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宁静无烦恼
 
{返回 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05
250、宁静无烦恼
  “宁静无烦恼”:身心清净,平和淡泊,解脱自在。
  佛陀教导我们学习慈悲和智慧:宽恕别人是慈悲,宽恕自己是智慧。宽恕就是止观双运,定慧等持,净念相继,悲智光明。拥有慈悲和智慧的人会洞悉无常,内心安稳,没有错综复杂的纠结和迂回曲折的忧伤。夕阳下赏竹,闹市中安步,繁杂喧嚣的人事物围绕在身边,却不被牵连和挂碍。《楞严经》云:欲望于心,颠倒妄想,我心不动,欲望何在?“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外缘已无法扰乱其内心的清净与安宁,远离烦恼,享受轻安和宁静,这是最吉祥的生活。
  佛法是解脱法,自在而智慧,庄重而平和,慈悲而宽容。业的源头亦是真如空性。歌利王肢解仙人(佛陀前生),阿阇世王弑父,都为佛陀无生忏悔所教化,宽恕和赦免了自己;善星比丘谤佛,提婆达多害佛,也为佛陀所授记,蒙受赦免和宽恕。寒山大师云:“有人辱骂我,分明了了知。虽然不应对,却是得便宜。”我们要效法佛陀和祖师,无条件的赦免自己和众生如梦似幻的罪业,赦免所有伤害过我们的每一个人,每一桩事,每一个念头,每一丝内疚,每一个牵挂,从而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外在的和谐。而这一切,都要在慈悲心和智慧心中完成。
  我们所需要的一切:平安、富足、幸福、宁静,超越世俗的尊严与美感、被保护的温暖、不会受伤的温柔、深沉而持久的抚慰,以及不受搅扰的究竟安乐……宽恕之道都会带给我们,甚至更多。宽恕是幸福世界取代地狱的不二法门。宽恕会让我们的心中充满深湛的宁静、平安,以及揭开面纱后的惊艳、法喜和禅悦:
  我们以祈祷来达到宽恕。不要评判人,不要定人的罪,不要期望恶人被因果重创。无条件的赦免他们,祝福他们,给予他们安乐和觉醒。在我们的内心世界里,我们拥有这份权利和力量,因为我们是慈悲的。
  不要做内疚的事,不要定自己的罪,不要让内心的不安折磨自己。安住在空性和光明中,无条件的赦免自己,祝福自己,给予自己安乐和觉醒。在我们的内心世界里,我们拥有这份权利和力量,因为我们是智慧的。
  如果你出离了所有的执着,你就会变的非常的自由,没有任何事情可以激怒或者伤害你。不要试图摒弃或改换那些相对的存在状态,而应去了解它的真实本质,体悟它的完美,享用它的奉献。时间在当下,空间取当体。我们所想要的一切,此刻都会拥有:现前这一切的源头,就是我们的清净法身;当下这一念的感觉,就是我们的圆满报身;眼前这一切的显现,就是我们的千百亿化身。须知:所有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正等正觉者,都是在自心根本觉的境界中圆满,因而完整的心灵解脱,也只能在本觉自性中实现,圆满的觉悟之道,从来也不能向外寻觅和希求。
  不要遗忘宽恕之道和悲智光明,试着至少用一分钟的时间想一想它们,提醒自己这些礼物的珍贵,将它们谨记于心中:
  慈悲伟大的空性如来,我的生命之源,您是如此完美而神圣,我要向您表达我的感恩和赞美。我是您光明的化身,是诸佛的不二显现,您为我量身幻化美丽的梦境,恩赐我智慧和能量。我却深陷烦恼执著,错解您的深意。对不起,请原谅!我非常爱您,我当享用这美好的一切,融入您圆满的悲智光明。

{返回 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依此行持者
下一篇:无忧无污染
 自制净生活
 草根的恕道
 不看僧面看佛面
 三个锦囊
 不是世界变化太快
 到底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
 救命的钱,千万别拖
 关于法名
 感恩上苍我所拥有的,感恩上苍我所没有的
 伤害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应如何理解二谛数数决定?[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贪睡有哪些过错?[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二、上师的教诲 寂寞[栏目:大师在喜马拉雅山]
 一半一半 欢喜与不欢喜[栏目:往事百语]
 如何让众生相信因果?[栏目: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没有身心的境界 证悟的刹那[栏目:法增法师]
 文明进香须知[栏目:道坚法师]
 心开意解[栏目:般若]
 六祖坛经讲记 第66集[栏目:六祖坛经讲记·达观法师]
 中观宝鬘论广释 第四品 国王行为[栏目:其它善知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