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解析八正道(宋泽莱)
 
{返回 其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38
解析八正道
宋泽莱
1.为什么要了解八正道?
  对于一个有宗教素养的人而言,当他面对着芸芸众生的时候,最快乐的事莫过于告诉大家:「我是一个修道者!」的确,这是凡是有深刻宗教体验的人都深刻感到的,「修道者」三个字具有一种神迹般的力量,当我们在众人面前自称是「修道者」时,那里头含有多重的意义,也许是在那刻里,我们自感到自己不是众生之中的「迷失者」,也许是自感到自己正朝着真、善、美的道路前进,也许是自感到自己了解自身的缺点比别人多,也许是‥‥,总之这是一个神奇的名词,它一下子使我们回到了自己的心中,使人为之清醒而愉快起来。对于基督教徒而言是这样,对于佛教徒也是这样,对于其他的教徒相信也是这样。
  然而,「修道」之「道」这个字,并不是各种宗教都是一样的。每一个宗教对于他们所要的「道」都有一套明晰定义,因为这是他们所要追求的终极目的。只要这个「道」字被更改了,则该宗教必然被更改向一个完全不同的目的地而去,各个宗教皆是如此。因此一个正信的佛教徒对佛教的「道」字就不能不仔细了解了。
  道,梵语称做Marga,巴利语称做magga,音译作末伽。也即是「至目的地之通路」之意。这条通路是古代圣贤所走过的,留有指标,故也叫「道迹」。那么佛教徒的「道」「道迹」是什么呢?无疑的那就是「八正道」  只有深刻地掌握了八正道,那才是掌握了佛教到达目的地的道路,只有明了了八正道的实质所指内涵,那才是认明了佛教圣贤所留下的指标。
 
2.为什么要了解阿含经中的八正道?
  既是如此,那么是否任何书籍所述的人正道都是佛徒所应捧读的呢?答案是否定的。
  原来自佛陀创教以来,自今佛教已历两千五百年左右。这么漫长的光阴中,佛教至少历经了根本佛教(B.C.530--486)、原始佛教(B.C.485--251)、部派佛教(B.C.251--41)、大小乘佛教(二世纪迄今)各个时期(1),教义历经大大小小的更动,到了今日,已经或多或少有了不一样。当中尤其以今日中、曰、韩的佛教对教义之窜改已至面目全非的地步,此八正道亦已沦丧到无人能解的地步,譬如今天君临于台湾地区的中国佛教派的大师一一星云法师、印顺法师,即对八正道中的「正见」任意加以解说(2),其任意之态度使人不禁感叹摇头,正是说明了八正道之不彰已是一般现象。因此我们必须本着学术研究,接受知识之指引,再溯根源,努力去查证佛陀最根本(始初)的教说,看看在最早期时,佛陀如何为八正道下定义,庶几乎我们才不至于被末法的理论所淹没,而找到了正确渡航的舟楫。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及阿含经这部最早期的圣典。
阿含,梵语agama,巴利语同。又译阿笈摩、阿伽摩等。意指「传承而来之教说」,或指「传承佛陀教法的圣典」之意。agama原义是「来」的意思。
    在最早期,佛陀尚活着或去世后不久时,佛陀的弟子及信徒往往把佛陀的教训用简单的诗文及散文方式,以口相传方式记诵下来(当时还没有形诸于文字)(3)。他们的记诵内容经过公开的多次审订,最后成为共通的、固定的内容。吾人就称之为阿含经。
    阿含经的审订大约有四次,第一次是佛陀入灭后的第一个夏季,由五百个阿罗汉聚会在王舍城外的七叶岩,以大迦叶为首席,阿难负责经的诵出,优婆离负责律的诵出,经过大家公开确认而成。第二次是佛入灭后一百年,七百个比丘聚会往毗舍离城,以耶舍为首席,这次以律藏为主。第三次是佛陀入灭后二三六年左右,就是阿育王的时代,在华氏城,以目犍连子帝须为上首,完成了三藏教法。第四次是佛入灭后四百年左右,就是迦腻色迦王时代,以胁尊者、世友为上首,结集了论藏。这四次结集,使三藏粲然备矣,人藏经宣告诞生,而以阿含经藏为最多佛陀的真实话语。此阿含经流传至今,最早以巴利语而流传于南方,稍后亦以焚语形诸文字,流传于北方又被译成汉语。南方巴利语共计五部(4),北方被汉语保存下来的只有四部(5),当中尤其以南传的「相应部阿含」 (相当于北传的杂阿含)更是一切阿含的核心经文。
