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烦恼的类型与对治法 烦恼的生起--攀缘四识住
 
{返回 法增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936

烦恼的生起---攀缘四识住

烦恼的生起是非常迅速的,这是因为我们的六个根门一直是开着的,每一天外头有千千万万的六尘或六境接触这六个根门,我们的心一直在起起落落,有时喜,有时忧,有时愁,有时嗔恨,有时贪著,有时又痴的可笑。这种种心态佛陀在[大念处经]里把它们归纳为触、受、想、思、爱、寻、伺。

以贪欲的生起来说,这是因为五根接触五尘时,心识对可爱之境产生的贪着。这在[杂阿含752经]里佛说:「佛告迦摩:欲谓五欲功德,何等为五?谓眼识明色可爱、可意、可念,长养欲乐,如是,耳、鼻、舌、身、识触可爱、可意、可念,长养欲乐;是名为欲。然彼非欲,于彼贪著者,是名为欲。」因接触境之后心中所生的思念,对这思念常去引欲是贪欲,为何去思念它呢?这是因为对所触境的爱乐。

人的心生起欲的过程,佛在[杂阿含64经]中解释的很清楚,那就是心(识)在接触到境时连续发生的四个心意的路程:那就是: 色识住(受、想、行识住)→攀缘→爱乐增进→广大生长。 

「愚痴凡夫无闻众生,于无畏处而生恐畏,愚痴凡夫无闻众生怖畏,无我无我所,二俱非当生,攀缘四识住。何等为四?谓色识住,色攀缘,色爱乐增进,广大生长。于受、想、行、识住,(受想行识)攀缘,爱乐增进,广大生长。比丘,(受想行)识于此处,若来若去若住,若起若灭,(爱乐)增进,广大生长。

(愚痴无闻凡夫于不应恐畏之处生起恐畏,原本是无我,不属于我的,而生起恐畏,这是因为对境攀缘而生起四识住:对色触境时识留住,对色攀缘,对色生起爱乐,增进,广大生长。受、想、行、识也一样。识在这几个地方,若来若去若住,若起若灭,攀缘,(爱乐)增进,广大生长。)

若作是说,更有异法,识若来若去若住,若起若灭,若(爱乐)增进,广大生长者。但有言说,问已不知,增益生痴,以非境界。所以者何?比丘离色界贪已,于色意生缚亦断,于色意生缚断已,攀缘亦断,识不复住,无复(爱乐)增进,广大生长,受想行界离贪已,于受、想、行、意生缚亦断。受、想、行、意生缚断已,攀缘亦断,识无所住,无复 (爱乐)增进,广大生长。

(如果你说,还有其他的原因,使到识若来若去若住,若起若灭,攀缘,(爱乐)增进,广大生长。这是因为你不知道,愚痴,思惟不正确的。这是如何的呢?当比丘离于色界的贪著后,对于色相意念生起的系缚也就断了,对于色相意念生起的系缚断后,攀缘也就断了,识就不能停住,就不能(爱乐)增进,广大生长。受、想、行、识也一样。)

识无所住故不增长,不增长故无所为作,无所为作故则住,住故知足,知足故解脱,解脱故于诸世间都无所取,无所取故无所著,无所著故自觉涅槃。

(识无所住的原故就不增长,不增长的原故就无所造作,无所造作的原故则住于无造作,住故知足,知足故解脱,解脱故于诸世间都无所取,无所取故无所著,无所著故就自知涅槃。)」

法增比丘,澳洲佛宝寺。


{返回 法增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烦恼的类型与对治法 烦恼的调服
下一篇:烦恼的类型与对治法 烦恼的类型
 快乐那里找?
 从安般念到涅槃 定境
 佛法治病的真理 7 痛苦时的对治
 四食与轮回的剖析
 从安般念到涅槃 四念处
 四圣谛 4.苦灭道圣谛
 证悟初果的方法 认识身是四大种的组合
 如何认知究竟法
 经行法四阶
 没有身心的境界 如何达到涅槃 2.禅宗的修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非法占有[栏目:真理的价值·迷悟之间]
 住无量心[栏目:林钰堂博士]
 快乐就是营养[栏目:仁焕法师]
 为什么寺院里念经总要用木鱼?[栏目:佛网文摘]
 道次第之四力忏悔与汉地之三类忏法的比较研究(道因)[栏目:戒幢佛学研究所2000级学员文集]
 真正的给予(阿姜·查)[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13、所知障[栏目:光明之旅·慈成加参仁波切]
 华严悬谈(第二会)[栏目:梦参法师]
 佛七开示录[栏目:太虚法师]
 发菩提心 报四重恩[栏目:宗舜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