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二部 神通大师 马哈摩嘎喇那 第八章 马哈摩嘎喇那的偈颂
 
{返回 佛陀的圣弟子传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79

第八章 马哈摩嘎喇那的偈颂

和佛陀其他许多阿拉汉弟子一样,在《长老偈》中,马哈摩嘎喇那尊者以偈为证,赞颂他战胜变化无常的生命。属于他的那一章,包含了六十三首偈(Thag. 1146-1208),是该部经典次长的作品。这些偈最重要的主题是,他面对轮回的诱惑与巨变时内心的平静。世间的痛苦再也碰不到他,他安住在寂灭中,超越一切存有的不安与痛苦。

赞叹林野行者

他的偈颂从四偈(Thag. 1146-49)开始,显然是对他自己说的,赞叹林野(aranna,古译:阿兰若)行者努力对抗死亡大军的梵行:

住于林中行乞食,
喜受少量入缽粮,
击溃死亡之大军,
吾等安住禅定中。

住于林中行乞食,
喜受少量入缽粮,
动摇死亡之大军,
如茅屋之于象只。

接下来的两颂只是将「行乞食」换成「行坚忍」。

接下来的八颂(Thag. 1150-57),是对一个试图引诱马哈摩嘎喇那的妓女所说。虽然它们的语气与对身体的轻视,可能会让现代人难以接受,但我们一定要谨记,佛陀自己便强调厌离色法的思维,不是因为厌恶生命,而是为了对治贪欲,那是令人陷在欲界最强的束缚力。

接下来的两颂,谈到沙利子尊者之死。当时阿难达尚未证得阿拉汉果,深受恐惧与惊骇所打击,而马哈摩嘎喇那则思维诸行无常,并保持平静(Thag. 1158-59)。

赞叹禅定的成就

在两首刻画生动的偈(Thag. 1167-68)中,马哈摩嘎喇那赞叹他在禅定上非凡的能力:

闪电落在山谷处,
毘婆罗(Vebhara)、般荼婆(Pandava)两山间,
彼于山谷处修禅定——
无上世尊之法子。

平静、不动,
圣者常趋偏远安隐之住处,
无上佛陀真法嗣,
梵天于彼亦礼敬。

接下来的偈(Thag. 1169-73),是对一个迷信的邪见婆罗门所说,他在咖沙巴(Kassapa)尊者前往托缽时出言侮辱。马哈摩嘎喇那警告他这种行为的危险,并劝他要尊敬圣者。然后,他赞叹沙利子(Thag. 1176-77)。注释说,接下来的四首偈(Thag. 1178-81),是沙利子对马哈摩嘎喇那的称赞。

欣喜完成比库(bhikkhu)生活的目标

在马哈摩嘎喇那以一首偈回敬沙利子之后,他接着回顾自己的成就,并欣喜他完成比库(bhikkhu)生活的目标(Thag. 1182-86):

屈伸臂顷我能展,
百千俱胝之身体;
我善于神变之道,
我是精于神通者。

精通禅定、智慧者,
马哈摩嘎喇那已趋于圆满,
离欲僧团之圣者,
以定力斩断束缚,
如象冲倒弱跛者。

大师已受我服侍,
佛陀教法已完成,
沉重负担已放下,
后有之根已拔除。

我已达成此目标,
因为我已皆出离,
从在家趋入出家——
断除一切诸结使。

最后几颂(Thag. 1187-1208)和他遇到魔罗的结局相同,那记载于《中部》(MN 50),我们接下来就要来检视。


{返回 佛陀的圣弟子传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二部 神通大师 马哈摩嘎喇那 第九章 马哈摩嘎喇那最后的日子
下一篇:第二部 神通大师 马哈摩嘎喇那 第七章 马哈摩嘎喇那的前世
 第十部 佛陀的第一施主 给孤独长者 第六章 给孤独之死
 第二部 神通大师 马哈摩嘎喇那 第十章 马哈摩嘎喇那之死
 第四部 佛法司库 阿难达 第一章 阿难达的个人道路
 第十部 佛陀的第一施主 给孤独长者 第五章 世尊的开示
 第四部 佛法司库 阿难达 第四章 佛法司库
 第二部 神通大师 马哈摩嘎喇那 第一章 少年
 第二部 神通大师 马哈摩嘎喇那 第五章 双贤弟子
 第七部 从杀人魔到圣者之路 盎古利马喇 第四章 盎古利马喇的偈..
 第九部 女弟子们 第六章 多子无依的老妇:索那
 第十部 佛陀的第一施主 给孤独长者 第二章 富有的施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杂质恶质与本质[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福慧滋长]
 什么是真正的精进(达真堪布)[栏目:精进]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五章 禅宗的理论要旨与慧能前禅师的心性思想 第一节 禅宗的理论要旨——心性论[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什么是感恩[栏目:陈大惠居士]
 私欲遭苦报[栏目:因果]
 唯识名词白话新解 (六~十划)[栏目:于凌波居士]
 选择具相上师非常重要[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心的真相[栏目:珍珠之鬘·冈波巴大师全集]
 无门直指 第九十一节 呵佛骂祖[栏目:程叔彪居士]
 法句经要义 第十品 刀杖品 打蛇的年轻人 慈悲待人[栏目:法句经要义]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