇瓦土城。(D.14浓缩)
 
佛陀解释「如来」
 阿难达:此语乃世尊所说,此语乃应供所说,为我所亲闻:
 「诸比库!如来自觉此世间,如来是离世间者。如来自觉此世间之因,如来是舍断世间之因者。如来自觉此世间之灭,如来是证此世间之灭者。如来自觉通向此世间灭之道,如来是修通向世间灭之道者。」
 「如来自觉包括此世界之天、人在内……凡其所见、所闻、所觉知(由鼻、舌、身)、所认知、所得、所求,以及心包含的一切,所以称他为如来。如来自觉从无上正等觉之夜至究竟无余涅槃之夜为止,他所说的一切语,所发的一切音,都是真实的(如),只有真实而无他,所以称他为如来。他如是说。便如是行;如是行,便如是说,所以称他为如来。在此世界上包括天、人在内……他是一切胜者、见一切者、威神力者,所以称他为如来。」(Tti.112;A.4:23)
佛陀于所知不生我慢
 阿难达:此世界之天、人在内……凡其所见、所闻、所觉知(由鼻、舌、身)、所认知、所得、所求,以及心包含的一切,我皆了知,我皆证知。今如来认知此,如来不以其知而生我慢。如上所说的一切,我若自言不知,便是妄语;我若自言既知又不知,亦是妄语;我若自言既非知又非不知,那也是不正确的。因此,但见可见而无有所遗,如来不以其见而生我慢,不以其不见而生我慢,不以其能见而生我慢,不生任何见者之我慢。但闻可闻而无有所遗……但觉知可觉知……但认知可认知……如来不生知者之我慢。如是,如来于所见、所闻、所觉知、所认知保持平等,住于平等中,我说无其他的平等能超越或殊胜于它。(A.4:24)
一切智并非刹那知
 阿难达:高沙喇国巴谢那地王问世尊:「世尊!我曾听闻:『沙门苟答马有言:无有任何沙门与婆罗门,可自称有全知、全见,而能知一切、见一切,这是不可能的事。』世尊!作如是说者,是否在复述世尊所言,未以不实曲解佛意,又他们是否依法论事,无证据显示他们所说是应受谴责的?」
 「大王!如是说者,其言非我所说,也曲解我意。」
 「如此!世尊!此言是否出于不同的场合,另有所指,而其意遭到误解?世尊!无论如何,当时是如何说的呢?」
 「大王!据我所知,我曾如是说:『无有任何沙门与婆罗门,能在同一刹那知一切、见一切,这是不可能的事。』」
 「世尊所言极是」(M.90)
佛陀之十力与四无畏
 阿难达:如来有此等如来十力故,为众圣之首,在大众中,能作狮子吼,能转无与伦比的梵轮。是哪十力?
 如来如实了知道理为道理,非理为非理。
 他如实了知众生过去、未来、现在诸业之报,及其理由与原因。
 他如实了知导向一切处之道。
 他如实了知世间众生种种诸界。
 他如实了知众生根性差别。
 他如是了知众生种种意乐。
 他如实了知等至之杂染、清静、出离,以及解脱、静虑、等持。
 他能忆念自己种种宿命……
 以胜过常人的清净天眼,他见众生死亡与转生……知众生随业流转。
 他依漏尽、无漏,于现法自证知,住于无漏之心解脱、慧解脱。(M.12;参A.10:21)
 
 如来有四种无畏,是故为众圣之首……:
 世上无沙门、婆罗门、诸天、魔王或梵天,可义正词严地指控我:「你虽声称为等正觉者,但仍有你不觉之事。」或说:「你虽声称已灭尽诸漏,而这些漏你仍未灭尽。」或说:「你所指出的障道法,有人依之修习,事实上却不障道。」或说:「你的法本来是为了利益人,但有人修习之后,却不能完全灭苦。」我不见如是之相,而得安稳、无忧虑、无畏而住。(M.12)
佛陀的两个想法
 阿难达:此语乃世尊所说,此语乃应供所说,为我所亲闻:「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时常有两个想法,一是无恼害想,二是远离想。佛以无恼害而心生喜悦,且以之常自思惟:『我的行为并未恼害胆怯或胆大的众生。』佛以远离而心生喜悦,且以之常自思惟:『已舍断不善。』」(Iti.38)
 
