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之心法 八正道之正思维
 
{返回 一行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7056

《佛之心法》:八正道之正思维
 
正思惟

    当正见在我们心中已经变得很坚固的时候,我们就拥有了正思惟。我们需要正见作为思惟的 础,如果我们训练自己正思惟,我们的正见就会得到提高。思惟是我们的心语。正思惟使我们的语言清楚有用。因为思惟常会导致行动,所以我们需要正思惟来引导我们走正业之路。

    正思惟反映了事物存在的方式。错误的思惟导致我们以一种颠倒的方式来看问题。但是修习正思惟是不容易的。通常我们的身体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而我们的心中却在想着另一件事情。身和心没有统一起来。有意识的呼吸是一个重要环节。当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呼吸上的时候,我们就把身心带回到了一起,重新成为一个整体。

    当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的时候,他的意思是,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思惟存在着”这个事实来证明我们自己的存在。他下结论说,因为我们正在思考,所以我们才真正地存在。我却更愿意得出相反的结论:“我思,故我不在。”只要身心不在一起,我们就会迷失,就不可能真正地说“我们存在于此”。如果我们修习正念地呼吸,并去感受我们心中和周围已经存在的那些能够使人净化和使人神清气爽的因素,我们就会获得安祥和不动。正念的呼吸能够帮助我们不再被过去的痛苦和对未来的焦虑所占领。它能帮助我们与当下的生命保持联系。我们的思想有很多是不必要的。那些想法是很狭隘的,它们当中没有蕴含多少智慧。有时候我们感到自己脑子里仿佛有一台录音机——一直在开着,日日夜夜——而我们却无法关掉它。于是我们变得焦虑而紧张,做各种各样的恶梦。当我们修习正念的时候,我们就是在开始倾听自己的心之录音带,并且能够注意到我们的思惟是有用的还是无用的。

    思惟分两部分——“寻”(毗怛迦,最初的心念,)和“伺”(毗遮罗,发展的心念)。寻就是诸如此类的念头:“今天下午的文学课,我要交一篇杂文。”这个念头发展下去可能就是疑惑我们正在做的作业是否正确,交上去以前我们是否应该再读一遍,如果我们交晚了老师会不会注意,等等。毗怛迦(寻)是最初的念头。毗遮罗(伺)是最初念头的发展。

    在禅定的第一个层次,上述两种思惟都存在。在第二个层次,它们都不存在。我们处于与实相的更深的接触之中,脱离了语言名相。去年,当我与一群孩子在森林里散步的时候,我注意到其中的一个小姑娘思考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她问我:“和尚爷爷,那棵树的树皮是什么颜色?”“就是你所看到的颜色,”我告诉她。我希望她能够进入就在她眼前的这个精彩的世界。我不想加上另外一个概念。

与正思惟相关的四个练习:

(1)“你肯定吗?”——如果路上有一条绳子,而你把它想成了一条蛇,恐惧感就会随之而升起。你的想越错误,你的思惟就会越错误。请在一张大纸上写下这句话:“你肯定吗?”并把它挂在你常常能看得见的地方。反复地问你自己这个问题。错误的想会导致错误的思惟,并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2)“我正在做什么?”——有时候我会问我的某个学生,“你正在做什么?”以帮助他从有关过去和未来的思惟中摆脱出来,回归当下的一刻。我问这个问题是为了帮助他“活着”——就在此地,就在此时。要回答,他只需微笑一下就可以了。仅仅这一个动作就表明了他真实的存在。

问你自己,我正在做什么?会帮助你克服想快快做完事情的习惯。对你自己微笑,并且说,洗盘子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工作。当你问“我正在做什么?”的时候,请深入地思考这个问题。如果你的念头把你带走了,你就需要用正念来介入。当你的心真正在那里的时候,洗盘子可以成为一种深刻而快乐的体验。但是如果你在洗盘子的时候在想其它的问题,那么你就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而且大概也洗不好盘子。如果你心不在焉,那么即使你洗了84000个盘子,你的劳动也没有什么功德。

