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二章 生命之流 第二节 无我下的轮回
 
{返回 庄春江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398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二章 生命之流
    第二节 无我下的轮回
 
谁在轮回
  佛陀出世前的古印度文明《奥义书》,发展了轮回与业力的思想,改变了自《吠陀》、《梵书》以来,以祭祀决定祸福命运的传统观念,堪称是一项划时代的新思维。然而,《梵书》中以「梵」为宇宙本源,乃至于演化成「我即梵」的「真我」思想[1],却仍然根深蒂固地盘扎在《奥义书》的轮回与业力思想里,没有能获得突破。《奥义书》以「真我」为轮回的主体,同时也是业报的制造者与承受者,而个人「真我」的最后归依处,就是「梵」。最后的归依处是不是梵,对一般人来说,是遥远了些,或许不是那么地迫切,但安立了一个「真我」为轮回中的主体,看起来是那么地顺理成章,让一般人对轮回说比较容易理解,也比较容易接受,因为一般接受「业感轮回说」的人,很容易就会进一步进入到「是谁(什么东西)在轮回?」这一层问题里。《奥义书》的真我轮回说,满足了一般人根深蒂固寻求归宿、依靠的需求,成为一时的主流思潮。然而,佛陀从现实理性经验出发,在「此有故彼有」深彻的缘起观照下,洞察生命的缘起,成就了无上正等正觉,虽也同意轮回与业力说,但却彻底地粉碎了「真我」的形而上想象,而教说「无我」。无我的轮回说,对一般人来说,是难以理解的,不要说离开佛陀二千多年的今日,就是在佛陀的时代,即有比丘在听闻佛陀教说「无我」时,心里面生起了这样的疑问:如果没有我,那么,是谁在造业?谁在受业报?[2]这样,当然也间接地质疑了又是谁在轮回呢?也有摩竭陀人[3]在佛陀说法时,暗自里想:假若我们的色、受、想、行、识都是无常的,没有不变的部分可以成为我,那么「谁活?谁受苦、乐?」[4]
印度语中「我」的多重含意
  佛法中既说无我,又如何成立业报轮回?确实,这是一个容易让人起疑的问题,也是学佛者应当厘清的基本认识。在检视佛陀如何成立无我下的轮回之前,必须要先厘清佛陀教说「无我」中的「我」,到底是什么意思。「我」,在古印度用语中,有「第一人称单数代名词」、「常识的分别我见」、「哲学的、宗教的分别我见」、「俱生的我见」、「俱生的我慢」等等多重含意,即使通晓梵文与巴利文,能直接阅读原典,也不容易把握[5],更何况在中文的翻译上,都同样地翻译成为「我」,这就又更不容易分辨了。如果我们将这些「我」的含意作个简要的归纳,可以理解为两层意思:一是「代名词」的「我」,另一个是「哲理上」的「真我」。「代名词」的「我」,是约定成俗的称呼,有其方便性与必要性,我们在经典中,也常常看到佛陀这样自我称呼[6],所以,这不是佛陀教说的「无我」所要否定的内容。而「哲理上」的「真我」,即含有「常住的」、「不变的」、「实在的」、「独存的」、「唯一的」、「主宰的」、「支配的」等内涵,这些意涵,就是《奥义书》「我即是梵」思想里的「真我」,与佛陀所教说「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的缘起法,有着根本上的冲突,完全不相容,这才是佛陀教说「无我」所要否定的「我」的内容。佛陀这样的教说,不但突破了《奥义书》以来的盲点,更是当时所有其他宗教思想里,所不曾有的主张,堪称为佛法的主要特征[7]。
