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三篇 成果 十六阶智 10.审察随观智
 
{返回 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127

10.审察随观智

在前几个阶智中,由起怖畏知过患而生厌离,再导致欲从身心解脱出来。此智,由于欲求身心解脱的结果,激发修行者(注1)想找出一条解脱的路——但还不知道怎么做,只是体会到身心中的三法印,而生起一种强烈欲求脱离身心的感觉。

(注1:这里所用的「修行者」是方便讲,但事实上只有般若在作用——非男、非女、无人。)

这种想解脱的欲求起源于第七、第八、第九阶智,这三个阶智加在一起引发一种非常清楚而猛利的般若智慧和想要断除烦恼的欲求并设法寻求一条解脱之道:一条可以脱离生死轮回而伸展到未来的道路。此智,修行者比前几阶智更常见三法印,因为见到身心的无常、苦、无我,就引发想要灭苦的强烈欲求。

(佛说只有三法印能引导人出离苦痛。一个修行者从未见过三法印,就无法脱离生死轮回。导致涅槃唯一的道路,就是将身心视为无常、苦、无我。)

 


{返回 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三篇 成果 十六阶智 11.行舍智
下一篇:第三篇 成果 十六阶智 9.欲解脱智
 第三篇 成果 十六阶智 2.把握因缘智
 第一篇 理论 1.5.2 定
 第一篇 理论 1.3.6 七菩提分
 关于阿姜念与布堪甲那南禅修中心简介
 第一篇 理论 1.12 十二因缘(缘起)
 第二篇 实修 2.3.6 妄想
 第一篇 理论 1.3.1.1 修四念处的要件
 第一篇 理论 1.3.5 五力
 第一篇 理论 1.5.1 三种修行的智慧(不同于世间的智慧)
 第二篇 实修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四篇 自我肯定、自我成长、自我消融 - 控制情绪而不压抑情绪[栏目:找回自己]
 愿以女身救度众生[栏目:宣化上人]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 第十九讲[栏目:大安法师]
 六十八世 箬庵通问禅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四八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施度于身心生起之法?[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幸福人生的原理[栏目:济群法师]
 第四大愿:忏悔业障[栏目:普贤行愿品·观修原理]
 现代佛教界最急需的一种根性︰当下猛决死透透.当前坦豁活脱脱[栏目:仁俊法师]
 续·我的佛教观 四 教相判释的展开[栏目:池田大作]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