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竹清嘉措仁波切的一组经典修行诗偈
 
{返回 其它善知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425

堪布竹清嘉措仁波切在尼伯尔宝大佛塔旁的马尔巴译经院,以诗偈回答了妙融的问题。愿利一切。


一、修行的目的?

  恭敬顶礼三宝尊
  修持正法之目的  外境诸乐不耽著  内在快乐能获得  故于正法需修持

二、三乘的差别?

  声闻乘之道  为求得解脱  须知轮回苦  当修人无我

  大乘之圣道  修大慈大悲  为度无边众  发愿成佛道

  金刚乘之道  心修大净观  速证佛果法  修生圆深教

三、为何要顶礼右绕?

  寺院佛堂与宝塔,顶礼右绕之必要,身的障碍能净除,身的福报得积聚,证悟心性方便道。

四、为何要诵经持咒?

  语持诵经咒,语之障碍除,语之福德聚,悟心方便道。

五、心的修持?

  将心修禪定,缘各种观境,幻象散乱息,速证自性道。

六、为何要信三宝?

  知三宝功德,并知轮回苦,信心速增长,信力智慧增,以智悟空性,信心最殊胜。

七、为何要布施?

  布施之目的,以大悲之心,灭众贫穷苦,故要修布施。

  闻思修行者,于彼行供养,三学能增盛,教众二利成。

  于佛菩萨众,观想以为供,无明痴黯除,智慧光明增。

  金刚座及佛塔诸圣地,大悲所缘贫穷众乞丐,于圣地前行诸布施事,悲心忍辱皆能得增长,

  福德也能因此而增盛,殊胜布施方便当精勤。

八、何谓加持?

  佛与菩萨海会众,以彼悲空修持力,具信之人得加持,如日与镜相遇合。

九、何谓祖古转世?

  祖古转世之来源,于彼凡夫最后生,信众名之为祖古,圣者化身有万千,诸佛化身不思议。

十、经旗天马之意义?

  经旗天马之意义,见闻念觉放与触,六种解脱皆具足,解脱之力尽薰习。

十一、佛教的殊胜是什么?

  各种宗教虽繁多,佛教之道最殊胜,我执烦恼尽所有,成就解脱涅槃道。 

  大乘教法之殊胜,即以悲心成利他,空性修持净幻相,万法显空幻见胜。

  金刚乘道以何为殊胜,现像本尊坛城修殊胜,自性大手印道极殊胜,法门众多速易真殊胜。

十二、何谓灌顶?

  求受灌顶密乘道,任何本尊之灌顶,依身口意诸圣物,得身语意之加持。

  无上密乘四灌顶,生起次第受瓶灌,气脉修法秘密灌,等持修持智慧灌,

  大手印法第四灌。


{返回 其它善知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心与本尊修持
下一篇:最初的佛法——四圣谛
 值遇三界法王大宗喀巴圣教愿文讲记(昂旺朗吉堪布讲授)
 中观宝鬘论广释 第五品 僧俗学处
 大圆满 第四章 传承的重要性 (南开诺布仁波切)
 断绝欲望的根源(赤根祥道仁波切)
 色拉昧堪苏仁波切教授受菩提心戒
 藏传佛教的内涵
 修定修观法要
 于普巴金刚火供法会上的开示
 竹旺仁波切开示
 最初的佛法——四圣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禅门锻炼说》要略 十三 谨严付授[栏目:禅门修证指要]
 心性本体与道性道体:中国佛教心性论对道教心性论的影响[栏目:杨维中教授]
 老年人皈依不能跪拜怎么办?[栏目:佛海启航·达真堪布]
 杂阿含经卷第十三(三二六)[栏目:杂阿含经]
 我执[栏目:远凡法师·禅的世界]
 净土三经对告众探微[栏目:智随法师]
 戒场亲历记——受戒体会报告(释亲空 比丘)[栏目: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
 姓名对命运有没有关系[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二]
 宗镜录略讲上册 (第三十二章)[栏目:南怀瑾居士]
 两翼篇 四、四正勤、四如意足 4-1-2 令断勤(律仪断)[栏目: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