    所谓「相应」 (亦即「杂」此一字),是Samyukta / Samyutta的翻译,是「次第相间」的意思,就是把各种同类别的佛说(譬如八正道同一类,四圣谛又是同一类)收集在一起排列起来,编辑而成。近代学者在「瑜珈论摄事分」这篇古论里发现,五阿含(或四阿含)是以相应阿含(即杂阿含)编辑最早,后来再编成「长」「中」「增一」等等其他阿含的(6)。
因此要了解最始初,最接近佛陀生时的言教就一定要找「相应阿含」 (即杂阿含)
  因此,若不想了解八正道便罢,若想了解呢,那一走得把相应阿含(即杂阿含)有关八正道的经文都研读一遍才好。
 
3.八正道的内容有那些?
  八正道在杂阿含里共有四十九则的经文。
由简单的列举八正道名目到详细的定义,由如何修习八正道到达成解脱,皆有很完备的叙述,实是一大宝藏。
  首先,若要了解其内容。我们就得先把握七六○ (七四八)这则经文,笔者窃自以为,如果把这则经文予以完全地详解,那么八正道的内容就完全掌握住了。
  因此我们要列出这段经文(以白话翻译为准),再来解说。
  七六○ (七四八)
  我听了有这么一段往事:
  有一次,佛陀住持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当时,世尊告诉诸位比丘说:「就像太阳即将出来之前,有了黎明时的那种光辉(明相初光)。这就是比丘即将渡尽苦海,渡过苦海边岸前的征兆,那就是指『正见』的获得。这个正见会引生正志、正话、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当最后的正定被引生出来获得正确的感受时,圣弟子的心正确地解脱了贪欲、瞋瞋恚、愚痴的系绑,如是得到了心解脱。圣弟子终得以获得正确的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陀说完了这段经文,诸位比丘听了佛所说的话,心生欢喜,乐意奉行。
  解析如下:
  「我听了有这么一段往事」,这是每则佛经前都有的文字。如前所述,佛经的集结方式是一种公开审订之法,由阿难做宣颂,大伙儿追认才保留下来的。「我」表示阿难的意思,他亲自听到了这么一段话或往事。
  「有一次,佛陀住持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这是表明这段话或往事发生的地点,凡是佛经亦皆附带有宣说之地,以表示这是在某地发生的,是可以查证的,不是凭空而发生的  「当时,世尊告诉诸位比丘说」。这是指出这段话是当众宣说的,在杂阿含里,我们发现,有些佛经是佛陀为一个单独的学人宣说而被其他人所悉的,有些是为两人或数人排解疑难的,有些是在众人面前所做的宣说。当中尤以后者最堪注意,除了可信之外,就是这些在大众面前的宣说较乏因材施教的成份,大抵都是共同的准则,具有适合多人或众人的成份在内,也可说是适合于所有人的。
  「就像太阳即将出来之前,有了黎明时的那种光辉(明相初光)。这就是比丘即将渡尽苦海,渡过苦海边岸前的征兆,那就是指『正见』的获得。」这段话是用来陈述正见被获得的那种情形。太阳是指「明」的世界之完全现前。而在太阳尚未跳出东方的地平线之前的曙光状态就是指获得「正见」的那种充满希望的明晰状况。「明」之一字在佛教是极其重要的,佛教的缘起十二支(无明→行→名色→六入处→触→受→爱→取→有→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明确地指出人的痛苦来自于无明(7),一旦明的世界被完全展现出来,人的痛苦就完全被断除了。那么什么叫做「明」呢?在七六二(七五○)这一则里,指出「明」的人「对于善、不善法能了知,对于有罪、无罪,该亲近、不该亲近,劣法、胜法,秽污、干净,不可分别的、可分别的,缘起的、非缘起的种种法都能清楚了知。」又指出「能清楚了知就是正见」。由此可知「明」与「正见」是同一质地的东西,就像明晃晃的太阳光和曙光是属于同一吻,只是有灿然明亮与天明微亮之别罢了。这是指拥有正见的人,他对于佛法就会有洞见性的明白,就在正见剎那现前时,他很快地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来,一是合于佛教戒律(书法、无罪、干净)与不合佛教戒律(不书法、有罪、秽污)的区分,一是合于佛理(捞法、可分别的、缘起的、该亲近)与不合佛理(劣法、不可分别的、非缘起的、不该亲近的)的区分。该修行者从此不再含混笼统。另外,该正见会使人自生信心、信念,对于生存的此一世间有一种肯定,在七九六(七八四)这则经文里说:「什么叫做正见呢?那就是肯定有布施之行、有佛的言教、有斋戒、有善行、有恶行、有善报、有恶报、有此世、有他世、有父母、有众生繁衍、有阿罗汉存在于此世,阿罗汉将自知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也就因为有了这种清楚的了知和坚决的肯定,修行者就即将渡尽苦海的边岸。
