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附录三 感受在念住的修行地位
 
{返回 生活的艺术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51

感受在念住的修行地位

佛陀在经典里极力称赞修行四念住(satipatthana)--觉知的建立。佛陀在《大念住经》(Mahasatipatthana Sutta)中谈到其重要性,称其为一乘道(ekayano maggo)--唯一的道路,可以使众生清净、克服忧叹、灭除痛苦、实践真理和体证涅槃。(注:长部 二 Digha-nikaya 2)

在这部经中,佛陀开示了一个实用的方法,籍由持续不断地观察身体(kayanupassana)、持续不断地观察感受(vedananupassana)、持续不断地观察心(cittanupassana)、和持续不断地观察心的内含(诸法)(dhammanupassana)(注:长部 二 Digha-nikaya 2)以发展自知的能力。

为了探究有关我们自身的实相,我们必须检视我们是什么:“身”和“心”。我们必须学习如何直接去观察这“身”和“心”,就在我们自身的范围内观察。因此,有三点注意事项必须牢记在心:

1、身体的实相或许可籍由观想来想象,但是要直接体验身体的实相,就必须以身体内生起的感受(vedana)来用功。

2、同样地,要真正体验心的实相,就要以心的内含(诸法)来用功,才能达到目标。因此,如同身体和感受无法分开体验,心和心的内含(诸法)也不能分开观察。

3、由于身、心是如此紧密地相互关连,心的内含诸法总是以感受呈现在身体上。

由于这个原因,佛陀说:

Vedanasamosarana sabbe dhamma.
当诸法在心中生起时,就有感受伴随而生。(注:增支部 Anguttara-nikaya)

因此,观察感受其实是了解个人身心整体的方法--实际上这是唯一的方法。

广泛而论,佛陀提到五种感受:

1、乐受(Sukha vedana)--身体的愉悦感受;

2、苦受(Dukkha vedana)--身体的部愉悦感受;

3、喜受(Somanassa vedana)--心理的愉悦感受;

4、忧受(Domanassa vedana)--心理的部愉悦感受;

5、不苦不乐受(Adukkhamasukha vedana)--中性的感受。

在《念住经》Satipatthana Sutta里所有提到的感受vedana之处,佛陀都是说乐受Sukha vedana苦受Dukkha vedana,亦即身体的感受;或是不苦不乐受Adukkhamasukha vedana,在此也清楚地是指中性的身体感受。

特别强调身体感受的理由,在于它们能籍由“重要助缘”(Upanissaya paccayena paccayo亲依止缘而为缘),也就是我们获得解脱的最接近助缘,而作为证果(nibbana涅槃)的直接管道。在论藏(Abhidhamma Pitaka)的第七部《发趣论》(Patthana)中的亲依止缘(Pakatupanissaya)里简明强调了这一事实:

身体的乐受是身体乐受、身体苦受、体证果位(涅槃)的重要助缘。

身体的苦受是身体乐受、身体苦受、体证果位(涅槃)的重要助缘。

季节(或周遭环境)是身体乐受、身体苦受、体证果位(涅槃)的重要助缘。

食物是身体乐受、身体苦受、体证果位(涅槃)的重要助缘。

躺着和坐着(也就是床垫和坐垫,或躺着、坐着的姿势等)是身体乐受、身体苦受、体证果位(涅槃)的重要助缘。

(《发趣论》,第一册,善三法。Patthana 1,Kusalatika)

从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感受在解脱之道上是多么重要。身体的乐受和苦受、周遭的环境(utu)、我们所吃的食物(bhojanam)、睡觉&坐着的姿势、以及所使用的床垫和坐垫等(senasanam),都是身体持续存在种种感受的原因。如同佛陀在《念住经》中所开示,只要我们能正确地体验感受,这些原因就会成为我们解脱的最接近助缘。

关于我们的本质可以分为四个层面:身体和身体的感受、心和心的内含(诸法)。他们提供了修行“念住(satipatthana)建立觉知的四个途径。为使观察能够完整,我们必须检验每一个层面,而唯有籍着观察感受,才能达到此一目标。如此探究实相,将会去除我们对于自己所有的错觉妄想。

