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阿毗达摩 第二十五讲 二十五种美心所中的念、惭、愧、无贪、无嗔心所
 
{返回 阿毗达摩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82

二十五种美心所中的念、惭、愧、无贪、无嗔心所:我们在昨天已经结束了讲不善心所的部分,然后我们又讲了第一种美心所,即:信。在昨天晚上着重地讲了信,如果达到不坏信这种程度,必须得一个人证得初果。如果对于一般的凡夫来说,即使他现在对佛、法、僧三宝的信心是很强的,但是仍然还是不确定的,为什么说是不确定的呢?因为今生对佛、法、僧三宝有很强的信心,不等于他在未来还能够仍然保持对佛陀、对法、对僧有很坚定不移的信心,为什么这样?因为圣者的未来是决定的,凡夫的未来是不确定的。圣者的未来犹如佛陀所说到的:avinipātadhammo (他决定不会退堕),而且他只会一生比一生更加殊胜,他可以随着自己的意愿,或者随着自己的善念投生到天或者人间。但是对于凡夫来说,如果他堕落到畜生,他有可能对佛、法、僧三宝生信吗?非常难。除非是投生为有一类龙等等才有可能。

 我们在过去漫长的轮回当中,经常都是在四恶道里面打滚:地狱、畜生、饿鬼、阿苏罗。很难得我们有幸投生为人,然而我们在过去的很多世里面,多数都是皈依山、皈依树、皈依水、皈依石头,这些自然界的我们认为它们有神灵或者我们皈依动物,例如:皈依龙、皈依老虎、皈依孔雀、或者我们皈依一些鬼,例如:某一类好像现在的山神、土地;或者皈依天人,例如:皈依天帝、皈依一些仙人、皈依梵天人等等,在一直的轮回当中,我们都是皈依这些,甚至有时候我们还会变成断灭见的受持者、信奉者。

 所以,有佛陀的出世是很难得的: Ghosopi kho eso dullabho lokasmiü yad idaü“Buddho Buddho'ti ”,就是说「即使是在漫长的轮回当中,我们能够听到“佛陀、佛陀”这样的声音都很难。」kiccho Buddhànaü uppàdo.,更何况有佛陀的出世?「佛陀的出世是很难得的。」惟有在有佛陀出世的时候,我们的信心才有可能建立(对佛陀的信心、对法的信心、对僧的信心)。然而在漫长的轮回当中,我们连听到佛陀的音声都很难,更何况建立信心呢?是不是?

 同样的,现在我们还很有幸能够听闻到佛陀的教法、能够生而为人。但是,我们大家都知道,佛陀入般涅槃已经2500多年了,佛陀的教法只会越来越衰败、越来越退堕,我们在以后的轮回当中有可能投生到边地、投生为外道,甚至我们还不确定,即使我们是有幸投生为人,但也不敢保证我们还能够听闻到正法。除非我们有很强的愿和很强的善业,支助我们在来生仍然还可以听闻到佛法,能够成为正信的佛弟子。但如果我们在临终的时候,不善业成熟,我们可能会堕落到恶道。而如果我们继续在这个世间轮回的话,我们将能够亲身体验到佛陀的教法,一代一代的衰落。

 现在我们甚至可以看到,例如在泰国,最近一、二十年的佛教已经急剧地走下坡路了,缅甸的佛教也走下坡路了。很多地方的佛教,我们有时候看到表面繁荣,但是实质上僧团里面腐败,持戒的人越来越少,禅修的人越来越少。这就是说,我们看到佛陀的教法整体是走滑坡、下坡路。如果我们过了几十年再投生为人,可能那个时候,想要找到正法、想要听闻到佛法也更难了。如果我们再继续轮回的话,佛陀的教法殒殁了,在漫长的空劫su??a kappa,没有佛陀出世的时期,我们信什么?我们的信心建立在什么地方?可能那个时候又是相信鬼、相信天、相信山河大地,我们就崇拜这些东西,或者最多我们只能够皈依梵天人,梵天人是比较高的皈依,其实这些都偏离了佛陀、偏离了法、偏离了僧。

 因此我们应该好好地珍惜现在这个时期,能够把自己的信心建立在佛、法、僧三宝里面,依照佛陀的教法,礼敬佛陀、实践佛法、恭敬僧众(僧团),要依靠僧团的教导一步一步的,如果我们在今生能够证悟涅槃,至少我们能够断除邪见、断除疑、断除戒禁取见,那么我们对佛、法、僧三宝的信心才能够说立足于不动之地、不坏之地。那时,我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说:“我对佛、法、僧三宝拥有绝对不会退堕的信心。”