佛陀作福德的果报
 阿难达:诸比库!莫畏福德,福德是乐、求、欲、喜、爱的同义语。我亲验证知长时的求、欲、喜、爱,如同长时所作福德的成熟。我曾修习慈心七年,而在七坏劫与成劫之间不再来这个世界。于世界正当坏劫时,我生到光音天。在世界成劫时,我生到空梵天宫中。在那里,我生为大梵天,是一切胜者、见一切者、威神力者。我曾三十六次为欲界诸天之王沙咖天帝,又曾数百次身为转轮圣王,威振四方,疆土无犯,七宝具足。对众小王国,我又当作何言?我思惟:「我曾造何业,今感招是果,而为大神力者、大威力者、莫非此业成熟?」之后,我思惟:「今日为大神力者、大威力者、是我布舍、调伏与防护三业的异熟果。」(Iti.22)
佛陀自谓觉者
 阿难达:有次,世尊走在郁迦罗村与制多毗耶之间的路上,婆罗门头那也走在这条路上。他在世尊的脚印上看到千幅、輞、毂,一切圆满的轮相。他于是思惟:「真是稀有啊!真是不可思议啊!这肯定不是人的足迹。」世尊这时离开大路,来到一棵树下,结跏趺坐,端正其身,置念面前。婆罗门头那追踪所见的足迹,看到世尊坐在树下。世尊令人望而生信,他诸根寂静,心也寂静,得最上调伏与平静,犹如一头巨牙象王,以防护诸根而善于调伏自我与守护。婆罗门头那走上前去,问到:「大德!你将身为天人吗?」
 「不是,婆罗门」
 「大德!你将身为乾达婆吗?」
 「不是,婆罗门!」
 「大德!你将身为亚卡吗?」
 「不是,婆罗门!」
 「大德!你将身为人吗?」
 「不是,婆罗门!」
 「那么,大德!你究竟将身为什么?」
 「婆罗门!我若尚未除尽诸漏,可以生为天人或乾达婆、亚卡、人。但我之诸漏已舍断、根除,如截断的多罗树头,归于无有,于未来已无再生起之法。正如青莲、红莲或白莲,生于水中,长于水中,不为水染,犹自出水挺立,我亦如是,生在世间,长在世间,胜于世间,不为世染,我是觉者。」(A.4:36))
佛陀的三十二相
 阿难达:一时,世尊有五百比库的随同,游行于毗提诃国。那时,弥萨罗住着一位婆罗门梵摩,他已年老、长寿、高龄,经多岁月,以至秃龄,是时百二十岁。他通达三吠陀,对语汇、法式、语分别与婆罗门的第五之古传说,能读、能诵、能解,他又通晓自然学科与大人相。
 他听说过世尊的杰出品格,又听到他正游行于毗提诃国。他的一个年轻的婆罗门弟子优多罗,与其师同是对大人相学深有研究的专家。婆罗门对其弟子说:「来,亲爱的优多罗!去见沙门苟答马,看看有关他的传说是否为实,看看他是否为如是之人,我们将透过你而知沙门苟答马。」
 「但是,我又如何去发现呢?」
 「亲爱的优多罗!大人的三十二相早在我们世代相传的经典上有所记载。具足此三十二相者,其趣向只有两种,若为在家,则为转轮圣王,征服四方,无往不胜,疆土安宁,七宝具足: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居士宝、兵臣宝等。其子数量上千,英勇超群,能伏敌军。他以正义统治四海之国土,而不用棍棒、武器。若他由在家而出家,过无家阿拉汉则成为阿拉汉、等正觉者,除却世间各种迷覆。但是,亲爱的优多罗!我是圣典的授与者,而你则是圣典的执持者。」
 「是的,尊者!」他答道。
 于是,他由座而起,对婆罗门行礼之后,右绕而去,动身前往世尊正游行的毗提诃国。他次第游行至世尊所在之处,先问候世尊,寒喧毕,坐于一旁。坐定后,他开始在世尊身上寻找三十二大人相。结果他见到除了其中二相之外的其余一切相,其一为马阴藏相,其二为广长舌相,他对这二相心存怀疑,不能确定,也无法决断。
 此时,世尊于心知他对二相有疑。他以神通力,让婆罗门之弟子优多罗先看到马阴藏相,之后,世尊伸出舌头,反覆地以舌触及两边耳孔、鼻孔,又以舌头覆盖前额。如此,这位婆罗门心想:「沙门苟答马果然具足三十二相。我何不跟随他,再观察他的行为呢?」
