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二十九课(一)果实取决于意乐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54

圣者言教 第二十九课(一)果实取决于意乐  

  我们当今修学佛法的目的,是为了成办解脱。初次修学解脱期间,深入思维轮回过患非常重要,因为只有深刻认识轮回过患,才有可能生起对轮回的厌离和对解脱的希求。

  从出离心的角度,为了成办解脱有三种不同的根机,分别是下士道之出离心、中士道之出离心和上士道之出离心。比如生长在地狱、饿鬼和旁生道的众生非常痛苦,而对三恶趣生起厌离心,追求三善道,在具有这种出离心的前提下,无论从事什么善法,比如远道法相乘(大乘显宗)、近道金刚乘(密宗外三部)和捷径之道无上窍诀大圆满,最终只能得到人天福报,因为一切果实取决于意乐。若不仅对三恶趣产生厌离,对三善道也生起厌离心,独自一人追求寂静涅槃之果位,在这种意乐驱使下所行持的一切善法,最终成办的是寂静涅槃之果位。若对轮回和寂静涅槃都心生厌离而追求大觉佛果,称之为上士道之出离心,所行持的一切善法,都成为究竟解脱之因。所以,意乐决定果实,作为追求解脱的修行者而言,对轮回过患的理解应该更细致一些。

  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在印度初转*轮时,传讲的就是轮回过患——苦谛。若没有认清轮回的痛苦,我们很容易对轮回生起羡慕心,即便口中说的是追求解脱,但只要内心对世间产生羡慕,以下无论从事什么善法,都变成人天福报。

  我们在座的弟子们,有些可能刚开始入门,在修前行部分,有些则已经修完直断和顿超。当然,在我们修行期间,由于时时运用调顺烦恼之方便的缘故,见解会有所进展。但要记住,出离心取决一切。即便平常修持的法有多么深奥,只要你的出离心是下士道和中士道,无论修学什么法,都变成人天福报或独自一人获得寂静涅槃之果位,非成为解脱之因。

  往昔我在汉地的时候,遇到很多居士。虽然很多人都说自己当今信仰佛教的目的是为了寻求解脱,但反观自己的内心,对追求解脱的兴趣有多么强烈?包括今天所有在座的弟子们,你们为了成办解脱,将世间的一切暂时搁置一旁,但问问自己的内心,对解脱的欲求心有多么强烈?有饥饿时对饮食的欲求心那么强烈吗?还是有也可以没有也行呢?是的,通过闻思和他人讲解,我们对佛法的功德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希望追求解脱,但由于对轮回的痛苦认识不深刻的原因,对解脱的希求心也一直没有增上。若是这样,我想我们现前最需要的是好好学习轮回过患,所谓的直断和顿超可以先搁置一旁。因为直断和顿超的见解虽然很高,但我们现前业及烦恼沉重的缘故,无法运用,这时候与自己根机最相应的法是什么呢?当然是共同法,尤其是修心四法中的轮回过患。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二十八课(十六)出离心非常重要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二十九课(二)没有强烈的解脱意乐就无法成办解脱
 圣者言教 第二课(十二)祈祷上师应具信心
 圣者言教 第三课(十三)成办解脱必须断绝恶念发心
 圣者言教 第十五课(十一)亚青寺龙萨派传承
 圣者言教 第十课(二十)听法时所断意之行为
 圣者言教 第四课(二十二)具德导师具有圆满的信心与慈悲心
 圣者言教 第二十九课(十一)实执与境执
 圣者言教 第一课(七)已经听过前行教言,还有必要再听一遍《圣者言教》吗..
 圣者言教 第七课(十五)显密在护持戒律方面的差异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十四)闻法六度之忍辱度
 圣者言教 第八课(十七)依止具德导师的重要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圆觉经直讲 第二章 回归自性的家园[栏目:宋智明居士]
 五蕴论讲义[栏目:唐仲容居士]
 三禅离喜妙乐地[栏目:宣化上人]
 六、我的基金会(2)[栏目:盛噶仁波切自传]
 贱卖宝斧[栏目:佛教寓言故事]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九十五集[栏目:金刚般若研习报告·净空法师]
 明末清初禅宗的圆融之路[栏目:李利安教授]
 访美杂谈[栏目:黄念祖居士]
 杂阿含经卷第十二(三○○)[栏目:杂阿含经]
 佛母大孔雀明王经题解[栏目: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