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四章 认识自我
第二节 我们的认识发展过程
认识发展过程与佛法的修学
我们说,烦恼苦迫,是从身心反应中产生的,更精确地说,应该是在我们接触境界,认识境界时的身心反应发展中产生的。境界的范围很广,包括了「心境」与「外境」。什么是心境?就是我们内心的情境,可以略分为三类,如内心的感受(受)、思考(想)、抉择(行)等[1]。外境则包括了内心以外的种种,诸如眼睛与身体触觉所能觉知的东西,耳朵所听到的声音,鼻子与舌头所能分辨的味道都是。我们说,四圣谛「苦、集、灭、道」中的集谛,是要将烦恼苦迫的根本原因找出来,才能将烦恼彻底地解决。烦恼的根本原因是来自自我感的贪爱,然而,贪爱又如何在我们接触境界、认识境界中发展出来的呢?我们对境界的认识过程,是动态的、复杂的、不断发展的,而且十分迅速,我们的烦恼苦迫,也是动态的、变化的,如果不经学习与训练,很难察觉其中的关连,往往一接触境界,当有感觉时,常常已经是在烦恼苦迫的情形下了,中间经过哪些转折,心中可能只有隐隐约约的模糊,甚至是一片空白[2]。如果是这样,对烦恼苦迫的消除,我们连个下手用功处也没有,如何期望能彻底的止息呢?
如果说,我们一旦与境界接触、认识境界后,自然而然就会有喜怒哀乐、忧悲恼苦的发展,那么,我们还要修学佛法作什么?因为我们一接触境界,不可避免地就会生起认识,这种状况就像两手对拍,一定会发出声音一样[3],而且,我们也不能将六根全部关闭,以不与外境接触来作为修行,因为,如此一来,失去了四食中触食的滋养,这一期生命将无以为继。即使只是关闭某一根,与部分外境作隔离,佛陀也不认同那是有用的修行,因为,如果真的是这样,岂不是只有眼瞎、耳聋了,才能修行[4]?我们知道佛法的修行不会是这样子的,佛陀与尊者舍利弗、目揵连等许多解脱阿罗汉,都不是这样子的。既然不能不与境界接触,一接触又必然引发认识作用,那么,我们只有从认识作用如何生起,如何发展去了解,才能从其中把握佛法修学的下手处,所以,这是我们修学佛法无可回避的基本认识。
我们的认识发展过程-- 现代观点
近代的心理学家与研究脑部的医学专家,以缺陷矫正与疾病治疗的目的,作了许多动物脑部研究的实验,以及累积了许多人体脑部的病变临床诊疗经验,发现感官器官接收到的讯息,如何在脑中传递、作用[5]。这是偏重在脑部构造与功能研究的,虽然与我们佛法修学的目标(烦恼的彻底止息)不一样,但对我们佛法修学方法的选择,可能也会有所帮助,值得涉猎。
当我们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等),接触到外境,就如同收到外界的一个讯息。这个讯息经接收器官神经系统的转化,转变成为脑部能够处理的讯息,然后传到「丘脑」(thalamus)。再从丘脑分两路送出讯息:一路传抵「杏仁核」(amygdala)与邻近的「海马回」(hippocampus),另一路(主要的)传达到相关的「大脑皮质区」(cerebral cortex),例如,来自眼睛的视觉讯息,就传到「视觉皮质区」,来自耳根的声音讯息,就传到「听觉皮质区」,来自皮肤触觉的讯息,就传到「感(触)觉皮质区」,气味的讯息就传到「嗅觉皮质区」……,讯息来到各个皮质区进行分析与解读。「杏仁核」是一个形状与大小都像杏仁核般的组织丛,开张于左右脑,是情绪快速反应的前哨与总管,也是情绪记忆的资料库。「海马回」在杏仁核之上,与杏仁核连接,是过去曾经引发情绪所经历情境的记忆库。「大脑皮质」是理性分析(思考)与理解(学习与记忆)的处理中心,在正常情况下,认识过程是以大脑皮质的分析为主导的,它可以调节杏仁核快速反应的冲动。不过,有些时候,当杏仁核的冲动很激烈时,大脑皮质也可能被杏仁核的冲动所控制,杏仁核成为反应的主导,如此一来,大脑皮质的分析,反而会将杏仁核的激动情绪合理化,成为进一步强化情绪冲动的帮凶。
