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戒律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范畴论
 
{返回 佛教戒律学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235

第二节、范畴论

  此所谓“范畴”,并不是采西洋哲学上、尤其康德哲学上严格意义的“范畴”(Category)之意;而是指一般意义上、学科上的用法。即指本书所应研究探讨各类问题之类别、性质、关系及系统。(23)。
  上节论及的佛教内外规范的“名号”问题,理应亦属范畴涵摄的概念,既以其特殊性而另立一节,故本节仅就其它余问题有所阐明。

  一、中国佛教
  本书以“中国佛教”的内外规范为探讨范畴,故对其他地区的佛教规范,如:印度佛教原始戒律情况与印度当时的世俗法有关规定、南传(锡兰、缅甸、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佛教之戒律问题,东传(日本、韩国)佛教戒律问题等,除非必须涉及者外,其余暂不在探讨之列,留待日后再作专题研究。
  藏传佛教(密宗)虽亦属中国佛教的范畴,但具有特殊性,尤其戒律、仪轨、制度等规范多有与中土各宗大不相同者,于此亦暂不拟论列。
  至于一些“类似佛教”(Quasi-Buddhism),例如近年台湾地区许多民间信仰(24),其内部规范亦多采佛教戒律师的局部规条,并配以自创的或非佛教(外道)的规范,如是融合为其教派之特色。此类教派在民间往往甚有影响力,各具特色的规范亦非无研究价值。但终非纯正的佛教规范之故,本书原则上亦不拟涉及。

  二、历代法令 
  “外规范”乃指历代政府对佛教之管理法令,既如上节所述。兹应界定者乃时间问题。所谓历代法令,大抵起自两南北朝,历经堕、唐、五代、两宁(辽、金)、元、明,以迄清末为止的各代政府有关法令规范。至于民国以至今天海峡两岸之规范宗教法令,因牵涉较复杂,本书尽可以不予涉及。

