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二篇 实修 2.3.7 杂项
 
{返回 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48

2.3.7杂项

生病不会形成修行的障碍,但修行者多半没办法再感觉坐的色身了,因为这样会使病情更加严重。他只要观照疾病,不要管姿势了,只要好好体会色身是苦(注1),这就是苦谛,他也可以观照色身无我,身体的状况是无法控制的。(注2)

(注1:佛陀对那毘居士说:「一般世间的人发生病苦时,身不安心亦不安,但灭除身见的(20种身见)的圣者,身体不适,心却不会不安。」)

(注2:生病时观身,不用再观照坐的色身等等了,只要观照色身即可。)

修行者如何知道心具足正念正知(活在当下)呢?

心起正念正知观照的时候,心知道身体的姿势(这是正念的作用),而且心知道目前的姿势是坐的色身等(这是正知的作用)。正念正知起观照时的感受,是一种修行的时候心不散乱、不忧虑,也不会不安或乏味的感受。

如果修行者不够精进,会造成懈怠或修行时无法集中精神。不精进是由于对修法缺乏正确的理解;无法体会苦和袪除烦恼的需求;也不能体会我们随时都会死——所以要好好利用我们的每一分一秒。修行者也要记住佛陀所留给我们的遗教,就是四念处,因此我们要利用今生好好修行。

初学者要记住这种修法是一种非常高深的善法(断除烦恼),所以是需要时间的。这是因为熟练可以让你离苦得乐——但这一点并不容易,修行者不应该急于成就。而且大多数的修行者都从事过错误的修法,所以需要时间将它矫正过来。


{返回 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二篇 实修 2.4 结论
下一篇:第二篇 实修 2.3.6 妄想
 第一篇 理论 1.3.7 八正道
 第一篇 理论 1.1 佛法
 第二篇 实修 2.3.1 此修法与四圣谛的关系
 第二篇 实修 2.2.4 如何判断一个人的修法对或错
 第一篇 理论 1.4.3 此修法为何符合四圣谛
 第三篇 成果 十六阶智 4.生灭随观智
 第一篇 理论 1.12.2 缘起法面面观
 第三篇 成果 十六阶智 13.种姓智(行道智见清净)
 第一篇 理论 1.2 智阶
 第二篇 实修 2.3.5 定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以戒为师[栏目:昂江扎西仁波切]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五四二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2007年法王生日开示及祈愿[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120~129)[栏目:傅味琴居士]
 不悲过去,不贪未来[栏目: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
 珍宝人身,精进修法[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微教言]
 与心对话 第八章 禅定 6 禅定的最佳环境[栏目:与心对话·嘎玛仁波切]
 心病还要心法医[栏目:惟觉法师]
 密义显说 4.摧破庸常显现的势力[栏目:密义显说]
 黄莲集 教理篇 二十 系縳与解脱[栏目:黄莲集·如觉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