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33.大师就说调伏欲贪
 
{返回 阿含经故事选·原始佛教圣典故事选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000
033.大师就说调伏欲贪
  有一次,佛陀来到外祖父善觉王统治的天臂城游化,住在附近的一个释迦族村落中。
  那时,同在天臂城附近,有一群来自西方的比丘,正打算返回他们的家乡安居,临行前,特别前来拜别佛陀。
  佛陀问他们说:
  「比丘们!你们向舍利弗辞别了吗?」
  「还没,世尊!」
  「那你们应当去向舍利弗辞别!比丘们,舍利弗是位修行淳熟,又能提携道友,对道友的修行有助益的人,去向他辞别,一定能令你们有所获益。」
  「好的,世尊!」
  这时,尊者舍利弗正坐在离佛陀不远处的一棵树下。
  这一群西方比丘拜别了佛陀,就来尊者舍利弗处,他们向尊者舍利弗问讯顶礼后,说:
  「舍利弗学友!我们打算回西方去安居,特地来向您辞别。」
  「你们向世尊辞别了吗?」
  「辞别了。」
  「你们回到西方,会经过许多不同的国家,遇上许多不同族类的人,他们之中或许一些有智慧、有见识的人,会对你们的所修所学感兴趣,而问:
  『你们的老师都教你们些什么呢?』
  这时,你们要怎么回答,才能完整地将世尊的善于说法,你们所善于受持、观察、悟入的内容展现出来,而不致于让人误解了佛陀,或者让人问倒了呢?」
  「舍利弗学友!我们老远来,就是特别要向您请益的啊!但愿您慈悲,为我们讲解吧!」
  于是,尊者舍利弗说:
  「学友们!如果有聪明的王族、婆罗门、地方仕绅、出家沙门来问你们:
  『你们老师怎么说法?怎么教您们的呢?』
  那么,应当这样回答:
  『大师就教我们调伏欲贪!』
  如果他们再进一步问:
  『从哪里去调伏欲贪呢?』
  你们应当回答:
  『大师说,从色、受、想、行、识五蕴处调伏欲贪。』
  如果他们问:
  『欲贪会有什么问题吗?以致于要从五蕴处调伏它呢?』
  你们应当回答:
  『如果于五蕴不离贪、不离欲、不离爱、不离渴、不离念,一旦五蕴起了变异,那么人们就会因此而生起忧、悲、恼、苦、愁了。因为看见欲贪有这样的问题,所以要从五蕴处调伏欲贪。』
  如果他们问:
  『离欲贪有什么好处呢?值得从五蕴处调伏它?』
  你们应当回答:
  『如果于五蕴离贪、离欲、离爱、离渴、离念,一旦五蕴起了变异,也不会引生忧、悲、恼、苦、愁,离欲贪就有这样的好处。』
  学友们!如果与不善法为伍的人,也能够当生得安乐而没有苦迫、障碍、热恼,死后还能生在人天善处之中,那么,世尊也不会赞叹断除不善法了。
  学友们!如果具足诸善法的人,当生仍受苦迫、障碍、热恼,死后还会堕入恶道中,那么,世尊也不会赞叹具足诸善法了。
  学友们!具足诸善法的人,不但能够当生得安乐;没有苦迫、障碍、热恼,死后还能生在人天善处中,所以,世尊会赞叹具足诸善法。」
  听了尊者舍利弗的这番教说,比丘们都非常欢喜地受持了。
 
按语:
  一、本则故事取材自《杂阿含第一○八经》、《相应部第二二相应第二经》。
  二、尊者舍利弗以「调伏欲贪」来总摄佛陀的教说,与《阿含经》中常见的修行次第:「厌、离欲、灭尽」相合,可以视为是当时修行的主流思想。此部分《杂阿含第一○八经》的原文为:「大师唯说调伏欲贪」,《相应部第二二相应第二经》的原译文为:「我等之师以教调伏欲贪」,显然《杂阿含第一○八经》的语气较为强烈。
  三、「调伏欲贪」可以总摄一切佛法的修学吗?生死与解脱的关键,不是在「我执、我见、我慢」吗?(参考故事第九八〈阐陀的证入〉按语(三))其实,「欲贪」(或广说为「贪爱」)与「我执」是紧紧相连难以分离的:贪爱的主角是我执,而我执的展现,是「顺我则贪,逆我则瞋」,贪固然是贪爱,即使是瞋恚,也还是在贪爱不得之下的产物,所以,瞋恚实际上是贪爱的一种形式。因此,「调伏欲贪」与我执我慢的断除,是一致的,亦即:没有不断我执而得以彻底离贪爱的,也没有彻底离了贪爱而我执未断的。至于四圣谛、七觉支、八正道等三十七道品,也都可以视为是为了成就这个关键而开展的方法。所以,尊者舍利弗以「调伏欲贪」来总摄佛陀一切教说,是十分贴切而又具体的。
 
 

{返回 阿含经故事选·原始佛教圣典故事选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34.以欲爱断欲爱
下一篇:32.在黑牛与白牛之间
 88.锐利的阿支罗迦叶
 74.兴邦卫国的七不衰法
 9.久离恐怖的佛陀
 92.萦发目揵连的参访
 11.对佛陀最诚敬的供养
 4.拒绝利用神通传教的佛陀
 95.佛陀对罗亩罗的教导
 43.就像六只不同类的动物
 98.阐陀的证入
 6.如何知道圣者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相随心生(郭德才)[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佛法修行靠心地完成[栏目:传喜法师]
 体验生命之无常[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出家众以戒律为重,为何又留下情感公案?[栏目:如实生活如是禅]
 见贤思齐 编辑序[栏目: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精进佛七开示(一) 放下万缘 一心念佛[栏目:学诚法师]
 佛说鬼问目连经白话[栏目:因果原理]
 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八[栏目:南亭法师]
 藏传净土法 第五十四课[栏目:藏传净土法学习讲记]
 请道士、法师超度去世的父母,能得利益吗?[栏目:忏悔超度·净空法师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