所谓的分析与理解,对一般人来说,就是将这个讯息,与以前所经历过的相关经验记忆作比对,从过去经验记忆中去认识。过去的经验记忆,包括实际经历过的经验,也包括来自教育、社会文化熏习、宗教道德信仰等等所形成的价值观。杏仁核所作的解读是纯情绪的,它的特性是迅速,但却是粗糙、类比而不精准的冲动性比对。大脑皮质所作的,是多方面考量的、相对准确的、相对耗时的理性比对。大脑皮质的比对结果,还是传到杏仁核,与杏仁核的比对结果结合(综合),然后才发出反应讯息,但也可能等不及大脑皮质的比对结果传来,杏仁核就先将它比对的结果发出反应讯息,以应付环境带来的危险,例如大家常说的「本能反应」,就是这一类情况中的一种。这个反应讯息,从杏仁核传出,一路传到下视丘,而后激发出一连串的贺尔蒙分泌;另一路则传递到与运动功能有关的纹状体。这两条路线的讯息反应,其最后结果可能会引发生理运作的改变,让我们出现所谓情绪引发的生理反应,例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胸闷、肌肉紧绷、胃痛(痉挛)、颤抖、流泪、发笑、尖叫、怒吼、……等。
以上的研究,对「杏仁核」、「大脑皮质」与情绪激发三者间的关系,有明白的说明,让我们对激烈的情绪反应与脑部的构造,有所了解。尤其指出讯息传递到大脑皮质的路径比较长,所做的理性反应也比较费时,所以,理性反应通常比较慢才能完成,而迅速反应或直觉反射的,多是杏仁核主导的冲动反应。这个资讯,对我们选择避免激烈情绪的对治方法,很有参考价值。
我们的认识发展过程--[佛法的观点
二千多年前的佛陀时代,医学环境自然与现代不同,我们没有发现,当时有脑部解剖,或神经传递研究的相关文献。然而,佛陀对我们认识过程的解说,就修行而非疾病医疗的角度上来看,却是十分清楚而且完整的。经中说:「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缘触受,缘受爱,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6]这是说,当眼等六根,不管是主动地注意到境界,还是被动地为境界所吸引,那么,就会对这个境有影像或映像的摄入(辨识)。接着,经由过去经验(即储存记忆)的比对与推拟,所辨识的境,对我们来说就有一定的意义,此时,可以说我们认识了这个境,这就是「触」,或者说是「识触」-- 感觉而成为认识[7]。对我们有意义的境,会让我们有苦、乐,或不苦不乐(中性)的感受(受)生起,有了感受,继续发展出来的是喜欢(爱)或不喜欢(憎)。即使是不喜欢,也是因为另有所喜欢,所以才会不喜欢眼前的,所以,憎,其实是爱的另一面,爱憎之间,难分难解,常常辗转相生[8],因此,经中常以爱来涵盖憎与瞋。只要有爱的生成,那么就会驱使我们行动:从执着到想要拥有(取;「缘爱取」),然后是拥有的冲动蓄积成熟(有;「缘取有」),付之行动。于是,事情就一件件的发生、发展,然后结束,带给我们许多喜怒哀乐,忧悲恼苦。
举个例来说,有一晚,一位学佛的朋友依往常的习惯来到佛堂,闭上眼睛练习打坐。由于还未能专注一心,耳根的作用一如往昔(耳)。突然,响起了一个微弱的声音(声),耳朵听到了(耳识,即经文说的「缘耳、声,生耳识」)。这微弱的声音,与过去听觉记忆库中的讯息比对,怀疑这是蟑螂飞的声音(触,即经文说的「三事和合触」)。由于过去对蟑螂恐惧的记忆,心中立即生起一股不愉快的感受(受,即经文所说的「缘触受」),引起了主动对这个声音寻找与注意的强烈意向(行)。声音继续传进来,每一个声音经比对后,都提供了一些新的讯息,于是,从怀疑到肯定这就是蟑螂,然后知道蟑螂飞行的速度与位置。这些陆续进来的讯息,一直左右着不愉快感受的强弱。结果,由于过去对蟑螂的厌恶经验,不等到蟑螂飞上身来,厌恶感就生起了(厌恶感也归类于爱,即经文所说的「缘受爱」),想中断打坐练习的冲动涌现(取,即经文所说的「缘爱取」)、蓄积,到继续打坐的意愿磨耗殆尽(有,「缘取有」),然后采取行动:或睁开眼睛寻找蟑螂,或干脆离座去赶蟑螂……(生,「缘有生」),然后懊恼今晚的打坐,被这只蟑螂给毁了(恼,「缘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
