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灭苦之道 一、苦集圣谛 一、集起
 
{返回 法遵尼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27
苦集圣谛

一、集起

多闻圣弟子不作是念:「何所有故此有?何所起故此起?」然彼多闻圣弟子知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契经 杂因诵】

生命的由来,是世界各地、从古至今、全体人类一致关心的题目,宗教师创造了神造世人的神话;哲学家想象生命的本型、自性;科学家则研究物种、基因的进化。对所有未见法的众生而言,生命的由来是个令人向往、遐思的谜:生命洋溢着希望与惊奇也潜伏苦难与恐惧;生活充满了满足喜乐的气氛也带来无情的打击与伤痛的折磨,这使得生命既像是一项慷慨善意的馈赠,可是却又附带了恶毒的诅咒。不由得,人们开始臆测生命的起源:这项大方的馈赠从何而来?又是为了什么原故而受到诅咒?是否当人上溯到生命起始之处,就能回归生命的原乡,回到无忧无虑纯然满足的世代?

亚当和夏娃的故事及北俱罗州的向往述说着这样的期许;哲学家的各种理论透露着同样的思惟;科学家则渴望借进化的经验达到同一个愿望。不论用的是哪一种方法,所有基本的思考模式都是相同的──设想自古以来生命起源的故事。

可是跟随佛陀学法的圣弟子,一旦了悟生命仅是种无常、苦、无我的虚幻现象之后,就不再堕入这项迷思,好比已由梦境中醒过来的人,不会视梦境为真而继续耽溺其间。在佛世,思想界有些相当盛行的基本论题,当时的人们热衷于探讨世间有无极尽?生命最早的起源何在?灵魂在身亡之后是否继续存在?痛苦由谁主持等等。每当有人向佛陀或圣弟子提出这些疑问,所能得到的回复若非「此是无记!」就是默然不答,这便是早期佛教经典中著名的十四无记。这些问题除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外没有任何作用,无论是否真能得到答案,对生命所实际遭遇的困境都毫无助益,徒然流于戏论诤执。

对已觉悟生命真相的圣人而言,最初始的生命如何产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尽管生命现象是无常虚幻的,但众生所承受的苦难却千真万确。圣者所了解并要向学法者解释的是:既然生命仅只是无常、苦、无我的现象,既没有主体也没有自我,那么又该是什么样的力量促使它们一再聚集生长、一再承受痛苦乃至生生世世生死流转?

〈苦集圣谛〉这一章即将探讨这些疑惑。


{返回 法遵尼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灭苦之道 一、苦集圣谛 二、轮回
下一篇:灭苦之道 一、苦圣谛 八、苦
 灭苦之道 一、苦集圣谛 七、欲贪
 灭苦之道 一、苦集圣谛 五、识
 灭苦之道 前言
 灭苦之道 一、苦灭圣谛 七、涅槃
 灭苦之道 一、苦灭道迹圣谛(道迹)
 灭苦之道 一、苦圣谛 八、苦
 灭苦之道 一、苦灭圣谛 四、厌离
 灭苦之道 三、梵行 四
 灭苦之道 七、果证
 灭苦之道 一、苦圣谛 五、五受阴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民国年间(1912--1949年)汉藏佛教文化交流——内地僧人赴藏求法[栏目:索南才让·许得存教授文集]
 颇瓦法(往生法)[栏目:颇瓦法[往生法]]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五六四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西藏文学与诗歌[栏目:噶陀仁珍千宝·贝玛旺晴]
 第五十课[栏目: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法王如意宝的遗教[栏目:晋美彭措法王]
 第七章 第一节 大圆满法修行成果介绍[栏目: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
 家人要我带孙女,烦死了。我本来就修行不好本想清净一下,这可怎么办啊?[栏目:宽见法师·心灵答疑解惑]
 心灵的资粮 - 目录 序言[栏目:阿姜查禅师]
 佛眼观生死 第三章 无常人生 无常的价值[栏目:佛眼观生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