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没有身心的境界 结语
 
{返回 法增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42

结语

如是觉悟的圣者就像平常人一样的过生活,直到色身的坏灭。舍利弗比喻这个时刻说:「我就像做完了工,现在回家了。」广钦尊者说:「无来,无去,无待计(‘待计’,福建话---指‘事情’)。」

《相应部》道相应(34.4.3-34.4.4 到彼岸):「诸比丘!修习、多修八法者,则可资于由此岸到彼岸。何者为八耶?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是。诸比丘!修习、多修此八法者,则可资于由此岸到彼岸。

世尊如是说已,如是说之善逝师,更说曰:
   (一)于人中到彼岸者少,余之众生唯奔走于(此)岸边。
   (二)于正说之法,行如法者到达彼岸,超越甚难超越死之境界。
   (三)贤者弃黑法,应修白法。离在家到出家,难得乐而向远离处。
   (四)希求喜悦、断诸欲、无所有,贤者去心垢而净己。
   (五)于菩提分正心善修以欣无取,弃执着,有光辉之漏尽者,于现世般涅槃。」

我们不必等到死时才到达涅槃,佛与阿罗汉圣者在活着的时候就已到达。因此世罗长老尼才说:「不出离世,独处何益?徒享欲乐,勿至后悔。诸欲如刀柱,诸蕴断头台,汝呼为欲乐,今不为我喜。喜悦随处排,打碎痴暗块,波旬!如是汝当知,恶者!汝为我所败。」阿逸多长老说:「我无死恐怖,无生命欲念。正知有正念,舍此积集身。」婆破长老说:「见者见见者,亦见未见者,然而未见者,两者皆不见。」南岳怀让参六祖慧能说:「说似一物即不中。」永嘉玄觉禅师说:「游江海,渉山川,寻师访道为参禅;自从认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关。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纵遇锋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这些是解脱身心的境界。

我们若还未到达,实应加倍努力。佛的涅槃语:「诸位比丘! 我要提醒各位:一切因缘和合法必将会败坏的,各位不要放逸,应当努力求进步!」
法增比丘,澳洲佛宝寺。13/6/2010
愿众生安乐!


{返回 法增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十随念
下一篇:没有身心的境界 如何达到涅槃 3.密宗的修法
 圆满证悟七例
 三十七菩提分法
 证悟初果的方法 初果断三结
 佛法治病的真理 6 修慈爱来医好受嗔恨伤害的心
 造作,苦及业的灭尽
 烦恼的类型与对治法 烦恼的生起--攀缘四识住
 证悟初果的方法 断第三个烦恼:身见结
 入流分与入流的道次第 4 圣戒成就 结语
 入流分与入流的道次第 2 于法不坏净
 有钱的在家人的修行 南传[虎径经]的注释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最具魅力[栏目:禅话禅画]
 二、“我妈当场开顶,头发掉下一小鬏……”[栏目:走近当代觉囊的法王]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0三一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一集]
 生命的包袱[栏目:人生的阶梯·星云大师]
 佛教的基本哲学观点[栏目:惟贤法师]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迹1000例 三、与乐 脱险[栏目: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迹1000例]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七)~G 第727经:本经叙述佛陀在病中嘱咐阿难说七觉支法。[栏目:界定法师]
 A Taste of Freedom[栏目:Ajahn Chah]
 武则天为什么信奉佛教?[栏目:每天读一点佛教常识]
 水果你懂多少[栏目:素食与健康]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