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感受的类型和超越感受的状态
 
{返回 印度内观研究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80
感受的类型和超越感受的状态
 
内观研究所
 
 
虽然感受(vedana)多到数不清,但在经文中,它被分成三类:乐受(愉悦的sukha),苦受(不愉悦的dukkha)和不苦不乐受(中性的adukkhamasukha)。如此分类的理由显而易见。这三种感受是内观禅修者,可以容易用来察觉生起和灭去(无常)实相的工具。是以,在念住经(Satipatthana Sutta)中,观受念住(Vedananupassana)的部分,只发现这三种感受1。
 
如上所述,感受是多变又多样的,恰似空中的风,或凉亭的过客,来了,停歇会儿,又走了。2
 
在其他的场合,佛陀还谈到更多类型的感受。但这些都应该在相关的情境脉络下来了解。例如,相应部(Samyutta Nikaya)五支工匠经(Pancakanga Sutta)3,记录了五支工匠(Pancakanga)和尊者优陀夷(Udayi)之间的一次谈话。五支工匠坚持佛陀说的感受只有两种,乐受(sukha)和苦受(dukkha)。但尊者优陀夷却认为佛陀说的是三种,乐受(sukha)和苦受(dukkha)及不苦不乐受(adukkhamasukha)。当这个问题由阿难尊者(Ananda)传到佛陀那儿,并引起佛陀的注意时;佛陀说了,他说过的感受何止二种或三种,还有更多的,有时多达五,六,十八,三十六种,甚至有多到一百零八种之多的4。不过,我们应该铭记于心的是,佛陀总是在相关情境,或在解释某要点时,才会提及到数目;否则会很难把握佛陀在开示中的真正意思,而且还会容易产生误解和无意义的讨论。
 
有时佛陀说的只有这二种感受,身体的感受(kayika vedana)和心的感受(cetasika vedana)。但是如果没有正确地了解整个脉络的话,可能会争论着,没有心的作用,如何经验身体的感受呢?身体生起的感受是由于心,不是由身体本身来感觉的,这是千真万确的。因而,为感觉某一感受,身(kaya)和心(mana)两者都须兼具。佛陀当时为何会把身体的(kayika)和心的(cetasika)感受分开来讲呢 ? 佛陀说,每当讲到这两种感受时,都是他在开示时针对某一特定要点而说的。虽然身心必须兼具才能感觉到感受;但是只要当身(kaya)是彰显的,且心不被干扰或激动时,就称之为身体的(kayika)。这是一位圣弟子(ariyasavaka)心的状态。然而,当一位普通人身上遇到某一种感受时,他完全被干扰,且他的心变得激动。考虑到这些因素时,佛陀才谈到身体的(kayika)和心的(cetasika)这两种感受。一位训练有素的圣弟子觉知感受的无常,并保持远离它。但普通人的心,因对感受真实本质的无明而成为干扰;他依恋感受。所以,佛陀把感受描述为身体的和心的两种。这是在普通人和圣弟子的内在素质之间所作的一个简单区分。前者是下等的,且以无明来描绘;但是后者是 sato sampajano─明智,警觉,专注;且对感受升起又灭去的无常(实相)现象,详尽的了解5。
 
在五支工匠经(Pancakanga Sutta)中6,佛陀列举了与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连系的五种快乐的感受。他说,虽然一位普通人和一位禅修者,两者体验相同的接触;但两者之间的经验,在品质上却有很大的不同。普通人所体验到的快乐感受(kamasukha)是下等的,从来就无法与禅修者在初禅(pathama jhana),二禅(dutiya jhana),三禅(tatiya jhana)或四禅(catuttha jhana)中所体验到的快乐感受相比。在这些禅定中所体验到的快乐,在品质上也有逐级上升的差异。在第五禅定(akasanancayatana Samadhi-空无边处定)所体验到的快乐优于上述的四种禅定。在第六禅定(vinnananancayatana Samadhi-识无边处定)和第七种禅定(akincannayatana-无所有处定)所体验到的快乐也优于其前者。同样的,禅修者在第八禅定(nevasannanasannayatana-非想非非想处定)中所体验到的快乐更是远远优于前述的快乐经验。然而,在这些定(Samadhi)中所体验到的快乐,仍无法被认为是最终的快乐(paramam sukham)。
 
