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2011《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八)
 
{返回 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87

2011《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八)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是学修《佛子行三十七颂》的最后一节课:回向。

    如是勤修诸善根,为除无边众生苦,
    皆以三轮清净慧,回向菩提佛子行。

    回向就是要放下、去掉对善根、福德的贪着。功德、善根不能留给自己,要回向给所有的众生。

    有些人觉得:“我积累的功德、福德给众生了,那我怎么办呢?我是不是就不能解脱、不能成佛了?”这是凡夫的想法。你把功德、福德回向了,放下了对功德、福德的贪着,你的功德、福德才能圆满。

    我们的功德为什么不圆满,福德为什么不圆满?我们为什么不成佛呢?就是因为有执着、有贪着、有欲望。这是一种障碍,是功德圆满,福德圆满的障碍。去掉对善根的执着,去掉对功德、福德的执着,功德才能圆满,福德才能圆满。把功德、福德回向给众生,愿这些能够成为众生成佛之因,这是一种使功德圆满、福德圆满的方法。

    前面的发心和后面的回向,这两个没有太大的区别,一个是在做功德之前的发心,一个是在做功德之后的发心,两个都是菩提心。

    回向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以悲心,将功德、善根回向给三界一切众生,若是回向给一两个众生或一部分众生,不是菩提心,不圆满;第二个条件是愿这些功德、善根成为众生成佛的因。具备了这两个条件,这两层含义,才是圆满的回向,才是和菩提心等同的回向。

    菩提心有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回向也有世俗的回向和胜义谛的回向。刚才说的具有两个条件、两层含义的回向,是世俗谛的回向。胜义谛的回向是站在三轮体空的角度,有空性智慧的摄持。回向的时候,回向者自己,回向的对境(一切众生),回向的功德和福德,三轮都是如梦如幻的,都要观为空性,有这样的境界、见解的摄持,才是三轮体空的回向,这种回向是胜义谛的回向。

    作为凡夫,没有明心见性,没有登地,很难做到真实的三轮体空的回向,但是我们可以做相似的三轮体空的回向,这种回向很容易,谁都可以做到。过去诸佛、未来诸佛、现在诸佛怎样回向,我也怎样回向;文殊菩萨怎样回向,我也怎样回向;普贤菩萨怎样回向,我也怎样回向。这些就是相似的三轮体空的回向。

    功德不回向的过患与回向的利益:

    第一,若是功德、福德、善根不回向,自己所做的功德、福德不能圆满,因为修行应该有三个殊胜的摄持:前行发心殊胜、正行无缘殊胜、后行回向殊胜。没有后行回向殊胜,再精进,做得再多,善根和福德也不会圆满。如理如法地做回向了,功德、福德、善根才能圆满。

    第二,若是功德、福德、善根不回向给众生,不回向给菩提,果报成熟一两次后就会穷尽;若是回向给众生,回向给菩提了,善根、功德、福德不仅不会穷尽,而且每时每刻都会增长。

    第三,若是功德、福德、善根不回向的话,容易毁坏。比如生起嗔恨心了,或生起邪见了,所做的善根福德会立即毁坏、消失;回向给众生和菩提了,善根、福德不会有毁灭、毁坏的时候,即使是生气了、生起邪见了,也不会毁坏。

    若是不回向,就会有这三种过患;若是回向了,就能获得这三种利益。

    “行啊,那我就经常做善根、福德回向。”也许你现在并没有明白。为什么说最后要放下对自己所积的善根、福德的贪着?因为这种执着是最难放下、最不好放下的。我们现在是颠倒的。今天要施舍自己的善根和福德,都很大方;可是要回向或奉献自己的身体或生命,就非常难了;如果是回向所有的财产或受用,就更难了。应该是善根和福德排在第一位,财产和受用排在最后。可我们却颠倒了,财产和受用排在第一位,善根和福德排在最后。

    一说善根回向,福德回向,都挺大方的。我怀疑这些人没有明白善根、福德的真正价值。比如这里有三样东西,一个是真正的如意宝,另一个是一般的珠宝,最后一个是馒头。他不认识一般的珠宝,更不认识如意宝,只认识馒头。珠宝可以施舍,如意宝也可以施舍,让他施舍馒头就困难了。因为他只吃过馒头,知道馒头好,他最喜欢、最需要的就是馒头。凡夫就是这样颠倒,但是没办法,也不能怪他,他不是不喜欢、不追求别的,是他从来没见过,不知道珠宝比馒头有更高的价值,不知道还有比珠宝更好的如意宝,向如意宝求什么就能得到什么。

    其实一个智者,一个明白人,最难舍掉,最难断掉的是对自己的善根福德,对解脱成佛的执着。最后要断掉的是对佛的执着。这也是最后讲回向的原因。希望大家好好去认识珠宝,认识如意宝,在这个世界上比馒头好得多的东西有很多,不要只认馒头不认别的,这是愚痴。