《阿含经》里的讯息
  佛教的无我主张,是一项普遍而没有例外的真理思想,当然是适用于贯穿生命从死到生的轮回。然而,从死到生如何流转与相续,这是一般人不容易明白,但却又很想知道的问题。一般人对「无我轮回说」会感到迷惑的关键,可能是在这里。以下,让我们尝试从印度佛教思想发展与演变的角度,来作一个大略性的鸟瞰回顾,看看印度佛教在不同时期,对于生命如何从死到生,曾经有过哪些的主张与说法。首先,来看最早成立的《阿含经》。从汉译的《阿含经》中,我们可以找到几种不同的安立,隐含从死到生的相续状态:
  一、「识」:例如说:「识入母胎」[8],又如还有其它许多谈到「识缘名色」的部分。这可以算是《阿含经》中,最常用的一种了。
  二、「精神」或「神」:例如说:「降神母胎」[9],又如说,有一位婆罗门,想要观察人死时的「精神所出之处」,但以常人之眼「都不见神有往来之处」[10]等。
  三、「神识」或「识神」:例如佛陀安慰摩诃男居士,说他长时间受到佛法的熏陶,死后必能「神识上升,向安乐处,未来生天」[11],又如尊者婆迦梨,因患重病,大小便失禁而自杀,魔王想知道他死后往生何处,但找遍了也找不到尊者婆迦梨自杀后「神识之处?」[12](另说「识神当生何处?」[13])佛陀说,因为尊者婆迦梨是「不住识神」而自杀,在自杀的那一刻,成就涅槃解脱,所以死后「神识永无所着」。又如佛陀说,有三种因缘,「识来受胎」,能形成一个新的生命。哪三个条件呢?一是「父母集在一处」,二是「父母无患」,三是「识神来趣」[14]。前面两个条件,以现代的医学知识来理解,则应该是「精卵结合」,以及「精卵健全」。第三个条件,则还不在现代医学了知的范围里。从这些例子的经文来看,「识」、「神识」、「识神」的用法或译法,显然没有太严格的区分。
  四、「香阴」:与上面「三种因缘受胎」类似的另外一种说法是:「父母合会,母满堪耐,香阴已至」[15],其中,前两个条件与前面所举的例子没有不同,第三个条件:「香阴已至」,应该是与前面所举经文中的「识神来趣」相当。
  五、「意生身」:有一位婆磋族[16]的外道出家修行者,询问佛陀有关他们认为的生命轮回主体(称为「命」,或称为「神」[17])的问题,当佛陀告诉他,这个问题无法讨论时,即刻受到这位外道修行者的质疑:既然佛陀认为这个问题不可以讨论,但又为什么常常记说弟子死后往生何处?佛陀即为他解疑说,所以会记说弟子死后往生何处,是因为「众生于此处命终,乘意生身生于余处」,而这个「意生身」是「因爱故取,因爱而住」的因缘所生[18],与一般外道所说的轮回主体「命」、「神」的内涵,是不相同的,佛陀并没有此一时,彼一时地持双重标准。
  六、「异阴相续」、「与(余)阴相续生」[19]:这是直接简要地以「相续」,来表达从这个五蕴到下一个五蕴。其中,只有业报的展现,而找不到业报后面的不变主人或主体。
  南传巴利语圣典《尼柯耶》中,与上列所举经例中,相对应的经文中译(高雄元亨寺译本),则只使用「识」[20]、「心」[21]、「康达婆」[22]等。至于什么是「识神」、「神识」、「神」,乃至于「香阴」、「康达婆」,在《阿含经》中,并没有特别作进一步的描述或说明,也许那个时候的主流,是以五蕴中的「识蕴」来谈,大家就能理解、接受了,都涵盖在「识蕴」中,不需要再从中去细分追究。当时更注重的,或许是从死到生驱动力(集)的探讨,以及更关注于如何止息这个驱动力的修行方法(道)吧!