值得注意的是,佛陀在解脱之前,他还是一位菩萨(Bodhisatta-求悟者)时,他拜访了很多圣者,贤哲和禅修者。其中最突出是阿罗逻迦兰(Alara Kalama)和乌达迦罗摩子(Uddaka Ramaputta)。他先接近阿罗逻迦兰,且很快就学会第七禅定(akincannayatana Samadhi-无所有边处定),这是阿罗逻迦兰所知最高的境界。佛陀发现这个定(Samadhi)还不是解脱的最后阶段,于是他转而去找乌达迦罗摩子。他迅速学会第八禅定(nevasannanasannayatana Samadhi-非想非非想处定),这是从他那所能学到最高的境界。佛陀认为这个定也还不是最终的解脱,因此他也离开了乌达迦罗摩子7。接着在经过一段很长时间的苦行修练之后,他来到今天的菩提伽野(Bodha Gaya)。他坐在树下,最后终于得到最高境界的定,他称之为灭尽定(想受灭定─sanna-vedayita-nirodha samapatti)。在这一个阶段的定,超越了身心(nama-rupa),超越了感受(vedana)和想(sanna-认知,知觉)。他体验了最高的快乐,是一种超越所有世俗快乐的快乐,是一种永恒的快乐。在这个阶段的定,内观禅修者超越了第八禅定;在这里想和受(sanna和vedana)都停止(nirodha)了。佛陀认为禅修者经由凈化的无常智慧,体认到想和受停止,而进入到想─受─灭(sanna-vedayita-nirodha)的阶段,并且清除不凈(asavas)而从世间中解脱出来8。
 
佛陀传授最初的五比丘(pancavaggiya-bhikkhu)这个最高的定,超越魔(Mara)界9。灭尽定(sanna-vedayita-nirodha samapatti)是一个最高的境界,于此,禅修者体认到最大幸福和安详(paramam sukham、santi varapadam)。
 
佛陀时常使用快乐(sukha)这个普通语词,是因为当时的语言缺乏能用来精确描述,于不同阶段的定所体验到的快乐感受(sukha-vedana)。这些快乐感受只能被体验和经由实践来了解。
 
佛陀列举了五种感受来描述感官(indriyas)的五种控制力
1. sukhindriya(乐受)
2. dukkhindriya(苦受)
3. somanassindriya(喜,心的快乐)
4. domanassindriya(忧,心的痛苦)
5. upekkhindriya(不苦不乐,平等心,舍)10
 
 
就与六根(六个感觉之门,即眼、耳、鼻、舌、身、意)接触而升起的感受来描述时,感受被分成六种。这六种由接触所得的感受如下:
 
1. 眼与色接触而引起的感受(cakkhusamphassaja vedana
 
2. 耳与声接触而引起的感受(sotasamphassaja vedana)
 
3. 鼻与香接触而引起的感受(ghanasamphassaja vedana)
 
4. 舌与味接触而引起的感受(jivhasamphassaja vedana)
 
5. 身与触接触而引起的感受(kayasamphassaja vedana)
 
6. 心与法接触而引起的感受(manosamphassaja vedana)
 
 
在每一个案例,感受应在它们所发生的脉络之下来了解11。
 
当我们把上述的六种感受逐一与心系念于快乐(somanssupavicara),心系念于悲伤(domanassupavicara )和心系念于不苦不乐(upekkhupavicara)结合时,就得到十八种感受。
 
在某些场合,感受的数目是三十六:六个与居家生活有关的心灵快乐(Cha gehasitani somanassam);六个与舍离生活有关的心灵快乐(cha nekkhammasitani somanassam);六个与居家生活有关的心灵忧伤(cha gehasitani domanassam);六个与舍离生活有关的心灵忧伤(cha nekkhammasitani domanassam);六个与居家生活有关的心灵不苦不乐(cha gehasitani upekkha);六个与舍离生活有关的心灵不苦不乐(cha nekkhammasitani upekkha)。参照快乐之心用(somanassasitani)、忧伤之心用(domanassasitani),和不苦不乐之心用(upekkhasitani),包含居家生活和出家(或舍离)生活;关注的是一个人的心灵气质,而不是他的外在穿着或外表的条件。一位在家居士可以达到的境界,可能比舍离但不禅修的出家人更高。佛陀在法句经(Dhammapada)的一个偈颂(gatha)中提及─
 