  「这个正见会引生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这段话是表示正见为八正道之首,靠着正见的现起,于是其他七正道都被引生出来了,正见在八正道扮演了领导的角色。那么什么是其他七个圣道的具体。
内涵呢?在七九六(七八四)这则经文里说:
「什么叫做正志呢?那就是出离贪欲、没有瞋心、没有害人心。什么叫做正语呢?那就是离去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这四种恶习。什么叫做正业呢?那就是离弃杀、盗、淫三恶行。
什么叫做正命呢?那就是按正当的手段去谋求衣、食、卧具和医约,不可使用不正当之手段去谋取。什么叫做正方便呢?那就是有积极心、求进步,有种种方法出离苦恼,勤勉向上,能恒久不退失。什么叫做正念呢?那就是随时随地的念头都不是虚的、妄的(指念头随时安放在身、受、心、法上做观察)。什么叫做正
定呢?那就是住心一处,使心不乱、坚固、摄持、寂止、三昧、专一。」由此我们就知道,八正道可以用身、口、意三行来做归类。正见、正志、正念、正定是属于心行,正业、正命、正方便属于身行,正话是属于口行。总结来看,八正道就是在行为上做一种恶行的剔除工作,叫做「离、弃邪行」,使行为变成唯一的善,充满了实践力,并不只是单纯的知识或文字上的了解而已。
  「当最后正定被引生出来获得正确的感受时,圣弟子的心正确地解脱了贪欲、瞋恚、愚痴的系绑,如是得到了心解脱。圣弟子终得以获得正确的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这段话是指明了八正道之最后一个正道现前是「正定」,当正定现前时就获心解脱。为什么「正定」之现前这么重要呢?在前面我们已知正定的意义就是心不乱、三昧、专一‥…等等,人只要如此就不被引诱,在杂阿含里「正定」被称为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为什么这四种禅境被说是正定呢?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指这四种禅定是在欲界之上,是以离欲性质而存在的,它不是局部离欲,而是整盘地脱离了欲界的羁绊(8),此有助于解脱的达成,对解脱的帮助是很巨大的(此中并不是说四禅定境就是解脱境界,也不是说解脱者一定要有四禅定的能力(9)。那么到底什么才是解脱呢?那就是这段经文所说的「解脱了欲贪、瞋恚、愚痴的系绑」,也就是指修行者断除了贪、瞋、痴三毒,在活着的世间现前得到了解脱。在杂阿含里,
我们可以查阅到四坚果位(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的获得是以贪、瞋、痴的断除多少来决定的(10),当贪、瞋、痴被整个断除干净不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扰时,该修行者即证阿罗汉果。他立即获得所谓的「正确的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也即是该修行者立即心知肚明(完完全全的清醒地自己觉察到),他达到了这种修养。「我生已尽」,这句话是指自遥远不知岁月有多久以来,我不停轮回,但就在这一刻里我知道此生是最后一生了,此一生正是百千世轮回的终止符号,为无穷生命谱下了终止符。「梵行已立」,也就是说完全合于八正道的清净行为被建立起来,不再崩坏。「所作已作」,就是说一切该尽的人间义务、职责都尽完了,与人不再相互亏欠。「自知不受后有」是指不会在将来存在于大道里去再生。此乃八正道被实践开来,最后所获取的正果。
  「佛陀说完了这段经文,诸位比丘听了佛所说的话,心生欢喜,乐意奉行。」这是本经的结语,也是每一则佛说经文之后共同的结语,表示对佛陀言教的尊重。
4.如何修习八正道?