同样地,要去除对于外在世界的错觉妄想,我们必须探究外在世界如何与我们的身心现象--我们的自我,交互作用。外在世界与个人的接触只有在六个根门:眼、耳、鼻、舌、身、意。由于每一个根门都包含在我们身体内,因此和外在世界的所有接触都是在我们身体层面的。

印度的传统宗教师,不论是在佛陀之前、或与佛陀同时或之后,均认为贪爱会造成痛苦,因此要想脱离痛苦,就必须远离引起我们贪爱的对象。这种信念导致各式各样的自疟苦行和极端禁欲,极度避免外界的诱惑。而佛陀采取了另一种方法以发展离执(不执取)。由于佛陀已经能够检验自己内心深处的起心动念,他了解到外在的对象和心中所反映的贪爱之间,有一个失落的环节,那就是“感受”。每当我们从五个身体感官或是心意接触道某个对象时,就会产生某种感受;并且“渴爱/贪爱(tanha)也随着这感受而起。如果感受是愉悦的,我们就渴望延长它;如果感受是不愉悦的,我们就渴望去除它。佛陀讲他这深奥的发现,以“缘起法(paticcasamuppada)表达出来:

Salayatana-paccaya phassa
Phassa-paccaya vedana
Vedana-paccaya tanha.

六处缘触(缘六个根门,接触生起)
触缘受(缘接触,感受生起)
受缘爱(缘感受,贪爱生起)(注:律藏,大品。Vinaya,Mahavagga)

直接造成贪爱生起,和随之而来的痛苦原因,不是外在的东西,而是我们自身内所产生的感受。

因此,要了解自身内的身心交互作用,了解感受是绝对必要的;同样地,要了解外在世界与个人的交互作用,了解感受也是绝对必要的。

如果我们只是用观想或知性推理去探究实相,我们很容易忽视感受的重要性。然而,佛陀教导的核心重点是,必须透过直接体验才能了解实相,而不只是在智识的层次上。根据这个理由,感受的定义如下:

Ya vedeti ti vedana,sa vedayati lakkhana,anubhavanarasa...
能感觉到对象的就是感受;它的特性是感觉,它是体验的精髓...

(注:摄阿毘达摩义论,Abhidhammattha-sagaho)

但是,仅仅去感受自身的感受,还不足以去除我们的错觉妄想,而是必须了解所有现象的三个特性--三法印(tilakkhana)。我们必须在自身内直接体验“无常(anicca)、“(dukkha)、“无我(anatta)。在这三者中,佛陀总是强调“无常”的重要性,因此,只要深刻地体验无常的特性,其他两者的体悟也会随之而来。在《自说经》(Udana)的‘弥醨品’(Meghiya Sutta)中,佛陀开示:

Aniccasannino hi, Meghiya, anattasanna santhati,anattasanni asmimanasamugghatam papunati dittheva dhamme nibbanam.

弥醨!能够彻知无常想的人,即能建立无我想。能够彻知无我想的人,即能现法(在此生)根除我慢,而达到涅槃。

因此,在修行念住时,对无常的体验--生起和灭去,是为关键对无常显现于身心的体验也成为内观Vipassana。内观的修行就是念住的修行。

《大念住经》是从观察身体开始。在此阐释了几个不同的出发点:观呼吸,注意身体的一举一动等。从这些出发点我们可以循序渐进地发展“受念住”、“心念住”、和“法念住”。但是,不论在从何处下手用功,每一个人在到达最后目标的途中,都会经历一些阶段。这些阶段以重要的句子描述,不只重复出现在“身念住”中每一节的结尾,同样也重复出现在“受念住”、“心念住”的结尾,以及“法念住”中每一节的结尾。这三个阶段是:

1、Samudaya-dhammanupassi va viharati.
2、Vaya-dhammanupassi va viharati.
3、Samudaya-vaya-dhammanupassi va viharati.