这是一个单纯化例子的简化说明,说明认识及其后续心理状况的发展,一直到烦恼苦迫(忧悲恼苦)生起的过程。为什么说是简化了的说明呢?因为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即使对单一的境界,六根很少是单独一根运作的,通常都有两个以上的感官器官同时运作,相互交叉影响。尤其是意根,一个念头的生起,就可以是意根的一个认识过程,所以,那会是纠葛复杂的,更何况与境界的接触,很少是单一、静止的,通常是一个紧接着一个的来。所以我们的认识过程,是多重而动态的,使得我们更不容易看清楚它的过程发展(所以,上面只是单纯化的例子)。虽然是这么的复杂,但是,透过对单纯境界认识过程的学习,我们会逐渐熟悉,并且有能力去厘清那些复杂的。尤其是那些带给我们显著困扰的事件,再复杂也必须尝试去分析厘清,去看清楚问题的症结。
分析认识发展过程的目的
分析这样的认识发展过程,有什么用?对我们修学佛法有怎样的帮助?当事件发生时,认识发展过程正在进行中,在当局者迷的情形下,通常一般人是没有余力去作这样的观察分析的,然而,我们却可以自己在事后的反省检讨中来做,也就是说,这是一个重于自我反省的检讨分析。从分析中,可以试着去找出问题的症结,例如,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会注意到为何会那么厌恶蟑螂?厌恶蟑螂这样的弱点,成为导致整个事件结果 -- 懊恼的重要关键。我们可以根据这样的发现,以佛法的观点去思考,当下一次遇到类似情形时,应当怎么做才是合乎佛法的行为。如果先有个行动腹案,就像沙盘推演一样,这对「生手」是很有益处的。除此而外,还可以进一步寻找或开发自己对治这个弱点的修学方法。
当下的缘起流转
如果熟悉十二缘起的内容,我们会发现,经文中从「三事和合触」开始,认识发展过程就切入十二缘起了。可以说,这是十二缘起的当下说明,也是十二缘起的九支说类型。我们说,生死烦恼流转(缘起)的观察与说明,不是一定非得说满十二支不可的,也可以是二支(无明、爱)、五支(爱、取、有、生、死),以及着重于当下认识发展过程的九支说。我们也说,尽管二支、五支与九支说,有着详略之别,但每一种说法,都能完整地展现缘起的内涵。就九支说来看,所缺少的无明、行、名色,其实是含摄在其它支中的。例如,无明也是表现在触中的,一般人的「识触」,都是「无明触」,也就是说,当感官器官传进来的讯息,在辨认成有意义的内容时,无明就作动了[9]。行支是指过去行为所留下来的业力[10],那也是表现在「爱」支中的[11],因为,我们之所以会对所认识的,生起喜欢或不喜欢,没有不受过去经验(或印象,即过去行为的影响力 -- 业力)所影响的。名色,依经中说,名是受、想、行、识等「四无色阴」,色是四大以及四大所造色[12]。那么,名色所指的,就是五蕴身心了,这与六入处的身心范围,是相同的。另外,如果依「内有此识身,外有名色,此二因缘生触」[13]的经文,「名色」也可看为「识所认识的境界」:色是外境,名是内境。这样,认识过程中的「境」,也可以是十二缘起中的一支,原来的九支加入「境」,就成了十支了。
俱生与次第生
经中说由「触」生「受」,感受的生成,就是我们认识境界的后续发展。除了由「触」生「受」外,尊者难陀在一次轮值为比丘尼们说法,教导比丘尼们于六入处作无我观时,也说从触可以直接生起思考、想象(想,「触缘想」),或者生起意向、决断(行,「触缘思」。行,也译为「思」)[14],这是第一类说法,可以理解为认识境界后,有时候会生起情感上的变化,有时候会引发我们的某些联想与思惟,有时候会改变我们的意向。第二类说法,是佛陀在教导比丘们作缘起无常观时说,心中因认识境界而生起感受(触已受),因为有所感受而生起意向(受已思),有了一定意向以后,再生起思考想象(思已想)[15]。第三类说法,是佛陀在教导一位比丘,从「一切空行」观察无我时说,在认识境界后,同时生起感受、思考、意向(触俱生受、想、思)[16]。经中有这三类看起来不一样的说明,好象让我们不知所从,其实,或许可以换个角度想:这三种不同的情况,会不会是表示了我们心中对境界认识后,可能有的三种不同反应?值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体会。
心、意、识的含意