  既然八正道是这么地重要,这么地明晰,那么做为一个正信的佛教徒,究竟该如何去实践八正道呢?你是否也有信心说自己正在修行八正道,也就是说你能担保自己的确是一个货真价实的佛教修道者吗?
  我们翻查一下杂阿含约有关四圣谛经文(或者不必翻查也该知道),佛教的修行程序和总纲就苦→集→灭→道(11)。也就是说佛教徒一定要先了解自己本身(或众生)的痛苦本质,然后去追查苦因(集),也就是了解痛苦之来源离不开十二支缘起法(谓之集谛),而后断除十二支缘起名目,使苦因消灭(谓之澈入灭谛),再出灭谛中现出灭苦的实际行为,那就是人正道(谓之现出八正道),终而达成解脱。因此按照佛教修行过程来看,在获得八正道之前是有苦、集、灭的预备修行动作的。此预备动作在目前修行四念处的佛徒身上相当普遍的被发现(12),也是极合四圣谛之修行次第的。但是在单独的杂阿含八正道这四十九则经文里,它的重点不在强调八正道前的预备修行过程。它略掉了苦、集、灭的修行过程,直指八正道之修行法,它专指一种克制式的修习,和儒家的「克己复礼」的方法很接近,实际上是由克制下手,把邪见邪行硬性排除或消灭,转向正见正行实践,方法十分直接可靠,这些经文并提及修行八正道必须选择善良的修行伴侣,堪称苦口婆心,谆谆善诱。这四十九则经文怎么说呢?
 (1)经文指出八正道是可以修习的:在七八二(七七○)这则经文里说:「假若正见是不可修的话,那么我终将不说该修习正见。正因为正见是可以修习的,我才说比丘应该修习正见。‥…相同的,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也是一样。」这是指出八正道不是不可修的,也不是凭空得来的。
  (2)修行八正道必须喜欢法,不违背于法:在七九九(七八七)这则经文指出:「行向邪道的人就会违于法,不喜欢法;行向正道的人就会喜欢法,不违背于法。」无疑的,「法」就是指善的、干净的、缘起的法。一旦违背了这些法,那就不是实践八正道了。
 (3)修行八正道必须履行戒律:在八○三(七九一)这则经文里指出:「什么是正道呢?那就是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无贪、无恚。正见。」当中的正见依其内容来看即是「不痴」,也就是「明」。所以说若修行八正道不禁绝违反十圣戒的行为也不能说在行八正道的。
  (4)修行八正道如逆水而上;在八○五(七九三)这一则里说:「什么是溯着生死之流,脱离生死轮回之海的修持法呢?那就是正见‥‥乃至于正定。」逆流而上当然是辛苦,付出的力量是很大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若不努力则恐怕还会退失呢!
