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如来藏之研究 第六章 如来藏学之主流
 
{返回 庄春江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94
《如来藏之研究》
 
第六章 如来藏学之主流(12/12/2004 Rev.0)
 
 
6-1.〈第一节 传说中的如来藏法门〉研读参考:
 1.如来藏说成功传布的因素:
  a)通俗而适合一般人心:有神我色釆的如来藏说,从理想的如来常住、偏在信仰而来,通俗而能适合一般人心。
  b)对新传经典的尊重:依「四大广说」的传统原则,对从来没有听说过,新近传出的经典,不可轻率的加以诽毁,要本着正确的法义,给以合理的解说。初期大乘经就是这样流传起来的,对于新出现的如来藏经典,当然也不能不接受了!
 2.形成主流:从四世纪以来,大乘佛教界的论书或经典,都不能不对如来藏有所说明与会通,显示从如来常住如来藏说已成为当时盛行的主流思想。
 3.西藏觉曩巴所传,与中国禅宗的南方宗旨,对于初期的如来藏说,比论师及后出经典的解说似乎要切近得多!
  a)觉曩巴以如来藏与佛的自性身,同样相好庄严。自性身是转依所显的佛自体,意为众生本来如是,只是还在烦恼中,没有显出而已。
  b)菩提达磨于西元四五0年前后(宋)从南印度来中国,传本来是「如来(藏)禅」的禅法。
 4.《究竟一乘宝性论》在中国是被看作代表如来藏学的,虽比较的接近初期的如来藏说,但受到瑜伽学派的影响,也可能从瑜伽派脱出而自成体系的,所以解说的方法近于瑜伽派,初期的神我色采,也大为淡化了。
 
6-1.问题思考:
 6-1-1.试分辨印顺法师所说的大乘三系兴起时代的先后。
 6-1-2.为何印顺法师将西藏的觉曩巴派与中国的禅宗,都归为如来藏思想的宗派?
 6-1-3.为何印顺法师会说「传说中」的如来藏法门?
 
6-2.〈第二节 宝性论为主的如来藏论〉研读参考:
 1.代表如来藏论的主流经论:《究竟一乘宝性论》、《无上依经》(论经)、《大乘法界无差别论》。
此一经二论内容相近而偏重不同,可视为同一类。
 2.《究竟一乘宝性论》(梵本《宝性分别、大乘最上秘义论》、藏本《大乘最上秘论》):
  a)作者:传说为无着造,世亲造,似乎还不如传为坚慧造的好,因为其风格与内容虽近于瑜伽系,但在如来藏的见解上与瑜伽系有着根本的不同。
  b)主题:本论部分为「四法」:佛之依止(佛性)、证得(佛菩提)、功德(佛法)及利益众生事(佛业)。释论部分加起始的归敬三宝,而成「七金刚句」。
 3.《无上依经》(经典形式的论典):
  a)内容:分七品,2-5品与《宝性论》本论「四法」同,第一品(校量功德品)为《甚希有经》的异译(赞叹造如来舍利塔[如来界]的不可思议功德),第六赞叹品与第七嘱累品为流通分。
  b)本经参考了《宝性论》与《瑜伽师地论》(如以转依说明菩提自性),但不只是集录,而为有独自组织的一部(论)经。
  c)本经为《胜天王般若经》所集入,《佛性论》也引用了这部经,在如来藏学中,这应该是一部重要的(论)经。
 4.《大乘法界无差别论》:
  a)作者:坚慧造,唐提云般若译。
  b)内容:说菩提心十二义:果故、因故、自性故、异名故、无差别故、分位故、无染故、常恒故、相应故、不作义利故、作义利故,与《宝性论》的本论非常接近。
 
6-2.问题思考:
 6-2-1.什么是代表如来藏论的一经二论?其主要论题为何?
 
6-3.〈第三节 宝性论所依的经论〉研读参考:
 1.《宝性论》与瑜伽学有关但不是属于瑜伽派:
  a)《宝性论》与瑜伽学的《大乘庄严经论》有部分文句类似、论法一致、法义相同的特性。
  b)《宝性论》不采瑜伽学的种子说,所以也不立不般涅槃种性(一阐提)。可以说:《宝性论》造于瑜伽学风开展的时代,受到了瑜伽学的影响。但对如来藏的解说,不取北方大乘经部师说的种子说,而保持了南方分别说部以空(性)为佛性的立场。这样,关于《宝性论》的作者,不可能是弥勒、无着的。
 2.《宝性论》之本论所依据的经论:
  a)四个主题中的「佛菩提」、「佛法」、「佛业」为佛的体、相、用,或实、德、业,这是依《华严经》、《大集经》等大乘经说的。
  b)主题「佛界」是依《如来藏经》的(九种譬喻在内)。「佛界」十义中的「因」义,见于《大乘庄严经论》;「果」义出于《大般涅槃经》;「业」义出于《胜鬘经》;「无差别」义出于《不增不减经》。《庄严经论》的「生胜由四义」(信、般若、禅定、大悲)都被编入「佛界」。
  c)「佛德」六十四种功德依于《大集经》〈宝女品〉。
  d)「佛业」九种譬喻出于《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
  e)「佛菩提」八义(实体、因、果、业、相应、行、常、不思议)与《庄严经论》〈菩提品相同〉。
 3.《宝性论》之释论的引经:《不增不减经》、《胜鬘经》、《如来藏经》、《大般涅槃经》、《大般若经》(《金刚般若经》)、《华严经》〈如来出现品〉、《佛华严入如来智德不思议境界经》、《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法华经》、《宝积经》〈普明菩萨会〉、《六根聚经》、《阿毗达磨大乘经》、《大方等大集经》〈陀罗尼自在王品〉、〈璎珞品〉、〈海慧菩萨品〉、〈宝女品〉、〈虚空藏品〉、〈宝髻品〉等13部。
 4.从所引契经可以了解:《宝性论》不是狭义的如来藏论,不但以如来藏说为主,更广引大乘经,使之与其他后期大乘经说相贯通。《宝性论》的注释者引《陀罗尼自在王经》成立七种金刚句义,并引《大集经》其他各品,似乎是特别重视《大集经》。
 
6-3.问题思考:
 6-3-1.《宝性论》与瑜伽学,以及如来藏论有何异同?
 