部派佛教时期的安立
  部派佛教时期,对生死与业报如何轮回流转,诸如从死到生如何转移?中间是否存在某种状态?而这个状态的性质又是如何?……等等的问题,持续得到多数人的关注与论究。这样,多数的部派,都不免涉入了探求一切法「自性」有无的形而上哲学领域,以及「本识」思想的开发与论辩,每个部派都建立有自部的解说体系,见解显得分歧。例如,有的论师开始提出死生流转之间,存在着「中阴」,但也有论师不同意而加以驳斥。各部派的不同立论,或许都有来自于论师们的不同传承,以及个别不同的禅修体验支持,在「各有所据」的情形下,好象谁也没能说服谁。在这许多思想体系中,综合整理来看,有一类是以着重「五蕴和合」的观点来说明,就像前面所举的「异阴相续」说的经例。属于这类观点的,如说一切有部安立「世俗补特伽罗」,说转部安立「胜义补特伽罗」,犊子部安立「不可说我」,化地部立「穷生死蕴」等。另有一类,着重于「心识主导」[23]的观点来说明,就像前面所举的「识、神识、香阴、意生身」等说的经例。属于这类观点的,如经部立「集起心」,大众部立「根本识」,赤铜鍱部立「有分识」等。各部派的主张,都不尽相同,思想有着明显的分流发展(各部派思想发展的分流,还不止于这一方面而已)。但由于当时印度佛教,已朝部派不断分化的方向发展,也不可能有全体佛教界的共同集会,来统合审定,化解歧见,所以,就思想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各部派的安立与说法并无定论,也没有谁才是「正统」的问题。
大乘时期的安立
  大乘佛教思想的发展,接续了各部派思想,所以,当大乘佛教思想发展大成以后,各部派就失去了存在的空间,而逐渐被取代,最后终于在印度本土消失。初期大乘时期,以「般若、性空」思想发展为主流,似乎没有将重心放在这一方面的探讨上。后期大乘时期的唯识思想,承袭「经部」思想的精华,而有更进一步的发展,逐渐兴盛。影响所及,「经部」没落消失了,「般若、性空」思想的主流地位,也被取代了。大乘唯识思想的形成,是好几个思潮互相融合汇流而成的[24],如「细心说」、「种习说」、「潜在烦恼说」、「唯心无境论」[25]等,同样地,也只有发展的主流演变,而没有所谓「正统」的问题。其中,「第七识」、「第八识」、乃至于「第九识」[26]等的思想发展,是与轮回流转有密切关连的,而「第八阿赖耶识」,后来成为其思想发展的主流,但这个主流思想,也还前后期发展的不同。早期所说的阿赖耶识,是被定义为杂染的「妄识」,后期所说的阿赖耶识,却与众生「佛性本有」思想融合,发展成本来清净的「如来藏」思想。
关键的无我
  从以上思想发展轨迹的简略回顾来看,可以理解到,从死到生如何相续的解说,历来的佛弟子是有许多不同的看法,而且没有谁被公认为是正统的。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多的立论建构,一方面表示了问题的不容易理解,另一方面,相对地也表示了所有的立论建构,都有其不能圆满的局限性,好象也没有比《阿含经》中所展现的有限资讯清晰多少。目前我们所熟悉的「中阴身」或「第八识」的说法,也都还是思想发展演变下的一环,不见得就优于《阿含经》中,只谈「六识」的当时主流教说。所以,不一定就要将「中阴」说,或「第八识」说,或两者的融合说定于一尊,认为非此不可,离此即非。更不能说,只谈「六识」就成立不了生死轮回,就是邪见。其实,不论用怎样的名称,建立怎样的立论体系,其出发点总是围绕在「生死如何轮回,解脱如何可能」[27]的说明上,其功用,应当是在于适应不同根性众生的理解(契机),而最后目的,则当期望能引导人们趣向解脱,圆成佛道的修行(契理)。而迈向解脱,圆成佛道的关键,在于「无我」[28]的体证,所以,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建立与「无我」相应的生命相续轮回观。让我们再回头来检视《阿含经》中,几个具有指标性的经例:
