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一篇 理论 1.4.4.2 佛陀所发现的十一种苦谛
 
{返回 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98

1.4.4.2佛陀所发现的十一种苦谛

果(肉体上的苦)1)(五蕴的)生。

2)(五蕴的老)衰。

3)(五蕴的)死。

4)悲伤。

5)哀戚。

烦恼的苦6)疼痛(肉体上的苦)。

7)苦恼(心灵上的苦)。

8)失望。

9)怨憎会。

10)爱别离。

11)求不得。

所有的苦是来自于对五蕴的执取。

任何对肉体的存在感到欣喜的人;

对于眼见色、耳闻声或想象认知、

或心行或意识的造作感到欣喜的人;

他就是喜欢受苦,对于这种喜欢受苦的人就无法灭苦。

——(相应部尼柯耶,xxii,29)

以上所引用的内容是谈到苦的反面——乐,因为乐是无常,无法一直保持乐,所以乐也是苦,因为乐是无法控制的,是无我的。

为了灭苦,我们要靠修行来体会苦,以智慧照见苦可以使你脱离轮回。因为烦恼是刚强而顽固的,所以必须以智慧体证苦来灭除烦恼。

修行者必须以当下的身心为所缘来观照苦,因为身心即是苦谛。以智慧照见越多苦,就能从修行之中获得越多利益。这种利益就是能断除贪爱。而乐体会得越多,就遮蔽越多的苦,修行就越少受益。有些修行者不去体会苦,反而耽着的其实就是五蕴。五蕴有苦受、乐受、舍受——所以他们是特别喜欢五蕴中的乐受。有了这些乐受,修行者会以为这种乐受即是涅槃。这种乐受不像真正的涅槃一样能断除烦恼而拔除对身心的执取。(涅槃不属于五蕴)

 


{返回 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一篇 理论 1.4.4.3六根中的苦
下一篇:第一篇 理论 1.4.4.1苦的四种形式
 第四篇 总结
 第二篇 实修 2.3.5 定
 第一篇 理论 1.4.4.3六根中的苦
 第一篇 理论 1.3.1.5 修行的助缘(有利于断烦恼的条件)..
 第二篇 实修 2.2.1 修行的原则
 第一篇 理论 1.12.1 如何以十二缘起破除邪见
 第三篇 成果 十六阶智 11.行舍智
 第二篇 实修 2.2.4 如何判断一个人的修法对或错
 第二篇 实修 2.1.1 四种姿势
 第三篇 成果 十六阶智 7.过患随观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老实念佛制心一处[栏目:找回内心的平静]
 佛心经品亦通大随求陀罗尼直解 3[栏目:余金成居士]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90-91卷[栏目: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日常法师]
 三届:话头禅与默照禅(惠空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中阿含经》卷21[栏目:中阿含经讲义·福严佛学院]
 <六祖坛经>讲座第二天[栏目:慧律法师]
 如何领悟生活中的佛法呢?[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不信仙、外道、鬼神)那(仙)不找你麻烦吗?[栏目:成刚法师·修学问答]
 If we stop wanting altogether, we would never achi..[栏目:Good Questions, Good Answers on Buddhism]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132集[栏目: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