6-4.〈第四节 宝性论义的分别〉研读参考:
 1.众生皆有如来藏的理由:
  a)法身遍在众生中:表达佛身遍满的大乘经,主要是《华严经》(〈如来出现品〉),《观无量寿经》也有此说,这与修持观想中,观佛从外而入于自己身心中,进而观自己身中有佛,自身是佛有关。论中以萎华有佛、蜂群绕蜜、糠[米+会]粳粮三喻譬喻。
  b)真如无差别:如来之所以为如来的清净真如,是一切无差别的,与众生如没有任何差别,只是众生(之「如」)为烦恼所覆障而已。论中以不净处真金(其性不变)一喻譬喻。
  c)众生实有佛性(佛种性):种性即血统,论中以地中宝藏、果树芽、弊衣内的金像、贫女怀轮王、泥模内的宝像五喻譬喻。
 「如来法身」、「不差别真如」、「毕竟定佛(种)性」即如来藏三义,只是说明不同:从佛说到遍众生中是法身遍满义;从众生说到有佛性是佛种性义;约众生与佛平等说是真如无差别义。
 2.自性清净心:是心(心意识的心,早期的如来藏说还未说成第八净识,或第九识,只是六识之平常心识的本性,不过习惯的称迷妄的为六识而已。在妄心外别立真心,怕不是如来藏学的正义!)、自性(也译为本性,事物本原的意思)、清净(光明清净)的结合词,为常住不变的如来藏说融合大众部、分别说部《增一阿含经》的「心性本净」说而成。论中在说如来界时,自性清净心是如来藏别名;在说如来菩提时,也就是佛的自体。自性清净心从来不与烦恼相应(同大众部之说:心与烦恼同时即生即灭,不可能成染成净),在众生位没有减少,成佛也没有增多。
 3.不空与种性:论中依《胜鬘经》说《般若经》等大乘经说「空」是正确的,但不了义。空的只是没有客尘烦恼(空如来藏),而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体是不空的(不空如来藏),功德业用(向光明喜乐自在的作用)是有的,这样,世间、出世间、出世间上上善法的根源都是如来藏不思议功德的业用,是成佛的种性,所以名为如来界,界就是「因义」。空的知道是空的,离增益的有边;不空的知道是不空的,离损减的无边,空与不空,都称为空智。以空为无,因空而显的如来藏自体清净,名为空性,与瑜伽者所说的相同。依无分别智证第一义空性(引《摩诃般若经》,《金刚般若经》义),根本智证第一义空性,名为空性智,会通了初期大乘的空相应经。从缘起有与性空,妙有与真空去解说,显然是不符合经论的本意。
 4.转依:论中说:生死依如来藏而有,但如来藏净心,却是虚空那样的无所依止,也不受生死虚妄的影响,不生不灭、常住不变、本来清净,如远离虚妄分别,出烦恼藏,如虚空回复本来的明净,那就是菩提与涅槃,就是转依,转依清净的实体(自性),就是离垢清净的如来藏。离垢清净,也只是本来那样的清净。《宝性论》所说的转依、菩提、一切功德是本具的,与瑜伽学者,显然采取了不同的观点。
 5.淡化如来藏之我义:论中依《胜鬘经》说佛果的常乐我净,不再说众生位的(如来藏)我,虽然众生位中,仍有可以说我的意义,但在文字表面上大大淡化《大般涅槃经》与《央掘魔罗经》的「如来藏我」色采,这是《宝性论》主与瑜伽学者的共同倾向。
 
6-4.问题思考:
 6-4-1.《宝性论》以什么理由说众生皆有如来藏?其理由各有何思想渊源?
 6-4-2.心「自性清净」的理由是什么?与「心性本净」说有什么关联?
 6-4-3.什么是如来藏说的「空智」?与《般若经》有何异同?
 6-4-4.什么是「转依」?《宝性论》如何说「转依」?与瑜伽学有何异同?
 
 
 

{返回 庄春江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如来藏之研究 第七章 瑜伽学派之如来藏说
下一篇:如来藏之研究 第五章 如来藏说之初期圣典
 如来藏之研究 第三章 心性本净说之发展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一章 佛法的特质 第二节 缘起法下的三法印与空..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二章 生命之流 第四节 人身难得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七章 大乘菩萨行 第二节 伟大的菩萨行
 阿含字典(5)
 如来藏之研究 第二章 如来藏思想探源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一章 佛法的特质 第一节 佛陀之所以为佛陀
 如来藏之研究 第五章 如来藏说之初期圣典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八章 归依与受戒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五章 生活中的佛法 第一节 六根律仪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赏莲花,去污泥[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坛经》师资略述(释明真)[栏目:六祖坛经思想研究]
 纯陀居士的供养[栏目:宣化上人]
 守护心灵的空间[栏目:闽南佛法学院·学僧园地]
 浅谈佛教伦理思想(高振农)[栏目:佛教与伦理]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四五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