 他花了七个月的时间,紧紧跟随在世尊身边,如影随形,片刻不离。在毗提诃七个月之后,他动身返回弥萨罗。
他到婆罗门梵摩处,敬礼之后,坐于一旁。此时,婆罗门问到:「亲爱的优多罗!有关他的传说是否为实,看看他是否为如是之人?」
 「那些传说真实不虚!大师苟答马确为如是之人。苟答马大师双足平置,此为苟答马之大人相。足有二轮,有千幅、辋、毂,一切圆满的轮相……足根广长……手指脚指纤长……手足柔软……手有缦網……足背高起圆满……腿如鹿王……当他直立不弯身时其手长过膝……马阴藏……身放金光……皮肤金色且肌理甚细,因皮肤细致故,尘土不沾其身……毛路分明,一毛孔一毛生……身毛向上……向上之身毛为绀青、青黑色,卷曲如耳环右旋……其身端直如梵天……七处隆满……上身如狮子……两肩之间圆好……其身如榕树树,两手平展时其长度与身高相等……颈与肩平正……味觉无上敏锐……颚如狮子……口有四十齿……各齿平齐……齿无间疏……牙齿白净……舌广长……梵音如迦陵频伽鸟……其眼绀青色……眼睫如牛王……眉间白毫有柔软细绵的光泽……顶如肉髻,此等即是苟答马之大人相,所以苟答马大师具足此等三十二大人相。」
 「他行走时,右脚先行;步幅不过长,也不过短;速度不疾不缓;双膝不相碰;双踝亦不相碰;大腿不举起或放下,或把它们放在一起,或保持分开。行走时上身不摇,唯动下身,不费气力。当他转身观察时,以全身观察,目不垂视,亦不仰望。行时不左右顾盼,目光落于身前约一犁之远。除此之外,他有无障碍的知见。」
 「他入于室内时,不仰起或放低身体,也不躬前曲后。转身就座时,离座不过远,也不过近。不以手支身就座,也不甩身入座。」
 「他坐于室内,不会手足无措,不翘腿坐,不交踝坐,不以手支颚坐。坐于室内,他的心不惊惧、不战栗、不颤抖、不焦躁;毛发不竖立,心向于远离。」
 他以钵接水,钵不上举,也不垂落,不前倾,也不后倾;水不过少,也不过满。洗钵时,水不四溅,不翻转其钵。不置钵于地上而洗手,手既洗净,钵也洗净;钵既洗净,手也洗净。弃洗钵水,既不过远,也不过近,不弃于周遭。」
 「他以钵受食,钵不上举,也不垂落,不前倾,也不后倾。食不过少,也不过多。调味适度,入不过量。食入口中,咀嚼三至四次后才咽下,凡有所食,必经细嚼,口中食尽后,才再取食。但品其味,而不生贪。他取食有五要素:不为喜乐、骄逸、美饰、体爽;但为保养身体;为持续身体;为止息痛苦;为助成梵行:『如此我当弃除旧的诸受,而不起新的诸受,而生活于安稳、健康、无罪中。』
 「他食后接水,钵不上举,也不垂落,不前倾,也不后倾;水不过少,也不过满。洗钵时,水不四溅,不翻转其钵。不置钵于地上而洗手,手既洗净,钵也洗净;钵既洗净,手也洗净;弃洗钵水,既不过远,也不过近,不弃于周遭。」
 「进食之后,他置钵于地,既不过远,也不过近;他对钵既不掉以轻心,也不过份守护。」
 「进食后,他稍事静坐,但不错失为大众祝愿之时。当他祝愿后,他不毁咨其食,也不欲求他食。他纯以说法,教示、劝导、激励、鼓舞他们之后,便起身离去。」
 「他行走时,不过急,也不过缓,离去时不似逃遁者。」
 「身着衣时,不过高,也不过低;于身不紧、不松;风吹过其身,不能吹走其衣;尘土不能弄污其身。」
 「进入林中,他坐于所设之座。坐下后洗足,他并不关心足部的装饰。洗足毕,结跏趺坐,端正身体,置念面前。他的心不思自害,不思害他,不思自他两害;他常以自利、利他、自他两利、利益一切世界之心而坐。」
 「入道场,他为大众说法。他不逢迎大众,也不严责大众。他纯以说法,教示、劝导、激励、鼓舞他们。其音声具八种特质:玲珑、明瞭、美妙、清晰、和雅、透徹、低沉、嘹亮。他的音量遍及所有在场的大众,但不超越大众。在受到他的教示、劝导、激励、鼓舞后,人们从座起身离去,对他不断回视,别无他念。」
