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得到真正的快乐 - 快乐不需向外寻求
 
{返回 真正的快乐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038
真正的快乐 
圣严法师
得到真正的快乐 - 快乐不需向外寻求
 
   快乐不需向外寻求
  
  快乐有很多层次,而一般人所追求的「欲乐」,是一种刺激、发泄以及官能的享受。例如,看美景以满足眼睛的享受、听音乐以满足耳朵的享受,或是大吃一顿以满足口腹之欲等,都是透过身体的官能所产生的快乐,是在刺激感官以后,心中出现的陶陶然、非常享受的感觉。
  
  但是这种快乐只不过是短暂的麻醉而已,并不是全然的放松。以喝酒为例,黄汤下肚时的确很快乐,但是喝醉以后的痛苦却难以言喻,尤其第二天宿醉的折磨就更难受了。所以,刺激身体官能所产生的快乐都会有后遗症,而且刺激的强度还必须随着次数的增加而不断地提高,永远不可能满足。
  
  在欲乐之中,除了几种感官的刺激以外,还有一种是成就感所带来的快乐。人生在世,并不只是为了满足官能的享受,内心成就感的享受,也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例如,在文艺创作的过程中,会带来内心的快乐;或是读书读得非常开心,忽然心有所体悟,也让人感到很快乐;又或者本来不会的技艺,突然之间学会了,而且还博得他人的欣赏、赞叹时,都会让人觉得很高兴、很有成就感。但是这种快乐也很有限,短暂的快乐消失之后,马上又会感到不满足,而且一旦满足到了骄傲的地步,痛苦就会随之而来。
  
  所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境界是永远追求不完的,当自己的成就到达某一层次以后,还是要继续不断地往上爬。但人的生命毕竟有其终点,到最后根本不可能再突破时,只好对自己喊停,此时会有一种失落感。因为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了,却不知道该何去何从,不禁怀疑自己一直向前冲究竟是为了什么?此时如果没有宗教信仰的引导,难免会茫茫然,感叹着说:「真不知为谁辛苦为谁忙!」
  
  其实,追求成就感的满足和快乐并没有什么不好,因为它是促使一个人在生命过程中,一直不断往上、往前进步的动力。一般人如果没有成就感做为生命的动力,就会觉得活着没有意思。但矛盾的是,千辛万苦地追求成就,却发现所追求的目标并不是真正的快乐。
  
  这是因为普通人的心不断地在动,不是心猿意马,就是三心二意、心不由己,总是无法掌控自己。在这种情形下,连自己也不知道这究竟是乐?还是苦?但这种不明苦乐的焦灼本身就是苦。因此,一般人在感到无聊时,往往需要找其他人谈话、聊天,或者是看小说、看报纸、听音乐,找些娱乐来消遣自己、消磨时光,让自己的注意力有所寄托,否则就不知道该把心放在哪里?
  
  修习禅定能让我们的心念集中、统一,而得到失却身体负担的定乐,能够免除享受欲乐所带来的后遗症。在定中的人心无所寄,如果一定要说有所寄的话,也是寄于「一念心」上。因为寄于一念心上,所以心能够安定下来,内心世界非常稳定,根本不需要再向外求取寄托,就不会再受外在环境所动摇了。

{返回 真正的快乐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得到真正的快乐 - 苦与乐只是主观的感受
下一篇:得到真正的快乐 - 不离烦恼,也不起烦恼
 什么是苦 - 知苦、体验苦、不以为苦
 找到幸福的起点 - 感谢抱怨的人
 得到真正的快乐 - 追求更高层次的快乐
 得到真正的快乐 - 无常就是永恒
 如何面对生死与聚散 - 即使生病,也不痛苦
 转化主观的感受 - 随时转换主观的感受
 如何面对生死与聚散 - 真正懂得感情的人
 你快乐吗 - 自找苦吃的人生
 转化主观的感受 - 没有一个不变的「我」
 得到真正的快乐 - 快乐不需向外寻求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中国佛教史话 罗什门下十哲简介[栏目:中国佛教史话]
 神僧传卷第二[栏目:神僧传]
 想要解脱成佛,应修什么样的善?[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请问入般涅槃和普通人往生,外观上有什么不一样?能断定他入般涅槃?[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至尊门措上师祈祷文(四)[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85 不得见[栏目:活得快乐]
 万善同归集卷第五[栏目:永明延寿大师]
 Karma (The Four Wives)[栏目:A Collection of Buddhist Stories]
 意大利威尼斯水都[栏目:哼哈一如说]
 菩萨方便善巧法门[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9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