 讲了信之后,我们今天晚上再继续来讲另外一个,也是很重要,对我们修行很有帮助的一个心所,叫做念(sati)。念,它源自于被加强了的想,从它的字面意思来说,就是忆念。它的特点是对所缘不流失,也就是不忘失、不会忘记;作用是不迷惑、不忘失;念就犹如一块石头沉入水中,这样的话,石头就能够一直沉到水底,而不会随波逐流,它不像芦苇或者水面上的浮萍一样,会随波逐流、飘来飘去。

 我们平时所说到的拥有正念或者要正念,意思就是要让我们的心像石头沉入水中一样,很稳固地把心沉入到对象(所缘)里面去,而不是像浮萍一样随着心四处飘荡。正念和散乱(掉举)是相对的,拥有正念,心就不会散乱,心散乱就没有正念。就好像一个石头一沉下水,它肯定不会漂上来的,除非你说,我要把石头丢到水银里面去,那么它可能会漂,但是丢在水中,它必定是沉下去的。

 我们在专注呼吸的时候,让我们的心沉入到呼吸里面去,这个叫做入出息念。这里的念是沉入,心的作用是沉入。我们讲到所有的心或者心理作用(心所)的时候,大多是心对于所缘的一种关系,这种念的关系就是把心能够沉入到所缘去。把心沉入到呼吸,这个叫入出息念。把心沉入到佛陀的功德,这个叫什么念?佛随念。念表现为面对所缘或者守护心与所缘,也就是说心对当下的目标保持清楚地觉知,清楚地知道;近因是强有力的想或者四念处。

 在修行当中,有三种心所对于培育定力或培育智慧是很重要的。第一种心所就是如理作意(yonisomanasikāra)。作意是生起善心或不善心的关键点。如果一个人拥有了如理作意,接着生起的就是善心。如果是不如理作意,接着生起的是不善心。所以在修行当中,我们首先应该强调的就是要如理作意。如理作意的意思,就是把我们的心导向正确的地方。

 第二就是正念,或者有时候也可以称为具念,就是拥有正念的意思。拥有正念的意思是:作为禅修者应该要时时保持清楚地知道目标,心沉入目标,不流失、不忘记、不动摇、不随风飘荡。

 第三是正知,正知就是智慧,我们对于所缘保持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有时候,我们也可以称为觉知,心清楚地觉知对象。

 如理作意、正念和正知对禅修的整个过程来说是很重要的。无论是持戒、无论是培育定力、无论是培育智慧。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

 例如:现在这里有个手表,当我们把手伸向这块手表的时候,这种伸向就犹如什么?作意。而不是拿其它的东西,拿这个东西,这种是属于作意。然后手很稳地拿住它,而不会让它滑落、不会让它掉下,这个比喻是什么?比喻正念。然后我们再去看,端详着这块表,现在是几点,这个是什么?就是正知。同样的,我们无论修任何一种业处,作意、念、正知,就是正念、正知是很重要的。作意带动我们整个心投向哪个地方,例如:我们把心转向于专注呼吸,这个时候,由于有了作意的作用,带动我们的心去知道呼吸;然后心很稳固地、很清楚地定在呼吸上,这个叫做正念;然后我们的心对呼吸保持清楚地知道、觉知,这个是正知。

 如果是修慈心也是,把我们的心导向于对一切众生,祝愿一切众生快乐、安稳、福乐,这种导向就是属于作意。或者在我们导向之后,我们又持续地把心投入到一切有情里面,这个是寻;然后时时刻刻地把心定在一切有情里面,这个是属于念;然后对于我们所散播慈爱的对象,保持清清楚楚,这是正知。

 念,在佛陀的教法里面、在整个禅修体系里面是很重要的,是不可或缺的。佛陀在很多经典里面讲到,我们甚至可以用eka ayana magga来形容正念,就是一行道。一行道的意思就是导向唯一的道路或者要单独行走的道路。念,往往依它的所缘可以分为四种,称为四念处。

 为什么称为四念处呢?四念处有时候也可以称为念住,念住就是从巴利sati pati??hàti来的,巴利语的念就叫 sati ,然后pati??hàti的意思就是住立、安住、建立,稳固地建立起来,这个叫做pati??hàti。把正念很稳固地建立起来,这就是念的住立,叫做念住。或者另外一种解释,就是sati upa??hàna??ha这个称为念住,也就是念的现起之处。upa??hàna 的意思就是建立起来,最后这个??ha ,就是地方,把念建立起来的地方,称为念的现起之处、念的确立之处,或者念的建立之处,就称为念处。

