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一篇 理论 1.12.2 缘起法面面观
 
{返回 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843

1.12.2缘起法面面观

我们可以用七个角度来探讨缘起法:如因缘链、几世几重因果等等,这里只讨论其中几种:

1.三世二十行相(见图1-4)

a)这个模式中共有二十个要项,五个是过去因:无明、行、爱、取、有。

c)五个是现在因:爱、取、有、无明、行。

d)五个是未来果:识、名色、六入、触、受。

注:(见图1-4)

a)五个过去因决定了我们现在的存在(有)。因为我们没有体证出世间的智慧,所以无明(1)是所有结果的根本原因。透过无明生活在世间,我们造作善恶业称为行(2),例如,如果我们修奢摩他而成就禅定,我们仍然是在世间造作行(即使是造善业),行的结果导致爱(8)。

爱越来越强时就变成了取(9):我们想要某种东西的时候还是爱,但我们拥有它时,就变成了取。取导致有(10)。共有两种有:业有——有(生命)的活动过程(过去世)和生有——结生的过程。业有是善或恶可以决定未来的好坏,生有是新生命展现命运的过程。生有的好坏是取决于业有的善恶的。

每一组由五个环所组成的单位都是:前一组缘起后一组,而后面这一组又缘起下组。

有是指造业,因为不管任何形式的有,我们都是在生死轮回之中,实相的法则就是缘起法,也就是造业就有业报——而且没有人能逃过或改变这个结果。这是最公平的法则。

b)从过去因生五个现在果,而现在果是拥有其生命形成的特质;如人有人的特质等等。

c)五个现在因。第五个现在果(受)导致第一个现在因(爱),由爱而取、有然后无明、行(8,9,10,1,2,)这个有是后有,决定了新的生命。因为这个有,并没有体证四圣谛又导致无明。无明又造作(善、恶)业,又变成行了。

这一组的行,是当你要造作善恶业行为的时候称为行。

这一组的有,意思是指业已经造作了。

d)五个未来果。行缘识。后面四个是现在世的身心,加上这五个未来果共有二十个因果关系,这二十个因果关系就像一个轮子一样,没有开端也没有尽头。但佛陀却知道主要的因(根源)是无明。


图1-5十二缘起(有轮)

2.三连结(见图1-6)

在这个模式中,我们将十二缘起视为三连结:

a)惑(烦恼)的结。

b)业的结。

c)果(苦)的结。

a)惑的结是指:

无明(1)

爱(8)

取(9)

b)业的结是指:

有(10)

行(2)

c)果的结是指:

识(3)

名色(4)

六入(5)

触(6)

受(7)

图1-6三连结;圆圈

3.二轮根(图1-4,1-5)

如果要了解缘起法,必须知道造业的两个根源:无明和爱。无明是爱的因,而爱也是无明的因,无明是过去因,爱是现在因,但终究他们是相互为因的——而这个圆圈不管从那里开始走都可以。

第一个环——无明(根源)引导至受(第七个环)然后由受导致爱(第八个环——根源),然后至(9)取,至(10)有,至(11)生和(12)老死。邪见的人认为无因果、无善恶、无轮回。这就为什么佛陀显示无明是根源就是为了要证明有因果的存在。现在果是(3)识,导致(4)名色(5)六入(6)触(7)受。这些环(3-7)现在果是由过去世的无明(根源)和行(1和2)而来的。只要一个人有无明存在就会产生苦果。

爱(8)是缘受(7)而生的,而受又导致取(9)和有(10),然后又转回无明(1)和行(2),这五项(8,9,10,1,2,)是现在因,而且都是无明(1)的结果。而无明(1)和行(2)的结果又重复3-7(现在果)。

由(8)爱而至8,9,10,1,2,又演变成现在因,而因此整个圆圈不停地转,每转一次就是一次出生(11),而3-7的过程又开始而最后导致(12)老死。

了解了爱的结果(轮回),那些妄执诸法是常,不会生灭变异,或者贪欲心很重的人(淫欲心很强的人),应该观照身心最后将导致老死。在生死轮回中,我们不断地在三界里出生(欲界、色界、无色界——或三十一有),想要脱离生死轮回的话,我们必须根据《大念处经》中的原则来修学四念处,四念处是三十七道品中的第一要目——而且引导体证四圣谛。

 

   

{返回 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二篇 实修
下一篇:第一篇 理论 1.12.1 如何以十二缘起破除邪见
 第三篇 成果 十六阶智 1.名色分别智
 第一篇 理论 1.5.2.1 剎那定(瞬间定)
 第一篇 理论 1.8.1 善恶和无记
 第一篇 理论 1.12 十二因缘(缘起)
 关于阿姜念与布堪甲那南禅修中心简介
 第二篇 实修 2.1.3 中道
 第三篇 成果 十六阶智 3.遍知智
 第一篇 理论 1.3.1.4 修行所缘
 第三篇 成果 十六阶智 8.厌离随观智
 第二篇 实修 2.3.6 妄想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摄大乘论》探索(释智德)[栏目:唯识法相·参考资料]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拾遗卷第一[栏目:智谕法师]
 我也要跟妳一样[栏目:印隆法师杂谈]
 让生命创造真正的价值[栏目:雪漠]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四二、得乐希望[栏目:慈航法师]
 经行讲述:得于无所得时方为道[栏目:妙祥法师]
 惟因老和尚传 8[栏目:惟因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0二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四集]
 最早传入汉地的止观禅法[栏目:林崇安教授]
 修忏悔心[栏目:法藏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