    下面是末义。

    为利欲修菩提道,依照经续论典义,
    诸圣者言而撰著,三十七颂佛子行。

    这里讲《佛子行》是针对什么人写的。这次我们讲《佛子行》也是针对这样的人讲的,就是“为利欲修菩提道”。指为了想学菩提道、想修菩提道这样的人写的,我们也是为了这样的人讲的。你是不是这种人?是不是特别想学菩提道,是不是特别想修菩提道?如果是,你就是对境,陀美仁波切就是为你写的,这次我们讲《佛子行三十七颂》也是为你讲的。

    我们不是分别,而是因为《佛子行》对这样的人才有利益,才有帮助。若是对菩提道一无所知,不想学也不想修,写也没有用,讲也没有用。自己看看,如果自己没听懂、没有感觉、没有受益,你就不是对境了。你不想学菩提道,不想修菩提道,所以你没有明白,没有感觉,没有收获。因此,这里讲《佛子行三十七颂》,就是为了特别想希求、特别想学修菩提道这样的人写的。

    “依照经续论典义”,菩提道——菩萨的思想和行为,不是谁都能写,谁都能讲的。要写要讲,必须要靠经典和续部,显宗是经,密宗是续,都是佛的教言。陀美仁波切当时就是按佛经的内容,按续部的内容写的,这次我们也是这样讲的。

    为什么我们处处强调传承,处处强调窍诀呢?因为如果没有传承、没有窍诀,一般人写不了也讲不了。不是认几个字、懂几个词句就可以写了。陀美仁波切是位真正的成就者,真正的大德,他靠自己的力量也写不了,他是靠经典和续部,即靠佛的教言而写的。

    “诸圣者言而撰著”。佛经、续部内容非常广大和奥妙,若是没有诸圣者,这些历代祖师们的口诀和教言,将很难领悟、很难把握。所以,《三十七颂佛子行》是依诸圣者所言而撰著的。

    撰著“佛子行”是为了利益欲求菩提道,想学、想修的人,也可以说是大乘所化众生——大乘行者,然后依佛经,依诸大德的教言而写,不会有错。

    因吾慧浅无修行,虽无智者所喜词,
    然依诸多经论故,此佛子行定无谬。

    这是表达作者的谦虚之意。虽然我的智慧浅薄,修行也不是很好,没有较高境界,也没有那些有智慧的、有成就的人所喜欢的美妙动听的词句,但是《佛子行》是以佛经和圣者所作的论典,也就是依照佛的教言,依照大德高僧的教言而写的。虽然文中的词句简单,但是内容非常深奥。不是以自己的分别念而写,完全是遵循、依照佛的教言以及那些大德高僧的教言而作,不会有错误的,大家可以放心。

    而诸佛子广大行,如我愚者难测故,
    相违不符等诸过,诸圣者前祈宽恕。

    前面已经给予了肯定,但是这些真正的智者,真正的大成就者都很谦虚。因为一是为了降伏自己的傲慢心,二是为了表法,让我们明白人不能傲慢。

    诸佛子、菩萨的思想和行为都很奥妙,我这样一个没有智慧的愚者很难揣测、衡量,因此可能有一些与之相违、不符的地方,自己不是故意这样做的,而是因为智慧不够,修行不够。故在诸位圣者面前请求宽恕,

    人家多谦虚啊!而很多人都是凡夫俗子,还傲气得很。自己好好想一想,有什么可傲慢的?有什么可了不起的?是以为自己有福报,还是以为自己有智慧?你那点福报算是福报吗?你那点智慧算是智慧吗?和佛菩萨相比,和那些大德高僧相比一无是处。所以不能贡高傲慢,这是成就最大的障碍。

    前面讲过傲慢的两大特点,第一,不让我们发现自己的错误和缺点。这样就永远无法改正自己的毛病和缺点,永远没有改正的机会。第二,不让我们看到对方的优点和功德。这样我们就永远学习不到对方的优点和功德,这样我们的功德不会有圆满的时候。

    大家在社会上,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单位,若要和睦相处,必须要放下、去掉贡高傲慢。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很多矛盾和冲突都是从哪里来的?都是从傲慢中来的。人都有傲慢,都觉得自己了不起,都觉得自己的想法、做法是正确的。所以你看不起他,他看不起你;你看不惯他,他看不惯你,互相轻视。所以大家要去掉傲慢心,多看自己的缺点和毛病,多看别人的功德和优点,这样,我们才能和睦相处,相互之间才能毕恭毕敬。这些大德高僧为什么这么谦虚呢?就是为了告诉我们,要去掉傲慢的心,这是最最根本的。

    以此善愿众有情,以胜世俗菩提心,
    等同不住有寂边,大悲怙主观自在。

    陀美仁波切把造这个论典的善根福德,以及所有的善根福德回向给了一切众生,愿这些有情众生,以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即菩提心不住二边。“有”是轮回,“三有”就是轮回边;“寂”是寂灭边、涅槃边。“不住”是以智慧不住轮回,以慈悲不住寂灭。不住二边,指不住轮回边和寂灭边,就是获得菩萨的果位、佛的果位。

    陀美仁波切的本尊是观音菩萨,他愿众生都能获得观音菩萨的果位。在此处,观音菩萨也就是佛,获得了观音菩萨的果位,实际上就是获得佛的果位。我们也要这样回向:把我们闻法的功德,修法的功德,所积累的一切善根福德都回向给三界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相续中早日生起无伪的菩提心。不住二边,迅速获得圆满菩提,佛的果位,获得大圆满的果位!