  一、当异比丘与摩竭陀人质疑:如果没有我,那么,是谁在造业?谁在受业报?谁在受苦受乐时,佛陀仅以五蕴「无常、苦、非我、非我所」来回答异比丘[29],以「众生因缘会相连续」,所以说「有生、有死」,来回答摩竭陀人[30],佛陀的回答,没有直接说是谁在受业报,表面上看来,好象是答非所问,其实,真的没有办法说是谁在受业报,所以佛陀直接从他们所以会疑问的关键处──我见,来着手教说:在当下的生命中,不以任何形式存在有「实在的」、「常住的」、「独存的」、「主宰的」内涵,在过去的生命里也没有,就是将来从死(这一期生命)到生(下一期生命)的过程中,也不会有。一切的存在,不论在任何时空下,都是「因缘会相连续」,都是因缘条件所生。既是因缘所生,必定受众因缘所左右,而展现出无常。既是无常,就是「非我」(不是「我」),既然没有任何一项是「我」,那就是「无我」(没有「我」),这是佛法特有的无我轮回观。
  二、嗏帝比丘坚持主张,佛陀曾经说过:「今此识,往生不更异」,一直不接受其它比丘的纠正,最后受到佛陀的呵责[31]。嗏帝比丘的意思是,五蕴中的这个「识」蕴,就是那个能作善恶业,并且会受善恶业报的主体,它能流转轮回,而且能在流转轮回中,保持其本来一贯的性质,不会改变。前面说过,「识」是《阿含经》中,最常被用来解说死、生相续的,嗏帝比丘这样的说法,与《奥义书》所主张的「真我轮回」,岂不是一样了吗?怪不得佛陀会呵责他是「愚痴人」!佛陀说:「识因缘故起」[32],「识」也是因缘条件俱足,才能生起的,例如:透过正常的眼睛,看到东西,而产生的识 -- 
[辨别功能,就成了「眼识」,耳听、鼻闻、舌尝、身触、意根各产生「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不同性质的辨别功能,这个情形,就像以木材烧出来的火,成了「柴火」,以草粪烧出来的火,成了「草粪火」一样,柴火与草粪火,性质不同。所以,识的性质,是不断地被它生起的因缘条件所改变的,哪里能「往生不更异」呢?
  三、「识缘名色」、「名色缘识」,「识」与「名色」辗转相依,这是《阿含经》中常见的教说。再佐以「攀缘四识住」[33]的经教,说「识」必定要在色、受、想、行四个地方攀缘,在这些地方来去、安住、生长,所以,部派时期的论师们会称之为「有取识」,就像植物的种子,必须在泥土与水的地方,才能生长一样。所以,如果有人说,有一种「识」,可以离开色、受、想、行而来去、安住、生长,佛陀说,那不是我们所经验的,只是空口说白话,玄谈空论,徒增愚痴罢了[34]。因此,如果说死生之间的相续流转,有单独的识可以来去、安住、生长,有那种纯精神、纯心灵的存在状态,恐怕要稍作保留,与这些经教多印证了。
爱染有余的轮回
  前节说到,生命轮回的推动力量,是无明与贪爱。而无明与贪爱,更是互为表里的一体之两面,所以,只要贪爱没有止息,就还「有余」[35],为何有余?因为贪爱的推动,就会接续许多为了执取与占有的行动发生,没完没了的。即使是自杀的人,表面上看来好象是厌恶生命,不再眷恋了,实际上在其厌恶的深处,还是受了厌此爱彼的贪爱力量推动着,仍不离有余,一死不能百了。所以说,如果还有一丝贪爱在,生命之火就不会熄灭,轮回就不会停止。生命的轮回之流,是这样的「此有故彼有」,「因缘会相连续」的因缘所生。既是因缘所生,所以就不能是无因无缘的偶然或断灭,而且不论是在任何时空里,都会随着因缘条件的变化而改变,是无常的,也不存在任何「实在、常住、独存、主宰」的内涵,是无我的。为了方便说明与理解,对爱染有余的众生,从死到生的过程中,说是以某种状态衔接相续,流转轮回,自有其解说上的需要,然而,如果不能紧紧扣着缘生缘灭,无常无我的缘起正见,隐含、夹杂着「本自俱足」的反缘起思想,说生命中的「本来」如何如何;说在生死变化中有某种「不变」特质的核心;说有「其小无内」的基本元素、基本单位,那么,再美妙生动、让人容易接受的诠释,也只是随顺世间「真我」的思想而已,与解脱生死、圆成佛道何干!
