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五戒的持守与违犯 持戒的功德
 
{返回 法增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148

持戒的功德

佛说:「持五戒者,还生世间作人。」(《恒水经》(卷1))「受佛五戒者,是福德之人,无所畏避。」(《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佛又说:「戒行之德,福应自然,天神拥护,感动十方。与天参德,功勳巍巍,众圣嗟歎,难可称量。智士达命,没身不邪,善知佛教,可得度世之道。」(《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佛在《长阿含经》(卷二)里说道:「世尊告诸清信士曰∶凡人犯戒,有五衰耗∶何谓为五?一者求财,所愿不遂;二者设有所得,日当衰耗;三者在所至处,众所不敬;四者丑名恶声,流闻天下;五者身坏命终,当入地狱。

佛又告诸清信士:凡人持戒,有五功德:何谓为五?一者诸有所求,辄得如愿;二者所有财产,增益无损;三者所往之处,众人敬爱;四者好名善誉,周闻天下;五者身坏命终,必生天上。」

佛言:「若善男子!善女人!欲求作声闻、缘觉、佛乘者,悉成其愿。吾今成佛由其持戒,五戒、十善,无愿不获。诸比丘!若欲成其道者,当作是学。」(《增壹阿含经》24.6)

我们应常如此思惟:「(1)衰老是自然的法则,我们并不能超越衰老;(2)病苦是自然的法则,我们并不能超越病苦;(3)死亡是自然的法则,我们并不能超越死亡;(4)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不论是喜欢或珍惜的,最后将会与我们背离或分散的;(5)我们是业的主人,是自己业的继承人,由自己的业而生,是自己业的亲族,依自己的业的支撑而活,不论我们造何种业,善的或恶的,我们必将去承担,这是肯定的,我们应当天天如此的思维及反省。」(《佛教朝暮课诵》早课)

随念自己之戒德,持戒实无毁、无穿、无污点、无杂、自在、智者所赞、无所触(不为爱与见所触,亦不为人责难),令起于定。随念戒能得近行定,但它能令近行定、安止定、道定与果定生起。佛言:「由戒生定,由定生慧,由慧得解脱」。(《长部.涅槃经》)

法增比丘谨识,澳洲佛宝寺。2010年5月9日


{返回 法增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正法的隐没
下一篇:五戒的持守与违犯 违犯的对治
 十随念
 证悟初果的方法 初果成就四不坏净
 佛法治病的真理 10 日日吉祥幸福与安康
 随念僧
 澳洲北部的黑人酒鬼
 邪见的厉害性
 证悟初果的方法 验证
 从五比丘和须跋的例子看阿罗汉的道与果
 二十亿耳沙门的修行
 没有身心的境界 涅槃的境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失败 On Failure[栏目:旅途脚印 Footprints on the Journey]
 第九选 五蕴断--攀缘四识住[栏目:杂阿含经二十选]
 杂宝藏经白话 贾客造舍供养佛获报生天缘第六十一[栏目:杂宝藏经白话]
 普贤十大愿王别释[栏目:谛闲法师]
 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栏目:经典]
 如何使冥阳两界同归极乐[栏目:仁焕法师]
 佛教丛林观 第三章 丛林法会佛事 第一节 丛林常用法会 四、讲经法会[栏目:佛教丛林观]
 观修无常是为了成办快乐[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菩提道次第广论》思考题[栏目:智敏上师]
 创古仁波切访谈(妙融法师)[栏目:创古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