心、意、识的含意,在早期佛教中,可能是没有严密区分的。例如,佛陀在解释六入处时,说意内入处就是心、意、识,是抽象性质的非物质,见不到也摸不着[17]。又如,佛陀说大家都习惯把「识」看成「我」,接着就说,其实我们的「心、意、识」是每一刻都在变化的,就像那林树间好动的猴子,哪里会有不变的我呢[18]?再如,佛陀安慰他的堂弟摩诃男优婆塞,说他的「心、意、识」长久以来,受佛法信、戒、施、闻慧熏习,死后「识」一定会往生在安稳处,以免除他一心向着佛法修学,但又担心来世堕入恶趣的恐惧[19]。部派分化以后,论师们对心、意、识的含意到底一样不一样,开始出现不同的意见。有的依着传统思想,说心就是意,意就是识,含意并没有差别,只是称呼上的不同而已[20]。有的说,名称上的差别,就表示了名称上所代表的不同意涵。主张心、意、识应有不同含意的论师们,他们从经典中心、意、识的不同用法里,去归纳、发掘其含意的不同。例如,五阴中用「识」阴,而不说心阴或意阴,六入处中说「意」入处,而不说心入处、识入处,又如经中以「远行、独行」[21]来形容「心」的长远影响,也就是储存、记忆的特性,以「前导」来形容「意」的主导性[22],以「六根对六境」说识生等等,都表示了三者隐含有不同偏重的意涵。如果针对境界的认识作用归纳来说,意是在先的「意念发动」,识是接续的「辨别认识」,心则是后来的「综合统一」、「记忆储存」。怎么说呢?当面对境界时,如果没有注意到这个境界,不管是主动的,或者是被迫的,那么,境界的映像(讯息),是不会在心(脑)中产生的,也就不会进入到下一阶段的辨识作用。这就像俗话所说的「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为注意力没有放在那里,接收不到境界的讯息。当具备了注意的因缘,境界的讯息进来了,才算是有了分辨了别。分辨之后,紧接着就进入到解读讯息的认识核心。如何解读(认识)呢?是依着与过去经验、记忆的比对,包括各方面讯息的综合统一,而完成认识的。认识之后,就形成了一个新的经验,旋即又融入了储存记忆中,成为过去经验与记忆的一部分,等着在下一次认识中,影响对境界注意的选择,以及对进入讯息的解读与认识,形成一重重的辗转影响,如图所示。
图:认识过程中心、意、识的含意与辗转影响(略)
关键的触与受
那么,在上面认识发展过程的分析中,哪个阶段是发展成忧悲恼苦的关键呢?认识与认识后的发展过程,是那么快速地进行,我们可能清楚地察觉吗?这是我们在了解认识发展过程后,所关切的问题。以下我们列举四段佛陀的相关教说,尝试来探索这个问题:
一、佛陀在作十二缘起还灭的思惟观察时,循次从死、生、有、取,一路观察到爱,然后说,如果能不顾念,不起执着,那么,爱就止息了。爱一旦止息了,十二缘起的钩锁,就从这里瓦解:「彼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病死、忧悲恼苦灭」。佛陀并且形容这样爱的止息,就如同油灯不再加油,也不再整理灯芯,必将熄灭一样[23]。
二、佛陀说,一般凡夫会生起苦、乐、不苦不乐的感受,成就初果以上的多闻圣弟子[24],也同样地会有这样的感受,那么,凡夫与圣人之间,有什么差别呢?差别就在于凡夫只能随着感受起舞,当生起乐的感受时,就起贪,生起苦的感受时,就起瞋,即使在不苦不乐的情形下,对感受的变化也浑然不清。而圣人就不一样了,他们不随着感受起舞,对感受如何生起,如何变化消失,都清清楚楚,而且,只会有生理层面的感受,不会让生理的苦、乐感受,发展到心理层面来,所以不会生起贪、瞋、痴,不会成为贪、瞋、痴的奴隶而忧悲恼苦[25]。这段经文,说明了多闻圣弟子对感受(受)的处理方式,与一般人是不一样的。
三、佛陀说,在我们「根、境、识、触、受」等等的认识发展过程中,如果对感受生起的原因(集),感受的生灭变化(灭),感受可能发展出来的执着(味)、祸患(患),都没有深刻如实的体会,也没有办法超越感受的后续影响(离),那么,就从这里种下了贪、瞋、痴、我见的祸端,并且发展出种种的恶行来[26]。
四、佛陀说,如果对认识发展过程「根、境、识、触」中的六触,对其生起的原因(集)、生灭变化(灭)、可能发展出来的执着(味)、祸患(患),都没有深刻如实的体会,也没有办法超越其后续影响(离),那么,就与我(佛陀)所教导法与律离得太远了,就像虚空与地一样。如果能够在六触中如实地体会到无我,不起执着,不起烦恼(漏),就可以称为对触「已知、已断」,就像斩断了多罗树的树根一样,将来再也不会生起、生长[27]。