 念的现起之处为念处,那么念是怎么样建立起来的?它建立一共有四种所缘(四种目标、四种对象):即正念于身、正念于受、正念于心、正念于法,这称为以身随观身而住、以受随观受而住、以心随观心而住、以法随观法而住。

对于四念处,佛陀将它称为一行道。也就是说这条道路,它能够通向涅槃的。而且一个人持续地修,他的目标只是通向于涅槃,所以称为(一行道)。这里的eka,独一的,就是指涅槃;或者eka是指佛陀,佛陀是独一的,ayana是行走的道路,由于佛陀发现了这条道路、佛陀独一的ayana 行走的道路;或者说在我们修行四念处的方法的时候,我们不是成群结队,经常在谈话,而是我们要独自修行,所以叫独自地行走,独自地去实践的道路;或者eka ayana magga ,也就是这里的eka 是在佛陀的教法里面才有的,而不是外道才有的,所以又称为独一的道路,就是它不跟外道所共的。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四念处是正念与观智的完整修法。四念处的唯一要义即正念的观照诸法,它的差别只是在于正念所观照的所缘不同而已,正念所观照的所缘一共有四种:即身、受、心、法。

 在培育四念处的时候,第一个要观照的是身,身的巴利就叫kàya ,它的含义有两种。在《无碍解道》里面提到有两种身,一种称为r?pa kàya(色身),色身包括了四大以及四大种所造色,也包括了入息和出息,这些都称为身行(kàyasa?khàrà)。身念处的身是特指色身。如果是在修入出息念的话,那么这里的身是特指呼吸身或者入出息身。还有另外一种身,叫做名身。名就是我们说到的心理作用的,它包括了受、想、思、触、作意等,名以及名身又称为心行cittasa?khàrà。

 在巴利里面,身包括了有聚合的作用、组合的作用。例如:我们称为的这个身体的身,它其实就是一堆色法的聚合;称为名身,就是一堆心理的组合。所以这里的身,在巴利里面,kàya 的意思是这样。

 而对于受vedanà来说, vedanà是由vedati来的,就是体验、经验,我们对一样东西的感受。vedanà作为名词来说,是指受、感受。

 第三citta心,就是五蕴当中的识蕴(vi¤¤à?a)。

 还有法,法就包括其它的心所,例如佛陀讲到的五盖、七觉支,这些就是包括其它的法。所以,当我们讲到正念所安住的、所现起的这四个对象,就是包括了身、受、心、法。而身是以色法为主,是不是?受、心、法,是以名法为主,在法里面也包括了一部分的色法,但大部分还是以名法为主,所以四念处的四种所缘还是名业处和色业处这两种。

 如果要讲四念处,我们离不开一部很重要的经典,这部很重要的经典分别收录在《长部》的第22经以及《中部》的第10经。《长部》的第22经叫做Mahàsatipa??hàna suttaü《大念处经》,《中部》的叫做 satipa??hànà suttaü《念处经》。在斯里兰卡版本,它们的差别在于《念处经》没有广说四圣谛,但是在缅甸版本,这两种经文,一字不多一字不少,完全一样的。

 到底《大念处经》对于我们的修行有什么帮助呢?佛陀在这部经里面讲到了,能够使我们去除贪、忧,超越诸烦恼,得达如理证悟涅槃的方法、道路。《大念处经》还是讲的是四念处,在这四种念处当中,佛陀一共教导了21种业处。其中的身念处包括有十四种业处。《大念处经》一开始,佛陀就教导如何修习入出息念,现在当我们在引用经文教导入出息念的时候,我们也是习惯的引用这部很重要的禅修宝典《入出息念》。

第二是威仪路,威仪路说到了我们的姿势,也就是对我们的四种姿势保持正念,在行走的时候、站立的时候、坐着的时候、躺卧的时候都保持正念,如实地了知在行走、站立、坐着、躺卧的时候,这称为威仪路,叫做iriyāpatha

第三种是四正知,四种正知称为sampajàna 。从巴利文jà的意思就是知道,再加pa ,就是清楚的,再加sam,就是完全清楚地知道。在四正知里面佛陀教导无论我们是往前走、往回走、往前看、往旁看、伸手、放下、穿衣服、吃饭、喝水、咬东西、尝东西,吞下去、大便、小便、行走、站立、坐着、躺卧、醒来、说话、沉默等等都保持清楚地觉知,这个就称为正知。也就是说我们除了在睡眠的时候,平时做任何的事情,就是吃喝撒拉,我们都可以修行,只要我们提升正念、保持正念、保持正知,这就是修行。

