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如果请您用几句话向人们介绍佛教,您会如何介绍?
 
{返回 生西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75

  佛教本身博大精深、教派众多,人们对佛教的理解常有模糊失真之处。如果请您用几句话向人们介绍佛教,您会如何介绍?

  答: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如您所说,佛法博大精深。三言两语的确很难说得清楚。我在这里就勉为其难地啰嗦几句,供各位参考。

  在我看来,佛教的一大特点是有教无类,有求必应。佛陀根据众生不同的禀赋、性情、因缘,宣演与之相应的法门,因材施教,善巧地引导众生解脱烦恼,获得安乐。八万四千,极言其多。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佛陀便教以八万四千法门。众生的愿望诉求各不相同,而都能在佛法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佛法的要义可以归结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您一听这个,大概要失望了,这不是老生常谈么。然而,很多道理,三岁小儿说得,八十老翁做不得。最简单平常的,往往既不简单也不寻常

  “诸恶莫作”可以说是小乘一切戒律的基础,其精髓在于不伤害。

  “众善奉行”是大乘所有修行的核心,关键是饶益众生。

  “自净其意”指拥有三轮体空的见解和证悟。

  三轮体空,简单地说,就是无论作恶、行善,都是依缘而起,是主要、次要的种种条件具足后显现的象,这其中没有独立、恒一存在的施者、受者及行为,一切都是现而无自性的。然而,尽管没有可执持的实质,现象却不会随心所欲地出现或隐没,象的显现遵循着因果的规律,丝毫不会错乱,所以了解“空”的道理后,还要谨慎地取舍因果,断恶行善。

  自净其意,不著有无。以此清净心,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据我的理解是佛教最为根本的教义和修行方法。


{返回 生西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环境保护与护生放生的关系如何?
下一篇:如果轮回学说真的成立,为什么人会越来越多?多出来的灵魂是从哪儿来的?
 佛经中说“有信无解,增长无明。”请问有解有信又是什么?
 《入行论》颂词“佛子虽逢难,善增罪不生”,具体是指哪一类佛子?..
 周利槃特的前世是三藏法师,为什么他还会吝啬佛法不愿意做法布施呢?..
 请问可以在家里做烟供吗?担心自己观想食物变成甘露时会不圆满?
 普通人布施会有不恭敬的心态与行为,但是菩萨做布施就非常恭敬,为什么呢?..
 请教《愿海精髓》中...为什么是随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发愿而不是其他菩萨..
 受八关斋戒时,念自己的俗名还是法名?
 众生有没有福报与佛法结缘,是由于自己的业力,菩萨在这里面可以起到什么样..
 我曾经听上师讲过,学习佛法应该要听闻圆满,否则会留下不好的缘起.....
 为什么加害菩萨还会种下安乐、解脱的因缘呢?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六祖慧能大师传授无相忏悔讲解[栏目:忏悔业障]
 正在死去(性光)[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唐密经典[栏目:唐密文集]
 Preface to A Causa do Sofrimento na perspectiva bu..[栏目:Santikaro Bhikkhu]
 入菩萨行讲义 第十八讲 静虑品[栏目:卓格多杰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