 
注解 
[1]探究宇宙的起源,也为古印度宗教哲学的领域之一。如《梨俱吠陀》中有金胎、生主、造一切者、原人等思想,《梵书》初期延续的生主思想,中期出现的大梵思想,而后期演变的真我阿特曼(a^tman)、梵我合一思想,到《奥义书》时,更成为成熟的主流思想。 
[2]「佛告比丘: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比丘!如是知、如是见,疾得漏尽。尔时、会中复有异比丘,钝根无知,在无明[壳],起恶邪见而作是念:若无我者,作无我业,于未来世谁当受报?」《杂阿含五八经》 
[3]摩竭陀国为佛陀时代的大国,佛陀成道处的尼连禅河河畔菩提迦耶,就在该国,佛陀早年多在该国游化,如在该国首都王舍城的迦兰陀竹林精舍、耆婆林精舍、摩诃劫宾那精舍,王舍城外灵鹫山石窟等。摩竭陀国国王频鞞娑逻王(亦作瓶沙王),亦为当时少见的国王佛弟子。 
[4]「诸摩竭陀人见如此已,便作是念:沙门瞿昙不从迹毗罗迦叶学梵行,迹毗罗迦叶从沙门瞿昙学梵行也。世尊知诸摩竭陀人心之所念,便为摩竭陀王洗尼频鞞娑逻说法。……大王!若族姓子不着色、不计色、不染色、不住色、不乐色是我者,便不复更受当来色。大王!若族姓子不着觉、想、行、识,不计识、不染识、不住识、不乐识是我者,便不复更受当来识。大王!此族姓子无量不可计,无限得息寂,若舍此五阴已,则不更受阴也。于是,诸摩竭陀人而作是念:若使色、觉、想、行、识无常者,谁活?谁受苦乐?」《中阿含六二经》 
[5]「pa^li(圣典)语的第一人称单数代名词aham%(我);常识的分别我见ayam aham asmi(这是我);哲学的、宗教的分别我见attan(我体)Attan(神我);俱生的我见Asmi(我有)、Aham asmi (我是、是我)、aham%ka^ra(我计、我执);俱生的我慢Asmima^na(我慢)、Asmi$ ti ma^na(「我」云云之慢)等等不同的原文同样汉译为「我」。…(中略)…圣典语attan:一、作名词用时,有我、我体、神我……等歧义(ambiguity);二、作代名词用时,古德译作「己」「自」,为三种人称单、复数反身代名词,义为「你自己」「我自己」「他自己」「我们自己」……「人人自己」。因此,甚至阅读圣典语文,不通达第一义佛法的印度人氏,有时亦很难分辨attan、aham、asmi等词在语文脉络的正确字义是何。」《由人间佛法透视缘起、我、无我、空》〈以四阿含经为主综论原始佛教之我与无我〉一六四页,杨郁文撰,甘露道出版社。 
[6]今试举下面两例: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不与世间诤,世间与『我』诤。……」《杂阿含三七经》
 「佛告婆罗门:如是论者,『我』不与相见。汝今自来,而言我非自作、非他作。……」《杂阿含四五九经》 
[7]『外道所说个人自体的「我」,与宇宙本体的「梵」,看作常住不变的,安乐自在的,常住不变的小我、大我,都从生死根本的我见中来。必须以慧观察,悟到他是无常、苦、无我(空),才能将生死的根本烦恼解决了。佛法不共外道的地方,在这上明显地表示出来。』《佛在人间》第五四页‧印顺法师着 
[8]「世尊告曰:……阿难!若识不入母胎者,有名色成此身耶?答曰:无也。阿难!若识入胎即出者,名色会精耶?答曰:不会。阿难!若幼童男童女识,初断坏不有者,名色转增长耶?答曰:不也。……当知:所谓缘名色有识。阿难!若识不得名色,若识不立不倚名色者,识宁有生、有老、有病、有死、有苦耶?答曰:无也。」《中阿含第九七经》,《长阿含第一三经》 
[9]「若始菩萨从兜率天,降神母胎,专念不乱,地为大动,是为三也。」《长阿含第二经》 
[10]「……婆罗门言……收缚此人着大釜中,韦(围)盖厚泥使其牢密,勿令有泄。遣人围繞以火煮之,我时欲观知其精神所出之处,将诸侍从繞釜而观,都不见其神去来处。又发釜看,亦不见神有往来之处,以此缘故知无他世。……」《长阿含第七经》 