  三、内外规范的关系
  中国佛教的内规范(以戒律为主)及其外规范(历代政府有关法令)这两者的关系为何?欲回答此问题,宜分三个层次:
  1.佛教的中国化问题
  佛教自东汉末年传入中国,经过二、三百年的演进,渐渐中国化,这是普遍的看法。但亦有否定这种观点的,牟宗三先生便是著者。牟氏说:“近人常说中国佛教如何如何,印度佛教如何如何,好像有两个佛教似的。其实只是一个佛教之继续发展。这一发展是中国和尚解除了印度社会历史习气之制约,全凭义理而立言。”又说:“严格讲,佛教并未中国化而有所变质,只是中国人讲纯粹的佛教,直称经论义理而发展,发展至圆满境界。……即使如禅宗之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好像是中国人所独创,然这亦是经论所已含之境界,不过中国人心思灵活,独能盛发之而已。其盛发之也,是依发展之轨道,步步逼至者,亦非偶然而来也。何尝中国化?”(25)
  此两种相反看法,究以何者为当?佛教之全部可概括为“三学”:戒、定、慧。兹分别来谈:
  “戒学者,律藏之所诠”。传来中国后改变得最多,即“中国化”得很多的,应该就是此“戒学”。
  “定学者,经藏之所论”。这部门就是禅定的功夫,到今天中国各派佛教修行,依然是《安般守意经》等为归依,可以说改变得最少,没有什么“中国华”可言的。
  “慧学者,论藏之所诠”。则正是牟氏所说的没有什么“中国化”,只是“继续发展”而已(26)。
  拙见以为,唯有如此分疏,方能解决上述无谓的争论。
  职是之故,阐明佛教“中国化”的问题,其关键点正是戒律。佛教戒律传入中国后的变化与实践,实系受着中国历代法令,尤其受着法令背后的“礼”(实质法、道德律)之制约。这层次,乃本书探讨的重要范畴。
  2.法令的“常”与“变”问题
  历代政府管理佛教的法令,在一千多年的漫长时间里,自然有甚蜿蜒曲折、或严或宽的变易;但在变中亦有其不变者在。万变不离其宗旨,乃中华文化(以儒家为主的伦理道德思想)对宗教的宽容态度。而其变易则多则多因宗派观念导致入主出奴的争斗之故。
  天主教的一派(景教)请建“大秦寺”(教堂)于长安。唐太宗皇帝贞观十二年七月诏准曰:“道无常名,圣无常体,随方设教,密济群生。”(27)这短短的几句,充分代表了中华文化思想对所有宗教的态度:只要这种宗教是有利群生的,不管它称为什么“教”,都承认它是“道”,是“圣”。这种宽容思想,可以说就是历代法令对佛教的“常经”。
  在唐律,僧、尼、道士、女冠(女道士)的地位是一样的,见“名例律”五十七条一项:“诸称道士、女冠者,僧、尼同。”但唐朝皇帝却因个人信佛或崇道之不同的缘故,以敕令来反复改变僧尼与道士、女冠之地位。例如:
  (1)太宗贞观十一年二月敕:“至于称道士、女冠,可在僧尼之前,庶敦本之俗,畅于九有尊祖之风,贻诸万叶。”
  (2)武则天天授二年三月敕:“自今已后,释教宜在道教之上,缁服处黄冠之前。庶得道有识以归依,拯群生于回向。”
  (3)睿宗景云二年敕:“自今每缘法事集会,僧尼道士女冠等,宜齐行并进。”
  从以上三道有趣的敕令,可窥见历代法令对佛教管理的变化。大抵来说,历代朝廷对佛教是尊重与宽容的,却因现实一些复杂的因素,致有发生“三武之难”这么严重的事(28),则只能说是特殊的事件。但无论表现在“外规范”上的“常”或“变”,自亦为本书探讨的范畴。
  3.佛教对国家规范的态度问题
 如果站在世俗的知识研究角度来看,佛教对国家法令的态度如何?这问题有二层次:一为属于法学的特殊课题,二属佛学的“外学思想”。具体言之,前者可称为“佛教的法律思想”,正如“儒家的法律思想”、“荀子的法律思想”、“墨家的法律思想”等课题一样,乃属法不的特殊研究。后者乃从佛教立场院以论法律这种“外学”,原是戒律所许可的。按佛在世时一些子弟研习文章兵法等“外书”,“为破外道故”,原来并不许可;后来为了避免“外道”挑拔佛门子弟子起无谓烦恼,佛陀特撤销原戒,明言:“从今听为破外道故,诵读外道书”,事见《十诵律》明杂法之三(29)。
  正如《中论》所说的:“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观四谛品第二十四·八一九偈),国家的政治法律虽属“世俗谛”,但佛教是关怀深切的。佛教对国家政治法律的态度,总括起来是“正法治国”四个字(30)。
  例如,佛陀大力提倡和平、平等观念,打破印度自古以来不合理的四阶级制度。这是最重要的法律正义公平理念。
  又如在《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二中,提出国王应守十条规范:
   第一、不著财物。不起瞋恚,亦复不以小事而起怒害心。
  第二、受群臣之谏,不逆其辞。
  第三、常好惠施,与民同欢。
  第四、以法取物,不以非法。
  第五、不著他色,恒自守护其妻。
  第六、不饮酒,心不慌乱。
  第七、不戏笑,降伏外敌。
  第八、按法治化,终无阿同。
  第九、与群臣和睦,无有竞争。
  第十、圾有病患,气力强盛。
  又如在《阿含经》卷三十五,以“七不衰法”为跋耆国人民的规范:
  第一、常常集会,期多降集。
  第二、菜俱集会,俱作跋耆之事,共同俱起。
  第三、未施设者,更不施设;本所施设而不改易,善奉行旧跋耆之法。
  第四、不以力势而犯他妇,或他童女。
  第五、有名德尊贵者,跋耆悉共宗敬恭奉供养,闻彼教则受。
  第六、跋耆所有旧寺,跋耆悉共修饰供养礼事,本所施常作不废。
  第七、跋耆悉共拥护诸阿罗订(31),极大爱敬;常愿未来阿罗诃者欲其来;既已来者恒乐久住,常使不乏其衣被、饮食、床榻、汤药待才生活之具。
  双如在《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一,载有佛陀对出爱王所谓的君王十种“过失”、十种“功德”、五种“衰损”、五种“可爱法”及五种“能引发王可爱法”,可以同儒家的《大学》共比参,实为佛家的“君王不”(32)。
  尤其,佛教中有关“转轮王”(Cakrovartin)的言教,相本即是一种政教合一的思想,即以佛教的义理透过国家的政法权力来行世的“世俗谛”。如言说“转轮王”的重要经典《修行本起经》卷上载:“圣王治世正戒德十善,教授人民天下太平、风雨顺时……圣王寿尽又升梵天为梵天王,上为天帝,下为圣王,各卅六反,终而复始,欲度人故,随时而出。”可以窥知,有关转轮王的教义藏着丰富的世俗政治法律规范思想,宜另作专题研究(33)。
  综上所棕,可知佛教对国家规范的关切是很多很深的,但总是同是国固有政治法律思想理念的关系较浅之故,本书对此范畴亦暂置而不论。


{返回 佛教戒律学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戒律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三节 目的论
下一篇:佛教戒律学 第一章 绪论
 佛教戒律学 第十三章 戒行论 第三节 对戒律的误解与曲解问题
 佛教戒律学 第七章 受戒贤的类别——在家戒 第三节 五戒
 佛教戒律学 第十三章 戒行论 第四节 俗人可阅戒律吗?(略)
 佛教戒律学 第一章 绪论 第四节 方法论
 佛教戒律学 第二章 佛教戒律在印度的形成与发展 第四节 从《摩奴法典》..
 佛教戒律学 第三章 佛教戒律传入中国与其发展 第一节 戒律之初传中土..
 佛教戒律学 第八章 受戒的类别——出家戒、菩萨戒(略)
 佛教戒律学 第十三章 戒行论 第五节 如何振兴重律守戒之风?
 佛教戒律学 第五章 佛教规范的法源 第三节 广律
 佛教戒律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范畴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什么是无心道人?[栏目:宣化上人]
 魔有时会化现为佛菩萨的样子,请问魔会不会变成上师的样子?[栏目:阿宗白洛仁波切·学修释疑]
 因果集[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11年]
 吕洞宾~悟禅偈[栏目:禅诗三百首]
 金刚不坏佛法永存——传喜法师朝拜妙智长老金刚肉身开示[栏目:传喜法师]
 圆融而超脱的佛教财富观[栏目:佛网文摘]
 慈航普渡·拔苦予乐 第二篇 观世音菩萨简介 九、菩萨在西方三圣中的地位及净土三辈九品的分别[栏目:慈航普渡·宽运法师]
 金刚经梵汉对照本[栏目:开仁法师]
 佛子行三十七颂 第八节课[栏目:佛子行三十七颂学习]
 4.贪欲犹如焚身之火[栏目:海涛法师说故事]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