    梁武帝曾问菩提达摩(中国禅宗创始者),他在全国上下大修庙宇,得到了多少功德。菩提达摩说:“没有功德。”但是,如果你充满正念地洗一个盘子,如果你在修建一座小小的庙宇的时候深深地安住于当下去——心不去想别的地方,也不关心名闻利养或者得到别人的首肯——那么,从这一行动当中所产生的功德将是无边无际的,而你也将会感到非常快乐。经常问一下你自己,我正在做什么?当你的思惟没有把你带走、你在充满正念地做事情的时候,你将会很快乐,并且会成为其他很多人快乐的源泉。

(3)“嗨,习气。”——我们倾向于固守于自己的习惯,哪怕那些习惯使我们痛苦。工作狂就是一个例子。过去,我们的祖辈为了使餐桌上有食物,不得不几乎全时工作。可是今天,我们的工作方式带有很大的强迫性,它妨碍了我们与生命发生真正的接触。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自己的工作,几乎没有时间呼吸了。我们要为充满正念在观赏樱桃花和饮茶留出片刻闲暇。我们的行为方式取决于我们的思惟方式,而我们的思惟方式则取决于我们的习气。当我们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只要说“嗨,习气,”然后与我们的习惯思惟模式和行为模式做好朋友。当我们能够接受这些根深蒂固的观念、并不再为它们感到内疚的时候,它们就会丧失很大一部分力量,无法再影响我们。正思惟导致正确的行动。

(4)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我们的“慈悲心”,它是为了给众生带来幸福而开发自身智慧的深沉愿望。它是修习正念地生活的原动力。有菩提心做为我们思惟的基础,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或者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会帮助别人得到解脱。正思惟还会引发正精进。

    佛陀曾经提供了很多方法,来帮助我们转化令人烦恼的心念。他曾经讲过一个方法,就是“换钉子”。就像一位木匠钉进一只新钉子、取代一只锈钉子一样,我们可以用善念来取代恶念,如果我们不断地受到不善的思惟模式的侵袭,那么,我们就要学会“换钉子”,用善的思惟模式替换那些不善的思惟模式。佛陀曾经把不善的思惟比作脖子上缠了一条死蛇。为了防止不善的心念生起,他说,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生活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即生活在一个修习正念生活的团体里。借助师兄弟和师姐妹的帮助,保持正思惟就容易多了。住在一个好环境中是一味预防药。

    正思惟就是与正见一致的思惟。它是一张地图,能够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的道路。可是当我们到达目的地的时候,我们要放下地图,完全进入现实。“无思而思”是一句著名的禅语。当你修习正见和正思惟的时候,你就是安住于当下,你将会从中感受到快乐、安祥和自在的种子,并医治和转化你的痛苦,而且你是在真正地为很多其他人而活着。

 


{返回 一行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之心法 八正道之正念
下一篇:佛之心法 八正道之正见
 聆听佛法品味幸福配方 你可以,爱 第二章 唤醒匿居心底的爱之源..
 你可以不生气 附录
 聆听佛法品味幸福配方 你可以,爱 第五章 今晨,我要将微笑带给谁..
 培养爱心 解脱之门
 聆听佛法品味幸福配方 你可以,爱 序言 让真爱在心中生长 推荐序 谛观..
 培养爱心 法华经
 培养爱心 华藏世界
 你可以不生气 第一章 我们正在“吃进”愤怒
 佛之心法 八正道之正命
 修习正念的二十个练习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四一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换个方式,开始心呼吸[栏目: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第六章 上海与我 - 上海外滩[栏目:归程·圣严法师自传]
 Part Three 15. The Buddha and the Shepherd[栏目:The Life of Buddha]
 定解宝灯论 5 第四问题:修行时应观察(观)修,还是安住(止)修[栏目:定解宝灯论]
 什么是本尊?[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十供养的意义与功德[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10年]
 量子力学(12)[栏目:量子佛学]
 忏悔己身诸业障[栏目:本性法师]
 心定就开悟[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四]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