 「尊者!我们看到苟答马大师行走、站立、于室内静坐、于室内进食、食毕静坐、食后祝愿、进入道场、于道场静坐、于道场为大众说法。苟答马大师便是如此。他就是如此,甚至更胜于此。」
 如此说后,婆罗门梵摩即从座起,上衣偏袒一肩,面向世尊所在之处,双手和十,高声说了三遍:「归命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归命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归命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愿有朝一日,我等得与苟答马大师会面,愿有朝一日,我等得与大师交谈。」(M.91)
瓦基(vajji,古音译:跋耆)长者巧驳外道
 阿难达:一时,佛在瞻波城伽伽湖畔,那时,瓦基长者于一日午时出瞻波城去见世尊。但路上他心想:「此时不宜去见世尊,他应正独处静默;此时也不宜去见禅修的诸比库,他们正独处静默。我何不先去外道游方沙门所住的园林?」
 他去到了那里,其时外道游方沙门正在集会,谈论种种低俗的话题,人声鼎沸,看到瓦基长者从远处而来,他们提醒彼此安静,说到:「诸大德!不要做声,安静莫语。瓦基长者将要到来,他是沙门苟答马的信徒。瞻波城中。倘若尚有白衣,是沙门苟答马之徒,此人必是其中之一。此等贵人,不喜噪音,谨慎小声,称赞小声。如见我等寂静不语,他或便生亲近之念。」
 游方沙门于是沉默下来,瓦基长者来到后,向他们寒喧问候,然后坐于一旁。他们问到:「长者!看来沙门苟答马反对苦行,一向严厉诃斥责备每个修苦行而导致艰苦生活的人。这事属实吗?」
 「不是的,大德!世尊诃责当诃责者,称赞当称赞者。他必定是分别论者,而非一向论者。」
 「一位游方沙门对他说:「且慢,长者!你所称扬的沙门苟答马,依据你所言,他是对任何事物都无设定的虚无论者。」
「与之相反,大德!我当以理对诸大德说,世尊确实有设定何事为善,何事为不善。因此,世尊确实有所设定,并非无设定者。」
 如是说后,诸游方沙门随即沉默。(A.10:94)
人之痴与不痴
 注释者:一位信仰尼乾陀的人,他的一个儿子萨遮迦来到韦沙离(Vesàl?。古音译:毗舍离,吠舍厘)与佛陀辩论。佛陀提到自己觉悟前的精进,如何使他发现苦行不是证道之途。他说:
 阿难达:我曾向数百听众说法,其中或有人想:「沙门苟答马在为我一人说法。」但他不应如此认为,因如来是为令大众知之而说法。当说法毕,我即摄心于内,使它平静,使心专一、专注在我说法之前的相同所缘上。」
 「沙门苟答马是应供、等正觉者,此事自是可预料的。但沙门苟答马可曾在白天睡眠呢?」
 「在热季的最后一个月,食后由乞食归来,曾将大衣褶成四叠,右胁而卧,正念,正知而入眠。」
 「有些沙门、婆罗门,称此为痴人之住。」
 「人之痴与不痴,不决于此。人若未舍断那些垢染、重生、未来之苦、导致生、老、死的诸漏,我说他即是痴者,因为他尚未舍断诸漏,所以他是愚痴的。若舍断诸漏,我说他即是不痴者。因为他舍断诸漏,所以他是不痴的。譬如多罗树,截其顶冠,便无再生之机。同样地,如来已舍断、切断、根除诸漏,如截断的多罗树头,归于无有,于未来已无再生起之法。」
 世尊如此说时,萨遮迦观察说:「真是稀有啊!苟答马大师,真是不可思议啊!当苟答马大师一再受到别人对他的人身攻击时,他的肤色愈加光亮,面色愈加清澈,正如应供、等正觉者。我曾有幸与富兰那咖沙巴辩论,他在这种时刻支吾其词,转变话题,甚至显露愤怒、瞋恨与粗暴。我又与末伽梨瞿舍利,以及许多人有过类似的经验。那么,苟答马大师!在此告辞了,我们很忙,还有许多事待办。」(M.36)
 