 如何保持正知呢?在这部经典的义注里面,就讲到了有四个层次的正知:

第一种正知,称为有益正知(sàtthaka-sampaja¤¤a),也就是说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不要一想到立刻就做,先要考虑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有没有利益,这里所讲到的利益就是对于善法有没有帮助,而不是说我做这件事情可不可以赚到钱,我们可不可以从他的身上得到一些益处、一些利益,不是这个利益。这里的利益就是对我们的修行、对善法的培育有帮助,我们在思考了做这样的事情有没有利益之后才去行动。而不要说我们做这个事情,我们做了才发现做错了,我们说出来了,才发现说错了,这样的话,就变成没有正知。

第二种就是适宜正知(sappàya-sampaja¤¤a)。对于有些事情,即使是有利益的、有帮助的,但是也不一定是适合的。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还要看时、看地、看人、看时机。如果认为有帮助的,我们就不去考虑时、地、人去说,仍然是没有正知。对于有利益的,我们认为适合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去做,不适合的时候我们就不去做,或者等待时机去做,这个称为适宜正知。

 第三种是行处正知(gocara-sampaja¤¤a),这里的gocara 的意思就是我们心所取的境,就是心的所缘。在行走、站立、吃饭、躺卧、坐着等等,我们都把自己所修行的业处放在第一位,这个就称为行处正知。行处正知就是培养定力的止业处。如果大家是修习入出息念,那么在走路、在做任何的事情,我们都知道自己的呼吸;如果是散播慈爱的话,我们就一切时都散播慈爱;如果是修四界分别的话,我们在一切时都观地水火风。这个就是行处正知。

 第四种正知称为asammoha-sampaja¤¤a sammoha的意思就是迷惑的,愚痴的,a 就是没有。不迷惑的,称为无痴正知。无痴正知,就是修vipassanà、培育观智的。在做任何事情、在走路的时候,我们不要认为我在行走,有一个身体在行走。我们在行走的时候,观照只是一堆色法,由于心生色法在风界带动之下,然后有这个所谓的一堆色法在行走而已。在行走的时候,我们可以观照色法、观照名法,观照名色法的无常、苦、无我,在行走、在站立、在坐着、在吃饭等等,我们都修观vipassanà,这称为无痴正知。

 在这四种正知当中,前面的有益正知、适宜正知,适用于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如何保持清醒,清楚自己的身心、自己的动作,这个是前面的有益正知和适宜正知。而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专注自己的业处,觉知自己的禅修所缘,这是行处正知。而一切时修观,观照名法、色法的无常、苦、无我,这是属于无痴正知。

 第四种身念处是厌恶作意(pa?ik?la manasikàra)。也就是我们所说到的三十二身分,在《大念处经》里面,只是提到了三十一种身分,即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肾;心、肝、膜、脾、肺;肠、肠间膜、胃中物、粪;胆、痰、脓、血、汗、脂;唾、泪、油膏、鼻涕、关节滑液、尿。在第十九个之后,接着就是胆,但是在《清净道论》和一切的《义注》,还有在禅修实践里面,就在粪便之后,再加个脑,所以称为三十二身分。但是在《大念处经》里提到的是三十一种身体的部分,如实地去思维这三十一个部分的厌恶、不净、肮脏,这称为厌恶作意。

 而界作意,就是去思维、去观察、辨识身体里面的地、水、火、风四界,犹如佛陀在经典里面说过的:“比库如其住立,如其所处,以界观察此身:‘于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通过这种方法去辨识身体的地、水、火、风四界,称为界作意。

 接着是九种墓地观。九种墓地观就是分别去观察一具尸体被抛弃在坟场,死了之后经过两三天,尸体开始肿胀、青瘀,一直到腐烂成一堆白骨的这个过程,到最后风化为粉末有九个过程,这称为九种墓地观。

 入出息念、威仪路、四正知、厌恶作意和界作意,这五种再加上九种墓地观,一共是十四种。

 入出息念是由色法所组成的概念,它还是基于色法,所以还是属于身念处;

 威仪路是注重在身体的行、住、坐、卧,所以它还是属于身;

 四正知也是注重在行走、站立、坐姿、穿衣、吃饭,还是以色法,还是以身为主;

 厌恶作意的三十二身分还是以身为主;