  由这些看来,修行八正道似乎是没有取巧的可能,修行者除了要预防被邪法引诱外,尤待付出时间、心力在正法上面。此真的让人觉得和儒家的「克己、修身」是同样的方法,唯在克制、离弃一法耳。
5.世间八正道与出世间八正道
  在杂阿含这四十九则八正道的经文,堪为我们投下一瞥注目眼光的是八正道被分成了两种,一种是世间的,一种的出世间的。在七九七(七八五)这一则里说:「所谓的正见(其余七正道皆同)有二种,有一种是世俗的正见,是有漏、有取的,可以使人性善的道路前进。有一种是出世间的正见,是无漏的、无取的,可以使人正确灭尽痛苦、超离苦的边岸。」考其内容,世间与出世间八正道的名目内容大部份皆同,不同的是出世间八正道包括能思考四圣谛内容,在杂阿含里指出能整体了解四圣谛内容的除了须陀洹以上的圣者是不能做到的(13)。因此我们说八正道之奉行是通于圣者与凡人的,凡是佛教徒行八正道,就会得到受益。只是圣者修八正道是为了解脱,而凡人修八正道是向善。
6.一切佛法的旨归
  总之,人正道就是一切修行人最后的汇归所,在杂阿含的四圣谛里,指明道谛之现起乃在苦、集、灭之后;古代一切有部亦遵奉十六现观之道现观部份,以为必待道谛被实践时才入修道位(14),可见八正道内容的深奥及地位之崇高。今之学人学佛独标灭谛,大谈一切空义,悬为第一义谛,殊不知皆是半途自划、迷失羔羊。佛法之最后乃是人正道之完全实践,使人格臻于完美,使生活身、口、意无缺点,做一个利人又利己的修行者,决非悬虚或神秘之境。吾人必须起而纠弹目前学佛者之空疏之弊。此行动之起点无疑的是精研八正道并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时时作他人之模范,终至改变现况。倘若如此,则此时八正道经文再流传,实当务之急也。
[注解]
(1)有关「根本佛教」「原始佛教」「部派佛教」之时间分割,学者之间意见颇不同。兹举大要(1)印顺法师、赤沼智等人主张:根本佛教以佛陀一代四十九年(或四十五年)之教化活动为期。原始佛教以佛陀入灭至部派对立为止。部派佛教以大众与上座部之分裂之后为准。(2)宇井伯寿主张:佛陀及其直传弟子(即佛陀入灭后三十年)之时代为根本佛教。阿育王即位列教团分裂成上座部、大众部为止是原始佛教。(3)西义雄:根本佛教指原始佛教资料之最古层中之世尊教法,原始佛教则指佛弟子及佛陀入灭至根本分裂以前。本文之分期同(1)。
(见佛光大辞典P.2062,一九八八年十二月二版,佛光出版社。)
0星云法师在其出版的演讲集(三)说:「牢时持念阿弥陀佛就是佛教徒的正确知见。」印顺法师在其著作中观论颂讲记「悬论」说:「(阿含经)八正道的正见(正观),就是这里的中观(指龙树八不)」。皆是信口开河,很违反一般佛学辞典及阿
含经对八正道的释义。
0佛教学者吕澄说:「释迦宣扬其说,前后达四十五年‥‥他(还)允许弟子们用地方方言进行学习,宣扬时应该有一定的表达形式。按照当时的习惯是口传,凭着记忆互相授受,采用喝颂形式是最合适的了。」 (见吕渤着印度佛学思想概论P.P.16
"17,七十一年七月一日出版,天华出版吐。)
(4)巴利语五部阿含又叫五尼柯耶(Pabcanikaya)Dighanikaya与汉译长阿含相当。(2)Majjimanikaya与汉译中阿含相当。(3)Samyuttanikaya与汉译杂阿含相当。(4)Avguttanikaya与汉译增一阿含相当。(5)Khuddakanikaya。
(5)汉译四部阿含是长阿含(后秦佛陀耶舍,竺佛念共译)计二十卷;中阿含(东晋僧伽提婆译),共六十卷;杂阿含(宋求那跋陀罗译),共五十卷;增一阿含(东晋僧伽提婆译),共五十卷。
(6)见佛光大藏经阿含藏杂阿含经P.2379,七十二年八月初版。
(7)在杂阿含三二六(三九六)经里世尊普告诉诸位比丘说:什么是缘起法基本定义呢?那就是此有故彼有(因为有这个,所以才有那个),此起故彼起(这个生起了,所以才有那个生起),也就是说因为有无明丁有行为……,终至于有了这个纯粹由大琶所聚合而成的人生、人间;这就是缄起法的基本定义。(白话翻译见宋泽莱着《初背叛的佛陀》P.179,七八年九月出版,自立报系文化出版部。)
