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附录三 感受在念住的修行地位
 
{返回 生活的艺术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58

感受在念住的修行地位

佛陀在经典里极力称赞修行四念住(satipatthana)--觉知的建立。佛陀在《大念住经》(Mahasatipatthana Sutta)中谈到其重要性,称其为一乘道(ekayano maggo)--唯一的道路,可以使众生清净、克服忧叹、灭除痛苦、实践真理和体证涅槃。(注:长部 二 Digha-nikaya 2)

在这部经中,佛陀开示了一个实用的方法,籍由持续不断地观察身体(kayanupassana)、持续不断地观察感受(vedananupassana)、持续不断地观察心(cittanupassana)、和持续不断地观察心的内含(诸法)(dhammanupassana)(注:长部 二 Digha-nikaya 2)以发展自知的能力。

为了探究有关我们自身的实相,我们必须检视我们是什么:“身”和“心”。我们必须学习如何直接去观察这“身”和“心”,就在我们自身的范围内观察。因此,有三点注意事项必须牢记在心:

1、身体的实相或许可籍由观想来想象,但是要直接体验身体的实相,就必须以身体内生起的感受(vedana)来用功。

2、同样地,要真正体验心的实相,就要以心的内含(诸法)来用功,才能达到目标。因此,如同身体和感受无法分开体验,心和心的内含(诸法)也不能分开观察。

3、由于身、心是如此紧密地相互关连,心的内含诸法总是以感受呈现在身体上。

由于这个原因,佛陀说:

Vedanasamosarana sabbe dhamma.
当诸法在心中生起时,就有感受伴随而生。(注:增支部 Anguttara-nikaya)

因此,观察感受其实是了解个人身心整体的方法--实际上这是唯一的方法。

广泛而论,佛陀提到五种感受:

1、乐受(Sukha vedana)--身体的愉悦感受;

2、苦受(Dukkha vedana)--身体的部愉悦感受;

3、喜受(Somanassa vedana)--心理的愉悦感受;

4、忧受(Domanassa vedana)--心理的部愉悦感受;

5、不苦不乐受(Adukkhamasukha vedana)--中性的感受。

在《念住经》Satipatthana Sutta里所有提到的感受vedana之处,佛陀都是说乐受Sukha vedana苦受Dukkha vedana,亦即身体的感受;或是不苦不乐受Adukkhamasukha vedana,在此也清楚地是指中性的身体感受。

特别强调身体感受的理由,在于它们能籍由“重要助缘”(Upanissaya paccayena paccayo亲依止缘而为缘),也就是我们获得解脱的最接近助缘,而作为证果(nibbana涅槃)的直接管道。在论藏(Abhidhamma Pitaka)的第七部《发趣论》(Patthana)中的亲依止缘(Pakatupanissaya)里简明强调了这一事实:

身体的乐受是身体乐受、身体苦受、体证果位(涅槃)的重要助缘。

身体的苦受是身体乐受、身体苦受、体证果位(涅槃)的重要助缘。

季节(或周遭环境)是身体乐受、身体苦受、体证果位(涅槃)的重要助缘。

食物是身体乐受、身体苦受、体证果位(涅槃)的重要助缘。

躺着和坐着(也就是床垫和坐垫,或躺着、坐着的姿势等)是身体乐受、身体苦受、体证果位(涅槃)的重要助缘。

(《发趣论》,第一册,善三法。Patthana 1,Kusalatika)

从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感受在解脱之道上是多么重要。身体的乐受和苦受、周遭的环境(utu)、我们所吃的食物(bhojanam)、睡觉&坐着的姿势、以及所使用的床垫和坐垫等(senasanam),都是身体持续存在种种感受的原因。如同佛陀在《念住经》中所开示,只要我们能正确地体验感受,这些原因就会成为我们解脱的最接近助缘。

关于我们的本质可以分为四个层面:身体和身体的感受、心和心的内含(诸法)。他们提供了修行“念住(satipatthana)建立觉知的四个途径。为使观察能够完整,我们必须检验每一个层面,而唯有籍着观察感受,才能达到此一目标。如此探究实相,将会去除我们对于自己所有的错觉妄想。