1、他持续不断地观察到生起的现象。
2、他持续不断地观察到灭去的现象。
3、持续不断地观察到生起和灭去的现象。(注:长部 二,Digha-nikaya 2)

这三个句子揭示了念住的修行精髓。除非对“无常”有了这三个阶段的体验,否则我们不会开发智慧(panna)--基于对无常的体验所生的平等心--能使我们远离执着、达到解脱。因此,为了要修行四念住中的任何一个念住,我们都必须发展对无常持续而彻底的了解,亦即巴利语中所说的sampajanna(时时彻知无常)。

“时时彻知无常”经常被误用。在日常口语的用法善,它同时也有“存心地”的意思。例如,佛陀曾提到“有意地,或存心地诽谤”(sampajanamusa bhasita)(注:长部 三,Digha-nikaya 3,增支部一、三集,Anguttara-nikaya 1、3)和“有意地,或存心地说谎”(sampajana musavada)(注:律藏,波逸提,Vinaya,pacittiya),亦即说一些明知与事实不符的话。在一般情况下,这个字的表面意思尚称足够。但是,每当佛陀开示内观--导致清净,趣向涅槃的修行时,如同在此经中所提到的,这时候“时时彻知无常”就有其特定、专门的含义。

要保持sampajanno(时时彻知无常sampajanna的形容词),必须禅观现象的无常(anicca-bodha无常觉),亦即客观地观察身心而不起反应。对于生起灭去的本质(samudaya-vaya-dhamma生灭法)的了知不能仅靠观想,那只是一种思考的过程、或是靠想象,甚至时信仰而已;对生灭法的了知必须以“直接体验”(Paccanubhuti)(注:中部一,Majjhima-nikaya 1,相应部三,Samyutta-nikaya 3)来完成,也就是“对实相如实了知的智慧”(yathabhuta-nana-dassana)(注:增支部五、七、八集,Anguttara-nikaya 5、7、8)。在此情形下,观察感受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因为籍着感受,禅修者非常清楚和具体地体证到生灭(samudaya-vaya)。事实上,时时彻知无常即是直接察觉感受的生起和灭去,在那里包括了我们自身的所有四个层面。

基于这个原因,这三个必要特性--“精勤(atapi)、“时时彻知无常(sampajanno)和“觉知(satima),在四念住的每一个念住经文中都固定地重复。而如同佛陀所解释的,时时彻知无常即是观察感受的生起和灭去(注:相应部,Samyutta-nikaya)。因此,感受在修行念住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容忽视,否则念住的修行就不能完整。

佛陀是这么说的:

Tisso ima,bhikkhave,vedana.Katama tisso? Sukha vedana, dukkha vedana, adukkhamasukha vedana.Ima kho, bhikkhave,tisso vedana. Imasam kho, bhikkhave, tissannam vesananam parinnaya cattaro satipatthana bhavetabba.

比丘们!感受有三种。哪三种呢?乐受、苦受和不苦不乐受。比丘们!就是这三种感受。比丘们!必须修行四念住,才能完全地了解这三种感受。(注:相应部,Samyutta-nikaya)

只有当我们能直接体验到无常时,念住的修行,也就是内观的修行才能算圆满。感受提供了连接--让整个身和心都能具体可查地显露为无常现象,而趣向解脱。


{返回 生活的艺术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附录四 巴利文《大念住经》Mahasatipatthana Sutta
下一篇:附录二 佛经中关于感受的章节
 附录七 葛印卡老师所教内观的导师传承
 附录五 英文版《大念住经》The Great Discourse on..
 第十章 生活的艺术
 附录六 汉语版《大念住经》
 第二章 起点
 第五章 戒的训练
 第一章 探索
 第三章 苦的直接起因
 附录二 佛经中关于感受的章节
 第八章 觉知与平等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八讲 正宗分——多闻智慧觉[栏目:达照法师]
 第一章 思惟品 二五一 思惟本生谭[栏目:第三篇]
 老法师说过,台湾有一居士曾在念佛堂当过维那,临终时却不喜欢听佛号,把助念的人赶走,应如何防止这种障碍..[栏目:临终助念问答·净空法师]
 逢年过节,可以把别人送的肉、鱼给家人吃吗?还是应该扔掉?[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三)~D 604经(阿育王因缘经)[栏目:界定法师]
 助念时,亡者是否必须盖往生被,以及用金刚光明沙等?[栏目:临终助念问答·净空法师]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三[栏目:世亲菩萨]
 出国宏化临别之演辞[栏目:太虚法师]
 07-030戒杀得安隐[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
 再印四十二章经讲录序[栏目:太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