 界作意,地、水、火、风还是属于四大,还是属于身;

 墓地观就是观外在的尸体腐烂,还是属于色法,然后再观,对比内在的。

 所以在这十四种业处当中,它的共同特点是色法或者色法所形成的概念,因此称为身念处,这是依它的所缘来分的,当我们把心建立在这些色法当中,这称为身念处。

 接着是受念处,受念处依心所来分一共有一种,才一种。因为受只是依心所分为一种。但是,在这部经里面又分为九种,分为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还有有物染的和没有物染的,又分为三种,所以加起来是九种。有物染的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和没有物染的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什么是有物染的呢?就是当我们贪著于颜色、声音、香、味,这个时候如果我们生起了乐受,就称为有物染的,就是有欲乐的,被欲乐所污染的。当我们得不到这些东西的时候,或者碰到那些不喜欢的时候,我们生起了苦受,这称为有物染的苦受。我们的内心保持平平的时候,没有特别的喜爱、没有特别的讨厌,这样的受叫做不苦不乐受。

 而没有物染的往往跟我们修行有关的,例如当我们在禅修的时候,你很欢喜地禅修,你在证得初禅的时候,你的受是乐受,第二禅第三禅的时候,受也是属于乐受,在第四禅的时候,你的受是属于什么受?是属于舍受。在这个时候,我们也照样如实地观照。但是,在修行的时候,我们会不会生起苦受呢?会不会?会吗?大家是不是都很快乐地修行呢?是不是都修行的很快乐、很开心啊?如果好,那当然是最好不过了,但问题是有时候,当我们在修行不如意的时候,在修行不好的时候,我们的内心会感觉到忧虑、会担心、会焦虑、会急躁,这样的话是属于苦受。在修vipassanà的阶段,我们仍然也要观照这种苦受也是无常、苦、无我的。所以这个是属于没有物染,就是我们为了出离对欲乐、对这个世间的贪著而产生的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这是没有物染的。

 然后是心念处,心念处依照究竟法来分,只是一种。但是,在这部经典里面,又有另外一种分法,就是依照八种分法来分为,一共有八对十六种心:即有贪心、离贪心;有嗔心、离嗔心;有痴心、离痴心;昏昧心、散乱心;广大心、不广大心;有上心、无上心;得定心、无定心;解脱心、未解脱心。这些都是属于五蕴里面的识蕴,所以把它归为一类。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这里面讲到的广大心,就是有禅那的心,不广大心就是没有禅那的心。有上心呢?可以说是欲界的心或者色界的心。无上心就是无色界的心或者色界的心。有定心就是我们拥有禅那的心。

 如果我们要修行四念处的话,佛陀其实教导的都是对有禅那的人来讲的,是不是?所以他才会讲到广大心,如果一个人没有禅那的体验,他怎么去观照广大心呢?怎么去观照有定心呢?怎么去观照无上心呢?怎么去观照解脱的心呢?是不是?

 第四种念处是法念处,法念处就包括了五盖、五蕴(五取蕴)、十二处、七觉支、四圣谛,所以一共有五种。

 五盖即欲贪盖、嗔恚盖、昏沉睡眠盖、掉举追悔盖、疑盖。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在修行中出现这些盖的时候,他应该要知道。例如,当他内心有了欲贪的时候,他要了知有欲贪,内心不存在欲贪的时候,他了知没有欲贪,他了知未生起的欲贪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的欲贪如何舍断,也了知已舍断的欲贪在未来如何不再生起。这个就是对于五盖的观照方法。

 对于五取蕴也是,他如实地了知:色、受、想、行、识,它们的生起以及坏灭。

 十二处就是眼与颜色、耳与声音、鼻与气味、舌头与味道、身与触所缘、意跟法所缘它们之间的关系,都去观照它们,观照它们的生与灭,这是十二处。

 七觉支,对于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有,他观照有;没有,他了知没有;如果没有的,他知道如何培育;如果已经生起的,他知道如何培育乃至圆满。这是对七觉支的观照。

 对四圣谛的观照就是如实地了知此是苦、如实地了知这是苦的生起、如实地了知这是苦的灭尽、如实地了知如何导致苦完全灭尽的方法。

 因此佛陀在这部经里面教导了21种禅修的业处。这21种业处其实也是在修行止、观业处。为什么我们这么样说呢?可以说在这部经里面,是以教导修观为主的,但是也涵盖了修止。例如:入出息念业处,我们可以透过培育入出息念,一直证得第四禅。所以在《大念处经·义注》里面讲到了,佛陀在教导入出息念的业处的时候,他其实在教导第四禅业处。在厌恶作意修三十二身分,他可以证得初禅,所以这就包括了初禅的业处。