第三段与第四段的教说,乍看之下,似乎有些奇怪,为什么一个地方是针对「受」来说,另一个地方又强调是「触」?再仔细看,原来第四段讲的「触已知、已断」,是以斩断了多罗树树根来形容的,而这种形容,只用在对阿罗汉解脱圣者上,是形容他们的永断生死,不再轮回。第三段与第二段都在谈「受」,第三段没有指明对受的如实知,可以有什么成就,但第二段则清楚的指出,能不随着感受起舞的,是多闻圣弟子。多闻圣弟子应该是泛指初果成就以上的圣者,他们在解脱的修学上,虽然已经到了不会退转的程度,但还不及阿罗汉生死解脱的成就,还在继续修学中。所以,在认识发展过程中,能够超越感受影响的,是多闻圣弟子,而能够在更上游的触,就切断我见无明,对每一个认识的当下,都是「明触」的,是解脱生死的圣者。
从这四段佛陀的教说,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发:认识发展过程如果到了生起爱的阶段,贪、瞋、痴就跑不掉了,就像俗语所说「箭在满弦,不得不发」的情况。而取、有以下,是烦恼由伏而显的蓄积与完成,是难有机会在这些阶段停下来,不继续往下发展的[28]。所以,在认识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学习不要让爱生起,也就是说,让感受停在感受就好了[29],不要再有后续的发展。进一步,如果能够修学到让触就停在触,也就是每一个触都是离我执、无明的「明触」,那么,就完成生死解脱了。
注解
[1]「依五处发前五识,能见五尘;依意处生意识,能知受、想、行──别法处,也能遍知过去未来,假实等一切法。」《佛法概论》第六一页,印顺法师着。别法处,语出《顺正理论》:「彼宗唯执受、想、思蕴,名别法处……。」(大正二九‧三六一中)
[2]「就像从树上掉下来一样,在你觉悟情况以前──「碰!」你已经着地了。事实上,你掉下来的一路上,已穿过许多小枝和树枝,但是,你既无法记得它们,也无法计算他们。」《森林里的一棵树(II)》第五三页,阿姜查着,法园编译群编译。
[3]「比丘!譬如两手和合,相对作声,如是,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此等诸法非我、非常,是无常之我,非恒、非安隐、变易之我。」《杂阿含第二七三经》
[4]「迹多罗白佛言:我师波罗奢那说,眼不见色,耳不听声,是名修根。佛告迹多罗:若如汝波罗奢那说,盲者是修根不?所以者何?如唯盲者眼不见色。」《杂阿含第二八二经》
[5]以下有关外界讯息从感官器官的接收,如何在脑中传递、作用的路径与回路,主要参考《EQ》〈第一、二、四、五章〉,丹尼尔‧高曼着,张美惠译,时报文化出版公司。
[6]见《杂阿含第二一八经》。经中说,这是「苦集道迹」。
[7]「此识起时,依根缘境而成三事的和合;和合的识,即名为触──感觉而成为认识。此触,经部师解说为即是识,即触境时的识,如『杂含』(卷一三‧三0七经)说:「眼色二种缘,生于心心法。识触及俱生,受想等有因」。有部以识及触为二,又是同时相应的;所以触从三和生,又为令三和合的心所。与根境相对的识,本没有二者,但由于根取境的引动内心,心反应缘境而成为认识,此从外而内,从内而外的认识过程,似乎有内在心与缘境心的二者。如作意与心,识与触,即是如此。此认识过程,本为极迅速而难于分别先后的,也不能强作内外的划分,不过为了说明方便而如此说。否则,易于误会内心为离根境而恒在。」《佛法概论》第一一四页,印顺法师着。
[8]「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从爱生爱、从爱生恚、从恚生爱、从恚生恚。云何为从爱生爱?……」《杂阿含九八五经》
[9]「虽然说生死的根源在无明,其实无明早就含摄在十支中的触支里。触有种种的触,而缘起中所说的是无明触。因无明相应的触,所以对所取的境界不能了知;不了知无常、苦、空、非我,不了知三宝、四谛,不了知善恶业果,所以起了味着(受);因味着才生爱、生取。」《唯识学探源》第二五页,印顺法师着。
[10]「复次,此十二支缘起法,即烦恼业苦展转为缘,谓烦恼生业,业生苦,苦生苦,苦生烦恼,……烦恼生业者,谓无明缘行,业生苦者,谓行缘识,……」《大毗婆沙论》(大正二七‧一二二中)