    这几天我们讲了很多,《佛子行三十七颂》的主要内容都是菩萨的思想和行为,没有一步登天的。我们要达到这样的境界,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要按次第,首先掌握基本的佛理,去学修四外加行的内容,让自己的相续中生起无伪的出离心。出离心就是对世间法没有丝毫的贪念,真心实意地想解脱、想成佛。然后通过四无量心等方法,在自己的相续中建立无伪的愿行菩提心。最后,通过消业积福,通过上师的窍诀,证悟诸法的实相,领悟大圆满的境界。这个次第非常重要,若是不按次第修学,不会有任何成就,即使再精进,再付出,也是白费。

    念佛诵经,每天做功课、修法,统统都打水漂了,不能解脱,不能成佛。所以,我处处强调次第,之前也是,之后也是。

    我到汉地发现了两大问题,这两大问题非常突出,非常普遍。一个是不按次第修行,另一个是修行和生活没有结合起来。都不修学基础,都不修学共同四外加行,连基本的道理都不懂,对轮回、因果都没有生起正见。还说什么自己是修净土宗的,修禅宗的,修密宗的。算了吧!先别说自己是修这些的,先把基本的道理,因果正见、轮回正见弄懂。

    为什么说是共同四外加行?这是大乘、小乘、显宗、密宗共同的基础,若是没有这些基础,一切都是空中楼阁,不会有任何成就。佛法所有的基本道理、基本理念,都是在因果和轮回的基础上建立的。若是不懂因果、轮回,对这些没有生起正见,那都不是佛法,都是空中楼阁。即使念佛再精进,也不能往生;即使打坐参禅再精进,即使念咒、修本尊再努力,也不会有任何成就。所以次第很重要,先修出离心,然后修菩提心,最后证悟般若空性智慧。

    什么叫三主要道?就是三个必经之路: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智慧。

    看看自己的出离心生起来没有?菩提心生起来没有?是否有空性智慧。现在一说什么万法皆空、四大皆空,都愿意听,觉得太殊胜了。若是没有出离心的基础,没有菩提心的基础,你修大中观、大手印、大圆满等高深的法,都是修偏了,都是邪道。“怎么是邪道呢?我修的是大中观、大手印、大圆满啊!”法是正法,但是到你这里就成了邪法了,就成了邪道了,因为你的心是邪的!法是大乘法还是小乘法,就看你的发心;法是正法还是邪法,就看你的心态。

    所以,我一再强调次第。现在我们所修的加行,是从基础到成佛一个完整的修持方法。是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凡夫,到即身成佛的一条完整、捷径的路。但是你们不一能认识到,若是认识不到不会珍惜的。因为不了解佛法,所以很难分辨什么是正法,什么是邪法;很难分辨什么是殊胜的法,什么是不殊胜的法。这么完整、殊胜的法不修,到处瞎跑,真是可怜的不得了。但是没有办法,因为每个人的缘分、福报不一样。

    希望在座的各位,应该有正知正见,应该有智慧,应该有分辨能力,真心地去珍惜,如理如法地去学修。不是谁都有这样的机缘,不是谁都有这样的福报。真心想解脱、想成就,到哪里去找这么好的修持方法?到哪里去找这么清净的共修道场?我们通过这些方法,完全可以即身成佛。真的,这是多大的福报啊,大家不要错过了!错过了,别人没有损失,佛没有损失,上师也没有损失,是你自己的损失。所以大家要好好地珍惜这样的机缘,珍惜福报,好好地学修,认真地学修。学佛修行不能虚伪,要认认真真地学修。解脱成佛是头等大事,其它的事情都不重要。

    回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返回 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子行三十七颂 讲记1
下一篇:2011《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七)
 2011《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四)
 佛子行三十七颂 讲记9
 佛子行三十七颂 讲记13
 佛子行三十七颂 讲记6
 佛子行三十七颂 讲记14
 佛子行三十七颂 讲记1
 佛子行三十七颂 讲记2
 2011《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一)
 2011《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二)
 2011《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第15课 亲密关系之中若含有控制的成分,就可能伤害彼此的爱[栏目: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六力说[栏目:白云禅师]
 《忠言心之明点》忏悔要义颂 第四讲[栏目:忠言心之明点·忏悔要义颂]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十四讲 下篇[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启动慈悲[栏目:传灯法语·乘宗法师]
 人从巧计夸伶俐,天自从容定主张;谄曲贪瞋堕地狱,公平正直即天堂。[栏目:千江映月·星云说偈]
 绿度母的修法[栏目:瑜伽士陈健民上师文集]
 二十一禅修手册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前行仪轨[栏目: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杂宝藏经白话 老仙缘第三十四[栏目:杂宝藏经白话]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四讲 上篇[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