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五戒的持守与违犯 持戒的功德
 
{返回 法增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927

持戒的功德

佛说:「持五戒者,还生世间作人。」(《恒水经》(卷1))「受佛五戒者,是福德之人,无所畏避。」(《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佛又说:「戒行之德,福应自然,天神拥护,感动十方。与天参德,功勳巍巍,众圣嗟歎,难可称量。智士达命,没身不邪,善知佛教,可得度世之道。」(《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佛在《长阿含经》(卷二)里说道:「世尊告诸清信士曰∶凡人犯戒,有五衰耗∶何谓为五?一者求财,所愿不遂;二者设有所得,日当衰耗;三者在所至处,众所不敬;四者丑名恶声,流闻天下;五者身坏命终,当入地狱。

佛又告诸清信士:凡人持戒,有五功德:何谓为五?一者诸有所求,辄得如愿;二者所有财产,增益无损;三者所往之处,众人敬爱;四者好名善誉,周闻天下;五者身坏命终,必生天上。」

佛言:「若善男子!善女人!欲求作声闻、缘觉、佛乘者,悉成其愿。吾今成佛由其持戒,五戒、十善,无愿不获。诸比丘!若欲成其道者,当作是学。」(《增壹阿含经》24.6)

我们应常如此思惟:「(1)衰老是自然的法则,我们并不能超越衰老;(2)病苦是自然的法则,我们并不能超越病苦;(3)死亡是自然的法则,我们并不能超越死亡;(4)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不论是喜欢或珍惜的,最后将会与我们背离或分散的;(5)我们是业的主人,是自己业的继承人,由自己的业而生,是自己业的亲族,依自己的业的支撑而活,不论我们造何种业,善的或恶的,我们必将去承担,这是肯定的,我们应当天天如此的思维及反省。」(《佛教朝暮课诵》早课)

随念自己之戒德,持戒实无毁、无穿、无污点、无杂、自在、智者所赞、无所触(不为爱与见所触,亦不为人责难),令起于定。随念戒能得近行定,但它能令近行定、安止定、道定与果定生起。佛言:「由戒生定,由定生慧,由慧得解脱」。(《长部.涅槃经》)

法增比丘谨识,澳洲佛宝寺。2010年5月9日


{返回 法增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正法的隐没
下一篇:五戒的持守与违犯 违犯的对治
 没有身心的境界 证悟的种类
 圣道的特征与力量
 四沙门果的根
 证悟初果的方法 初果断三结
 造作,苦及业的灭尽
 在家众的修行
 证悟初果的方法 佛陀教罗睺罗的方法
 没有身心的境界 如何达到涅槃 2.禅宗的修法
 福报与功德
 四十行相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Buddhist Concept Of Heaven And Hell[栏目:Dr. K. Sri Dhammananda]
 慈悲的力量[栏目:修行笔记]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六五八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七集]
 妙宝菩提心4[栏目:妙宝菩提心·嘎玛仁波切]
 [栏目:达观法师·佛法随笔]
 松赞干布王所制定的十六条做人的道德标准[栏目:太桥旦曾堪布]
 常听人说见到阿弥陀佛了,为何当时不求往生?[栏目:学佛学经·净空法师问答]
 294.育王遵璞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未论行善先须改过[栏目:蔡礼旭老师]
 击败他人千次,不如击败自己一次[栏目:蔡礼旭老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