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立禅
堪布卡塔仁波切
{返回 卡塔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421
立禅 

  我们知道经典上对于坐禅与立禅都曾提到过,而觉性和智慧的概念也贯穿在这教法中。传统的教法要我们:“当我们坐下时,知道我们正坐下;当我们走路时,知道我们在走路。”这是一种心念相续的有效修行方法。但过去在西藏,立禅并不普遍――而事实上,根本就没有。那时盘腿坐在地板上是一种风俗习惯,而也许人们不习惯坐在舒适的椅子上正是此落后现象的好处之一吧!当大家上课听法时,双腿一盘随地就可坐下,因此当真正上座以七支坐姿打坐时,他们的腿、膝盖等便不觉得酸麻,或者什么问题出现,所以大家也就不兴教导立禅的法门了。
  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佛陀的智慧似乎正被广泛地运用,相异的东西都很重要并且适用。现代的人不习惯盘腿,坐在时间一久便觉得昏沈,并且全身酸痛不堪。但我们不要就停止或完全放弃打坐,最好的办法就是结合坐禅与立禅的修法,这样可以让我们运动,舒展一下筋骨,让心清醒一下,同时身体也可以藉此休息。不论我们是在坐或站之间,心都会变得更为清晰。
  立禅之所以有益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接近下座的步骤,但却一点也没有离开禅修。这让我们更易带入禅境(或说是一种禅动感),以及每日的日常生活中。这个介于正式与非正式禅修之间的桥梁似乎是很重要的一个步骤。
  在修立(行)禅时,经典上并没有特别说明我们的手应该摆在哪里、我们应该怎么走法等。但从身体的观点来看,我们的手若放在身体两旁任其自然摆动的话,便有可能对以后静虑止妄造成妨害非帮助,因此,我们要将双手放在前面,与肚脐等高,两掌手心向上,以右上左下的方式相叠;这也是一个专注或摄心的手势,它有一种收拢的感觉。因此,这样的姿势与这种法门颇为契合。
  在对诸佛与阿罗汉的祈请文中,说到由于他们庄严神圣的形相,因此走起路来如“鹤的步姿”般。诸佛与阿罗汉处于极度寂静中,因此气质庄严沈稳――立禅正反映出这种庄严性。走路时,我们首先将脚后跟往上抬,继之抬高脚底其他部位,直至只剩脚趾尖著地;然后走一步,由脚后跟先落地,再慢慢将整个脚底放下――以此方式,我们不急不徐地稳步而行。除此外,做一个转*轮的象徵,诸佛与罗汉均采顺时钟方向而行,因此我们也将此并入其中而修似乎是件很合理恰当的事。用这种方法行走,右脚先出,以顺时钟方向绕行,可帮助我们的心更为沈稳,获益更多。

{返回 卡塔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实修
下一篇:共修的重要性
 福慧二资粮
 立禅
 金刚上师 金刚弟子
 大手印
 禅修上的进步
 功德云——如何布置整理佛堂
 转识成智
 大手印无上心要
 六道轮回从生至死到再生
 实修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对僧人素质的提高[栏目:闽南佛法学院·学僧园地]
 从地处清净的角度谈共修[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在微细的爱里[栏目:依空法师]
 宽恕容忍无怨仇 海阔天空任遨游─「宽恕包容」的心灵有机禅[栏目:圣轮法师]
 成唯识论释义[栏目:单培根居士]
 《入菩萨行论》讲记(三十一)[栏目:入菩萨行论讲记·达真堪布]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八讲之:修“观”的善巧[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工厂是道场,工作是修行[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自杀--小雀[栏目:哼哈一如说]
 如果站在护持上师信心的立场之上而造成道友之间的矛盾,是否有过失?[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