[11]「爱取不是无明所摄,却是摄在行支里。」《唯识学探源》第二五至二六页,印顺法师着。书中还引《杂阿含第二九四经》:「愚痴无闻凡夫,无明覆,爱缘系,得此识身。内有此识身,外有名色,此二因缘生触。」与《杂阿含第三0七经》:「诸业爱无明,因积他世阴。」来和「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比对说明这样的观点。
[12]「云何名?谓四无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云何色?谓四大、四大所造色,是名为色。」《杂阿含第二九八经》
[13]《杂阿含第二九四经》
[14]「尊者难陀告诸比丘尼:善哉!善哉!当如实观察,于六触身如实无我: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缘受,彼触缘受是我,异我,相在不?……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生触,触缘想,彼想是我,异我,相在不?……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缘思,彼思是我,异我,相在不?」《杂阿含第二七六经》
[15]「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二因缘生识,何等为二?谓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如是广说,乃至非其境界故。所以者何?眼、色因缘生眼识,彼无常,有为,心缘生。色若眼、识,无常,有为,心缘生;此三法和合触,触已受,受已思,思已想,此等诸法无常,有为,心缘生,所谓触、想、思。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杂阿含第二一四经》
[16]佛告比丘:「……譬如明目士夫,手执明灯,入于空室,彼空室观察。如是比丘于一切空行,心观察欢喜,于空法行常、恒、住、不变易法,空我我所。如眼,耳、鼻、舌、身、意、法因缘生意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此诸法无我、无常,乃至空我、我所。」《杂阿含第二七三经》。又,《杂阿含第三0六经》也有相同的叙述:「眼、色缘,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此四无色阴,眼色,此等法名为人。……」
[17]「佛告比丘:意内入处者,若心、意、识,非色,不可见,无对。」《杂阿含第三二二经》
[18]「彼心、意、识,日夜时克,须臾转变,异生异灭,犹如猕猴游林树间,须臾处处,攀捉枝条,放一取一。」《杂阿含第二八九经》
[19]「若命终时,此身若火烧,若弃冢间,风飘日曝,久成尘末,而心、意、识久远,长夜正信所熏,戒、施、闻慧所熏,神识上升,向安乐处,未来生天。」《杂阿含第九三0经》
又《中阿含第一七经》也类似:「彼心、意、识常为信所熏,为精进、多闻、布施、智慧所熏,彼因此缘此,自然升上生于善处。」
[20]「问:诸契经中说心、意、识,如是,三种差别云何?或有说者,无有差别,心即是意,意即是识,此三声别义无异故。如火,名火,亦名焰顶,亦名……故契经说心、意、识三,声虽有异,而无差别。」《大毗婆沙论》(大正二七‧三七一上)
[21]「独行远逝,覆藏无形。损意近道,魔系乃解。」《法句经》〈心意品〉(大正四‧五六三上)
「远行与独行,无形隐深窟。谁能调伏心,解脱魔罗缚。」南传《法句经》〈心品〉(了参法师译,妙心寺印行)
[22]「一切皆由意为前导,所以者何?意生起已,恶不善法皆随后生。……意为前导法,意尊意所使,由意有染污,故有说有行,苦随此而生,如轮因手转。」《本事经》(大正一七‧六六四上)
「一切法义,意为前导,是故转行。」《正法念处经》(大正一七‧二五四中)
「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若以清净意,或语或行业,是则乐随彼,如影不离形。」南传《法句经》〈双品〉(了参法师译,妙心寺印行)(按:此句汉译《法句经》〈双要品〉都译为心,如「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但汉译《大毗婆沙论》中有「诸法意前行,意尊意所引,意染净言作,苦乐如影随。」(大正二七‧三七一中)则与南传《法句经》所译相近。)