 注释者:但萨遮迦并未被说服,而仍保留原来的观点。
阿难达尊者代佛陀说法
 叙述者:有一个事件说明佛陀也不能免于疾病。
 
 阿难达:一时,世尊在释迦族咖毕喇瓦土城外之榕树树园。那时,世尊病愈未久。释迦族人马哈那马前来世尊处,说到:「世尊!我久知世尊所教之法:『得定者有智,不得定者则否。』世尊!是先定而后智?还是先智而后定?」
 阿难达尊者此时思惟:「世尊病愈未久,这位释迦族人马哈那马却向他请教一个艰深的问题。我何不把他领到一旁,为他说法呢?」
 于是,他就这样做了,他说:「世尊说有学者的戒、定、慧,又说无学者的戒、定、慧。所谓有学者的戒,是比库为具戒者,以别解脱律仪防护,圆满正行与行处,见微细的罪过也感怖畏,以受持学处而学。所谓有学者的定,是比库入于并住于四种禅其中一禅之中。所谓有学者的慧,是比库如实了知:『此是苦,此是苦集,此是苦灭,此是灭苦之道。』至于所谓圣弟子者,具足戒、定、慧,他依漏尽、无漏,于现法自证知,住于无漏之心解脱、慧解脱。」(A.3:73)
比库作衣的尺寸
 叙述者:佛陀的身高如同常人。这一点可由在后文将要提到的他与马哈咖沙巴长老交换袈裟的故事,以及下面的事件作出推测。
 
 伍巴离:那时,世尊在沙瓦提国揭达林给孤独园,世尊姨母之子难达尊者同时也在园中。他生相俊美,令人望而生信,唯其身高矮世尊四指。他曾穿着于世尊尺寸相同之衣,诸长老看到他从远处走来时,常误以为是世尊而从座起身。他到达后,诸长老方知其误。他们对此不满,议论纷纷,低声抗议:「如何难达尊者可着与世尊相同尺寸之衣?」
 他们将此禀报世尊。他诃责了难达尊者后,制定了学处:「若比库着衣,其尺寸与佛衣无异者,犯巴吉帝亚。佛衣之尺寸为:长佛九搩手,宽佛六搩手。」(Vin.Sv.Pàc.92)
见法者即见我,见我者即见法
 叙述者:跋迦梨长老的故事列于此,正好说明佛陀对以色身见佛的态度。
 
 阿难达: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林园,那时,跋迦梨尊者住在一陶师家,他身患重病,备受折磨。他对诸侍者说:「朋友!去世尊处,以我之名,头面顶礼世尊之足,而说到:『世尊!跋迦梨比库身患重病,备受折磨;他以头面顶礼世尊之足。』之后又说:『世尊!以慈悯故,往视跋迦梨比库,当为善举。』」
 「是的,朋友!」诸比库答道。他们去到世尊处,转达口信及其请求。世尊默然同意,他着下衣,持钵及大衣,前往跋迦梨尊者处。跋迦梨尊者见世尊前来,便试着从床上起身。世尊说:「勿起身,跋迦梨!切勿起身。此处有设座,我坐此处。」他坐于备好之座上,然后说到:「跋迦梨!我希望你好转,我希望你感觉舒适,苦痛渐减,而非渐增,苦痛渐少,而非渐多。」
 「世尊!我并未好转,我感觉不舒适,苦痛渐增,而非渐减。苦痛渐多,而非渐少。」
 「跋迦梨!我希望你无忧虑、无自责。」
 「诚然,世尊!我有不少忧虑与自责。」
 「如此,我希望你并无因戒行而自责。」
 「世尊!我实无戒行可以自责。」
 「跋迦梨!若非如此,你又何故忧虑、自责呢?」
 「世尊!长久以来我想去见世尊,却总因体力不足未能如愿。」
 「跋迦梨!莫作此言,你何故要见此不净之身?见法者即见我,见我者即见法。因人在见法时则见我,在见我时则见法。跋迦梨!你认为如何呢?色是常或无常?」(S.22:87)
 