[11]「佛告摩诃男:汝亦如是,若命终时,不生恶趣,终亦无恶。所以者何?汝已长夜修习念佛、念法、念僧,若命终时。此身若火烧、若弃冢间,风飘日曝,久成尘末,而心、意、识久远,长夜正信所熏,戒、施、闻慧所熏,神识上升,向安乐处,未来生天。」《杂阿含第九三0经》 
[12]「尔时,尊者婆迦梨求刀自杀……当于尔时,弊魔波旬欲得知尊者婆迦梨神识所在,为在何处?为在人耶?为非人耶?天、龙、鬼神、干沓和、阿须伦、迦留罗摩、休勒阅叉?今此神识竟为所在?在何处生游?不见东、西、南、北、四维、上、下,皆悉周遍而不知神识之处。是时魔波旬身体疲极。莫知所在。……是时,尊者阿难白世尊曰:唯愿世尊说婆迦梨比丘神识为何所在?世尊告曰:婆迦梨比丘神识永无所着,族姓子以般涅槃。当作如是持。」《增一阿含二六品第十经》 
[13]「世尊告诸比丘:……汝等见是跋迦梨比丘死身在地,有远离之色不?诸比丘白佛:已见,世尊!复告诸比丘:繞跋迦梨身,四面周匝,有暗冥之相围繞身不?诸比丘白佛:已见,世尊!佛告诸比丘:此是恶魔之像,周匝求觅跋迦梨善男子识神当生何处。……佛告诸比丘:跋迦梨善男子,不住识神,以刀自杀。尔时,世尊为彼跋迦梨说第一记。」《杂阿含第一二六五经》 
[14]「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三因缘,识来受胎。云何为三?于是比丘,母有欲意,父母共集一处,与共止宿。然复外识未应来趣,便不成胎……若复父母集在一处,父有风病,母有冷病,则不成胎。……若复有时父母集在一处,父相有子,母相无子,则不成胎。……若复有时,识神趣胎,父行不在,则非成胎。……若复比丘,父母集在一处,父母无患,识神来趣,然复父母俱相有儿,此则成胎。是谓有此三因缘,而来受胎。是故比丘!当求方便,断三因缘。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增一阿含二一品第三经》 
[15]《中阿含第一五一经》说:「……以三事等合会受胎:父母合会,母满堪耐,香阴已至。阿私罗!此事等会入于母胎。」《中阿含第二0一经》也说:「复次,三事合会入于母胎:父母聚集一处,母满正堪耐,香阴已至,此三事合会入于母胎。」 
[16]婆磋族应属于恒河上游西方雅利安族的一支,与佛陀的恒河下游东方系种族不同源。《长阿含第四经》中,记录了佛世时的十六国族,就有婆蹉国,他的位置一般认为在恒河上游,现今新德里以南的一带。 
[17]这是「十四无记」的四大论题之一,《杂阿含经》都作「命即是身?命异身异?」《长阿含经》都作「是命是身?命异身异?」《增一阿含经》都作「彼命彼身?非命非身?」「是命是身?非命非身?」「命是身耶?为命异身异耶?」《大智度论》则作「是身是神?身异神异?」 
[18]「婆蹉种出家白佛:云何?瞿昙!命即身耶,答言无记。命异身异,答言无记。沙门瞿昙有何等奇,弟子命终,即记说言:某生彼处;某生彼处。彼诸弟子,于此命终舍身,即乘意生身生于余处。当于尔时,非为命异身异也?佛告婆蹉:此说有余,不说无余。……譬如火,有余得然,非无余。……婆蹉白佛:众生于此命终,乘意生身往生余处,云何有余?佛告婆蹉:众生于此处命终,乘意生身生于余处,当于尔时,因爱故取,因爱而住,故说有余。」《杂阿含第九五七经》 
[19]《杂阿含第三三五经》说:「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如是,眼不实而生。生已尽灭,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除俗数法。」又《杂阿含第一0五经》说:「佛告仙尼:我诸弟子,闻我所说不悉解义,而起慢无间等。非无间等故,慢则不断。慢不断故,舍此阴已,与阴相续生。」 
[20]如《S.22.87--跋迦梨》、《M.38--爱尽大经》等经。 
[21]如《S.55.21--摩诃男》。 
[22]如《M.38--爱尽大经》。 
[23]「五蕴统一论是平等门,心识统一论是殊胜门。」《唯识学探源》第五0页,印顺法师着。 