同样地,要去除对于外在世界的错觉妄想,我们必须探究外在世界如何与我们的身心现象--我们的自我,交互作用。外在世界与个人的接触只有在六个根门:眼、耳、鼻、舌、身、意。由于每一个根门都包含在我们身体内,因此和外在世界的所有接触都是在我们身体层面的。

印度的传统宗教师,不论是在佛陀之前、或与佛陀同时或之后,均认为贪爱会造成痛苦,因此要想脱离痛苦,就必须远离引起我们贪爱的对象。这种信念导致各式各样的自疟苦行和极端禁欲,极度避免外界的诱惑。而佛陀采取了另一种方法以发展离执(不执取)。由于佛陀已经能够检验自己内心深处的起心动念,他了解到外在的对象和心中所反映的贪爱之间,有一个失落的环节,那就是“感受”。每当我们从五个身体感官或是心意接触道某个对象时,就会产生某种感受;并且“渴爱/贪爱(tanha)也随着这感受而起。如果感受是愉悦的,我们就渴望延长它;如果感受是不愉悦的,我们就渴望去除它。佛陀讲他这深奥的发现,以“缘起法(paticcasamuppada)表达出来:

Salayatana-paccaya phassa
Phassa-paccaya vedana
Vedana-paccaya tanha.

六处缘触(缘六个根门,接触生起)
触缘受(缘接触,感受生起)
受缘爱(缘感受,贪爱生起)(注:律藏,大品。Vinaya,Mahavagga)

直接造成贪爱生起,和随之而来的痛苦原因,不是外在的东西,而是我们自身内所产生的感受。

因此,要了解自身内的身心交互作用,了解感受是绝对必要的;同样地,要了解外在世界与个人的交互作用,了解感受也是绝对必要的。

如果我们只是用观想或知性推理去探究实相,我们很容易忽视感受的重要性。然而,佛陀教导的核心重点是,必须透过直接体验才能了解实相,而不只是在智识的层次上。根据这个理由,感受的定义如下:

Ya vedeti ti vedana,sa vedayati lakkhana,anubhavanarasa...
能感觉到对象的就是感受;它的特性是感觉,它是体验的精髓...

(注:摄阿毘达摩义论,Abhidhammattha-sagaho)

但是,仅仅去感受自身的感受,还不足以去除我们的错觉妄想,而是必须了解所有现象的三个特性--三法印(tilakkhana)。我们必须在自身内直接体验“无常(anicca)、“(dukkha)、“无我(anatta)。在这三者中,佛陀总是强调“无常”的重要性,因此,只要深刻地体验无常的特性,其他两者的体悟也会随之而来。在《自说经》(Udana)的‘弥醨品’(Meghiya Sutta)中,佛陀开示:

Aniccasannino hi, Meghiya, anattasanna santhati,anattasanni asmimanasamugghatam papunati dittheva dhamme nibbanam.

弥醨!能够彻知无常想的人,即能建立无我想。能够彻知无我想的人,即能现法(在此生)根除我慢,而达到涅槃。

因此,在修行念住时,对无常的体验--生起和灭去,是为关键对无常显现于身心的体验也成为内观Vipassana。内观的修行就是念住的修行。

《大念住经》是从观察身体开始。在此阐释了几个不同的出发点:观呼吸,注意身体的一举一动等。从这些出发点我们可以循序渐进地发展“受念住”、“心念住”、和“法念住”。但是,不论在从何处下手用功,每一个人在到达最后目标的途中,都会经历一些阶段。这些阶段以重要的句子描述,不只重复出现在“身念住”中每一节的结尾,同样也重复出现在“受念住”、“心念住”的结尾,以及“法念住”中每一节的结尾。这三个阶段是:

1、Samudaya-dhammanupassi va viharati.
2、Vaya-dhammanupassi va viharati.
3、Samudaya-vaya-dhammanupassi va viharati.