Alankato ce pi samam careyya,
santo danto niyato brahmacari 。
Sabbesu bhutesu nidhaya dandam,
so brahmano so samano sa bhikkhu。12
其身有快乐,若处于安祥,制伏激情(如贪瞋痴),降伏感受,确信(四圣道),完全纯净。舍弃对众生瞋恨,那么,他当然是一位婆罗门(brahmana),是一位沙门(samana),是一位比丘(bhikkhu)。
 
例如,质多罗长者(Citta Gahapati)一生都是在家修行者。但是,他彻底了解和实践正法(Dhamma),他达到了阿那含果(anagami)的阶段,一个比当时许多出家众所能达到的更高阶段。他因而以「杰出的正法诠释者」广为人知13。在相应部(Samyutta Nikaya)的裸形迦叶经(Acelakassapa Sutta)中14,质多罗长者宣称他可修习四种禅定;而且如果他先佛陀而死,他将被佛陀宣告,他是一个没有了让他再重返到这个世界上束缚(samyojana)的人15。有很多情形,出家众的心灵有如普通在家居士般停留在未开发的程度;这样的心灵发展程度仍无法算是舍离感官欲望(nekkhammasitani)。
 
以尊者难陀(Venerable Nanda)为例,他是佛陀的堂弟,虽然他亲受佛陀引领为比丘,然而他备受先前的思想所苦16。他的心灵状态并未反映真正舍离的平静,反而是在家人的烦乱。
 
感受数目的计算依情境,和对不同听众解释之正法而有所不同。感受数目可为二,三,五,六,十八,三十六,甚至一百零八,是依不同情境而定。你只能在相关特定的开示中来适当的了解它们。
 
 
注:(所有参考文献见 VRI 版)
 
1. Digha Nikaya 2.380; Majjhima Nikaya 1.113
2. Samyutta Nikaya 3.5.512
3. Ibid. 3.5.517-523
4. Ibid. 3.5.517
5. Ibid. Salla Sutta 2.4.254
6. Ibid. 2. 4. 267
7. Majjhima-Nikaya,Pasarasi Sutta,1.277,Nayam dhammo nibbidaya,na viragaya na nirodhaya na upasamaya na abhinnaya na sambodhaya na nibbanaya samvattati.
8. Ibid. 1.271,Bhikkhu sabbaso nevasannanasannayatanam samatikkammasannavedayitanirodham upasampajja viharati. Pannaya cassa disva asava parikkhinahanti.
9. Loc. cit
10. Samyutta Nikaya 3.5.501 - 507
11. Loc. cit
12. Dhammapada 142
13. Anguttara Nikaya 1.1.175 - 186
14. Samyutta Nikaya 3.4.351
15. Ibid. 3.4.54 - 55
16. Samyutta Nikaya 4.2.222
 

{返回 印度内观研究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巴利语「Dhuna」在内观实修中的重要意涵
下一篇:念住实修中的感受
 四种正知(正智)
 正知(正智)
 感受(Vedana)在内观的重要性
 感受的起因
 感受(Vedana)的重要
 内观禅修中身触生受的重要性
 感受的类型和超越感受的状态
 感受与四圣谛
 巴利语「Dhuna」在内观实修中的重要意涵
 念住实修中的感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百喻经 7 认人为兄喻[栏目:百喻经·白话文]
 人的心态与鬼道众生[栏目:传喜法师]
 我一天,十八个小时念佛,有时念佛在忘我的状态下,见自性现前,这正常吗?[栏目:宽见法师·心灵答疑解惑]
 一 宝珠经行处品[栏目:佛种姓经]
 普贤行愿品 昆明开示 第三集 (2011年七月) [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Serving Yourself and Others[栏目:S.N. Goenka]
 认识幸福 创造幸福[栏目:湛如法师]
 略谈《现观庄严论》及其注释[栏目:五部大论专集·现证庄严论·参考]
 在爱情中实现涅槃[栏目:论语禅]
 因是子静坐法 结尾语[栏目:蒋维乔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