[24]「唯识的定义,「即是识」,「不离识」,论师们有不同的解释。究竟唯有什么识?有的说是八识,有的说是阿赖耶,有的说唯是真心。这些,都是唯识思想的一个侧向,是唯识学的一流。偏执一个定义,这是一论一派的唯识学者。本人的态度,是想在复杂的唯识思想中,发见主流与共义,廓清宗派的偏执。所以先从大乘唯识学中,指出几个不同观点的解说,再去考察它与原始佛教的关系。这不同方面的解说,都是唯识学,是唯识学的多方面的开展;唯识学,也可说是几个思潮的合流。……大乘唯识思想,大概可以归纳为五类:一、『华严经』「十地品」第六地说:「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这可以称为「由心所造」的唯识。二、『解深密经』 (卷三)说:……这可以称为「即心所现」的唯识。三、『解深密经』(卷一)说:……这可以称为「因心所生」的唯识。四、『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四)说:……这可以称为「映心所显」的唯识。五、『阿毗达磨大乘经』说:……可以称为「随心所变」的唯识。」《唯识学探源》第二八至三二页,印顺法师着。 
[25]此部分资料参考、引用自《唯识学探源》第四八至二0一页,印顺法师着。 
[26]九识是指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阿陀那识、阿赖耶识、阿摩罗识。将阿摩罗识列为第九识,而提倡九识之说,则始于梁‧真谛三藏,但九识说也有其经典的依据,如:《金刚三昧经》〈入实际品〉说︰「如彼心地,八识海澄,九识流净,风不能动,波浪不起。」《入楞伽经》说︰「八九种种识,如水中诸波。」《大乘密严经》说︰「心有八种,或复有九。」(摘自《中华佛教百科全书》第一一七页) 
[27]引用印顺法师的观点:「我的意趣(按:立大乘三系)是:凡是圆满的大乘宗派,必有圆满的安立。一、由于惑业而生死流转,到底依于什么而有流转的可能。二、由于修证而得大菩提,到底依于什么而有修证的可能。」(《无诤之辩》第一二六页)「佛法有二大问题:一是生死轮回问题,二是涅槃解脱(成佛)问题。一切佛法,可说都是在这二大问题上作反复说明。」《以佛法研究佛法》第三0四页,印顺法师着。 
[28]「圣弟子住无我想,心离我慢,顺得涅槃。」《杂阿含第二七0经》 
[29]「尔时,世尊知彼比丘心之所念,告诸比丘:于此众中,若有愚痴人,无智明而作是念:若色无我,受、想、行、识无我,作无我业,谁当受报?如是所疑,先以解释。彼云何?比丘!色为常耶?为非常耶?答言:无常,世尊!若无常者是苦耶?答言:是苦,世尊!若无常、苦,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于中宁见:是我、异我、相在不?答言:不也,世尊!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杂阿含第五八经》 
[30]「世尊即知摩竭陀人心之所念,便告比丘:愚痴凡夫不有所闻,见我是我,而着于我。但无我、无我所,空我、空我所,法生则生,法灭则灭,皆由因缘合会生苦。若无因缘,诸苦便灭。众生因缘会相连续,则生诸法,如来见众生相连续生已,便作是说:有生有死。我以清净天眼出过于人,见此众生死时、生时,好色、恶色,或妙、不妙,往来善处,及不善处,随此众生之所作业,见其如真。」《中阿含第六二经》 
[31]「嗏帝比丘答曰世尊:我实知世尊如是说法:今此识,往生不更异也。世尊问曰:何者识耶?嗏帝比丘答曰:世尊!谓此识,说、觉、作、教作、起、等起,谓彼作善、恶业,而受报也。世尊呵曰:嗏帝!汝云何知我如是说法?汝从何口闻我如是说法?汝愚痴人!我不一向说,汝一向说耶?」《中阿含第二0一经》 
[32]「我说识因缘故起,识有缘则生,无缘则灭,识随所缘生,即彼缘说:缘眼、色生识,生识已,说眼识。如是,耳、鼻、舌、身、意法生识,生识已,说意识。犹若如火,随所缘生,即彼缘说:缘木生火,说木火也;缘草粪聚火,说草粪聚火。」《中阿含第二0一经》 