[23]「何法灭故有灭?......即正思惟,生如实无间等观,所取法无常、生灭、离欲、灭尽、舍离,心不顾念,心不缚着,爱则灭;彼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譬如油、炷然灯,若不增油、治炷,非彼灯明未来不生、尽、磨灭耶?」《杂阿含二八五经》
[24]初果是对修行者成就的一种划分,详见〈第七章圣者之流〉。
[25]「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愚痴无闻凡夫,生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多闻圣弟子,亦生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诸比丘!凡夫、圣人,有何差别?……以彼愚痴无闻凡夫不了知故,于诸五欲生乐受触,受五欲乐,受五欲乐故,为贪使所使。苦受触故,则生瞋恚,生瞋恚故,为恚使所使。于此二受,若集、若灭、若味、若患、若离不如实知,不如实知故,生不苦不乐受,为痴使所使。……多闻圣弟子,身触生苦受,大苦逼迫,乃至夺命,不起忧悲称怨,啼哭号呼,心乱发狂。当于尔时,唯生一受,所谓身受,不生心受。……为乐受触,不染欲乐,不染欲乐故,于彼乐受、贪使不使;于苦触受,不生瞋恚,不生瞋恚故,恚使不使。于彼二使,集、灭、味、患、离如实知,如实知故,不苦不乐受、痴使不使。」《杂阿含四七0经》
[26]「缘眼、色,眼识生,三事和合缘触,触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若于此受集、受灭、受味、受患、受离不如实知者,种贪欲身触,种瞋恚身触,种戒取身触,种我见身触,亦种殖增长诸恶不善法,如是纯大苦聚皆从集生。」《杂阿含二一三经》
[27]「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六触入处,云何为六?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沙门、婆罗门,于此六触入处,集、灭、味、患、离不如实知,当知是沙门、婆罗门去我法律远,如虚空与地。……于此眼触入处,非我,非异我,不相在,如实知见者,不起诸漏,心不染着,心得解脱。是名初触入处已断、已知,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于未来法永不复起,所谓眼识及色。」《杂阿含二0九经》
[28]「在我们的修行中,我们必须如截十里流,阻止触发展成受。如果失败的话,就必须阻止受发展成爱。此后就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了。我们要试着把佛法应用在眼根和色尘交会、耳根和声尘交会、鼻根和香尘交会、舌根和味尘交会、身根和触尘交会、意根和法尘交会的时刻,不断训练自己不可攀缘任何东西。」《菩提树的心木》第二四页,佛使比丘着,郑振煌译,慧炬出版社。
[29]「在经典里有关修行的记载,大多数在教导我们观察受。很多证得阿罗汉果位的圣人,都是以受为观照的对象。」 《人类手册》第一0八页,佛使尊者着,曦比丘等译,净心文教基金会印行。
「佛法的修习并不须要你去到处寻找或花费整个的精力去达成,你只要观察那些在你心中升起的各种感觉:当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觉味、以及其他种种时,它们全都会来到这颗心──一颗清明觉醒的心。」《以法为赠礼》第四九页,阿姜查着,法园编译群译,圆光寺印经会印行。
「这些感觉生起的地方就是我们能够开悟,智慧能够生起的地方。」《心灵的资粮》第一三一页,阿姜查着,法园编译群译,法耘印经会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