 对于威仪路、四正知、界作意还有九种墓地观,特别是墓地观,在这里它并不是培育止的业处,因为在《义注》里面讲到,这是属于修观的过患随观,如果只是取外在的尸体来培养定力的话,可以证得初禅。但是,在这部经里面教导的就是当他看到了外在的时候,对比自身而要思维到:“这个身体也拥有这样的法,也会有这样的下场,而这样的结果是不可以避免的。”所以这个叫做àd?navànupassanà,就是属于过患随观。但是在这部经典里面,无论是佛陀教导入出息念也好,教导厌恶作意而证得初禅也好,到最后都是导向修观的。为什么可以这么样说呢?因为这部经典是以教导修vipassanà为主的。

 例如:我们从第一种业处——入出息念业处来看,如果我们看了经典,在经文里面、在《义注》里面讲到了,佛陀在教导了入出息念一直到证得第四禅之后如何转修观的方法。有两条路:一条路是禅那行者,一条路是呼吸行者。一讲到修观的时候,佛陀在经典里一段话重复的出现在这21种业处,除了四圣谛之外的其它任何一种业处。这就是在修观非常重要的指示,它的意思就是:这位禅修者如此以内身随观身而住,以外身随观身而住,以内外身随观身而住。这个就不是修止的,这个是修观的方法,也就是修观的时候,一定要先内观、外观、内外观。Samudayadhammànupass? và kàyasmiü viharati(他要随观生起之法),vayadhammànupass? và kàyasmiü viharati(他要随观坏灭之法),samudayavaya-dhammànupass? và kàyasmiü viharati(他要随观生灭之法)。

 前面那个内观和外观,这个就是在修观的方法方面,例如:对呼吸身,如果他只是取呼吸身,那是不够的,他一直要见到呼吸里面的四界;然后再分析它的色法,内在的、外在的、内外交替的;然后再观它的生和灭。对于威仪路、对于四正知、对于厌恶作意、对于受也是,例如:在观受的时候,先要观自己自身的受、再观外在的受、内外观、然后观受的生起、观受的灭去、观受的生灭。对于心也是,内在、外在、内外的观,然后你再观它的生起、观它的坏灭。对于法也是这样。

 所以佛陀在《大念处经》里面,他是以教导修观为主的,但是也讲到了修止,只不过他并不是很强调修止,而是指导修观。

 甚至我们在这部经里面发现到佛陀根本就没有提到戒,因为佛陀在教导这部经典的时候,当时是在Kuru国的Kammàsadhammaü里面讲的,当时因为佛陀在之前已经讲到了好几部经典了,那些听众有基础,所以佛陀就直接教导他们修观。

 所以如果我们再看281面那张表,我们就可以知道,其实修四念处,它是依所缘来分的。如果我们依照次第来分还是戒定慧,还是止观。现在我发现到,可能有些人会说:“我是修四念处的,我不修你们的止观,我不修戒、定、慧,我只是修四念处。”但其实四念处是依所缘来分,就是依观照的对象来分。

 当我们在修观的时候,离不开观身、观受、观心、观法。

 但是从次第上来分,因为这部经是佛陀以教导修观为主的,他必须得以持戒清净为基础,然后再培育定力。而且在这部经里面,佛陀所讲的,也涵盖了培育定力,例如:入出息念、厌恶作意。

 但是对于在其它经典里面,例如讲到《逐一经》,或者讲到《八城经》这些经文里面既讲到了修止也讲到了修观。在这几部经里面讲到了先如何培育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出定之后再修观,而这部经就是以教导修观为主。

 因此我们不要人为地把佛陀的教法分裂开来,认为修四念处和修止观是没有关系的,甚至我们会发现有些人强调修四念处,他很反对修入出息念,其实他并不知道,其实入出息念本身就在身念处里面。所以我们要知道这是完整的修法,不要人为地割裂四念处。

 对于我们在平时的实修当中,时时要保持正念。正念就是无论我们平时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要保持正念;布施的时候要保持正念,持戒的时候保持正念;在培养定力的时候保持正念;还有修vipassanà的时候也要培养正念。