1、他持续不断地观察到生起的现象。
2、他持续不断地观察到灭去的现象。
3、持续不断地观察到生起和灭去的现象。(注:长部 二,Digha-nikaya 2)

这三个句子揭示了念住的修行精髓。除非对“无常”有了这三个阶段的体验,否则我们不会开发智慧(panna)--基于对无常的体验所生的平等心--能使我们远离执着、达到解脱。因此,为了要修行四念住中的任何一个念住,我们都必须发展对无常持续而彻底的了解,亦即巴利语中所说的sampajanna(时时彻知无常)。

“时时彻知无常”经常被误用。在日常口语的用法善,它同时也有“存心地”的意思。例如,佛陀曾提到“有意地,或存心地诽谤”(sampajanamusa bhasita)(注:长部 三,Digha-nikaya 3,增支部一、三集,Anguttara-nikaya 1、3)和“有意地,或存心地说谎”(sampajana musavada)(注:律藏,波逸提,Vinaya,pacittiya),亦即说一些明知与事实不符的话。在一般情况下,这个字的表面意思尚称足够。但是,每当佛陀开示内观--导致清净,趣向涅槃的修行时,如同在此经中所提到的,这时候“时时彻知无常”就有其特定、专门的含义。

要保持sampajanno(时时彻知无常sampajanna的形容词),必须禅观现象的无常(anicca-bodha无常觉),亦即客观地观察身心而不起反应。对于生起灭去的本质(samudaya-vaya-dhamma生灭法)的了知不能仅靠观想,那只是一种思考的过程、或是靠想象,甚至时信仰而已;对生灭法的了知必须以“直接体验”(Paccanubhuti)(注:中部一,Majjhima-nikaya 1,相应部三,Samyutta-nikaya 3)来完成,也就是“对实相如实了知的智慧”(yathabhuta-nana-dassana)(注:增支部五、七、八集,Anguttara-nikaya 5、7、8)。在此情形下,观察感受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因为籍着感受,禅修者非常清楚和具体地体证到生灭(samudaya-vaya)。事实上,时时彻知无常即是直接察觉感受的生起和灭去,在那里包括了我们自身的所有四个层面。

基于这个原因,这三个必要特性--“精勤(atapi)、“时时彻知无常(sampajanno)和“觉知(satima),在四念住的每一个念住经文中都固定地重复。而如同佛陀所解释的,时时彻知无常即是观察感受的生起和灭去(注:相应部,Samyutta-nikaya)。因此,感受在修行念住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容忽视,否则念住的修行就不能完整。

佛陀是这么说的:

Tisso ima,bhikkhave,vedana.Katama tisso? Sukha vedana, dukkha vedana, adukkhamasukha vedana.Ima kho, bhikkhave,tisso vedana. Imasam kho, bhikkhave, tissannam vesananam parinnaya cattaro satipatthana bhavetabba.

比丘们!感受有三种。哪三种呢?乐受、苦受和不苦不乐受。比丘们!就是这三种感受。比丘们!必须修行四念住,才能完全地了解这三种感受。(注:相应部,Samyutta-nikaya)

只有当我们能直接体验到无常时,念住的修行,也就是内观的修行才能算圆满。感受提供了连接--让整个身和心都能具体可查地显露为无常现象,而趣向解脱。


{返回 生活的艺术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附录四 巴利文《大念住经》Mahasatipatthana Sutta
下一篇:附录二 佛经中关于感受的章节
 第十章 生活的艺术
 附录三 感受在念住的修行地位
 附录五 英文版《大念住经》The Great Discourse on..
 附录七 葛印卡老师所教内观的导师传承
 第二章 起点
 第五章 戒的训练
 附录六 汉语版《大念住经》
 第九章 目标
 第七章 慧的训练
 简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乌鸦逐臭肉[栏目:愚痴]
 修学「琉璃大法」心得分享[栏目:药师佛感应录]
 12.三月呻吟 Moaning and Groaning for Three Months[栏目:放生故事 The Story About Free Captive Animals]
 谁都帮不上,只能靠自己觉悟[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九]
 自依止 法依止[栏目:张慈田文集]
 恩师释弘歉的一生事迹[栏目:达亮文集]
 从《西游记》说菩提心(陈明)[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觉与迷──九十九年春季大众精进禅七开示[栏目:惟觉法师]
 我的工作事务比较多,大多数时间都奉献给公司了...如何修行才能有把握往生?[栏目:开愿法师答疑]
 当下是美(黄靖雅)[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