 注释者:佛陀接下去作了为五比库初转*轮时的同样开示。
跋迦梨尊者自己结束生命
 阿难达:世尊教示跋迦梨尊者之后,起身离去,往灵鹫山去。
 世尊离去不久,跋迦梨尊者对侍者们说到:「来,朋友!置我于床,抬我至仙人山黑石窟,像我这种人岂可死在屋中?」
 「是的,朋友!」他们答道,并依嘱而行。
 那天世尊便留在灵鹫山,是夜过后,世尊告诉诸比库:「来,诸比库!前往跋迦梨比库处,对他说:『尊者,听好天人对世尊说的话。昨夜有二位天人来世尊处,相貌庄严,其光遍照灵鹫山,敬礼之后,其中一位说:世尊!跋迦梨比库一心但在解脱。此时,另一天人说:世尊!他会获得究竟解脱。世尊现在有话告诉你:勿畏怖,跋迦梨!勿畏怖。你的死亡将清净无过,你命终时,清净无过。』
「是的,世尊!」他们答道。于是他们去跋迦梨尊者处,对他说:「朋友!请听来自世尊与二位天人的口信。」
 跋迦梨尊者向侍者说:「朋友!快将我扶下床,像我这种人,怎可坐于高座聆听世尊的口信呢?」
 「是的,朋友!」他们答道。并依嘱而行。然后他听到了带来的口信。
 他说:「如此,朋友!以我之名,以头面顶礼世尊之足,然后说:『世尊!跋迦梨比库身患重病,备受折磨;他以头面顶礼世尊之足。跋迦梨说:世尊!我不疑色、受、想、行、识五蕴无常,亦不疑凡无常是苦。于无常、苦与变异之物,我无欲、无贪、无爱;于此我也无有疑惑。』」
 「是的,朋友!」他们答道。他们便动身,其后不久,跋迦梨便自己结束了生命。
 诸比库到世尊处,转达了跋迦梨尊者的话。世尊便说:「诸比库!让我们一同去仙人山黑石窟。族人跋迦梨已在该处自己结束生命了。」
「是的,世尊!」他们答到。然后,世尊与诸比库一同前往仙人山黑石窟。尚在远处,他便已望见跋迦梨尊者的尸体躺在床上。同时,有一团烟雾、一个阴影游向东、西、北、南、上、下与四维。此时,世尊对诸比库说:「诸比库!你们见到那团烟雾、阴影吗?」
 「是的,世尊!」
 「诸比库!那是邪恶的魔王。他正在搜寻跋迦梨的识:『族人跋迦梨的识今住于何处?』但是,诸比库!族人跋迦梨已入般涅槃,其识已无住于任何处。」(S.22:87)
 
 叙述者:在三藏中有好几起比库自己结束生命的事件,佛陀宣说此种行为是无罪的唯一条件,即此人已是了无阿拉汉、痴的阿拉汉,或在阿拉汉定证得阿拉汉果的人,在这情况下自己结束生命只不过是终止一个治不好的病。除此之外,杀人或劝人去死是四重罪之一,犯了这种过失则将永远驱逐于僧团外(其余三个重罪为偷盗、淫与妄称得道),纵然如此,自杀仍犯恶作。
未来有美德亚(Metteyya,古音译:弥勒)佛出现于世
 注释者:之前曾提到佛陀举出在他之前的六尊佛,也提到在他之后的佛,未来佛将在佛陀与佛陀所传之法完全被世人遗忘之后,出现于世。
 