 正念是贯穿修行的整个过程的,因为我们知道念心所是美心所,也就是说一切善心都必须得要有正念,不过我们平时正念太弱了。正念是可以通过培养而让它强的,让它有力的。要知道当我们的心散乱的时候,那个时候,正念必定不强。当我们正念强的时候,心就不容易散乱。所以只要我们知道这个关系,我们不需要过多的去紧张、去害怕妄想,我们只需把我们的正念巩固起来、培育起来、树立起来,妄想就越来越少。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这样培养正念。

 如何培养正念呢?很简单一句话,把我们的心投入到所缘去,就是这么样简单。然后就持续地维持,当然投入可能容易,但是要维持就比较难。维持需要什么?需要时间、需要耐心。这样的话,我们的正念就可以慢慢地建立起来。也就是说,即使现在我们是专注呼吸,我们也是在修行四念处当中的身念处。我们在经行的时候,如果我们是注意脚步,这个是属于有益正知。如果我们在经行的时候专注呼吸,这个是属于行处正知,我们还是在培养四念处当中的身念处。当我们拥有了定力之后,我们还必须得观照受、观照心、观照其它的心所,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培养受念处、心念处和法念处。

 我们讲了念的心所之后,接着我们再讲另外一种心所——惭(hiri)。惭的特相是对恶行感到厌恶,厌恶作恶;作用是不做恶行;表现为避退恶行;近因是尊重自己。

 下面的另外一个心所是愧(ottappa)。愧的特相是害怕作恶;作用是不做恶行;表现为避退作恶;近因是尊重他人。

 也就是说,我们做人要有惭愧心,有惭愧心我们才能够懂得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在做一切善事的时候,惭和愧是伴随着生起的。如果一个人没有惭愧心,什么事情都可以做,那么我们叫这个人,叫做衣冠禽兽,穿着衣服的禽兽。我们在讲到无惭无愧的时候,提到了佛陀说过,惭愧这两种白法可以保护世间。如果没有惭愧这两种法保护世间的话,这个世间将会混乱,道德、法律、秩序都会走向混乱。如果一个人没有惭愧心,他就和动物没有差别。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有惭愧心,动物没有惭愧心。

 接着我们再讲另外两种心所,一种是无贪(alobha)。lobha 是贪,再加上a,就是没有贪。无贪的特相是心不贪求所缘、不执著所缘,犹如水珠不黏住荷叶,就像在荷花叶上面的水珠一样,它不会黏著。贪和无贪是一对相对的心所。贪就是心黏着所缘、想要所缘、想要占有所缘。而无贪,就是心不会贪求所缘、不会执著所缘。贪就好像烧焦的肉黏住锅一样,很难拔出来。而无贪就好像在荷叶上的水珠一样或者像鸭子、像鹅背上的水珠一样,它不能够黏著于荷叶,或者鹅毛本身。它的作用是不执取,就好像已经解脱了的比库;表现为不执着,就好像一个人很爱干净,又很爱漂亮,但由于不小心,他掉进了粪坑,当他掉进了粪坑之后,在他很辛苦地爬上来的时候,他还愿不愿意再跳下去呢?他不愿意再跳下去。所以这个时候,他的心态就是无贪,就表现为他不会再去贪求那些不净的东西;近因是如理作意。

 贪是由于不如理作意,认为对象可以获得快乐或者认为对象是永恒的、认为对象是我的、是可以占有的。

 而对于无贪来说,由于通过如理作意,他的心不会黏着于对象,这叫做无贪。例如:当一个人很慷慨地布施的时候,那么他对自己的财物也是属于一种无贪的表现。

 接着我们再讲下面一个心所adosa(无嗔)。dosa 是嗔,就是瞋恚、嗔恨的嗔;再加 a ,表示否定,就是没有嗔。嗔和无嗔是相对的。无嗔的特点是不粗暴或者不对抗所缘,犹如温和的好朋友。作用是去除烦躁或者去除心的热恼,犹如檀香木;表现为祥和的状态,犹如满月,或者表现为可喜、可爱。

 无嗔也包括一个人的性格很温和、很和蔼、很友善。不过我们又要在这里再区别一下,无嗔和忍有什么区别呢?无嗔是不是等于忍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吗?没有区别呀?有没有区别?(有)到底是什么区别?忍,就是当一样东西,它中伤到你,或者会伤害到你的时候,你的心不生气,这称为忍。但如果对于无嗔来说,你本来有理由去生起嗔,但是你没有生起嗔,就好像当一个人在骂你,你忍住、你不去生起嗔恨,这称为忍。但如果是无嗔,就好像你的一个佣人、你家里的佣人,由于他做事不小心,把一叠的盘碗全部打碎了,那个时候,本身你可以责怪他,但是,你并不去责怪他,这称为无嗔,它们的区别是在这里。