[33]「佛告比丘:愚痴凡夫、无闻众生,于无畏处而生恐畏。愚痴凡夫、无闻众生,怖畏无我无我所,二俱非当生,攀缘四识住。何等为四?谓色识住,色攀缘,色爱乐,增进,广大,生长;于受、想、行、识住,攀缘,爱乐,增进,广大生长。比丘!识于此处,若来、若去、若住、若起、若灭,增进、广大生长。」《杂阿含第六四经》 
[34]「彼五种子者,譬取阴俱识。地界者,譬四识住。水界者,譬贪喜四取攀缘识住。何等为四?于色中识住,攀缘色,喜贪润泽,生长增广;于受、想、行中识住,攀缘受、想、行,贪喜润泽,生长增广。比丘!识于中若来、若去、若住、若没、若生长增广。比丘!若离色、受、想、行,识有若来、若去、若住、若生者,彼但有言数,问已不知,增益生痴,以非境界故。」《杂阿含第三九经》 
[35]「众生以爱乐有余,染着有余。唯有世尊得彼无余,成等正觉。」《杂阿含第九五七经》
 「所谓舍离一切有余,爱尽、无欲、灭尽、涅槃。」《杂阿含第八六七经》
 「所谓舍一切有余,一切爱尽、无欲、灭尽、涅槃。」《杂阿含第三0六经》
 
 

{返回 庄春江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二章 生命之流 第三节 业力的形成与展现
下一篇: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二章 生命之流 第一节 生从何来死往何去
 《中阿含》《说处经》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五章 生活中的佛法 第三节 专注与觉察
 如来藏之研究 第二章 如来藏思想探源
 如来藏之研究 第五章 如来藏说之初期圣典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五章 生活中的佛法 第二节 对治与调伏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五章 生活中的佛法 第一节 六根律仪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一章 佛法的特质 第一节 佛陀之所以为佛陀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四章 认识自我 第一节 人与人性的剖析
 阿含字典(2)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七章 大乘菩萨行 第二节 伟大的菩萨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第15课 亲密关系之中若含有控制的成分,就可能伤害彼此的爱[栏目: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执着神通是着魔[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玄奘与摄论学派[栏目:圣凯法师]
 没有系统学习过佛法...您能否给一个概括的指引...[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八十四大成就者传 三十四、咕噜古古力巴传[栏目:八十四大成就者]
 泉州开元寺转道上人传[栏目:太虚法师]
 在家居士没有条件像佛学院的僧众那样,长时间闻思修行,对于甚深的般若空性感到困难。请您开示应当研读的中..[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66.如何发挥自我的潜能[栏目:星云法语·圆满人生]
 《佛法,解决内心的方法》智慧的去生活 一、六度波罗蜜如何落实于生活[栏目:太桥旦曾堪布]
 从三性三无性谈唯识学的空有中道观(廖乐根)[栏目:唯识学研究]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