 阿难达:人寿当增至八万岁时,弥勒应供(堪受世间供养)、等正觉(自己正觉一切法)、明行足(不论知识或行为都圆满无瑕)、善逝(善净行)、世间解(彻底了解世间者)、无上士调御丈夫(无与论比的调御师)、天人师(人与天的师范)、佛(觉者)、世尊(世间之最尊)之如来出现于世,犹如我今出现于此世界。他将自证、现证,并向诸天、魔、梵天的世界,以及沙门、婆罗门、国王与人民的众生界宣说。他将教导法,此法不论是文字或义理上,不论是初、中、后,都是善妙的,要为人们解说此圆满清净的梵行,如我今所作。(D.26)
法施胜于财施
 阿难达:此语乃世尊所说,此语乃应供所说,为我所亲闻:「诸比库!我是婆罗门,心胸宽大且喜舍,这是我的最后生,我为无上医王。汝等俱是我之心子,由我口所生,由我法所生,是法之传人,非物之传人。世间有两种布施,一是财物施。二是法施。两者之中,法施为最胜。」(Iti.100)
确立对如来的信心
 阿难达:如此,诸比库!若有人对一比库说:「尊者!有何凭据与确实之事,而使你因此说:『如来是等正觉者;法是善说;僧团是善行者?』」为正确地回应,你当回答:「好吧,朋友!我亲近世尊,是为了听法。世尊授法,按部就班,由浅入深,每入于深处,必然黑白之法并陈。因循其例,而于所教导的法中,现证知某一类教法(指证悟之道的四个阶段之一),我已到达我的目标,我对老师生起净信:『如来是等正觉者;法是善说;僧团是善行者。』任何人以这些凭据、文句,而根植、确立对如来的信心,那么其信心可称有凭有据,根植于见、闻,非沙门、婆罗门、魔王、梵天或任何人所能破坏。」(M.47)
如来只是指路者
 阿难达:「当沙门苟答马的诸弟子受到他的教示,他们都能成就无上涅槃的目标吗?或有部分的人无法成就呢?」
 「婆罗门!其中有一部分能成就,一部分则不能。」
 「苟答马大师!既有涅槃,有通往涅槃之道,又有沙门苟答马为其指引,为何会如此呢?」
 「婆罗门!对此我要反问一句,请随意回答。你自认为可熟悉通往王舍城的道路?」
 「是的,苟答马大师!我熟悉。」
 「你认为如何,若有人欲至王舍城,前来问你:『先生!请指示我通往王舍城的道路。』于是你告诉他:『善者!这条道路通往王舍城。沿此路行至一村庄,又至一镇,其后便可见王舍大城,并见其花园、树林、田地、湖泊。』如此由你指引之后,他却走错路,一路西去。若又有一人,得你指引,安全抵达王舍大城。既有王舍城,又有通往该城的道路,为何受你指引的两人,其一迷途而西去,其一却安全抵达王舍城?」
 「苟答马大师!我但为指路,对此我能作什么呢?」
 「同样地,婆罗门!既有涅槃,有通往涅槃之道,又有我为其指引,我的弟子由我所指引,但仍有人成就涅槃,有人则否。婆罗门,成就与否,对此我能作什么呢?如来只是指示道路者。」(M.107浓缩)
于五蕴不可得见如来
 阿难达:一时,一些外道游方沙门到阿絻罗度尊者处,向其问到:「朋友!阿絻罗度,那上人、无上人、成就无上成就者之如来,当如来形容自己时,用以下四句来形容:『如来死后存在;如来死后不存在;如来死后既存在又不存在;如来死后非存在非不存在。』
 「朋友!如来形容自己,不依此四句。」
 说毕,他们评论道:「此人若非新戒比库,便是愚蒙无能的长老比库。」于是对阿絻罗度尊者失去信心,以为他是新戒、愚蒙比库,便从座而起,转身离去。阿絻罗度尊者等他们离去之后不久,便感到疑惑:「若他们再来追问我时,我当如何作答,说世尊之所说,不会以非事实而误传,能以相应于法的见解陈述,而无任何事物可推论我所说的应受谴责?」他到世尊处,向世尊禀报这件事。
 「阿絻罗度!你认为色是常或无常?」——「无常,世尊!」
 注释者:佛陀此时继续如他为五比库二转*轮时那样,为他开示。之后,他问到:
 阿难达:「你认为如何呢?阿絻罗度!你以色见如来吗?」——「不是的,世尊!」——「你以受……想……行……识见如来吗?」——「不是的,世尊!」
 「你认为如何呢?阿絻罗度!你于色之中见如来吗?」——「不是的,世尊!」——「你于色之外见如来吗?」——「不是的,世尊!」——「你于受……受之外……想……想之外……行……行之外……识……识之外见如来吗?」——「不是的,世尊!」
 「你认为如何呢?阿絻罗度!你以色,受,想,行,识见如来吗?」——「不是的,世尊!」
 「你认为如何呢?阿絻罗度!你以无色、无受、无想、无行、无识见如来吗?」——「不是的,世尊!」
 「阿絻罗度!当你即使于现法都无法觉察如来是真实、确立时,若对人说:『朋友!那上人、无上人、成就无上成就者之如来,当如来形容自己时,用以下四句来形容:『如来死后存在;如来死后不存在;如来死后既存在又不存在;如来死后非存在非不存在。』如此说法是适当的吗?」
 「不是的,世尊!」
 「萨度!萨度!阿絻罗度!我所说如我昔日所说,即苦与苦之灭而已。」(S.44:2)
 阿难达:「世尊何以对这些问题不作答?因为他们都以色(受、想、行、识)来看待如来死后的问题。」(S.44:3)「因为问者对于色(受、想、行、识),尚未离欲、离爱情、离渴、离热恼、离贪爱。」(S.44:5)「因为问者乐着于色(受、想、行、识)有、取、爱,又不知如何止息它们。」(S.44:6)「因为诸问属见之稠林……见之结缚,与苦、悲痛、恼害、热恼相关,而不引导人入离欲、厌离、寂止、证知、觉悟与涅槃。」(M.72)
 