 如果无嗔变得很明显,就是一种慈爱,就犹如无贪很明显,它就变成一种人的慷慨,人不吝啬,他很慷慨、很乐意助人。无嗔很明显的表现就是一个人很有爱心、很有慈爱心。所以慈爱是被强化了的无嗔。

 慈爱,巴利叫做mettà,特相是促进有情的福乐,希望一切的有情都能够幸福、快乐。作用是愿有情快乐;表现为能够去除嗔恨、瞋恚;近因是视有情为可喜,也就是说取众生很快乐的样子,以众生的快乐为自己的所缘,这样来培养慈爱。

 在我们讲到培养慈心的时候,并不是说有另外一种心所叫做慈。慈爱其实就是无嗔心所的特别表现。当一个人祝愿、祝福一切的有情,希望他快乐的时候,这是一种慈爱。甚至我们可以说,当做母亲的在关怀、关爱自己的儿子的时候,这也是一种慈爱。当一个人去爱护那些小动物的时候,这也是属于一种慈爱。你很希望一切的众生,例如:看到那些动物,你希望它很快乐的生活,看到水中的鱼很快乐,你希望它很快乐的生活,这也是属于慈爱。所以慈爱,它就是无嗔的特别表现。当我们懂得了培育慈爱的话,我们就可以适当地去培育,甚至我们可以透过很系统的修行方法,把我们的慈爱培育出来。培育慈爱其实就是让这种无嗔的心所变得很强、变得很有力。

 对于培育慈爱,有很多种方法,至少在经典里面,讲到培育慈爱的至少有三种。一种是《无碍解道》里面讲到的,就是对十方的十二类众生培育慈爱的方法;在《应作慈爱经》里面又讲到了用分组的方法,分为七组的方法;在《蕴护经》里面又讲到了对于无足的、两足的、四足的、多足的众生,散播慈爱的方法等等。总之,无论用任何一种方法来散播慈爱,只要我们可以把内心对众生的祝愿、祝福培养起来,这个就是慈爱。所以我们可以简单地说,只要我们希望有情快乐,我们就可以培养慈爱。由于慈爱是无嗔的特别表现,所以它可以直接去针对嗔。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佛陀在《增支部·美奇亚经》里面讲到了如果想要去除嗔,应该培育慈爱。因为慈爱属于无嗔,而无嗔直接就跟嗔针锋相对,当我们的心拥有慈爱的时候,我们就没有嗔恚。同时,由于无嗔可以去除烦躁,所以即使我们没有生气的时候,如果感到心很烦乱的时候,我们仍然应该培养慈爱。


{返回 阿毗达摩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阿毗达摩 第二十六讲 25种美心所中的中舍心所、6对12美心所、3种离心所
下一篇:阿毗达摩 第二十四讲 十四不善心所中的昏沉、睡眠、疑心所及25种美心所中的信心所
 阿毗达摩 第三十二讲 出世间心
 阿毗达摩 第十八讲 六个杂心所中的精进、喜、欲心所
 阿毗达摩 第二十七讲 二十五种美心所中的三种离心所、二种无量及无痴心..
 阿毗达摩 第三讲 两种谛与两种教法、阿毗达摩的特点及学习阿毗达摩的意义..
 阿毗达摩 第二十六讲 25种美心所中的中舍心所、6对12美心所、3种离..
 阿毗达摩 第十二讲 六处门色法及名法与心所
 阿毗达摩 第二十二讲 十四不善心所中的嗔心所
 阿毗达摩 第三十八讲 世间(恶趣地、人、欲界四天王天)
 阿毗达摩 第三十讲 十八种无因心 五十四种欲界心
 阿毗达摩 第二十讲 十四不善心所中的邪见心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传统与创新——法鼓山建设的理念与实践(陈俊宏)[栏目: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学术会议论文集]
 20世纪中国佛教学术会议综述[栏目:黄夏年教授]
 佛法概论 第十章 我论因说因[栏目:佛法概论]
 迷悟之间(71-80)[栏目:星云大师·迷悟之间]
 定慧双修[栏目:惟觉法师]
 第十四章 近代传承 五、正果与禅悟体证[栏目:禅宗宗派源流]
 029 如净和尚语录(宋 文素 编)[栏目:04 语录]
 无常与执著[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真实身心奉尘刹禅行慈雨洒人间——纪念真禅大师圆寂十周年(觉光法师)[栏目:其它法师]
 12.海神的考验[栏目:海涛法师说故事]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