(8)四禅定的初禅叫做「离生喜乐」 (离去欲界生出喜乐感受),是脱离欲界之上而存在的。依次而上三禅、三礼、四禅皆是离开欲界,此四种禅定就是色界定。此四种禅定之美妙况味记载于中阿含的念处经,相当详细。(念处经的白话译文见宋泽莱着「拯救佛陀」P.27,七九年七月,派色出版社。
(9)杂阿含记载有一位少年比丘须深曹问众多的阿罗汉是否他们拥有四种禅定不证果。阿罗汉们皆否认他们有四禅经验才证解脱(见杂阿含三四六(三四七)经,佛光山大藏经阿含藏杂阿含P.600,七十二年八月初版)
(10)在杂阿含九二○ (九二八)这则经文中指出斯陀含果是三种系缚(身见、戒取、疑)已断已知,贪瞋痴转薄者之谓。阿那含果是指断五下分结(身见、戒取、疑、贪、瞋)皆断除干净的人,阿罗汉当然是连厕都断除干净了。(此经文之白话翻译见宋泽莱着「被背版的佛陀」P.206-207,七八年九月,自立报系文化出版部出版。)
(11)杂阿含四三五(四三六)指出:「以四阶道升于殿堂,要由初阶,然后次登第二、第三、第四阶‥﹒若言『于苦圣谛无间等已,然后次第于苦集圣谛、苦灭圣诵、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应作是说。」 (见佛光大藏经阿含藏杂阿含经P.P.702--703,七十二年八月初版。)
(12)目前按苦、集、灭、道过程来安排佛教修习课程者有「台湾新雨佛教文化中心」及「台湾根本佛教中心」。皆是近一、二年新兴教派。
(13)在杂阿含三九三(三九三)经中,世尊说:「又三结尽,得须陀洹,一切当知四圣谛‥‥如是当知、如是当儿无间等。」 (见佛光大藏经阿含藏杂阿含经P.661,七十二年八月初版。)(14)一切有部以十五小道类智忍为见道位,叫须陀洹向,十六心道类智才入于修道位,叫须陀洹果。 (见佛光大辞典P.P.3000~3001,一九八八年十二月二版,佛光出版社。)
(1991.6.《新雨月刊》第46期)

{返回 其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谈焦虑(韩桂春)
下一篇:《杂阿含经》贯珠(温金柯)
 学佛的意义及方法(林清玉)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在中国的传译(蔡宏)
 玄奘法师的西天之行及其伟大精神(王邦维教授)
 佛教对本体问题的探讨(吕沛铭)
 佛学之我见(胡晓光)
 孝道的真实意义(开愿法师)
 谈「空即是色」
 修行出现违缘的认知和对治(郑育能)
 余秋雨:佛教与我的生命俱在(《凤凰周刊》独家专访)
 向受过现代教育的人介绍佛教 (李恒钺居士讲述)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生命教育的落实[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福慧滋长]
 修法是轻松的[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南北朝时期的戒德[栏目:黄夏年教授]
 空灵祭:缅怀妙境长老[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为什么第一次的安止速行心只生起了一次就灭了,然后才会持续生起,是紧接着就会持续生起吗?[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灭苦之道 六、道品 五[栏目:法遵尼师]
 欢喜自在·自谦[栏目:欢喜自在]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九六八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十集]
 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栏目:衍慈法师]
 《大智度论》中“无生法忍”之初探(释悟耿)[栏目:大智度论研究]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