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96.弗区沙提的奇遇
 
{返回 阿含经故事选·原始佛教圣典故事选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159
096.弗区沙提的奇遇
  有一次,佛陀到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游化,向一位名叫「拔伽瓦」的陶器制作师傅要求借住一晚。
  陶匠拔伽瓦说:
  「世尊!我无所谓,但陶屋里已经有一位出家人先来借住了,如果他没意见,那就随您住了。」
  那位先在陶器制作屋借住的出家人,正是仰慕佛陀而自行出家,穿着比丘服的尊者弗区沙提。
  佛陀进屋后,对已经在屋子里的尊者弗区沙提说:
  「比丘!我想在这里借住一晚,你同意吗?」
  「道友!我无所谓。这屋子很宽敞,你就随意选个地方睡吧!」
  于是,佛陀那晚就在陶器制作屋内,与尊者弗区沙提一同住下。
  当晚,尊者弗区沙提跟着佛陀禅坐到很晚。他这样好的耐力,引起了佛陀的关注,就问他说:
  「比丘!你的老师是谁?你是跟谁出家修学的?」
  「道友!释迦族的沙门瞿昙是我的老师,我就是跟他出家修学的。」
  「比丘!你见过他吗?」
  「没有!」
  「如果遇见他,你认得吗?」
  「不认得,但世尊是值得供养者、圆满的觉悟者、真理与正行的实践者、完善幸福的终结生死者、彻底了知世间者、受调教人的无上领导者、天界人间的老师、觉他的自觉者、世间最尊贵者,因为我很仰慕他才出家,所以,世尊是我的老师。」
  佛陀心想:
  「这位善男子因仰慕我而出家,我应当教导他。」
  于是,佛陀对尊者弗区沙提说:
  「比丘!让我为你解说六界,这对你的清净的修行很有帮助,请你仔细听,好好思惟。」
  「好的,道友!」
  佛陀详细说明了身体中的地、水、火、风、空。接着,讲解什么是不放逸慧、最上正慧、最上真谛、最上舍离、最上止息:
  「比丘!对地、水、火、风、空,应当以正慧如其事实地看:这一切都不是我的,也不成我慢,亦不是真我。能够这样,心就不会有所执着而能离欲,这就称为不放逸慧。
  除了地、水、火、风、空之外,还有识。识可以认知什么呢?识可以认知苦、乐、不苦不乐。这是经由感官认识境界后所生起的触,感受到或苦、或乐、或不苦不乐而生起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当感受苦、乐、不苦不乐的触止息了,所生起的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也就跟着消失了。这就好比两块木片相互摩擦会生热,但如果将这两块木片分开,其热度就会消散而变冷了一样。
  比丘如果对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等三类感受不起染着,那么,就只剩下极清净的舍了。比丘以此清净的舍,进入无量空处、无量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就像金饰匠,将金块锻成又柔软又有光泽的薄片,然后就可以拿来加工,制成各种美丽的金饰一样。
  如果比丘能进一步体认,所进入的无量空处、无量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都还是有为、无常、苦的而不执着,因不执着而得解脱,这就好比油灯,因有油、有灯芯而灯火得以维持,如果不继续添油,灯芯也不加整理,那么油烧完了,灯火就熄灭了一样。
  这样,解脱的比丘因断尽了所有的苦迫,就具足了最上的正慧;因稳固地安住于真谛不移动,就具足了最上的真谛;因从根本处舍离了过去所有的拥有,就具足了最上的舍离;因从根本处止息了所有的贪瞋痴,就具足了最上的止息。
  比丘!『我』之执见只是妄想;『我是这个』、『我应当是这样』、『我应当不是这样』、『我应当是有色的』、『我应当是无色的』、『我应当是有想的』、『我应当是无想的』、『我应当是非想非非想的』,这些执见全都是妄想。能克服所有妄想的人,就是不生、不老、不死、不动摇、不恐怖的寂静圣者。」
  听了佛陀这番教导,尊者弗区沙提即刻远尘离垢,得证法眼清净的初果。他心想:眼前这位一定是我仰慕已久的老师,一定是世尊了。于是,赶紧从座位上起来,向佛陀顶礼,并对刚才直呼佛陀为道友的冒犯,表示了真诚的忏悔,并期望能在佛陀处受具足戒。
  由于尊者弗区沙提还没准备妥受具足戒应有的衣与铃,所以佛陀要他再去准备。结果,衣与铃还没备妥,却被狂奔的母牛抵死了。
  佛陀记说他死时,已断了五下分结。
 
按语:
  一、本则故事取材自《中部第一四○界分别经》、《中阿含第一六二分别六界经》。
  二、佛陀对地、水、火、风、空的详细说明,与故事第九五〈佛陀对罗亩罗的教导〉所述相同,此略。
  三、尊者弗区沙提被狂奔的母牛抵死,佛陀记说他已断五下分结一节,《中阿含第一六二分别六界经》缺。断五下分结,即是证得了阿那含果(第三果)的圣者,往生于「不还天」,并在那里成就解脱。
 
 
 

{返回 阿含经故事选·原始佛教圣典故事选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97.谁先见佛陀
下一篇:95.佛陀对罗亩罗的教导
 53.谁来享用祭品?
 22.贫穷的财主摩诃男
 84.二十亿耳的精进
 100.证初果的天帝释
 43.就像六只不同类的动物
 44.就像驯服一头牛
 95.佛陀对罗亩罗的教导
 80.无不散的筵席
 7.圣者的恬静淡泊性格
 28.文荼王的丧妻之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禅苑清规——丛林制度[栏目:业露华]
 无量寿经 第三课[栏目:无量寿经广释]
 菩萨法施的功德[栏目:修行笔记]
 静思教学遍寰宇 启发智慧净人心[栏目:静思法语·释证严]
 相应91经 向东低斜经第一[栏目:相应部 45.道相应]
 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十八章 欲神足--正精进[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动土[栏目:观念·圣开法师]
 三乘佛法心要·大乘·佛性[栏目:创古仁波切]
 众生皆有佛性[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过年了,我们全家都吃素的,但家里来客人怎么办呢?[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