 我说于现法不可知之人是如来,我如是说,如是语。今有沙门,婆罗门无根据地、自夸地、虚妄地、错误地将之曲解为:「沙门苟答马是虚无论者,因他教导存在的有情是断灭、破坏与非有。」(M.22)
舍断三种我得
 阿难达:有三种我得:粗之我得、意所成之我得、无形之我得……粗之我得者有形,为四大和合而生,段食所养。意所成之我得者,有形之色身,由心所成,具足四肢,诸根完具。无形之我得者无有形体,由想所成……我教导法于汝等为使舍断诸我得,当你修习此教法,便可舍断杂染之诸法,增长清净之诸法,于现法自证、现证,得入住于广大圆满之智……若有人思惟,如此修习是住于苦,并非如此;相反地,如此修习可住于喜悦、欢喜、轻安、正念、正知与安乐。
 
 注释者:佛陀由此又继续讲到轮回之际,此三种我得之中任何一种可承继另外一种。如此一来,不可能主张三种我得之一为真实,而余皆不实,人们只能说其中的任何一种与其他两种不相兼容。这正如由牛而有牛乳,由乳而有酪,由酪而生酥,由生酥而有熟酥。对其中任何一种的特性,仅适用于该种产物,而不能用于其他,然而,各种产物间又不是彼此无关的。佛陀由此总结到:
 
 阿难达:此等世间用法、世间语辞、世间共称、世间叙述法,如来用之,不误其意。(D.9浓缩)
 
 
原注:                   

 根据注释书,这道谜语的第一行是指贪、嗔、痴之烦恼,第二行是指戒,后两行是指佛陀觉悟的刹那。
 Papa¤ca此词亦有别译,见《早期佛教思想的概念与实相》Concept and Reality in Early Buddhist Thought,Kandy:BPS,1971)系¥à?ananda比库所著。此书第21页,对下面的偈给了意义不同的翻译与评注。(向智)
「无畏」或称为「圆满的信心」。(向智)
这是十无记(见第十二章)中的四个,不论其答案是肯定或否定,都对某一假定作出了肯定的回答。古希腊人问:「你是否用粗棍打了你的妻子?」不论答案是肯定或否定,结果都是「那么,你确实打了你的妻子。」佛陀拒答的原因,见于本章的末尾。
佛陀在觉悟后不久,首先以如来(tathàgata)一词自称(见第三章),阿拉汉也用于阿拉汉。注释书中对此有各种不同的解析:「因为他是『如来』(tathàgato),依渴望觉悟,如过去诸佛所作;因为他是『如去』(tathà gato),依修习与证悟,依过去诸佛之道;因为他是『如相来』(tatha-lakkha?aü àgato),遇实相之相。」
 

译注:                   

世间形成的时期称为「成劫」,破坏的时期则为「坏劫」。
光音天是色界天之一,对应于第二禅。此处天人都是口中发出净光来沟通,不用话语,没有声音,也能以光教化他人,故称「光音」。佛经说劫初的人类,即由光音天而来。
吠陀为古印度婆罗门根本圣典的总称。
三十二相:转轮圣王身与佛身所具足的三十二种殊胜容貌与微妙形相。
尼乾陀是印度古代六师外道之一,此外道主张修苦行,离世间之衣食束缚。
咖沙巴尊者与佛陀交换袈裟的故事参见第十六章。
「巴吉帝亚」是轻罪之一种,若犯此罪,经忏悔则得灭罪。
「一搩手」是指张开拇指与中指尖的距离,佛之一搩手约二尺。
段食分粗、细两种,饭面等为粗,酥油香气等为细。
「由想所成」是指只存在于概念中,在观念上以为有个自我。

 


{返回 亲近释迦牟尼佛·从巴利藏经看佛陀的一生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十二章 教义
下一篇:第十章 中期
 第十一章 佛陀其人
 第十四章 晚年
 第十二章 教义
 目录 前言
 第十六章 第一次结集
 第七章 比库尼的出现
 第五章 两位上首弟子
 第一章 诞生与早年
 第六章 给孤独长者
 第四章 弘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悲咒句偈 39.罚娑罚嘇 FA SHA FA SHEN[栏目:大悲咒句偈·宣化上人Great Compassion Mantra Verses]
 正信的佛教(马来西亚)[栏目:慧律法师]
 Suffering and Self-view[栏目:The Four Noble Truths]
 海外法宇对联[栏目:佛教楹联集]
 41 恶习难改[栏目:依空法师·人间巧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